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7228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非常有幸接触到群文阅读,听了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先生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精彩报告,对语文阅读教学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非常迫切地认真研读了有关教育专著,写出自己的一点学习感悟。
  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概述
  (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
  1.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概念。语文阅读泛指发生于语文教学领域内的,具有目的性的阅读活动,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阅读的特点:语文阅读具有特定的主体。语文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方向,通俗地讲就是教师以一定的阅读理论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理性阅读,进而培养其自主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一席之地。它包括两个层次,即“教授”和“学习”,即教师要通过“阅读引领”使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技巧,而学生则要遵循阅读规律进行阅读技能的学习。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在新中国成立后至课改前,通常被定义为传统语文阅读教学阶段。传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核心环节,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中合理使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强化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传统阅读教学结构基本是这种走向,文本具备着真理性、权威性,而教师是文本知识内容的唯一介绍人,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预先制定好的各种问题、结论进行猜测,学生按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完成对文本预定知识的接纳。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其核心为“教授语文知识”,整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是阅读的内容,利用文本控制教学走向、学生能力的发展,重结果而轻过程。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一定作用,它注重传授文本层面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全面性,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基础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交流,阻碍了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思想建构的过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难以得到发挥,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还削弱了文本自身内涵影响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发挥创造力的作用。
  2.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1)教学内容全面。传统语文阅读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教师在讲解文本时,对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讲解,全面把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定期以考试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为扎实。(2)课堂气氛紧张沉闷。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机械地传授知识,学生机械地听、记,教师授课有时会忽视学生的反应,使学生几乎没有自由提问的机会,师生之间少有互动。有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少则不予回应,动辄评价比较犀利,使学生更为紧张害怕不敢提问,致使课堂气氛更为紧张沉闷。(3)思维创造性易忽视。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只重视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群文阅读教学。
  1.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及内涵。2013年以来,“群文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界的热点名词。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在实践群文阅读,对群文阅读的探索有来自一线教师的自发探索、有带推广实验性质的实践研究,蒋军晶老师是群文阅读的推广人,正是因为他一直执着于群文阅读的研究,才将这个概念推而广之,每年与之相关的活动都在小学语文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如果说台湾学者赵镜中、吴敏而对群文阅读的贡献是理论上精辟的解读,那么大陆名师蒋军晶等人对之则是进行了实践上的演绎,理论的解读与实践的演绎就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两大支点。
  赵镜中教授是第一位提出“群文”的学者,他将“群文阅读”的方向大致描述为: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探索性教学。作为一直致力于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一线教师,李祖文老师提出“群文阅读教学”是以意义为核心进行统筹设计,即课程内容必须是对学生有意义的,是他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内容,每一部分都包含“课文的文本”“相关课外阅读的文本”。之前提出的类似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以课本中的一篇文章带多篇文章,但是这里的多篇文章大多选自教材内,没有跳出教材的范围,群文阅读高于一篇文章带多篇文章,除了依托教材内的课文,也选用教材外的文章。群文阅读既秉承了个性化与主体性的理念,又关注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群文阅读教学有其自身的开放性、主体性、交互性、探究性,离不开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更离不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群文阅读相关实践探索的研究,我国于泽元教授将群文阅读的实践大体上分为五个层级:(1)以课本为主,强调单元整合,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为代表,以增加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2)突破课本,强调在课本内的基础上,融入课外文本的阅读,与“一篇带多篇”的思路一致;(3)阅读面更广,上升到整本书的阅读,强调“一本带多本”的阅读;(4)阅读文本多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如“主题阅读”的教学形式;(5)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具体形式以“班级读书会”为典型,更加灵活的则以“书香校园”的建设为典型,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宽广的阅读世界。
  2.群文阅读教學的现状研究。(1)改变了阅读教学的格局。以往,教师只是单篇教读、单篇讲读,教材中尽管有一些略读课文,但教师往往习惯用讲读的办法去教。今天,许多省、市、自治区,许多学校开展了群文阅读,而且在这些地方、这些学校,群文阅读已经成为教学的新常态。在我们国家,群文阅读已经不只是星星之火,它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已经成为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改变了阅读教学的格局。(2)改变了课上“读得少”的状况。温儒敏教授说,中小学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是书读得少,这不仅包括在课外读得少,在课上的阅读文本、阅读材料的字数也少。过去教师要几个课时才教完一篇短文或者是一首诗词,而群文阅读一个课时就可以读几篇文章、一群文章、一组诗。这大大增加了课内的阅读量,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质的提升。群文阅读不仅增加了阅读的量,而且还扩大了阅读的面。在群文阅读课的教学中,不仅有文学的内容,而且还有诗歌的内容。我们也希望今后群文阅读能够有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哲学的、文化的内容,这才能符合今后中高考语文试卷的要求。因为今后的中高考,它呈现的阅读材料绝不仅仅是文学方面的,而是包罗万象的。(3)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在群文阅读中,因为阅读量的扩大,更多地用到了速读、浏览、猜读、跳读、寻读等阅读技能,掌握并运用了这些技能,能提高阅读的速度。阅读速度是阅读教学要培养的一个指标,速读的能力是学生要掌握的一种阅读技能。(4)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语言,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任务。群文阅读当中的儿童阅读,就包括儿童诗的阅读、现代诗的阅读、古诗词的阅读,学生在读诗歌、想画面时能激发他们具体形象的思维,能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个性化的群文阅读当中,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感受、见解和评价,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群文的比较阅读中,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整合的能力。所以,多进行群文阅读,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力,而且使学生的头脑变得越来越灵活,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辨识、筛选、提取、加工、整合和运用信息、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群文阅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的理解力,促进了阅读教学和语文教学的改革,为语文的课程改革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二、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对比
  1.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1)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读”为核心,文本知识为主要阅读内容,学生被动跟随为教学特点。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对所选择的每一篇文本内容进行面面俱到的详细讲解,包括对课文内字词句的理解、掌握、组词、造句,如有的教师在讲解老舍著名的状物散文《猫》(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一文前,会让自己的学生首先进行字词预习,达到认、写、解释几个方面的熟练掌握。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开始带领学生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词汇对猫的特点进行描写,某些词汇在某处使用的含义等等。另外,教师还会为学生进行文章破题、段落划分、中心思想的总结、文章写作特点,作者和时代背景等等的讲解和分析。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洗耳恭听,埋头笔记。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无法自主参加的课堂知识讲说过程就会逐渐冷淡,甚至厌恶,进而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种讲读方式也是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常年呈现低效率状态的主要原因。(2)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优势。第一,有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长期以来,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均带有明确的目标性,即以掌握文本知识内容为最终教学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如何达成对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会根据文本的知识承载量进行详细计划,并以计划为准,进行按部就班的知识讲解,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划的所有内容。第二,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提高。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对基础知识训练非常关注,一般有:字词句认知、解释、运用练习;对文章布局、谋篇的结构构架方式的训练。学生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和教学进度,完成老师交给的预习、复习、作业、巩固几个环节即可。(3)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劣势。由于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相对应的教学评价单一,语文考核使用标准答案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测试,而教师授业能力也同样以学生成绩来定论。在这种非科学的考核标准影响下,教师为达成授业合格目标而不分主次,逢文必讲,千方百计创造出各种解题套路并教授给学生。而学生则逢题便做,努力依照老师传授的解题方法进行练习,实际上,阅读是一个个性化、自主化的活动过程,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本应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却成为一个纯粹的倾听者。教师按照计划和预定好的思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则被动接受教师带有主观性的知识理念。
  2.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1)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精读课文一般需要两个课时完成,而采用群文阅读的操作方式,同样需要两课时,但是一课时用来“精读”教材的一篇课文,一课时用来“群文阅读”,读的是由“这篇文章”牵引出来的一组文章,即现在很流行的“1+X”模式,这个”1”可以指课内的一篇课文,也可以指围绕这篇课文确定的一个议题,“X”是指符合这个议题的其他文章。如全国第五届小学群文阅读特等奖课例《童趣》,首先要求学生浏览群文定格“画面”,课堂上阅读了《表里的生物》《冬阳·童年·骆驼队》《挖荠菜》,对教材其他部分进行了整合。细读品悟,探究“画面”,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在关注到了时和事共性的基础上,抓住典型的场景,体验初步的童趣。如《表里的生物》写了对手表的一件痴迷的事儿,写出了声音之趣;《冬阳·童年·骆驼队》写了作者学骆驼咀嚼的傻事,写出了小骆驼的这种生命之趣;《挖荠菜》写了童年的一件苦事,表达了生活之趣。语言运用,创作“画面”,请同学们采用修辞方法、偏正短语、动作描写、心理活动等方法,创作一个画面,先用鱼骨图为自己的文章列一个提纲,你想写什么?怎样写?(选材推荐:老师-高;人-多;天气-冷;校园-漂亮;公园-热闹……)总结群文,对接“画面”,如此一来,以一篇课文为基点,发散到整个面,学生积累的就不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系列故事,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三到四本书不成问题,这样的阅读教学无形之中扩大了视野的广度。这种操作方式很方便,很实用,当然,用多少课时来精读,多少课时来群文阅读,如何更有效地将课外阅读挤进课堂,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2)课内一篇精读与多篇略读整合。“课内一篇精读课文与多篇略读整合”的教学模式立足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师需要站在整册书的高度,可以打乱教学顺序,从每个单元选取一篇有代表性的课文,单元内的其他几篇文章都作为略读课例,精简教学内容,不必逐字逐句探究,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形成“单元整组导读,精品阅读,以文带文,举一反三”四大环节。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利用一两个问题把学生带入到阅读中,将“群文”横向联系起来,通过比较、猜测、推论、反思,引导学生与文本和作者进行阅读对话。例如全国第五届小学群文阅读特等奖《东坡望月》课例:群文议题。感悟“月亮诗词”里的东坡情怀,群文篇目《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东坡与月,走进群文。这四首诗词里苏东坡眼中都望到了一轮什么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苏东坡的这一次望月,眼中望到的是一轮什么月?感悟诗词与月,三次望月又触动了苏东坡怎样的情呢?月里悟情。当四首诗词中的月亮与情感紧紧地交织在一起的时候,那原本冰冷的月亮似乎不仅有了温度,甚至拥有了生命。整合感悟。从上述具体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教师没有拘泥于固有的诗歌鉴赏方法,而是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从不同角度对三首诗词进行鉴赏,并对学生的鉴赏角度和结论给予充分肯定,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还逐步使学生产生了主动接触古代诗文的兴趣,达到学生逐步学会用自己的情感和诗文进行交流。
  (3)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优势。①打破传统做阅读的僵化思维。②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④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⑤有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⑥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⑦有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4)群文阅读教学的努力方向。首先,创造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师生互动这种形式,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高低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教师的语言匮乏单一,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语文的美感,禁锢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想象力,难以达到有创意地阅读。并且学生提出的质疑也是多层面的,有时可能不是语文范畴的问题。因此,上述这样突发状况就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要求更高了,同时也加大了对教师知识广度、知识深度的要求。其次,上课时间难于把握。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它不像传统语文阅读那样,教师对整个教学的设计都是有计划的,这样一来,就可能導致教师无法把握上课的节奏,使教学进度受到影响。
  细读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教材编写的特点无一不是按专题组织单元,如“童话故事”“父母之爱”“保护环境”等专题,但是按专题设置往往有很多局限性,而课外阅读是一种对群文阅读教学的补充,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生活中实用的、有趣的、有创意的议题,选取教材中没有入选的、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文章,这样的阅读可以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中进行,教师可采用阅读汇报课、自由阅读课等形式组织活动。从目前来看,无论哪种组织形式,都离不开议题和选材的确定。如从议题的确定来说,群文阅读覆盖的面具有多面性,一方面议题要有议论的空间,另一方面它必须目标明确,焦点集中。从选材的角度来说,群文阅读有三种选材方式:第一种是基于教材选文;第二种是目前盛行的“去教材化课外文本”选文;第三种是许多教育研究者尝试最多的,教材与教材外文本结合的选文。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强调阅读多文本,而且融入了文本互读、解放心智模式、开发思维能力等新的教育思想,是对阅读以及阅读教学理论的新贡献。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86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一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识别和判断一个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充分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期刊
第一个5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茫然  1999年7月,我刚参加工作,校长推荐我阅读《云南教育》,这是我接触的第一本教育类的杂志。每一次翻开,我总会翻开封面,津津有味地了解各学校的特色;总会情不自禁地被龙德芳老师的“卷首语”吸引;总会不由自主地翻开“教学设计”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总会如痴如醉地幻想着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也在其中。可是自己在乡村工作,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写什么、怎么
期刊
教材简析:  《黄山奇石》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乡”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这是对一年级语文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二是“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本课讲的是在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全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
期刊
“文道统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义之一。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录的许多文本材料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是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因此,结合教材内容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挖掘教材内容,找准生命教育渗透点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
期刊
《山雨》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在备课的时候,我反复阅读理解,考虑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编者选编的意图;第二个问题是教师教的意图;第三个问题是学生学的意图。  一、编者编的意图  编者为什么要把这篇文章选入课文,看看导读部分便可明白。目的是教育学生,训练学生,要亲近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敬畏大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无疑,这一部分是很特
期刊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为略读课文,主要说的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访谈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一种文体。由于文章语言浅显易懂,编者因此列为阅读课文,旨在让教师在课堂上放手引导学生自学,自读。文中人物有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著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的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但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专题展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指出:如
期刊
听课评课是学校教研活动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业务部门和学校领导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的方法之一。我当教研员十余年,虽然积累了一些听课评课的经验,但听了成都大学陈大伟教授《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的讲座,对听课评课有了新的认识。  陈大伟教授主张用观课议课取代听课评课的方式重建教研文化
期刊
今年秋季开学,学校来了一位城市学校的交流教师,马上要评聘高级职称,因为之前一直没有在农村学校支教的经历,所以特意申请来农村学校支教一年。  刚一开学他便引来许多老师新奇和注视的目光,外显的优点一下子被众人发掘了出来。“瞧,人家站在那里多么文质彬彬”,“到底还是城里的水土养人,都要评高级了看上去还是那么年轻”。当然,学校每个新“过门”的老师无一例外都会被大家新奇和赞许的目光审视一番。  我校数学科目
期刊
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教育和发展的良好空间,可以大大丰富和活跃他们的生活,满足他们归属和交往的需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了传承联大精神、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好空间的校园文化宗旨。下面,我从营造有利学生自主成长的校园文化方面,谈谈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一些有益尝试。  一、巧设物质文化  师大附小的德育目标是:“良习
期刊
教材簡析:小数除法关键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整数的除法。根据除数和被除数小数数位的不同,将小数除法分成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数位相同与不相同两类。本设计是在学生学习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数位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9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转化及归纳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