数中有术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实词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基石,也是高考试卷中每年必然出现的考点,其考试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在选择题中考查,根据所给选项判定选项哪一项正确(错误);二是在第二卷文言文翻译题中考查,考查考生对某些实词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兵法中说“数中有术”,只要我们掌握了文言实词的判定规律,在文言文阅读中就不会显得捉襟见肘。下面就介绍几种判定文言文实词的策略,借大家借鉴。
  一、据形断义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的形体构造常常与这个汉字初始所表示的词义有或近或远的关系。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其义符也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汉字的形体结构特别是义符来探求、解说实词词义。
  如2006年天津市高考试题:有牧人御众之才 牧:统治 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所以该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二、以今定古法
  所谓以今定古,就是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语法特点,来推定文言实词的含义的一种方法。这样的实词意思一般和现代汉语相同或相近,没有很大区别,根据现代汉语很容易能够判断出来。
  如2008年高考试卷广东卷试题: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悦服:愉快 此项考查的是“悦服”。根据现代汉语中有成语“心悦诚服”可以断定此项“悦服”即心悦诚服,根据语言环境“远近悦服”可以推断出来此处“悦服”应为心悦诚服的归顺(降服),所以此项解释不准确。
  三、语境推断法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述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知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
  如2009年高考试卷福建卷试题:县吏怪其意气 怪:责怪 “怪”有责怪意思,但审视该句语境“怪其意气”可以看出,张自新代兄长受刑,而把兄长藏匿到别的地方去,因而县令对他这种意气的做法感到奇怪,所以此项应为“感到……奇怪”,因此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四、语法分析法
  所谓语法分析法就是将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主干和枝叶成分,然后可以迅速判断其用法即词性的一种方法。
  如2009年高考试卷山东卷:遂与大夫期十日期:约定。“期”可以译为“日期”,但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语应该是“晋文公”,而此句没有谓语动词,所以“期”应为动词词性,而非名词,所以“期”应译为动词“约定”,所以此项是正确的。
  五、成语推断法
  在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考生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使解题“柳暗花明”。
  如2008年高考福建卷试题:请鬻于世 鬻:卖 成语“卖官鬻爵”中的“鬻”义为“卖”,用在此句中恰好吻合,所以此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正所谓“数中有术”,即在客观实际中蕴藏着谋略,但同时“术中有数”即谋略的运用也要根据客观实际。我们利用了古汉语的一些语言特征,在应考时可以采取应急手段,但真正要提高文言实词的理解、运用能力还需在平时学习中不断积累,熟能生巧。
  作者单位:河北乐亭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如何高效复习、提升学生能力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通过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复习溶液的概念、基本计算、实验操作;通过典型例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溶质的质量分数 理解定义 实验引导 精选例题 练习    一、设计意图  复习课是中小学各学科重要的教学课型,这种课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期刊
摘 要:本文肯定了教书、育人二者有机结合的必要性,论述了结合的具体做法——找到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最佳契合点,并结合语文教学的实例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教书育人 倾向 有机结合 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    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
期刊
何其芳先生曾经指出:“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凝练与和谐和程度上,特别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诗词以其自身的抒情性、语言的凝练性、形象性和音韵性有别于其他文体,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们须根据诗歌的个性与特质,循其规律,鉴赏和解读诗歌。  一、知人论世是诗词鉴赏的前提  诗词是诗人情感宣泄的载体,只有掌握了诗人的
期刊
一、走上讲台  走上讲台,是能力,是技巧,是教师。  只要你拥有了教师资格,你就可以走上讲台,去扮演你的角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于是,教师就充分地充当了“工程师”的角色。学生是雕琢的对象,由我们来任意地“雕琢”,万一“雕琢”得不尽如人意,就发出“朽木不可雕也”的感慨。不可否认,教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教师本身也是负责任的,工作也是辛苦而劳累的。在这样的一种教育观念的支配下,近些年来,我国的
期刊
一、内容标准  以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  二、内容分析  从了解金属矿物的开发引入,通过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是冶金工业的重要科学基础,化学方法是由金属化合物转变成金属单质的惟一方式,金属活动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是选择金属冶炼方法的主要依据。金属冶炼过程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也容易造成
期刊
片段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件“宝贝”,你们猜是什么?  生:(好奇而兴奋地猜测)  师:(摸出一只扁圆形的空酒瓶)  生大失所望。  师:怎么啦?难道你们不觉得它很美吗?(说罢,迅速在瓶子的不同部位粘贴特备的纸片,那个酒瓶刚好成了乌龟扁圆的身体,而细长的瓶颈成了乌龟伸长的脖子,一只乌龟便出现在老师手中。)(学生若有所悟)  师:请再看一件“宝贝”(老师摸出一只香蕉皮)。请不要笑,其实
期刊
弹、唱、跳是音乐教师的基本功,是传统的教学手法。近几年很多公开课和优质课,教师大多是依赖多媒体课件和立体声音响,极具视觉、听觉冲击力,课堂效果丰富、生动。一些教师盲目跟从,混淆了公开课的个性化和平时课的基础性,以唱歌和键盘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被重视,好像过时了,导致音乐课几乎听不到歌声、琴声了。多年的实践证明:以弹、唱、跳为代表的古典教学法和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当今教学法并不矛盾,“古”“
期刊
分组探究式教学是高中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分组探究式教学方法有着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步骤,具有优于一般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我校是国家“十一五”课题子课题“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高中分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承担者。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分组探究式教学的几个实施关键。  分组探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期刊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这里的关键是培养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针对学生
期刊
一、让探究活动充满生机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注重培养儿童学会自行探究的能力和习惯”,高质量的探究能满足孩子的需要。  1.以“趣”引路  在教学“可能性”时,师引出“螃蟹赛跑”的游戏:“螃蟹选手们已经来到了起跑线上,要开始赛跑比赛。小朋友猜猜看,你认为哪一只螃蟹跑得比较快?”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意见。这时师表态:“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是肯定的,它们一定会发生,或者不可能会发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