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小学德育活动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仅有利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与健全人格的培养。本文在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活动融合的产生背景、实践价值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凝练主题,将传统文化与德育目标相结合;丰富内涵,将传统文化与学校特色相结合;建构课程,将传统文化与德育体系相结合;神形兼备,将传统文化和儿童生活相结合四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寻求实施策略,以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提升小学德育实效。
【关键词】德育活动 传统文化 实施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为小学德育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小学德育活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从中选取精髓与智慧,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与情感。
如何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与担当。所以,我们把传统文化引入小学课堂,将传统文化植根于小学德育活动中,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并行。
一、小学德育活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生背景
1.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国历史悠久,有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经历史发展而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文化以及精神品质。随着时代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广泛,随之而出现的中外文化碰撞,对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强传统文化继承,具有历史责任,学校德育应引导小学生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汲取正能量,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素养。因此,将小学德育活动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构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德育活动体系,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完成德育工作目标的需要。
2.落实价值观教育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新时代先进文化的核心,是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起,而传统文化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浸润传统文化的德育活动能使价值观教育更符合学情、更接地气。
3.创新德育活动的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新时代对德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活动才具有德育价值。无论是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典故、风俗习惯、行为准则,还是中华传统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思想品质,都是经历积淀,具有时代发展的意义。在世界文化冲击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支柱。因此,创新德育活动,需要汲取传统文化,发挥其教育功能,增强德育实效。
二、小学德育活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价值
1.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
德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把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德育活动中,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传说、故事、谚语、寓言等,这些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德育活动不可多得的资源,能有效丰富德育内容,活化德育形式,落实德育目标,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2.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主要途径,而德育活动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学校在德育活动中不断地探索新方式,深度开发和利用传统资源,能够提升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德育活动应牢牢扎根于传统文化之中,方能让青少年一代认同传统文化,主动学习、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美德,进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3.培养青少年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瑰宝,是中华儿女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传统文化植根于德育活动,能有效地营造民族精神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理解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小学德育活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探寻
1.凝练主题,依据传统精神确立德育目标定位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纲要指出的小学德育目标。德育活动的目标首先应关注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立德树人的需要,对德育活动的主题进行选择。目标的确定是活动有效开展的首要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了爱国主义、文明礼仪、勤劳勇敢、团结协作、自强不息、尊老爱幼等,这是我们培养小学生的优秀品质的重点。所以,在德育活动中结合传统文化,进行主题设定,符合新时代德育活动的要求。
如某小学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个月,举行了以“开蒙启智,修身养正”为主题的蒙学活动。通过校园生活常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等方面的系列德育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蒙学来源于我国传统启蒙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自古蒙学就有学习礼仪、开蒙启智等内容,在初入小学时,结合蒙学传统开展德育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品质,使其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2.丰富内涵,结合传统资源凸显德育活动特色
德育是润物无声的教育,小学德育活动注重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传达德育目标。由于各个学校办学特色的不同,往往会在德育活动中呈现多元化的表达。而许多学校办学的特色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的精髓紧密相连,因此德育活动中精选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活动的内容中,是丰富德育活动内涵的重要途径。
如某小学地处乡镇,具有深厚的耕读文化底蕴,在古代出过几位状元。学校通过挖掘状元文化和独特的人文地理资源,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首先,每个学生领到了一份寓意深刻的大礼包——状元袋,在状元袋里,教师给学生们准备了状元笔、状元糕和状元帽。然后展开了“听古桥故事”“牵手走状元桥”“忆洞桥镇解放历史”“同唱《我和我的祖国》”等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景点,了解家乡历史,激发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3.建构课程,汲取传统典故充实德育活动资源
德育活动的课程化实施是提升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而课程化实施的关键在于设计建构一套内容丰富、具有科学逻辑性且便于操作实践的课程体系。学校应按照课程的要求,对德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等进行充分的准备,以避免德育活动中碎片化、无序性的现象。传统文化经历积淀,已构成了一定体系。如关于“孝”主题,就有丰富的诗歌、寓言、谚语等素材。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课程化的架构,使傳统资源成为学校“孝”主题德育活动的课程资源。
4.神形兼备,体验传统习俗活化德育活动形式
小学生的思想意识还未成熟,德育活动首先应以儿童生活为出发点,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的热情,提升活动实效,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是学校组织者应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如传统节日文化历史悠久,学校在传统节日开展德育活动,可以结合传统习俗设计活动,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更理解了节日背后的文化。
如某小学在立夏节气结合传统立夏民俗,开展儿童感兴趣的“品味民俗,快乐立夏”活动。通过“蛋王争霸”“立夏尝鲜”“箩筐称重”“小手绘蛋”等既有童趣又结合民俗习惯的活动,让学生在“品”立夏风味美食、“感”立夏风情习俗的活动中了解了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民俗风俗,品尝了时令美食,更感知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德育活动 传统文化 实施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为小学德育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小学德育活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从中选取精髓与智慧,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与情感。
如何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与担当。所以,我们把传统文化引入小学课堂,将传统文化植根于小学德育活动中,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并行。
一、小学德育活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生背景
1.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国历史悠久,有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经历史发展而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文化以及精神品质。随着时代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广泛,随之而出现的中外文化碰撞,对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强传统文化继承,具有历史责任,学校德育应引导小学生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汲取正能量,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素养。因此,将小学德育活动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构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德育活动体系,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完成德育工作目标的需要。
2.落实价值观教育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新时代先进文化的核心,是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起,而传统文化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浸润传统文化的德育活动能使价值观教育更符合学情、更接地气。
3.创新德育活动的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新时代对德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活动才具有德育价值。无论是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典故、风俗习惯、行为准则,还是中华传统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思想品质,都是经历积淀,具有时代发展的意义。在世界文化冲击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支柱。因此,创新德育活动,需要汲取传统文化,发挥其教育功能,增强德育实效。
二、小学德育活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价值
1.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
德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把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德育活动中,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传说、故事、谚语、寓言等,这些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德育活动不可多得的资源,能有效丰富德育内容,活化德育形式,落实德育目标,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2.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主要途径,而德育活动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学校在德育活动中不断地探索新方式,深度开发和利用传统资源,能够提升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德育活动应牢牢扎根于传统文化之中,方能让青少年一代认同传统文化,主动学习、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美德,进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3.培养青少年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瑰宝,是中华儿女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传统文化植根于德育活动,能有效地营造民族精神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理解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小学德育活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探寻
1.凝练主题,依据传统精神确立德育目标定位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纲要指出的小学德育目标。德育活动的目标首先应关注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立德树人的需要,对德育活动的主题进行选择。目标的确定是活动有效开展的首要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了爱国主义、文明礼仪、勤劳勇敢、团结协作、自强不息、尊老爱幼等,这是我们培养小学生的优秀品质的重点。所以,在德育活动中结合传统文化,进行主题设定,符合新时代德育活动的要求。
如某小学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个月,举行了以“开蒙启智,修身养正”为主题的蒙学活动。通过校园生活常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等方面的系列德育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蒙学来源于我国传统启蒙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自古蒙学就有学习礼仪、开蒙启智等内容,在初入小学时,结合蒙学传统开展德育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品质,使其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2.丰富内涵,结合传统资源凸显德育活动特色
德育是润物无声的教育,小学德育活动注重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传达德育目标。由于各个学校办学特色的不同,往往会在德育活动中呈现多元化的表达。而许多学校办学的特色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的精髓紧密相连,因此德育活动中精选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活动的内容中,是丰富德育活动内涵的重要途径。
如某小学地处乡镇,具有深厚的耕读文化底蕴,在古代出过几位状元。学校通过挖掘状元文化和独特的人文地理资源,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首先,每个学生领到了一份寓意深刻的大礼包——状元袋,在状元袋里,教师给学生们准备了状元笔、状元糕和状元帽。然后展开了“听古桥故事”“牵手走状元桥”“忆洞桥镇解放历史”“同唱《我和我的祖国》”等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景点,了解家乡历史,激发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3.建构课程,汲取传统典故充实德育活动资源
德育活动的课程化实施是提升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而课程化实施的关键在于设计建构一套内容丰富、具有科学逻辑性且便于操作实践的课程体系。学校应按照课程的要求,对德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等进行充分的准备,以避免德育活动中碎片化、无序性的现象。传统文化经历积淀,已构成了一定体系。如关于“孝”主题,就有丰富的诗歌、寓言、谚语等素材。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课程化的架构,使傳统资源成为学校“孝”主题德育活动的课程资源。
4.神形兼备,体验传统习俗活化德育活动形式
小学生的思想意识还未成熟,德育活动首先应以儿童生活为出发点,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的热情,提升活动实效,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是学校组织者应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如传统节日文化历史悠久,学校在传统节日开展德育活动,可以结合传统习俗设计活动,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更理解了节日背后的文化。
如某小学在立夏节气结合传统立夏民俗,开展儿童感兴趣的“品味民俗,快乐立夏”活动。通过“蛋王争霸”“立夏尝鲜”“箩筐称重”“小手绘蛋”等既有童趣又结合民俗习惯的活动,让学生在“品”立夏风味美食、“感”立夏风情习俗的活动中了解了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民俗风俗,品尝了时令美食,更感知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