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美国成长小说确立身份的阶段。这个阶段是美国工业化发展的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阶段,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到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美国经济实力和国际政治角色影响力日益增长促使它更积极地寻求“美国声音”和“美国文化身份”。美国文学也在这种大背景下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开始让世界倾听到美国文学声音。美国成长小说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也是在这个大前提下兴起与发展起来的。
美国作为一个新兴而发展崛起的国家,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无序发展也让美国整体犹如一个年轻人,摸索着前行,去寻求自己的身份和声音。而这个时期的解放黑奴运动、女权运动、美国门户政策以及反华骚乱运动等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都是一种无厘头的挑战。很多小说家开始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他们不仅关注青少年本身成长的困惑,也关注整个国家的无序状态,解读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困境。
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位女士的画像》《嘉丽妹妹》作为成长小说代表的缘由
本文集中研究此时期有代表性的三位作家的作品,以解读美国成长小说身份确立时期的流变特征。这三位作家分别是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与西奥多·德莱塞。选择这三位作家的作品来探寻此时期美国成长小说特征有其科学依据,这时期所流行的是现实主义小说与自然主义小说。
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都是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而且两人的写作风格迥异: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詹姆斯的《一位女士的画像》是成长小说的杰出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马克·吐温的成长小说带有下里巴人的味道,其写作风格被当时的批评家一度贬损为粗俗、猥琐。而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哈克贝利,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就是一个小混混的形象,他是一个不学无术、出身卑微的问题少年。而就是通过这部小说,马克·吐温向世人展示了美国特色的成长痕迹,他本人也被尊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作为阳春白雪的詹姆斯的创作经常被评价为涉及“国际题材”,经常从欧洲和新英格兰的文化冲突中探寻美国的民族精神特征。《一位女士的画像》结构严谨、择词考究、知识广博、逻辑缜密,深受新兴美国中产阶级的喜爱,因为詹姆斯作品中体现的美国身份更为儒雅、洒脱。
西奥多·德莱塞是自然主义作家的典型代表,他突破了当时美国读者的期待视域,小说不再是描写“高富帅”和“白富美”的高雅生活,而是转向普通人的、真实的美国城市生活。林吉曼在评价德莱塞的時候,说“他是信使,必须从审查制度、偏见和势力的布雷区突围出来”。《嘉丽妹妹》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成长小说的杰作。该小说记录了嘉丽从农村姑娘去芝加哥谋生的成长记录。他所写的成长小说涉及美国城市生活中年轻人的困惑与成长历程,也很有典型性。
二、19世纪60年代至一战美国成长小说的特征
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三位代表性作家的作品可知,这一时期的成长小说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有浓郁的美国地方色彩,凸显美国身份特征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场景是密西西比河,代表的是美国本土文化。马克·吐温用第一人称让哈克贝利说着当地的方言土语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整个故事更可信。他用带有美国西南地区的方言来取代英国习语,把美国声音推向世界。马克·吐温的作品使用到的美国方言有五千多个,有四千多个词汇是他首次用到书面语中。在这部小说中,他把哈克贝利安排在密西西比河之上,而且时间设置在美国内战之前。哈克贝利作为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一个“问题少年”,为了躲避酒鬼父亲的虐待,他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开始了自己的逃亡之旅。而在这个逃亡之旅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并帮助他逃亡。
黑奴吉姆的语言更是具有美国特色。如果说哈克贝利的语言粗俗是缺乏管教、几乎不识字造成的,那么黑奴吉姆的语言是在当时美国特定的奴隶制度下形成的。最初的哈克贝利总渴望无人管束,喜欢自由,不想受到所谓的文明社会的管教,他是被社会体面人所排斥的“问题男孩”的代表。但是,正是这个问题男孩发现了长期以来自己接受的旧道德已经无法处理现在社会所面临的道德困境。长久以来,哈克贝利接受的道德是黑奴逃亡,人人应该得而诛之,而不应该帮助他逃亡。但是,在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的过程中,哈克贝利目睹了白人社会的各种阴暗面,而被社会唾弃的黑奴吉姆却表现出忠厚老实和真诚。这让哈克从最初的讥笑吉姆甚至想举报他而转向真诚对待他,让他获得自由。这种美国标榜的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在这个作品里体现出浓厚的西部特色。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詹姆斯创作的一部具有国际主题特色的小说,他把这种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冲突主题置于异域的土壤上。伊莎贝尔作为在美国大陆上成长起来的女孩子,品质上带有典型的美国特色。伊莎贝尔常被认为是美国超验主义的产物,具有典型美国特色。她具有爱默生式的独立自主精神,想保持美国社会所提倡的个人自由精神。伊莎贝尔单纯而善良,讨厌恶俗和虚伪。当她踏上英国土地的时候,她也踏上了在异国他乡寻求自己美国文化身份的旅途。虽然多位绅士对她展开追求,但是她用唯美的周游世界的梦想拒绝了他们的爱慕。在佛罗伦萨,伊莎贝尔坠入了一张被精心策划的爱之网,而从这一刻开始,美国单纯、简单的文化主题同英国的老练、世故文化的冲突就开始了。故事讲述两种欧洲大陆文化和美国这个新大陆的文化冲突,就说明美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自成一家,有了它自己的声音和地位,可以和欧洲大陆的文学相抗衡,也凸显了美国身份的特征。
《嘉丽妹妹》聚焦在美国工业化发展迅猛的城市——芝加哥。成立于1800年的芝加哥曾经被称为美国最后的大城,是美国中部心脏地区文化和金融的象征。因此,该小说带有浓厚的美国东部色彩,展现出一片纷乱喧闹和新奇的世界,和西部的大开发运动不同的是,东部地区资本主义这时已经向垄断阶段过渡,以生产力为主的意识形态开始让位于消费意识形态。这种消费意识形态削弱了清教教义提倡的勤俭、节约以及自控等美国梦的道德标准,这些也特别具有美国地方特色。嘉丽妹妹是一个乡村女孩子,在芝加哥打拼的过程中,经历了挫折之后,不惜和德鲁埃同居,住舒适的房子,摆脱枯燥乏味的工厂苦工,衣食无忧。而后,她同赫斯特伍德私奔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但等他东窗事发时,他们的生活再陷困境。最后靠美色和歌喉,嘉丽成为一个歌星,重新获得奢侈生活,而她似乎又陷入一种迷茫。这个场景的设立也反映了美国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但是人民信仰的美国梦支离破碎下的文学特征:繁荣与落魄、无厘头与希望并存。 (二)美国成长小说失乐园后的回归
自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文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内战之前,支撑美国经济发展和民众信仰的是由杰斐逊、富兰克林以及潘恩所提倡的民主思想和道德精神。在这种美国梦的支撑下,美国内战之前的文学盛行着浪漫主义,它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表现理想、表现主观愿望与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历经耗资80亿美元、死亡人数达到60万的美国南北战争,历经内战之后格兰特执政期间的各种政治腐败和社会问题,美国文学也开始从虚幻缥缈的浪漫主义回归到现实中来,因此这段时间的美国成长小说也带有失乐园后的回归,带有了现实主义的特征。这一时期,马克·吐温代表了西部边疆现实主义高峰,反映最朴实和原始的现实;詹姆斯的成长小说体现了心理现实主义;而德莱塞的作品体现出原始资本主义逐渐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带来的触目惊心后果。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把时间设置在美国内战爆发前三十年。美国南北战争一方面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美国梦实现的进程;但是,另一方面,这场战争是祸起萧墙、兄弟残杀的悲剧。战后很久,美国民众都要承受内战所带来的后果。这段历史不单单影响到作家的创作风格,也影响到读者的期待视域。马克·吐温早在1874年创作《镀金时代》时就入木三分地指出,“闪光”所遮掩的其实是种种丑陋不堪的社会现实,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既是一部成长小说,也是一部严肃的社会小说。
故事的开头承接《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结局展开,哈克贝利和汤姆找到了强盗藏在那个山洞里的钱,他们每个人分到了六千多金灿灿的钱币。而道格拉斯寡妇认哈克贝利做干儿子,还要教他文明规矩。在读者看来,这一切如同哈克贝利从以前那个小混混登入了文明之途,仿佛进入新的伊甸园。但是醉鬼父亲的到来终结了他的文明之旅,哈克走上了逃亡压迫、追求自由的旅途。在他顺流密西西比河而下的途中,他经历了许多,目睹了所谓文明社会中“国王”和“公爵”的种种欺骗、南方家族的火并以及沉船和杀人犯。文明社会给他建构起来的伊甸园美景也在哈克贝利逃亡之旅的所见所闻中灰飞烟灭。他遭遇了伊甸园第二次毁灭的打击,更加讨厌以前上学时候所接受的文明规矩。
最终,哈克贝利还是返回了家里,他依然惦念萨莉阿姨,“不过嘛,她是在我的心上,汤姆也一样,因此我睡得不安生。在夜晚,我两次抱住了避雷针滑了下去,轻手轻脚绕到前门,从窗子里看到她在蜡烛火边上,眼睛向着大路,眼泪差点流下來。”在经历了漂泊和逃亡之旅后,哈克贝利仍然对之前所讨厌的文明社会有所眷恋,因为那里有牵挂他的人和爱。他在经历磨难后学会了成长,也学会了付出爱。在和逃亡黑奴吉姆的相处过程中,哈克贝利也经历了心灵的洗礼。他最终把举报吉姆的信件撕得粉碎,哪怕要承担他下地狱的惩罚。哈克贝利经历了两次失乐园,但他依然选择回归文明社会。尽管马克·吐温没有公开谴责过种族歧视,但是他用小说,用取笑逗乐的孩童世界来揭露事实,不再如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家一般只注重激情和幻想,而是用现实主义手法解读青少年成长经历的同时对社会黑暗现象予以批评。例如,美国内战后,黑人虽然获得自由,却受到另外一种形式的奴役,黑人依然没有选举权,依然如吉姆一样被追捕、关押和转让。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形象也体现出这个阶段成长小说失乐园的回归。伊丽莎白也经历了两次失去乐园的经历。第一次是在伊莎贝尔被姑妈带往英国的那刻起,她就已经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单纯的乐土,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她的未来也是一片未知的领域。这次乐园的失去,是她主动选择离开,欧洲文化的诱惑对她来说是个挑战。而第二次失乐园,伊莎贝尔如撞到蜘蛛网上的猎物,在她的人生之路上,被一张预设好的网罩住。去美国之后,她获得了遗产,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她的环世界之旅看起来更加浪漫和愉悦。在这种完美、理想的生活中,伊莎贝尔渐渐陷入梅尔夫人和奥斯蒙德精心布下的圈套之中。伊莎贝尔嫁给奥斯蒙德就是她离开自己理想化的伊甸园的开始。后来真相一次次残忍地让她从伊甸园坠落到地狱之中:梅尔夫人就是奥斯蒙德的情妇;帕茜是他俩的私生女;这是一场“爱情”与获得财产的阴谋。但是,经历过苦难与不幸的伊莎贝尔最终选择回归,选择回到奥斯蒙德的身边,当然,这个结尾是开放式的,读者可以有多种猜测和期待。最终,她选择勇敢去面对现实,在浪漫和憧憬之后,她选择踏实地回归到现实之中。
《嘉丽妹妹》中,嘉丽妹妹带着对新世界的憧憬,从农村去芝加哥寻求新生活。她梦想的是:那里的环境优雅,人们都衣着华丽,似乎都很心满意足。起初,这个贫穷的、单纯的、多情的嘉丽把幸福看作是能获取最初欲望的满足,包括可以四处炫耀的服饰、马车、家具和银行存款。但是,当她为摆脱贫困和艰难生活而选择与德鲁埃同居时,她曾经以为:“现在我已经跻身于最好的环境里了。”她以为她找到了自己的乐土,但是,她的幻想被现实粉碎了。
等嘉丽遇到赫斯特伍德,她感觉到他能给她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幸福,而当赫斯特伍德东窗事发的时候,嘉丽又陷入一种绝望和无助中。嘉丽两次从这种憧憬的乐园跌落到现实中,一次次要去面对艰难的生活,而不是想象中的优雅和奢侈的生活。乐园对于她而言,只是一种梦幻。而现实和梦幻有很大的差距,她只能回归到现实中来,学会在现实中勇敢面对各种困境。正如文中所说,嘉丽就像风中的竖琴,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着在追求理想中的失败与成功。最终,嘉丽坐在摇椅里,靠在窗边梦想,独自渴望着、梦想着永远不会感受到的幸福。不管这种回归好坏与否,她要学会迈出更多的步子去追逐所谓的成功。
(三)心理主义色彩浓厚
南北战争爆发之前,美国成长小说探讨的主题只涉及人性善恶,作品往往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叙事结构往往呈直线型并且结局大都美好。归纳起来,美国内战之前的成长小说所侧重的是分析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而对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谈及得较少。美国内战之后的成长小说心理主义色彩浓厚,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他们还没有适应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生活变快的生活节奏,他们就已经被抛入社会变革的巨大漩涡中。对于青少年而言,光怪陆离的工业化大城市生活是一种新奇的挑战,美国内战的伤痛也影响着他们成长的轨迹。伊甸园式美国梦的破灭与现实的残酷都让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感到困惑与困难重重。他们经历磨难,但是这时已经没有一个像美国梦式的灯塔来指引他们的方向。他们必须具备一颗强大的心,要学会自我疗伤和学会成长。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从一个孩子的视角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哈克贝利自己的经历。里面涉及大量的哈克贝利心理描写,写作风格诙谐幽默,让人在笑中带泪中读下去。在谈到收养他的寡妇试图教化他的时候,哈克贝利说:“世界上有些人就是这样行事。一件事,来龙去脉,一窍不通,可偏偏要谈三论四。比如摩西,与她非亲非故,对谁都没有什么用处,很早就死了,她偏要为他操心;可我做一件事,明明也没有错,可她偏要找岔儿。”在顺密西西比河逃亡的路上,在遇到逃亡黑奴吉姆的时候,哈克贝利经历了激烈的内心斗争,想告发吉姆又被吉姆的忠实厚道而感动。他左右矛盾,想到吉姆对他的种种好,他做出了决定:“那么,好吧,下地狱就下地狱吧。”接着,他就把那封信撕了个粉碎。哈克贝利摆脱了他的顽皮和恶作剧,宁愿下地狱也要帮助吉姆获得自由。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画像实际是心灵的画像。这部小说的前19章一直在描写伊莎贝尔对世界和自我的反思,小说中间部分把小说的背景放置到欧洲大陆,细致刻画伊莎贝尔在特定生活场景中所显示出来的种种性格矛盾,展示她的单纯、善良和性格中的弱点。正是她性格中的这些弱点,让她在环世界旅游的途中陷入梅尔夫人和奥斯蒙德精心布下的圈套之中。小说第36章到文尾着重写她逐渐觉醒的过程以及她性格和心理的发展变化。尤以小说第42章心理描写最为突出,伊莎贝尔开始反思自己受骗的原因,思考自己不幸的原因,对丈夫奥斯蒙德的评价由最初的“文化修养、聪明能干、温和仪表、老成练达”转变为“却隐藏着他的自私自利,就像在遍地鲜花中隐藏着一条毒蛇”。这部小说心理刻画细腻,被批评家看作是美国现代小说的一个发端。
《嘉丽妹妹》中,人物心理刻画也比较细腻,不管是对于嘉丽还是赫斯特伍德的心理活动都费了很多的笔墨来描写。它讲述了嘉丽如何从社会底层登上百老汇红舞星宝座的过程,细腻地展示嘉莉的生存观及心路历程。在这部作品中,德莱塞更多地运用人物的语言而言其心声。作品以第三人称去叙述整个故事,让德莱塞作为嘉丽生活的旁观者去刻畫人物形象。
三、结语
19世纪6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成长小说体现出浓郁的美国地方特色,凸显美国身份,它是美国成长小说失乐园后的回归,而且心理主义色彩浓厚。这些特征是由当时美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影响以及国内主流思想决定的,反映出美国作为新兴国度急切寻求“美国声音”和“美国文化身份”,也表明美国成长小说身份的确立。
(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项目课题“美国成长小说的流变”(项目编号:SC12WY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美国作为一个新兴而发展崛起的国家,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无序发展也让美国整体犹如一个年轻人,摸索着前行,去寻求自己的身份和声音。而这个时期的解放黑奴运动、女权运动、美国门户政策以及反华骚乱运动等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都是一种无厘头的挑战。很多小说家开始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他们不仅关注青少年本身成长的困惑,也关注整个国家的无序状态,解读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困境。
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位女士的画像》《嘉丽妹妹》作为成长小说代表的缘由
本文集中研究此时期有代表性的三位作家的作品,以解读美国成长小说身份确立时期的流变特征。这三位作家分别是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与西奥多·德莱塞。选择这三位作家的作品来探寻此时期美国成长小说特征有其科学依据,这时期所流行的是现实主义小说与自然主义小说。
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都是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而且两人的写作风格迥异: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詹姆斯的《一位女士的画像》是成长小说的杰出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马克·吐温的成长小说带有下里巴人的味道,其写作风格被当时的批评家一度贬损为粗俗、猥琐。而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哈克贝利,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就是一个小混混的形象,他是一个不学无术、出身卑微的问题少年。而就是通过这部小说,马克·吐温向世人展示了美国特色的成长痕迹,他本人也被尊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作为阳春白雪的詹姆斯的创作经常被评价为涉及“国际题材”,经常从欧洲和新英格兰的文化冲突中探寻美国的民族精神特征。《一位女士的画像》结构严谨、择词考究、知识广博、逻辑缜密,深受新兴美国中产阶级的喜爱,因为詹姆斯作品中体现的美国身份更为儒雅、洒脱。
西奥多·德莱塞是自然主义作家的典型代表,他突破了当时美国读者的期待视域,小说不再是描写“高富帅”和“白富美”的高雅生活,而是转向普通人的、真实的美国城市生活。林吉曼在评价德莱塞的時候,说“他是信使,必须从审查制度、偏见和势力的布雷区突围出来”。《嘉丽妹妹》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成长小说的杰作。该小说记录了嘉丽从农村姑娘去芝加哥谋生的成长记录。他所写的成长小说涉及美国城市生活中年轻人的困惑与成长历程,也很有典型性。
二、19世纪60年代至一战美国成长小说的特征
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三位代表性作家的作品可知,这一时期的成长小说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有浓郁的美国地方色彩,凸显美国身份特征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场景是密西西比河,代表的是美国本土文化。马克·吐温用第一人称让哈克贝利说着当地的方言土语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整个故事更可信。他用带有美国西南地区的方言来取代英国习语,把美国声音推向世界。马克·吐温的作品使用到的美国方言有五千多个,有四千多个词汇是他首次用到书面语中。在这部小说中,他把哈克贝利安排在密西西比河之上,而且时间设置在美国内战之前。哈克贝利作为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一个“问题少年”,为了躲避酒鬼父亲的虐待,他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开始了自己的逃亡之旅。而在这个逃亡之旅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并帮助他逃亡。
黑奴吉姆的语言更是具有美国特色。如果说哈克贝利的语言粗俗是缺乏管教、几乎不识字造成的,那么黑奴吉姆的语言是在当时美国特定的奴隶制度下形成的。最初的哈克贝利总渴望无人管束,喜欢自由,不想受到所谓的文明社会的管教,他是被社会体面人所排斥的“问题男孩”的代表。但是,正是这个问题男孩发现了长期以来自己接受的旧道德已经无法处理现在社会所面临的道德困境。长久以来,哈克贝利接受的道德是黑奴逃亡,人人应该得而诛之,而不应该帮助他逃亡。但是,在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的过程中,哈克贝利目睹了白人社会的各种阴暗面,而被社会唾弃的黑奴吉姆却表现出忠厚老实和真诚。这让哈克从最初的讥笑吉姆甚至想举报他而转向真诚对待他,让他获得自由。这种美国标榜的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在这个作品里体现出浓厚的西部特色。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詹姆斯创作的一部具有国际主题特色的小说,他把这种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冲突主题置于异域的土壤上。伊莎贝尔作为在美国大陆上成长起来的女孩子,品质上带有典型的美国特色。伊莎贝尔常被认为是美国超验主义的产物,具有典型美国特色。她具有爱默生式的独立自主精神,想保持美国社会所提倡的个人自由精神。伊莎贝尔单纯而善良,讨厌恶俗和虚伪。当她踏上英国土地的时候,她也踏上了在异国他乡寻求自己美国文化身份的旅途。虽然多位绅士对她展开追求,但是她用唯美的周游世界的梦想拒绝了他们的爱慕。在佛罗伦萨,伊莎贝尔坠入了一张被精心策划的爱之网,而从这一刻开始,美国单纯、简单的文化主题同英国的老练、世故文化的冲突就开始了。故事讲述两种欧洲大陆文化和美国这个新大陆的文化冲突,就说明美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自成一家,有了它自己的声音和地位,可以和欧洲大陆的文学相抗衡,也凸显了美国身份的特征。
《嘉丽妹妹》聚焦在美国工业化发展迅猛的城市——芝加哥。成立于1800年的芝加哥曾经被称为美国最后的大城,是美国中部心脏地区文化和金融的象征。因此,该小说带有浓厚的美国东部色彩,展现出一片纷乱喧闹和新奇的世界,和西部的大开发运动不同的是,东部地区资本主义这时已经向垄断阶段过渡,以生产力为主的意识形态开始让位于消费意识形态。这种消费意识形态削弱了清教教义提倡的勤俭、节约以及自控等美国梦的道德标准,这些也特别具有美国地方特色。嘉丽妹妹是一个乡村女孩子,在芝加哥打拼的过程中,经历了挫折之后,不惜和德鲁埃同居,住舒适的房子,摆脱枯燥乏味的工厂苦工,衣食无忧。而后,她同赫斯特伍德私奔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但等他东窗事发时,他们的生活再陷困境。最后靠美色和歌喉,嘉丽成为一个歌星,重新获得奢侈生活,而她似乎又陷入一种迷茫。这个场景的设立也反映了美国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但是人民信仰的美国梦支离破碎下的文学特征:繁荣与落魄、无厘头与希望并存。 (二)美国成长小说失乐园后的回归
自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文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内战之前,支撑美国经济发展和民众信仰的是由杰斐逊、富兰克林以及潘恩所提倡的民主思想和道德精神。在这种美国梦的支撑下,美国内战之前的文学盛行着浪漫主义,它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表现理想、表现主观愿望与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历经耗资80亿美元、死亡人数达到60万的美国南北战争,历经内战之后格兰特执政期间的各种政治腐败和社会问题,美国文学也开始从虚幻缥缈的浪漫主义回归到现实中来,因此这段时间的美国成长小说也带有失乐园后的回归,带有了现实主义的特征。这一时期,马克·吐温代表了西部边疆现实主义高峰,反映最朴实和原始的现实;詹姆斯的成长小说体现了心理现实主义;而德莱塞的作品体现出原始资本主义逐渐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带来的触目惊心后果。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把时间设置在美国内战爆发前三十年。美国南北战争一方面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美国梦实现的进程;但是,另一方面,这场战争是祸起萧墙、兄弟残杀的悲剧。战后很久,美国民众都要承受内战所带来的后果。这段历史不单单影响到作家的创作风格,也影响到读者的期待视域。马克·吐温早在1874年创作《镀金时代》时就入木三分地指出,“闪光”所遮掩的其实是种种丑陋不堪的社会现实,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既是一部成长小说,也是一部严肃的社会小说。
故事的开头承接《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结局展开,哈克贝利和汤姆找到了强盗藏在那个山洞里的钱,他们每个人分到了六千多金灿灿的钱币。而道格拉斯寡妇认哈克贝利做干儿子,还要教他文明规矩。在读者看来,这一切如同哈克贝利从以前那个小混混登入了文明之途,仿佛进入新的伊甸园。但是醉鬼父亲的到来终结了他的文明之旅,哈克走上了逃亡压迫、追求自由的旅途。在他顺流密西西比河而下的途中,他经历了许多,目睹了所谓文明社会中“国王”和“公爵”的种种欺骗、南方家族的火并以及沉船和杀人犯。文明社会给他建构起来的伊甸园美景也在哈克贝利逃亡之旅的所见所闻中灰飞烟灭。他遭遇了伊甸园第二次毁灭的打击,更加讨厌以前上学时候所接受的文明规矩。
最终,哈克贝利还是返回了家里,他依然惦念萨莉阿姨,“不过嘛,她是在我的心上,汤姆也一样,因此我睡得不安生。在夜晚,我两次抱住了避雷针滑了下去,轻手轻脚绕到前门,从窗子里看到她在蜡烛火边上,眼睛向着大路,眼泪差点流下來。”在经历了漂泊和逃亡之旅后,哈克贝利仍然对之前所讨厌的文明社会有所眷恋,因为那里有牵挂他的人和爱。他在经历磨难后学会了成长,也学会了付出爱。在和逃亡黑奴吉姆的相处过程中,哈克贝利也经历了心灵的洗礼。他最终把举报吉姆的信件撕得粉碎,哪怕要承担他下地狱的惩罚。哈克贝利经历了两次失乐园,但他依然选择回归文明社会。尽管马克·吐温没有公开谴责过种族歧视,但是他用小说,用取笑逗乐的孩童世界来揭露事实,不再如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家一般只注重激情和幻想,而是用现实主义手法解读青少年成长经历的同时对社会黑暗现象予以批评。例如,美国内战后,黑人虽然获得自由,却受到另外一种形式的奴役,黑人依然没有选举权,依然如吉姆一样被追捕、关押和转让。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形象也体现出这个阶段成长小说失乐园的回归。伊丽莎白也经历了两次失去乐园的经历。第一次是在伊莎贝尔被姑妈带往英国的那刻起,她就已经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单纯的乐土,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她的未来也是一片未知的领域。这次乐园的失去,是她主动选择离开,欧洲文化的诱惑对她来说是个挑战。而第二次失乐园,伊莎贝尔如撞到蜘蛛网上的猎物,在她的人生之路上,被一张预设好的网罩住。去美国之后,她获得了遗产,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她的环世界之旅看起来更加浪漫和愉悦。在这种完美、理想的生活中,伊莎贝尔渐渐陷入梅尔夫人和奥斯蒙德精心布下的圈套之中。伊莎贝尔嫁给奥斯蒙德就是她离开自己理想化的伊甸园的开始。后来真相一次次残忍地让她从伊甸园坠落到地狱之中:梅尔夫人就是奥斯蒙德的情妇;帕茜是他俩的私生女;这是一场“爱情”与获得财产的阴谋。但是,经历过苦难与不幸的伊莎贝尔最终选择回归,选择回到奥斯蒙德的身边,当然,这个结尾是开放式的,读者可以有多种猜测和期待。最终,她选择勇敢去面对现实,在浪漫和憧憬之后,她选择踏实地回归到现实之中。
《嘉丽妹妹》中,嘉丽妹妹带着对新世界的憧憬,从农村去芝加哥寻求新生活。她梦想的是:那里的环境优雅,人们都衣着华丽,似乎都很心满意足。起初,这个贫穷的、单纯的、多情的嘉丽把幸福看作是能获取最初欲望的满足,包括可以四处炫耀的服饰、马车、家具和银行存款。但是,当她为摆脱贫困和艰难生活而选择与德鲁埃同居时,她曾经以为:“现在我已经跻身于最好的环境里了。”她以为她找到了自己的乐土,但是,她的幻想被现实粉碎了。
等嘉丽遇到赫斯特伍德,她感觉到他能给她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幸福,而当赫斯特伍德东窗事发的时候,嘉丽又陷入一种绝望和无助中。嘉丽两次从这种憧憬的乐园跌落到现实中,一次次要去面对艰难的生活,而不是想象中的优雅和奢侈的生活。乐园对于她而言,只是一种梦幻。而现实和梦幻有很大的差距,她只能回归到现实中来,学会在现实中勇敢面对各种困境。正如文中所说,嘉丽就像风中的竖琴,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着在追求理想中的失败与成功。最终,嘉丽坐在摇椅里,靠在窗边梦想,独自渴望着、梦想着永远不会感受到的幸福。不管这种回归好坏与否,她要学会迈出更多的步子去追逐所谓的成功。
(三)心理主义色彩浓厚
南北战争爆发之前,美国成长小说探讨的主题只涉及人性善恶,作品往往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叙事结构往往呈直线型并且结局大都美好。归纳起来,美国内战之前的成长小说所侧重的是分析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而对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谈及得较少。美国内战之后的成长小说心理主义色彩浓厚,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他们还没有适应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生活变快的生活节奏,他们就已经被抛入社会变革的巨大漩涡中。对于青少年而言,光怪陆离的工业化大城市生活是一种新奇的挑战,美国内战的伤痛也影响着他们成长的轨迹。伊甸园式美国梦的破灭与现实的残酷都让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感到困惑与困难重重。他们经历磨难,但是这时已经没有一个像美国梦式的灯塔来指引他们的方向。他们必须具备一颗强大的心,要学会自我疗伤和学会成长。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从一个孩子的视角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哈克贝利自己的经历。里面涉及大量的哈克贝利心理描写,写作风格诙谐幽默,让人在笑中带泪中读下去。在谈到收养他的寡妇试图教化他的时候,哈克贝利说:“世界上有些人就是这样行事。一件事,来龙去脉,一窍不通,可偏偏要谈三论四。比如摩西,与她非亲非故,对谁都没有什么用处,很早就死了,她偏要为他操心;可我做一件事,明明也没有错,可她偏要找岔儿。”在顺密西西比河逃亡的路上,在遇到逃亡黑奴吉姆的时候,哈克贝利经历了激烈的内心斗争,想告发吉姆又被吉姆的忠实厚道而感动。他左右矛盾,想到吉姆对他的种种好,他做出了决定:“那么,好吧,下地狱就下地狱吧。”接着,他就把那封信撕了个粉碎。哈克贝利摆脱了他的顽皮和恶作剧,宁愿下地狱也要帮助吉姆获得自由。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画像实际是心灵的画像。这部小说的前19章一直在描写伊莎贝尔对世界和自我的反思,小说中间部分把小说的背景放置到欧洲大陆,细致刻画伊莎贝尔在特定生活场景中所显示出来的种种性格矛盾,展示她的单纯、善良和性格中的弱点。正是她性格中的这些弱点,让她在环世界旅游的途中陷入梅尔夫人和奥斯蒙德精心布下的圈套之中。小说第36章到文尾着重写她逐渐觉醒的过程以及她性格和心理的发展变化。尤以小说第42章心理描写最为突出,伊莎贝尔开始反思自己受骗的原因,思考自己不幸的原因,对丈夫奥斯蒙德的评价由最初的“文化修养、聪明能干、温和仪表、老成练达”转变为“却隐藏着他的自私自利,就像在遍地鲜花中隐藏着一条毒蛇”。这部小说心理刻画细腻,被批评家看作是美国现代小说的一个发端。
《嘉丽妹妹》中,人物心理刻画也比较细腻,不管是对于嘉丽还是赫斯特伍德的心理活动都费了很多的笔墨来描写。它讲述了嘉丽如何从社会底层登上百老汇红舞星宝座的过程,细腻地展示嘉莉的生存观及心路历程。在这部作品中,德莱塞更多地运用人物的语言而言其心声。作品以第三人称去叙述整个故事,让德莱塞作为嘉丽生活的旁观者去刻畫人物形象。
三、结语
19世纪6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成长小说体现出浓郁的美国地方特色,凸显美国身份,它是美国成长小说失乐园后的回归,而且心理主义色彩浓厚。这些特征是由当时美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影响以及国内主流思想决定的,反映出美国作为新兴国度急切寻求“美国声音”和“美国文化身份”,也表明美国成长小说身份的确立。
(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项目课题“美国成长小说的流变”(项目编号:SC12WY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