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萨特是二十世纪法国的主张存在主义的著名的哲学家,其主张存在主义已经成为萨特的代名词,其文学作品也凸显着这个哲学思想。《墙》是萨特表现存在主义的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通过生与死的一系列的情节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萨特文学上的主张,通过分析萨特文学上的作品是有利于理解其哲学上的主要思想。
【关键词】死亡;荒谬;灰暗;墙;自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生与死乃每个人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死亡是每一个人最终的归宿。生与死其实是人类不同的两种存在方式。对于“生”每一个人都是深有体会,但是提到“死亡”很多人都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萨特在其《墙》这篇小说中为我们形象而又深刻地解释了“死亡”这个命题。小说中的那句“死亡是不合情理的”[1]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引发思考,也会让人对“死亡”有一个启示。萨特在小说中为这句话做出了一个形象的分析。
一、死亡充满荒谬性
小说讲的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为一名西班牙的战士伊比塔尔,为了保住战友拉蒙格里斯的性命,毅然选择了死亡。当告诉那些法西斯军官假的情报的时候,按照情理注定是以伊比塔尔的牺牲为结局的,但是作者却给人们制造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拉蒙格里斯被捕了。这就造成了两个不同命运之间的交换:伊比塔尔走向了生,而拉蒙格里斯走向了死。他们这两个战友之间在作者的笔下建立起了一种微妙的墙,将生与死隔离开来的看不见的墙。这种荒谬的让人难以想象的结局,却给我们揭示了死亡的偶然性,死亡的不合理性。生与死往往只是一个瞬间的事情而已。小说最后说到“我开始晕头转向,终于摔倒在地。我笑得那么厉害,连眼泪都笑出来了。”[2]是主人公对自身的选择带来的另一种结局所表现的、无可奈何的一种心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往往都是事与愿违。人是不能够脱离命运对自己的安排的。死亡也是一样的,不管你选不选择死亡,死亡仍然会在某一时刻或者说注定的那一时刻来临。就像小说中的余安,他是一个跟战争丝毫没有关系的孩子,但只是因为其哥哥是反法西斯战士的缘故,成为了战争的一个无辜的牺牲者。他对于生有着强烈的希望,他绝对没有自主的选择死亡,但是由于死亡的不合情理性,更是由于在那个充满着恐怖气息的时代,死亡是充满着荒谬色彩的。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儒昂悲剧命运。在战争面前人的选择是很无力的。
萨特的《墙》与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有着共同的艺术特色,就是集中在荒谬性上。“两部小说都通过对这种因果悖离、事与愿违的阴差阳错现象的描述,来表达这个世界没有主宰,没有规律,不合逻辑,不合情理,人类用理性无法理解和把握等思想。”[3]萨特的哲学观念上的人是有着自由选择的权力的,但是在小说中,死亡的荒谬性,使人的自由选择遭到了毁灭。虽然这样作者并不是想表达,在死亡面前人类力量的微弱,而是想唤起人们的自由选择的意识,这才是这篇小说最关键的一个方面。“萨特说过:‘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自由在这里意味着选择的自主性,即‘选择自主’”[4]作者在这篇小说中是通过侧面,间接性地表达了自己哲学上的观点。
二、死亡充满灰暗色彩
文中开头是这样的一个场景“我们被赶进一个白色的大厅。强烈的光线使我的双眼不由得眯了起来”,“大厅里很暖和,我觉得怪舒服的。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冻得发抖已经一天一夜了”。[5]设置这样一个讯问的场景,正是预示了文中被押人员最终是走向死亡的命运。其实讯问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关进了黑暗潮湿的监牢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没有生的希望的。这就是战争的残酷与黑暗。他们的牢房是一个医院的地窖,地窖内没有阳光照射进来,只在天花板上有一个圆洞,这个洞给他们带来了微弱的光线,但也正是这个洞的缘故,下雨时雨水从这里直往里灌,使得地窖越来越潮湿,加剧了被押人员生活的艰难。在这样的环境中犯人等待着黎明的来临,等待着死亡的到来,这里是死亡的第一站。作者在笔下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灰暗的,潮湿的境界,在这里死亡是灰色的,是寒冷的。最后一晚,等待死亡的那一晚更是凄惨阴冷的,当一束惨淡的星光透过气窗和煤堆射进来,在地上洒了一大片光亮,从天花板上的圆洞里,看到的一颗星星,此时也预示着这一夜的艰苦难熬,“清澈寒冷”成为了对死亡的形象的描绘。微弱的光线和依稀的星空衬托出了这一夜的灰暗和死亡的凄惨,也正预示了他们的悲剧性的命运。文中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就是那位貌似好人的、“陪伴”他们走完人生当中最后一夜的比利时医生。医生的眼神一直是冷峻而又严厉的,无不透露着寒冷的气息,这就凸显了死亡是充满着灰暗色彩的。
三、结语
萨特通过《墙》这篇短篇小说,将自己的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形象而又深刻地表现出来。他对于“死亡”的认识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让我们对“死亡”有了一个科学而又客观的认识。他对于生与死的定义也是值得人们去认真思考的,对于现代社会里那些精神世界上处于迷茫状态的人更是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的。在生与死的面前,人们往往会面临选择,而且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选择来实现自身的价值的。萨特通过存在主义为当代社会精神上处于迷茫状态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解决方法,可以说萨特是一个人道主义作家,他背负了时代的责任,是一位表现社会现实的、负责任的作家。
参考文献
[1][2][5]沈志明.萨特精选集·墙[M].柳鸣九,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3]林初阳.打通“存在”的“城”“墙”——钱钟书的《围城》和萨特的《墙》在表现荒谬上的共同点[J].江苏社会科学,2006(S2).
[4]姜小卫.论萨特小说《墙》的人学意义[J].渭南师专学报,1998(01).
作者简介:陈光,男,讲师,现任教于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死亡;荒谬;灰暗;墙;自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生与死乃每个人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死亡是每一个人最终的归宿。生与死其实是人类不同的两种存在方式。对于“生”每一个人都是深有体会,但是提到“死亡”很多人都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萨特在其《墙》这篇小说中为我们形象而又深刻地解释了“死亡”这个命题。小说中的那句“死亡是不合情理的”[1]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引发思考,也会让人对“死亡”有一个启示。萨特在小说中为这句话做出了一个形象的分析。
一、死亡充满荒谬性
小说讲的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为一名西班牙的战士伊比塔尔,为了保住战友拉蒙格里斯的性命,毅然选择了死亡。当告诉那些法西斯军官假的情报的时候,按照情理注定是以伊比塔尔的牺牲为结局的,但是作者却给人们制造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拉蒙格里斯被捕了。这就造成了两个不同命运之间的交换:伊比塔尔走向了生,而拉蒙格里斯走向了死。他们这两个战友之间在作者的笔下建立起了一种微妙的墙,将生与死隔离开来的看不见的墙。这种荒谬的让人难以想象的结局,却给我们揭示了死亡的偶然性,死亡的不合理性。生与死往往只是一个瞬间的事情而已。小说最后说到“我开始晕头转向,终于摔倒在地。我笑得那么厉害,连眼泪都笑出来了。”[2]是主人公对自身的选择带来的另一种结局所表现的、无可奈何的一种心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往往都是事与愿违。人是不能够脱离命运对自己的安排的。死亡也是一样的,不管你选不选择死亡,死亡仍然会在某一时刻或者说注定的那一时刻来临。就像小说中的余安,他是一个跟战争丝毫没有关系的孩子,但只是因为其哥哥是反法西斯战士的缘故,成为了战争的一个无辜的牺牲者。他对于生有着强烈的希望,他绝对没有自主的选择死亡,但是由于死亡的不合情理性,更是由于在那个充满着恐怖气息的时代,死亡是充满着荒谬色彩的。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儒昂悲剧命运。在战争面前人的选择是很无力的。
萨特的《墙》与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有着共同的艺术特色,就是集中在荒谬性上。“两部小说都通过对这种因果悖离、事与愿违的阴差阳错现象的描述,来表达这个世界没有主宰,没有规律,不合逻辑,不合情理,人类用理性无法理解和把握等思想。”[3]萨特的哲学观念上的人是有着自由选择的权力的,但是在小说中,死亡的荒谬性,使人的自由选择遭到了毁灭。虽然这样作者并不是想表达,在死亡面前人类力量的微弱,而是想唤起人们的自由选择的意识,这才是这篇小说最关键的一个方面。“萨特说过:‘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自由在这里意味着选择的自主性,即‘选择自主’”[4]作者在这篇小说中是通过侧面,间接性地表达了自己哲学上的观点。
二、死亡充满灰暗色彩
文中开头是这样的一个场景“我们被赶进一个白色的大厅。强烈的光线使我的双眼不由得眯了起来”,“大厅里很暖和,我觉得怪舒服的。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冻得发抖已经一天一夜了”。[5]设置这样一个讯问的场景,正是预示了文中被押人员最终是走向死亡的命运。其实讯问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关进了黑暗潮湿的监牢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没有生的希望的。这就是战争的残酷与黑暗。他们的牢房是一个医院的地窖,地窖内没有阳光照射进来,只在天花板上有一个圆洞,这个洞给他们带来了微弱的光线,但也正是这个洞的缘故,下雨时雨水从这里直往里灌,使得地窖越来越潮湿,加剧了被押人员生活的艰难。在这样的环境中犯人等待着黎明的来临,等待着死亡的到来,这里是死亡的第一站。作者在笔下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灰暗的,潮湿的境界,在这里死亡是灰色的,是寒冷的。最后一晚,等待死亡的那一晚更是凄惨阴冷的,当一束惨淡的星光透过气窗和煤堆射进来,在地上洒了一大片光亮,从天花板上的圆洞里,看到的一颗星星,此时也预示着这一夜的艰苦难熬,“清澈寒冷”成为了对死亡的形象的描绘。微弱的光线和依稀的星空衬托出了这一夜的灰暗和死亡的凄惨,也正预示了他们的悲剧性的命运。文中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就是那位貌似好人的、“陪伴”他们走完人生当中最后一夜的比利时医生。医生的眼神一直是冷峻而又严厉的,无不透露着寒冷的气息,这就凸显了死亡是充满着灰暗色彩的。
三、结语
萨特通过《墙》这篇短篇小说,将自己的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形象而又深刻地表现出来。他对于“死亡”的认识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让我们对“死亡”有了一个科学而又客观的认识。他对于生与死的定义也是值得人们去认真思考的,对于现代社会里那些精神世界上处于迷茫状态的人更是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的。在生与死的面前,人们往往会面临选择,而且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选择来实现自身的价值的。萨特通过存在主义为当代社会精神上处于迷茫状态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解决方法,可以说萨特是一个人道主义作家,他背负了时代的责任,是一位表现社会现实的、负责任的作家。
参考文献
[1][2][5]沈志明.萨特精选集·墙[M].柳鸣九,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3]林初阳.打通“存在”的“城”“墙”——钱钟书的《围城》和萨特的《墙》在表现荒谬上的共同点[J].江苏社会科学,2006(S2).
[4]姜小卫.论萨特小说《墙》的人学意义[J].渭南师专学报,1998(01).
作者简介:陈光,男,讲师,现任教于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