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二篇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wn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门口的老槐树
  一九七九年,是祖父的春天。他老人家终于安置好了一切,心里格外高兴,发电报说要接家里人去白银团聚,家里老老少少都放了心,和过年一样的兴高采烈。但从春天,一直准备到夏日里,祖父电报都催促几次了,家里人还是迟迟没有动身。一方面,大家舍不得家门口那棵老槐树,在这里生活了多少年,如今,就要离开了,每个人心里都是依依不舍。家里人多,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离开,最后决定,祖母带三叔三婶、大伯家的二姐五姐、三叔家的二哥、我家的四姐去白银公司的农场安家,我父亲、大伯留在大槐树下。
  大家不愿离开,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等待我的降临。当时,大伯家有了大哥,三叔家有了二哥,唯独父亲还没有儿子。母亲当时已经怀了我,祖母说,要见到我再动身。但是我那时好像根本不愿来到人间,待在娘胎舒舒服服的玩耍,临产期都过了两周,还是没有动静。祖母说,走吧,不等了,看样子,肯定是个女娃。当天夜里,父亲赶着骡子车,送他们去了上洼火車站。
  这个夜里二更时分,祖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斑斓大虎,张牙舞爪,颇为雄健,纵横跳跃,张开血盆大口,在我家门口那棵老槐树下咆哮不已,声动数里之外。我父亲手持铁链,揪住猛虎的耳朵,把这只不安分的大虎拴在了老槐树下。祖父说,睡梦里耳朵震得生疼,惊醒时,听见白银公司内部的列车轰鸣而过,他迷迷糊糊之中,心里忽然一动:家里要添男丁了!
  果然,那个夜里,祖父在做梦的时候,我终于降生了。当时家里没有人,因为都要给去白银公司的家人送行。多亏了对门老嫂,她是个接生婆,这样,我才能顺利来到人间。祖父在世之时常说,这个娃不简单,将来必能有所成就。但这个话从来不愿告诉外人,因为祖父为人非常谦虚谨慎,一点也不张扬,而且一生命途多舛,备尝艰难,从而更是谨小慎微,喜怒不形于色,心事不愿告知别人。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七九年,一个人在白银,家里人从来不知道这一段时间,发生过什么。现在想来,那是很艰苦、很艰难的一段岁月。
  据老人们讲,这棵老槐树是当年祖父的父亲,也就是我的曾祖父手植。从我记事起,它就枝繁叶茂,格外粗大,似乎已包不住大树的躯干,黑褐色干枯的树皮全皲裂开来,手掌都能塞进去。这棵老槐树可不简单,巷子里有七八户人家,这棵老槐树几乎荫蔽了所有的人家。每到三伏,炎热异常,而这棵老槐树周围却甚是清凉,大家常团团围坐在老槐树下拉家常,半夜时分方才散去。整个巷子里的同族人,到今天所有前巷董姓同族人,都有着这棵老槐树下童年的回忆。
  人每到一定年龄,就开始恋家,就开始回忆往事。老人们的故事总是很多,那个时候,就听了很多关于祖上的事。据说我们不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虽然今天已经很地道。我们祖上是河南人,明末天下大乱之时,从河南的陈家沟,迁到陕西合阳百良镇的陈家沟,后又迁到伊尹故里莘村。河南陈家沟,是民间六式太极拳之一的陈式太极拳发源地。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五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着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
  我们祖上因何而离开这个地方,已不可考,但当年董姓族人,均身怀绝技,世世代代都有高手出现。最有名者,莫过于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了。当时的杨露禅,已得陈式太极拳第六代掌门人陈长兴的真传,号称杨无敌,听说董海川武功了得,非要较量一番,结果打成“平手”。但杨露禅心里了然,自己绝非对手。董海川为避仇,而深入王府,甘为太监。某日,肃王大宴宾客,高朋满座。此时肃王心情非常好,叫来护院总管沙回回为大家演武助兴,同时命董海川上茶,当时,人们都在围观沙回回表演,茶送不过去,董海川一急之下,手托茶盘,纵身跃上大殿,自殿前宾客桌前飘落,静无声息,茶水竟然一滴未洒,肃王及宾客大吃一惊。
  我们祖上来陕之时,只有弟兄两人,而今已繁衍至三百多人,居住在两条街道,称作前后巷,亦称前董后董。前董是当年老二的后人,而后董是老大的后人。前董目前已有新巷,但当年都聚居在一个小巷子里,也就是这棵老槐树所在的巷子里。到了今日,这棵老槐树其实已是前董的根了。
  祖上均是习武之人,我幼年也听过不少传说。近代有名者,莫过于老辈子的父亲了,也就是当年号称“拳打陕甘两省,脚踢黑白两道”,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老镖师(参见拙作《硝烟染华发,碧血洒白银》)。还有一人,我们称之为“阁老爷”,对门某兄常提及,说此人“眼若铜铃,声若巨钟”,双目炯炯,嗓门很大,精神矍铄,手脚灵活,武功了得。他们小时候,常爬到打麦场里我家的那棵枣树上,偷枣子吃,老人一声怒喝,小孩子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
  祖上后来又搬离了陕西的陈家沟,当和土地有关。那年头,都是靠天靠地吃饭,一下子来了一伙人,土地可不够养活啊,离开时,应该是怀恨在心。直到生产公社的时候,前董和陈家沟的村民还有过几次集体打斗,虽然我们人少,但毕竟有习武之人,每每占上风。有一年为抢收麦子,又大打出手,阁老爷一人就打倒了四个壮汉,当时他也不年轻了!我小姑当年才十岁出头,混乱中抢了一把镰刀跑回家。毕竟邻村,也有亲戚,一大姐(还健在)当时也还是十多岁的小姑娘,看到大人打斗,自己无法帮忙,又斗不过壮小伙,于是找到一中年妇女作为对手,一把过去把对方头上的手帕夺了过来,妇女回头之际,这位大姐才发现是自家小姨,当时极为尴尬。
  家里一半人去了白银,春节偶尔会回来,祖父回来多少次,我已经不清楚了。只记得第一次见祖父,是在巷子里,我在家门口老槐树下,精身子,一身泥巴。祖父推着自行车,在落日的余晖中回来了。那时候,很少见到自行车,一辆自行车不亚于现在的一辆豪车。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围了过去。我不知道这是祖父,也没有见过他,我只知道,我有一个很能干的祖母。
  也许是血缘的关系,也许我家人有什么特殊标记吧,祖父从一堆小孩子里偏偏就抱起了我,放在了自行车前面的横梁上,当时的我大为得意,觉得倍有面子;看到他的衣服很干净,偷偷的把自己身上的泥巴给他的衣服上抹了一点;而且在小伙伴面前很长脸,但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我的祖父,他认得我!即使从来没有见过面,再多的小孩里面,他还是能认得我,没有什么原因,就因为他是我的祖父!   那天晚上,农活忙,母亲在场里半夜才回来,走的时候让我和祖父睡,老人家很高兴,但我不愿意,一直哭,哭着哭着也就睡着了。迷迷糊糊的听见祖父说:就让娃睡这,小声点,不要打扰娃睡觉。我揉一揉眼睛,看见烛光里,祖父红光满面,站在炕前看我,那时觉得这个人不是坏人,他对我好,现在想来,他还是很爱很爱我……而当时,我根本不懂,甚至有点恨他,因为他把我心爱的小乌龟送给北长益长斌叔的小儿子了,我哭、闹,也无济于事。长大后,我明白了,这才是我祖父,和祖母一样,仗义疏财,先人后己,好的东西总是先给别人……
  那一段日子里,他就常抱我在老槐树下,可惜的是,那时年幼无知,记忆甚少。只记得常带我去东村马爷家,马爷家有方糖,每次去都要嘴里含一块,裤兜里偷偷装两块,手里再拿两块。马爷也常来我家,坐在老槐树下。少年不知愁滋味,常在一旁不耐烦,感觉他们聊得火热,自己不被关注,有时做出一些怪异动作来吸引大人注意。虽是些小事,但印象颇深,老人们都已经仙逝,留给我们的,也只有这些回忆了。
  巷子里七八户人家,人口增多就分了出去,有了大巷,又有了新巷。但不管居住在哪儿,对巷子里那老槐树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多年凡高考金榜题名者,必来自巷子里出去的人家。大家都说,这棵老槐树有灵气,有仙气,有脉气。
  祖父仙去之后,我家家道中落,生活艰难。也许以前就很难,只是我不懂。初三之前,我学习还是很好,不是一般的好。那时我在百中已被传说的神乎其神。表弟表妹以及好多后辈小生后来经常问我,他们同学都说百中有史以来,出去参加语文竞赛,我是全县唯一一个拿满分的人,第二名还不及格,作文都是满分,震撼了阅卷老师,说从未见过如此优秀的作文;我从来不学习,整天东游西荡,但每次都是年级第一;只要我看一眼书,就过目不忘,自幼就是神童;我经常让老师尴尬,因为老师会的我都会,老师不会的我也会如此等等。当然更说的是,说我家门口有一棵大槐树,已经有了灵气,我因这棵大槐树而不凡。
  百中三年,是我一生之中虽非最低谷,但最为刻骨铭心、最为艰难、最为黑暗的时期,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惨变,从此天才少年,默默无闻,甚至在很多年,我都闭门谢客,不愿与人交流,一个人默默发呆,满腹心事,不愿诉之于人。好友王某多年一直感激,记得那时他带四五好友来访,我正默默想心事,告之曰欲发愤,改日再来,同行之人皆惊讶异常。好多人不明白,我当年高高在上,忽然就瞬间跌下云端,甚至去了韩城、河津等地当了小工,甚至不愿再去学校。从来没有人知道,我那时上学连一支笔都没有……
  后来侥幸,上了二本院校,喜报传来,同族之人皆曰:这是董家第一位大学生。当时我很惊讶,说我大姑四姐八姐以及大姑家的几个孩子都上了大学,我怎么会是第一人?但族里的人都说,他们都是已嫁之女,或是已嫁之女的孩子,或是女儿家,而我是董姓男丁第一个。后来高考扩招,考上的人越来越多,但整个村子里,能金榜题名者,董姓最多,而凡前董,必出自巷子里老槐树下。这样一来,老槐树更是被族人敬仰膜拜。
  近年巷子里只有对门老哥一人居住,每天早起,打扫的格外干净。村里修路之时,也没有绕过巷子里,如今也是干净整洁的水泥马路。但老槐树下每到夏季,蚜虫豆虫粪便颇多;秋季槐米落叶狼藉,甚是不便,但对门老哥总是不厌其烦,彻底清理。此人终生不娶,也不离开巷子,如今依然守护着这棵老槐树。
  四五年前,村里打来电话,说有人要五千元买走老槐树,作为城里大公园的景观树。消息传来,家里人几乎异口同声地喊道:绝不能卖!这已经不再是一棵老槐树,它已经融进了前董每个人的心里。虽然树是我家的,但真的要把它卖掉,家族每个人心里估计都是千般滋味,十分不舍。
  我甚至有过把它卖掉的念头,但最终坚定了信念。老槐树也许真的有灵气,那些年不如意之时,老槐树看起来也不精神,几年都没有槐米。而我那一年,历经艰辛,终于跳出农门,金榜题名之时,老槐树猛长了一圈!当时没有注意到,对门老哥拉着我的手,指给我看,只见老槐树裸露在地面的老根,盘根错节,虬屈缠绕,奋然勃发,门前的高坡铺的老砖全部被顶了起来,害得我父亲找人重修了坡坡。而那一年,老槐树格外茂盛,浓郁苍劲,青翠挺拔,结的槐米特别多。
  巷子里几乎没有人了,我也想搬出去,父亲一直不答应,直到今年才另划宅基地,再建新屋。父亲说,新屋成了,他还是要住在老槐树的老屋里。四姐写文道:说实话,从小到大,我从未吃过苦。我是家里老大,小时候,妈和奶奶换着带我,好吃的尽着我吃,巧妈经常做漂亮衣服给我穿,在老家时还有一群小伙伴陪我玩,我记忆中的童年真的很幸福。小学三年级开始来到白银公司农场,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仍然有同龄的堂妹红英相互陪伴长大,虽然爷爷是被下放到农场的,但我们来时,农场正是最辉煌的时候,比城市生活还要富裕。
  她还说:回顾过去,我很知足,连日来一直是弟弟董刚《百中往事》的忠实读者,看到他曾经历的一切,其实也是很多农村孩子所经历过的,我家在农村还算底子厚,那其他人呢?如今家人都在城里安了家,虽然不再吃苦,可还是离家百千里忘不了根,看着村里的人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家家户户高房大院,眼热的不行,觉得原来的院子有些旧了,重新起基盖新院,估计开春时可以完工了吧?原先不理解他们在城里住的好好的,为啥还要在老家置新房,现在明白,因为老家有他们的老朋友,不管是父母还是弟弟妹妹,对老家有着太多的抹不去的记忆,和深深地印在心坎上的故事。
  这或者是我虽然一直在城里,但总也忘不了老家的亲人,老家的朋友,老家的老宅,老家的大槐树的最好诠释吧?四姐从小跟着祖父祖母去了城里,离开时年幼,长大后很少回来,那些艰难的岁月她没有经历过,还不懂我们对老槐树的情感;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应该是我和八姐后来经历的那几年……这棵老槐树下,无论是祖上,还是我自己,都有著太多太多挥之不去的回忆。不管它是否有灵气,它都是我的根,不管走到哪里,都让我魂牵梦绕,就盼着暑假,带上孩子,一起去老槐树下再坐坐,告诉她:你的根,也在这里。   玄武门外水无声
  冬天的夜来得格外早,晚饭一过,它就迫不及待地降临了。脚踩着印着岁月痕迹的青条石,驻足在护城河边凝望。穿过苍翠到墨绿的密林,这令人心神动荡的玄武门在寒风中巍巍屹立。也许,在有着昏暗路灯的夜里,暮色连接着箭楼顶的时候,它才更像是想象中的玄武门。
  护城河里的水并不深,此时,它是墨玉,偎依在这望不到头的人工河里。而这墨玉,倒映着城墙上头的灯,在风吹过时,它就不甘寂寞的在水中涌动。橘红色的灯随箭垛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夜色里,水面似乎蜿蜒着一条火龙。灯光跳跃在眼球,不断扩散开去,于是城墙上燃起了熊熊大火,耳边也传来了刺向黑幕的嘶喊声。一时间,呐喊声声,马嘶人叫;箭楼的门突然打开,强弓送出利箭,伴着划破寒风的呼呼声突至面前,令你措手不及。
  是啊,玄武门之所以被人熟知,也许就是因为它承受着战火,走过这一千四百多年。而在这一千四百多年里,多次遭受磨难。唐末农民起义,黄巢攻占了长安,但很快又遭遇了失败,焚烧宫室遁去,当时“官军暴掠,无异于‘贼’,长安室屋及民,所存无几”;而使长安遭受毁灭性破坏的则是朱温,他强迫唐昭宗迁都,拆宫室民房,把拆下来的木材从渭河黄河顺流而下,运往洛阳。经历这两次变故,长安城几乎沦为废墟。然而,它依然坚强的屹立在这一块土地上,任风吹雨蚀,期待着能再次崛起,再现辉煌。后来明代宋国公冯胜及都指挥使张祉重修,清代陕西巡抚毕沅完善了排水系统,古城墙才得以重见天日;虽然规模仅已为隋初建时的八分之一,但它沿着岁月的轨迹蜿蜒到了今天,沧桑中显现着青春的色彩。如果说,这城墙是活的历史,那么玄武门就是一位睿智的老人,穿过历史的迷雾,向人们诉说着辉煌的过去……
  也许,它注定要伴着血雨腥风。在这样一个高度专制的强权帝国里,皇家宫殿是帝王居住和听政的主要场所,太极、大明两宫和洛阳宫城的宫殿建筑格局完全一样,都是沿着南北向轴线对称排列,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主要是皇帝听取朝政、举行宴会的宫殿和若干官署,而内廷则是皇帝和后妃的寝宫和花园。最关键的是,外朝位于皇宫南部,内廷则处在皇宫北部。因此,皇宫城墙北面诸门就对内廷的安全起着主要的作用,这其中,作为北面正门的玄武门,就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唐代皇宫城墙各门都由宫廷卫军把守,而玄武门外就设有两廊,宫廷卫军司令部驻在这里,称为“北衙”,有着坚固的工事,屯有雄厚的兵力。因此,政变发生时首先控制玄武门的意义就不言自明了:谁控制了玄武门,就可以控制内廷,进而可以控制皇帝,乃至中央政府和整个帝国。
  于是,李世民来了,他把地点选在了玄武门,这位马上皇帝挽起强弓,将箭射向了自己的亲兄弟,同时宣称太子、齐王作乱,派兵“宿卫”高祖。我们似乎不能去责怪李世民杀兄杀弟篡夺帝位,这些都是那时候围绕王位争夺的必杀技,谁仁慈谁就很有可能死于非命。就像梁武帝一样,过份仁慈,收留恶人,最终落得饿死的悲剧,演绎了东郭先生的现实版。可是在杀死自己的兄弟之后,李世民的箭依然没有停止,把屠刀举向了自己十个无辜的侄儿。也许,杀戮过重使他自己也感到了不安,登上帝位后,就马上追封李建成为息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并下诏以王子之礼将他俩改葬。落葬之日,不仅允许两宫旧部去吊唁,就是自己也亲临葬礼,期冀替自己当日所做的一切赎罪。可在夜幕降临后的梦里,却摆脱不了良心的折磨,聽到兄弟们凄惨的喊着自己的名字,魂不守舍难以成寐,不得不派秦琼、敬德夜夜把守宫门。
  在这之后,张柬之、崔玄暐来了,也是先控制了玄武门,奄奄一息的大周皇帝武则天,看着宠爱着的张易之、张宗昌人头落地无可奈何,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自己的儿子李显成了唐中宗。“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她的几个儿子或被关押或被流放或被赐死,他们也许永远都不会明白,自己的母亲会向自己痛下杀手。而此刻,母亲却是儿子的阶下囚。于是,李崇俊来了,杀死武三思和武崇训,却被韦后安乐公主挟持中宗控制了玄武门,只得逃往终南山,不久被杀。这又是一出母子间的恩怨。于是,开元盛世的主角李隆基来了,联合太平公主先发制人,牢牢控制玄武门,杀死韦睿、韦播,并纵兵杀死韦后、太平公主,逼少帝重茂退位,李隆基的父亲成了唐睿宗,他自己日后成了唐明皇。
  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各次政变成败的关键均在能否控制玄武门。在政变中,凡控制玄武门的一方即属胜利者,凡没能控制玄武门的一方最后都失败了,玄武门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可令人心痛的是,吐蕃的存在,替华夏民族遮挡了兵锋,令中华民族与阿拉伯民族未能有过大规模的战争,而在自己的国土上,甚至是皇宫之内,父子、母子、叔侄、兄弟之间,一个小小的玄武门,竟一次又一次充当了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骨肉相残的战场。
  一千多年过去了,玄武门也非当年的玄武门。环城公园的建成,优化了区域生态环境,形成一座大型的天然氧吧,净化了区域空气,园林绿化与周边建筑物交相辉映,在现代化的都市里,更显出它的古朴。如今的玄武门,在郁郁的林中,听着来去匆匆的噪音,依然难得安宁。只有在夜里,灯光亮起来的时候,对着护城河水,孤影自怜,追思曾经有过的风风雨雨。
  护城河水悄无声,玄武门上灯火明。今天的我们,来到这护城河边,只能在这涌动的灯火里追思,追思这一段历史的风烟。
  责任编辑李高艳
  作者简介:董刚,男,陕西合阳人,陕西师大文学硕士研究生,现供职于西安市某中学,著有文学作品近百万字。
其他文献
邰城镇坐落在西安和宝鸡之间,早年间有一句顺口溜是这样说:“东扶风,西扶风,两个扶风夹邰城,邰城有个上阁寺,把天磨得咯吱吱。”所谓东扶风,指的是兴平县,所谓西扶风,指的是扶风、凤翔一带,邰城县的治所就在邰城镇,夹在扶风县和兴平县中间。  邰城镇有九街十八巷,一条南北大街主道上满是各类店铺;大学街和东街上有县政府、县党部、警察局。县城大部分人的一生就是在这几条街巷中度过的,而这九街十八巷就是很多人一生
期刊
小寒  风在山顶盘旋,夹着雪花  一层一层往下泼。  半山腰還能见到灰影,山底  白得一无是处。  一垅白菜被大雪深埋,但它们  并未真正地死去。  它们包藏一场大雪送来的锦囊,  在冰雪中酿蜜。  那一年,大雪封山。母亲叫我去坡地  砍一担白菜过年。  雪地里,两只野兔朝我张望。  我留下一棵。那一年,  白菜没有把一场大雪带回家,  它们救了我的命。  以至于,我每次见到白菜  就像见到故乡来
期刊
上南岳  万物都在草木更加深入  和盘托出的旭日无人私占  磨境台上苍松正在指引鸟群  仿佛老男人安顿小女人  奇光异闪没一点千岁寒  寺庙无故香火进入阳光不照之地  世代的香客被白云忽悠  他们在半空飘浮虔诚地仰望着  令异乡的灵魂震颤  草木不语悬崖隐喻  一座山有一座山的宪法  此刻南天门成了众人心中的头条  攀登的路上陌生人走在一起  相互倾诉如同灵魂消遣  他们结伴怀着起伏不定的愿望  
期刊
布谷鸟飞过  我想,布谷鸟一定是无限接近  天空,再返回大地  此时阳光金黄,完美无比  此时我的眼睛深深饮着  最后的春光  直到一棵橙子  坐果  直到布谷鸟飞过  消失于寂寥  它们远了,春  在每一个果实中跳动  它是绿色的  留下梦和有缝隙的光影  这对我有什么意义  我站着  听它飞远时大声地唤着自己  布谷,布谷……  卷耳  荠菜。黄鹌菜。鱼腥草。白花菜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期刊
化整为零  所有该安放的都安放在  本来的地方。瞧不出任何破绽  风,土,建筑,树木  雨水也如约而至。悬针  刺向平滑如镜的大河,痛点  随即失去重心,杳无踪迹  若有若无的灵魂在空中飞舞  一切从未发生,一切发生  等于消失,一切的一切  合在一起叫做肉身  分开叫做灵魂  靜  凝固的是一帧断了指针的风景  纹丝不动,时间就此停滞  连带声音一同消失  万物沸腾在另一处真空地带  而我听不见
期刊
公元一九七九年盛夏,我和二位好友一起游览了道教圣地武当山。  相对人生的倥偬和迷惘,那的确是一次奇之又奇的经历。  当然,它绝非是南柯一梦,更与黄梁之炊无缘,它自有其亦真亦幻之志。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然是大道理。然而,逝则非逝,不舍即舍。四十年前一段仓忙的游踪,历经岁月刻剥而至今仍在我的记忆之中闪耀,那骨突于无尽一般之中的平淡,即可证其不灭不寂的无量之力。  我的家乡老河口,隔汉
期刊
在蒙自的意境里  我喜欢蛰居在蒙自,宿命里的蓝天  把每个季节烘焙得格外香甜  像过桥米线。像石榴花开  像新安古韵。像百年碧色寨  在流淌的慢时光里。锁住白霜  高亢成记忆中一些经典名字的亮度  在时空的速度里,在蒙自方言的屋檐下  川渝话、东北话、江浙话、赣闽话  甚至相遇港澳台和外国话  把城市的表情修饰得生动起来  当我们谈论改革开放这个话题的时候  天马路。银河路。红河大道  尼苏小镇。
期刊
王成祥的长篇小说《黑与红》就要付梓出版了,这不仅是作者本人的成果,也是中国煤矿文学的重要收获,作品是直接表现煤矿工人生存、生活状态的现实主义题材。里里外外浸润着劳动者的汗水,荡漾着浓郁的煤香。正能量,原汁味,有故事,符合大众读者特别是煤矿读者的口味,也符合接地气讴歌劳动者的新时代要求。我对此表示衷心祝贺。  乍看书名《黑与红》,感觉眼熟,因为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叫《红与黑》,
期刊
毗卢之境  山里还有更深的山。每一条小路  写满暗喻,有缘之人  都可能接近传说中的神仙  风带着隐语扑面而来。清凉阵阵  衡山神秘而辽阔。蝉鸣激越  这些高处的歌者,永远清一色的梵音  “一切终成过往。勿如放下”  石头般慢慢长大的树,寂寥  如星辰。从不知道生死、轮回的  晨昏和尘世间四季起伏  南岳雨夜  夜的海,深不可测。可是它究竟有多深  不断爬升的七十二峰,始终没有浮出水面  风,缓缓
期刊
尊敬的关中牛副主席,主持人李文君女士,各位老师和朋友:  大家好!  我是《陕西文学》杂志主编张铖,今晚我和本刊副主编李印功一起,很高兴参与渭南小说界平台———探讨《陕西文学》杂志所发表的两篇小说,对朋友们的热情和敬业精神,深表感谢。文学的力量,使我们消除分歧,义无反顾地走到一起,在这神圣的殿堂里,除去喧嚣,滤清尘埃,蓬勃心智。这是文学人的盛宴!  《陕西文学》杂志,由陕西省高校系统主办,创刊八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