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还二让”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in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合理开展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而达到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要善于发现、肯定学生独特的思路和新奇独到的见解;重视朗读指导;大量阅读积累;合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感;阅读;朗读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无论是在学习方式方面还是在评价问题方面,教师都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争取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满足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另外,需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过程中,通过阅读合理地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感受情感,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感培养既是基础也是核心,当学生能够对语言文字产生敏感的特性,就可以更好地学习语文。另外,具备语感的学生在对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时,既能够受到文化熏陶,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不断提升阅读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语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是我肤浅的体会。
  一、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性格存在差异,学习天赋存在差异,性格也存在差别,这就决定了他们对课文进行阅读后的感受不会完全相同,甚至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情况。所以教师不能够用单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也不能够用单一的指标看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在语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独特的思维进行鼓励,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否则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开展《大森林的主人》教学时,教师向学生道出了文章的主旨思想:“猎人是大森林中真正的主人,在他饥寒交迫之际,较好地利用了森林的现有条件,不仅生存了下来,同时还提升了自己的生存技能,这份勇敢与智慧值得我们学习!”这时,有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猎人没有从主人的角度去对待森林,因为他没有保护环境,不仅猎杀动物,还对树木进行了砍伐,这不利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甚至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小學生由于受到环保教育的熏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较强,所以才能提出与课文主旨不相同的看法。
  现有的语文教学强调太多统一,提问的内容统一,答案统一,甚至连学生的情绪也要完全统一。部分语文教师在上课时还没有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就对学生的阅读情绪进行了要求,或激动,或沉重,这种强制性的要求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所以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自主判断。
  二、还学生朗读的权利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读书常常是书声琅琅,余韵缭绕。而今的语文课堂却极少能感受到这样的朗读氛围,呈现较多的是支离破碎、枯燥乏味的文字训练。其实无论是语感实践,还是语感分析,都离不开朗读。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够对阅读材料中的各项情感进行了解,并对作者的写作方式进行细致的研究,感受汉语的魅力。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语感进行训练,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行为进行指导。
  1.在诵读中表现语言的情趣感
  语文课要重视学生的诵读,充分发挥规范语言的榜样作用。指导诵读不能只停留在机械反复的层面上,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察语感。例如,在朗读《登鹳雀楼》时,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十分著名的诗句,同学们反复阅读后是否存在什么想法呢?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还需要让学生创设情景读、配乐读、表演读、对读等多种形式读。如此一来,就可以更好地了解诗词的意境,达成教学目的。
  2.在吟咏中体悟语言的意蕴感
  从读的类型上分,有出声和不出声两种。出声的一类又可分为吟咏和朗诵,吟咏是一种低低的、带调的诵读方式。“吟”可随着阅读者的内心感受进行变化,具体的节奏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延长,在阅读到材料尾端时,可尝试应用鼻音,能够对内心的情感进行较好的表达。这种阅读看重回归于心的自我感受与体验。而“诵”则是放声朗读,是一种理解后的情感表达。所以,阅读课上的读书方式,应当以“吟”为主,边吟边悟,直置烂熟于心,再放声朗读,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明确自身的理解水平。
  例如,在以《林海》为基础开展教学时,进行到第二自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段落内容进行初步阅读,之后再明确重点词语,接着再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们能够明白什么?”学生在进行细致的阅读后,能发现很多形容词都写出了山岭的姿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反复阅读之后,就可以利用声音的高低对山岭的姿态进行表现了。
  三、让学生走进书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了阅读的作用。换句话说,阅读的作用根本无须赘述。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低年级开始,就需要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激发,因为对于很多低年级学生来说,阅读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还不高,理解水平也十分的有限,所以他们对阅读存在一种抵触感。除此之外,低年级学生爱异想天开,热衷于看童话故事,所以教师可以以童话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再逐步扩大阅读范围。例如科幻故事、十万个为什么、自然景观、散文小诗、古诗文等,只要学生感兴趣的,就积极鼓励其阅读。教师也可以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活动,办“词句银行”,让学生把积累的好词佳句输入电脑保存,定期展示给全班同学看;教师还可以开展故事比赛、朗诵比赛、小品比赛、知识竞赛、小报展览等,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知识和语言的材料。   2.创设阅读的空间
  为保证学生有静心读书的时间,不仅要和家长沟通,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学校也可以开设大阅读课,学生可以在课内自由选择读物,无拘无束地读,可以与同学合作阅读,也可以独立阅读。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时要多思考,勤做笔记,遇到好词佳句,不光要画下来,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摘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四、让学生沐浴阳光“语”露
  如果能够将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就可以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了。而对于校园来说,其是文化的聚集地,更是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主要场所,如果校园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就可以促进学生进步。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校园文化进行创设十分重要,它能够直接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校园的自然环境要优美,如此才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应对教学楼的艺术长廊进行设置,不定期展出师生的佳作;应对教室内的读书角进行设置,让学生可以借阅書籍;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参与到小报编辑等活动当中,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生的视野必能得到拓展。同时要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家庭读书角”,经常为孩子买书,与孩子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家长要以身作则,多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教师应合理地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信息实践课,举办故事会活动、课本剧表演活动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资料,合理地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课外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公益劳动、社会调查,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活动当中运用语文知识,构建语感能力,积累材料与语感经验。
  当然,学生的语感素养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化有密切的关系。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首先要身先士卒,以良好的语感去影响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总之,语文不仅是思想交际的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还有它的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些方面的被接受、被吸纳、被内化、被运用都离不开语感这层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把以培养语感为核心,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视为语文教学的本真,应该是语文教师教学改革理念和实践的主导红线。
  【参考文献】
  [1]张建明.浅议语感与语感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09).
  [2]焦明晶.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感教学研究述评[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6).
  [3]李艳波.加强语感训练 提高语文素养[J].快乐阅读,2012(13).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以流行音乐、影视、通俗小说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大行其道。在高中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开展学生对大众文化和文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开发高中语文教学资源,笔者在高二年级开设了校本课程“大众文化与文学”。    “大众文化与文学”课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大众文化与群众文化、民间文化不同,它是借助大众传媒传播,以获得商业利润为目的,服务于大众消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因其校园里美丽的葵花而得名“葵园”,因其生活中充溢着葵花桔色的温暖而让每一位师生视为共同的“家园”。在与孩子们的共同成长中,在学校核心价值选择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这里实现着自己的教育梦想,越来越多的教师成为我们心目中、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教师团队发展的高需求下,2012年7月,中关村第一小学“葵园教师研究院”应运而生。  成立“葵园教师研究院”的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前身是外交部子弟小学,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国立公办涉外学校。55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厚重的学校文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学校坚持开放的眼光,拥抱全球最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以“践行国际理解,提升生命质量”为办学理念,全面实施国际化教育。  2005年,学校引进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并以《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研究活动以教育和教
站在人生的第四十个台阶,回顾二十年的教育生涯,我庆幸:站上三尺讲台,进入教师角色之初,我就有幸通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结识了你,老苏,这真是我一生的幸福!  老苏,你是导师,用平实的话语引领我走进了神圣的教育之门;你是完美的爱人,你的循循善诱让我懂得了所有爱的真谛!  二十年了。当年只花了三元钱买到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已经发黄了,但它依然在我的枕边,陪伴我走过每一个在教育的路上探索跋涉的日子
北京市第八中学以“以人为本、赢得未来(为未来培养国家栋梁、培育民族精英、造就人类大师,成就学生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为宗旨,认真落实国家和北京市《规划纲要》对教育的新要求,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突破”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抓手,启动“高中生科技综合素质培养”特色发展试验项目,旨在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强、勤于观察探索、乐于合作学习、锐意创新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高中生
聚焦“北京2013教育督导与评价研讨会”  摘要_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在优秀教师与未来教育家培养方面肩负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东北师范大学在总结以往“校-府”合作经验基础上,以“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建设为载体,提出并实施了“校—府—校”合作(“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三方遵循“目标一致、责任分担、利益共享、合作发展”的原则,在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协同创新,逐
作者 李镇西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有关思考的话题很多,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可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离不开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  翻开李镇西老师的教学随笔《教有所思》,字里行间都闪耀着思考的火花,每一页纸张上都彰显着李老师思考的轨迹:从当前教育体制的不足与缺陷,到教师应该怎样和学生进
小学生志愿精神教育的根本目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播志愿精神理念,培育小学生对志愿者的情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体验“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心理感受,为以后走上社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奠定基础。在志愿精神培育的过程中需要一个能够评价、激励学生不断成长的载体,为了更好地落实志愿者精神教育工作,八里庄学区决定设计研发《八里庄学区小志愿者行动手册》,作为小学生志愿精神教育的有效载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包含着深情。读他的书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那样的朴实而自然;又像是和自己的内心在交流,是那样的真实而心动。   文中李老师写道:“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是一所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和优质办学资源的完全中学,是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校。166中创建于1864年,前身为“贝满女子中学”和“北京女十二中”。近150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学校厚重的文化内涵。而今的166中秉承百年老校风范,重视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给学生以文化和精神的熏陶,逐渐形成了立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文学、科学、艺术、健康(体育、心理)素养教育的鲜明特色。“十二五”规划伊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