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庙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h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在人类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知识分子像中国的孔丘(公元551~479年)那样,长时期地受到一个朝代接着一个朝代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尊崇。他认为“一只鸟能够挑选一棵树,而树不能挑选过往的鸟”,所以周游列国,想找一位能重用他的封建主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事实上,“树”能挑选鸟;却没有一棵“树”肯要这只姓孔名丘的“鸟”。他有时在旅途中绝了粮,有时狼狈到“累累若丧家之狗”;最后只得叹气说,“吾道不行矣!”但是为了“自见于后世”,他晚年坐下来写了一部《春秋》。也许他自己也没想到,他“自见于后世”的愿望达到了。正如汉朝的大史学家司马迁所说:“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所以从汉朝起,历代的统治者就一朝胜过一朝地利用这“圣人之道”来麻痹人民,统治人民。尽管孔子生前是一个不得志的“布衣”。死后他的思想却统治了中国两千年。他的“社会地位”也逐步上升,到了唐朝就已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连他的后代子孙也靠了他的“余荫”,在汉朝就被封为“褒成侯”,后代又升一级做“衍圣公”。两千年世袭的贵族,也算是历史上仅有的现象了。这一切也都在孔庙建筑中反映出来。
  今天全中国每一个过去的省城、府城、县城都必然还有一座规模宏大、红墙黄瓦的孔庙,而其中最大的一座,就在孔子的家乡——山东省曲阜,规模比首都北京的孔庙还大得多。在庙的东边,还有一座由大小几十个院子组成的“衍圣公府”。曲阜城北还有一片占地几百亩、树木葱幽、丛林密茂的孔家墓地——孔林。孔子以及他的七十几代嫡长子孙都埋葬在这里。
  现在的孔庙是由孔子的小小的旧宅“发展”出来的。他死后,他的学生就把他的遗物——衣、冠、琴、车、书——保存在他的故居。作为“庙”。汉高祖刘邦就曾经在过曲阜时杀了一条牛祭祀孔子。西汉末年,孔子的后代受封为“褒成侯”,还领到封地来奉祀孔子。到东汉末桓帝时(公元153年),第一次由国家为孔子建了庙。随着朝代岁月的递移,到了宋朝,孔庙就已发展成300多间房的巨型庙宇。历代以来,孔庙曾经多次受到兵灾或雷火的破坏,但是统治者总是把它恢复重建起来,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到了明朝中叶(16世纪初),孔庙在一次兵灾中毁了之后,统治者不但重建了庙堂,而且为了保护孔庙,干脆废弃了原在庙东的县城,而围绕着孔庙另建新城——“移县就庙”。在这个曲阜县城里,孔庙正门紧挨在县城南门里,庙的后墙就是县城北部,由南到北几乎把县城分割成为互相隔绝的东西两半。这就是今天的曲阜。孔庙的规模基本上是那时重建后留下来的。
  自从萧何给汉高祖营建壮丽的未央宫,“以重天子之威”以后,统治阶级就学会了用建筑物来做政治工具。因为“夫子之道”是可以利用来维护封建制度的最有用的思想武器,所以每一个新的皇朝在建国之初,都必然隆重祭孔,大修庙堂,以阐“文治”;在朝代衰末的时候,也常常重修孔庙,企图宣扬“圣教”,扶危救亡。1935年,国民党反动政权就是企图这样做的最后一个,当然,蒋介石的“尊孔”,并不能阻止中国人民解放运动;当时的重修计划,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于孔子的重视,连孔子的子孙也沾了光,除了庙东那座院落重重、花园幽深的“衍圣公府”外,解放前,在县境内还有大量的“祀田”,历代的“衍圣公”,也就成了一代一代的恶霸地主。曲阜县知县也必须是孔氏族人,而且必须由“衍圣公”推荐,“朝廷”才能任命。
  除了孔庙的“发展”过程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历史记录”外,现存的建筑物也可以看作中国近800年来的“建筑标本陈列馆”。这个“陈列馆”一共占地将近十公顷,前后共有八“进”庭院,殿、堂、廊、庑,共620余间,其中最古的是金朝(1 195年)的一座碑亭,以后元、明、清、民国各朝代的建筑都有。
  孔庙的八“进”庭院中,前面(即南面)三“进”庭院都是柏树林,每一进都有墙垣环绕,正中是穿过柏树林和重重的牌坊、门道的甬道。第三进以北才开始布置建筑物。这一部分用四个角楼标志出来,略似北京紫禁城,但具体而微。在中线上的是主要建筑组群,由奎文阁、大成门、大成殿、寝殿、圣迹殿和大成殿两侧的东庑和西庑组成。大成殿一组也用四个角楼标志着,略似北京故宫前三殿一组的意思。在中线组群两侧,东面是承圣殿、诗礼堂一组,西面是金丝堂、启圣殿一组。大成门之南,左右有碑亭十余座。此外还有些次要的组群。
  奎文阁是一座两层楼的大阁,是孔庙的藏书楼,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年)所建。在它南面的中线上的几道门也大多是同年所建。大成殿一组,除杏坛和圣迹殿是明代建筑外,全是清雍正年间(1724~1730年)建造的。
  今天到曲卑去参观孔庙的人,若由南面正门进去,在穿过了苍翠的古柏林和一系列的门堂之后,首先引起他兴趣的大概会是奎文阁前的同文门。这座门不大,也不开在什么围墙上,而是单独地立在奎文阁前面。它引人注意的不是它的石柱和450多年的高龄,而是门内保存的许多汉魏碑石。其中如史晨、孔庙、张猛龙等碑,是老一辈临过碑帖练习书法的人所熟悉的,现在,人民政府又把散弃在附近地区的一些汉画像石集中到这里。原来在庙西矍相圃(校阅射御的地方)的两个汉刻石人像也移到庙园内,立在一座新建的亭子里。今天的孔庙已经具备了一个小型汉代雕刻陈列馆的条件了。
  奎文阁虽说是藏书楼,但过去是否真正藏过书,很成疑问。它是大成殿主要组群前面“序曲”的高峰,高大仅次于大成殿;下层四周回廊全部用石柱,是一座很雄伟的建筑物。
  大成殿正中供奉孔子像,两侧配祀颜回、曾参、孟轲……等“十二哲”,它是一座双层瓦檐的大殿,建立在双层白石台基上,是孔庙最主要的建筑物,重建于清初雍正年间雷火焚毁之后,1730年落成。这座殿最引人注意的是它前廊的十根精雕蟠龙石柱。每根柱上雕出“双龙戏珠”。“降龙”由上蟠下来,头向上;“升龙”由下蟠上去,头向下,中间雕出宝珠;还有云焰环绕衬托。柱脚刻出石山,下面由莲瓣柱础承托。这些蟠龙不是一般的浮雕,而是附在柱身上的圆雕。它在阳光闪烁下栩栩如生,是建筑与雕刻相辅相成的杰出的范例。大成门正中一对柱也用了同样的手法。殿两侧和后面的柱子是八角形石柱,也有精美的浅浮雕。相传大成殿原来的位置在现在殿前杏坛所在的地方,是一○一八年宋真宗时移建的。现存台基的“御路”雕刻是明代的遗物。
  杏坛位置在大成殿前庭院正中,是一座亭子,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现存的建筑也是明弘治十七年所建。显然是清雍正年间经雷火灾后幸存下来的。大成殿后的寝殿是孔子夫人的殿。再后面的圣迹殿,明末万历年间(1592年)创建,现存的仍是原物,中有孔子周游列国的画石120幅,其中有些出于名家手笔。
  大成门前的十几座碑亭是金元以来各时代的遗物;其中最古的已有770多年的历史。孔庙现存的大量碑石中,比较特殊的是元朝的蒙汉文对照的碑,和一块明初洪武年间的语体文碑,都是语文史中可贵的资料。
  1959年,人民政府对这个辉煌的建筑组群进行修葺。这次重修,本质上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重修:过去是为了维护和挽救反动政权,而今天则是我们对于历史人物和对于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给予应得的评定和保护。7月间,我来到了阔别24年的孔庙,看到工程已经顺利开始,工人的劳动热情都很高。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彩画工人中有些年轻的姑娘,高高地在檐下做油饰彩画工作,这是坚决主张重男轻女的孔丘所梦想不到的。
  过去的“衍圣公府”已经成为人民的文物保管委员会办公的地方,科学研究人员正在整理、研究“府”中存下的历代档案,不久即可开放。
  更令人兴奋的是,我上次来时,曲阜是一个颓垣败壁、秽垢不堪的落后县城,街上看到的,全是衣着褴褛、愁容满面的饥寒交迫的人。今天的曲阜,不但市容十分整洁,连人也变了,往来于街头巷尾的不论是胸佩校徽、迈着矫健步伐的学生,或是连唱带笑,蹦蹦跳跳的红领巾,以及徐步安详的老人,……都穿的干净齐整。城外农村里,也是一片繁荣景象,男的都穿着洁白的衬衫,青年妇女都穿着印花布的衣服,在麦粒堆积如山的晒场上愉快地劳动。
其他文献
我们有了这样骄傲的心,是不是就可以狂妄了?我想不能,我们要心存敬畏。因为我们作为个体生命来讲非常微小,自已所可能做的事情一定非常之少。我们的知识也可能在某个领域名列前茅,可是在另一些领域你完全无知。在21世纪人类公认最有智慧的人是爱因斯坦,他说:“对于大自然最微末的部分我也只能谦逊地跟随而已。”所以讲我们在宇宙本体面前,在历代的先贤先哲的学说面前,在当代的科学巨人面前,我们在真知面前,或者在真学面
期刊
为期三天的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五周年秋季拍卖会于2009年12月20日落幕,此次拍卖会总成交额6.12亿、成交率91.66%,均创历史记录。14大专场2400余件艺术珍品为历年来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届,其中多件拍品不但刷新了西泠拍卖五年来的成交记录,更是创造了艺术家单件作品的最高纪录,着实为2009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这场拍卖会也标志着以西泠为龙头的南方艺术品市场份额大
期刊
范曾先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多元文化特别顾问”的仪式上,发表题为《回归古典,回归自然》演讲。近日,范曾先生在香港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纵论——  庚寅清明前夕,南国春和景明。在香港中环四季酒店面向维多利亚港的落地窗前,范曾先生执一杯清茗,与我对面而坐,尽兴畅谈。  转瞬之间,我与范曾先生已睽违两年。期间,我只能在电视荧屏上聆其雅教,观其风采,若央视一套《我们》栏目中关于“中国诗画”的系列演讲
期刊
2009年12月20日,为期三天的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五周年秋季拍卖会以6.12亿创历史的总成交额在浙江世贸中心完满收官,所推出的14大专场2400余件艺术珍品为历年来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届,其中多件拍品不但刷新了西泠拍卖五年来的成交纪录,更是创造了艺术家单件作品的最高纪录,着实为2009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届印章专场,流派纷呈,名家荟萃。在约150方名家篆刻中,清及晚
期刊
中国内画肖像艺术是中国内画一种表现人物真实面目的形式,内画肖像的创始人是民国时期的北京内画艺人马少宣。但自马少宣之后在内画艺术的行业中很少有人去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绘制人物肖像。  内画,顾名思义,就是在某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器皿内壁用一种特制的笔从器皿的开放处伸入内部壁上作画。但视觉观赏却是在器皿的外壁,所以称之为内画。内画的形成是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此时的一些王公贵族,文人雅士在使用、玩弄料器(玻
期刊
田野建筑艺术,是一段段凝聚的历史,一份份生命的感悟,它以一个个独特的艺术视角,留下人类不曾逝去的记忆,  构画更新的今天,追梦未来的心灵家园。  反复推敲,虽然这个题名还是定的很笼统,或者说有些抽象,但“田野艺术”一词,它涉及的艺术人类学却内涵极深,近百年来已是被世人关注的学科。  在今天动笔想写“建筑”这个专辑的序时,脑海里浮现的却是一片艺术的旷美田野,它们立体地、全方位地呈现着……可能是因为近
期刊
1904年,英军从印度出发,经由日喀则入侵西藏,留下了众多“血迹斑斑”的遗迹。比如江孜的宗山古堡,比如亚东堆纳乡的曲美雄谷抗英英雄纪念碑。而用电影形式回放那段悲壮历史的《红河谷》便选取了这两个地方作为影片拍摄地。  江孜被称为“英雄城”,因为这里曾上演了一幕江孜人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事迹,《红河谷》所讲述的汉藏人民团结抵抗英帝侵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一座城市必然有一个地标,而江孜的地标便是宗
期刊
1 寻访德木寺:一段历史的记录    由盛极一时到静卧一岗,德木寺这个集300余年荣光的辉煌大寺,如今呈现给我们的,却是村落与人情交织中的斑驳红尘。远离历史烟云,德木寺的威名却随着“羌姆”的恢复,滋生出了无限亲近民间的顽强生命力。  两次前往大峡谷派镇的路上,我都没能看到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德木寺。事实上这个寺庙并不是藏在深山中那般难寻,一路沿北岸正在修建中的简易公路穿村过乡,经林芝县米瑞乡所在地,再
期刊
几年来,我不止一次地神游过丝路南道。我坚信与河西走廊并行的祁连山南麓,存在一条同样重要的同样繁忙的通道。这条经河谷、高原和越过祁连山大坂的路,是由马蹄敲打出来的。    7、浩门城北约8.5公里的北山乡境内,还有唐威戎军城遗址。    浩门城北约8.5公里的北山乡境内,还有唐威戎军城遗址。  威戎军大抵是团一级的建制。《新唐书》上记载:“唐初之戍边者,大日军,小日守捉。日城,日镇,总之者日道。”《
期刊
它是鲁北平原上霍然而起的一个奇迹。那青色砖屋青色的瓦,构成了一幢神秘的历史深宫。它的身上浓缩了百年的风雨,通过它可以形象地了解晚清时代的社会状况和当时的社会心态建筑风格,更重要的是,从庄园的兴衰和魏氏家族的命运,可以看到100多年来社会和时事的变迁。  ——题记  由济南沿220国道东北而行百余公里,到达惠民县的魏集。下国道不远,快要抵着黄河坝堤的地方,就是那谜一样的魏氏庄园了。这是我国北方仅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