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kubk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范围的逐渐扩大,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在慢慢地改变和进步,以适应新时期学生培养的方向。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快速转型的当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课堂重要目标,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核心素养目标的指导下,数学教学经过严谨分析和把握新课改的内容、重要理念等,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突破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新型教学培养方案,真正地让学生实现实质性的数学素养提升。本文主要是分析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教学具体方法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对高中数学教师有良好的帮助和启发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高中数学;解题能力
  数学是我国的一门基础学科,而且难度系数相对来说较高。高中是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快速提升的时期,教师的教学方法、培养方向等都对学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数学是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在解题上有很多方法、思路需要学生掌握,从而学生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如果说学习数学是一个长跑的过程,那么解题就伴随你的整个路程,最终使你达到高中应该具备的数学素养水平高度。接下来本人将联系教学经验,基于实际情况,谈一谈心得体会。
  一、培养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
  高中数学在难度方面有一个大的跨度,而且知识体系大,内容复杂,因此,知识在题目上的体现也就多种多样,导致很多学生在解题方面遇到很多困难。如今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时期,数学成绩也不再成為判断一个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单一标准。解题能力是基于多种数学技能同时提高的同时才能有明显进步的“高级技能”,所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数学综合能力,强化基础知识记忆、增强逻辑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学生有一定的解题能力,同时能反方向促进“猜题能力”,清楚地掌握重要的出题重点,真正把知识落实到解题上。
  二、有效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具体思想方法落实探究
  (一)学习审题,提取有效信息
  审题是做题的第一个步骤,有效提取题目的有效信息是解题的首要任务。无论题目怎样变化,题目考察的内容还是根源于课本,或者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因此,审题时要确定题目的考察范围,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然后再从脑海中调取公式、定义等解题工具辅助解题,最终得到正确答案。如果审题马虎,很可能漏掉关键解题信息,从而偏离题意,跳进题目“陷阱”。例如,方程7x?-(m+13)x-m-2=0的一个根大于1,另一个根小于1,则m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正确有效的审题,就是完成了解题过程的一半。因此,需要先认真审题,找到“根的分布”的关键点,然后根据思路,按步骤解题。
  (二)树立数形结合思想,灵活解题
  数形结合是数学的重要思想,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解题时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更灵活地解题。数形结合,将复杂的图形用数字的形式呈现出来,本质上是降低了题目的难度,两者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解题思路和方向。例如,与函数相关的数学题目,是数形结合思想落实运用的典型例子,在求函数的参数范围时,需要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从图形上观察判断,最终得出准确答案。
  (三)树立分类讨论思想,完整答题
  分类讨论也是数学中的重要思想,而且多运用于较为复杂的题目。数学题目中经常会设置一个参数,而这个参数不能确定具体数值,只能通过范围去推理计算。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可以多设置该类题目进行训练。如果缺乏分类讨论思想,学生很可能就潜意识里给参数设定了范围,然后再进行计算。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是不完整、不严谨的。例如,数列1,2x,3x?,……,求前n项和。题目本身没有说明是等比数列还是等差数列,因此,分类讨论的时候,需要考虑到“x=0”这一点,保证答案完整。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题、探究能力
  高中教师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是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教师讲解和学生独立解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中发现困难,寻找方法。而且,高中的解题,不仅仅是解一道题会一道题,而是解一道题会一类题,这就需要学生有一个“缓冲”的过程。教师也要辅助学生进行总结,给与学生有力的推动力。例如,立体几何的题目的学习,该内容题目载体多变,非常考验学生的解题能力,这就需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题思路,总结规律,慢慢摸索解题技巧,而不仅仅是依靠教师一道题一道题地去讲解。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具有厚重感,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也不能速成,解题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扩大数学视野,更好地感受数学的魅力。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总结和分析,优化课堂教学方案设计,从解题能力的培养下手,延伸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个方面素养提升,推动高中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新时代大学生,为国家的教育发展提供动能。
  参考文献:[1]黄景玲;;浅谈新教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A];中国名校卷(江西卷)[C];2013年
  [2]张珏如;李友银;;运用数学逻辑思维 提高化学解题能力[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其他文献
摘要:简笔画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有以下功能:形象直观地教授字母和单词;再现情景,教授句型与课文;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进行开放性作业的设计。  关键词:情境教学,英语,简笔画  现代教学论的奠基人夸美纽斯强烈主张:“每种语言必须通过实践学习,而不应通过语言规则来学习。”简笔画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不可取代的积极手段,运用时边讲边画,虚实并举,视听结合,生动具体
期刊
摘要:在大脑里呈现的一个想法或者一个画面的能力就是人们所说的想象力。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在日常生活动中就能体现,有时候与成功都有着很大关系,小学生想象力的提升能够推动他们创造力的发展,新课标要求对小学生进行了创造力的培养,这样导致他们的未来就会受到非常大影响。另外他们想象力的提升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 语文作文教学 想象能力 培养  想象力是人类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下面我就多年的工作经历就课堂教学改革谈谈一些浮浅的认识。  关键词:提高,课堂教学 实效性  一、坚持民主的教学原则   陶行知说:“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坚持民主的教
期刊
摘要:创造性活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原始动力,拥有创造性思维是优秀人才的必备素质。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活动挖掘学生的特性和能力,激发创造创新意识。本文从现实出发,首先阐释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内涵及价值,其次提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關键词:职高;美术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职高美术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意在培养学生认
期刊
一、对教学模式的内涵的深入理解  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中是这样理解的:“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而在《教育学》中却是这样定义的:“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显然教学模式的前提都是一样:那就是在一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智慧育人理念的重要性产生了深刻认知,要求教师在积极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从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培养。鉴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首先对智慧学习环境进行了简要概述,并详细探讨了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学习环境;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  在新课程改革不
期刊
摘要:后进生是学生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开展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焦点,也是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后进生 教育 转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优先发展教育”,培养新一代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目前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所谓后进生,首先指那些具备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创新意识被看的越来越重要。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美术魅力的同时,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意识到创新对发展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美术这门学科有更加深层次的认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个人素质。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意识
期刊
摘 要:数学学科是初中阶段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承担着锻炼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重任。本文探索了提升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旨在引发学生探索数学学科知识的积极性,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的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学科对于学生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对其提起充分的重视,并在课下主动进修数学学科知识,提升自身素养,以优化数学学科的教学。现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效率虽然得到了一
期刊
关于快乐教学,不是当代教育界的首创。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学习了知识经常去温习它,这个过程是快乐的;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互交流沟通学习,是快乐的。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者”可以理解为喜欢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乐之者”,可以理解为懂得快乐学习的人。喜欢学习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