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落日》阅读与仿写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zhong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家范文】
  黄河落日
  □胡秋萍
  我出生在黄河中游的岸边,四十多年来,我不曾远离这条诞生了华夏文明的河流。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得天独厚地享受着这条母亲河带给他们的物质上与精神上的滋养。
  在黄河边漫步,最令人心神荡漾的是落日的一瞬。这是生命绚烂的一瞬,也是天地间光明与黑暗变幻莫测的一瞬,这一瞬比昙花一现还要短,这一瞬如同绚烂芬芳的爱情一样美丽或悲壮。
  伫立在黄河古道,脚踏在石头砌成的堤坝上,放眼宽广的水面,平缓、悠然、细碎的波纹在微风的吹拂下,顺风而行,渐行渐远……太阳像个炽热的火球,燃烧着来自内心的激情和能量,那么炽热,那么灿烂,那么无穷无尽。炽热得仿佛要把你烧成灰烬,灿烂得如同少女的笑靥充满诱人的魅力。
  傍晚,太阳从刺眼的白炽渐渐泛红,红得那么鲜明、彻底、毫无保留,像一个青春已去的女人竭尽全力地绽放着她的成熟。玫瑰色的晚霞折射出的光焰温柔地洒在舒缓的河面上,在晚风的抚慰下,水面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光影。一片深,一片浅,一片泛着粼光,一片沉寂着暗红,简直太神奇了!同是一片蓝天,同样的玫瑰色的晚霞,同一条河流的水面,怎么会有如此不同的光影呢?是因为我伫立的角度吗?还是因为辽阔水面各自不同的方位?同一片蓝天下,同样的落日余晖中,不同的角度和方位定会有不同的景色出现。水天一色,落日熔金,喷射出的光焰长短不同,方位不同,接受面的多少也不同。正像每一朵鲜花和每一片树叶因自己生长的方位不同受到的光照也不同,所以,它们各具情态。
  我想象着平缓水面下悠然的鱼儿是怎样地享受着太阳透过水面传递过来的温暖,这水里的光合元素给予它铸成生命微量元素的钙质和能量。太阳无私地燃烧着自己,供养着天空、陆地、江河湖海中所有的生物……
  远处,渔船隐隐约约地在水面漂荡,构成了这美丽画面中的点睛之笔。岸边肥沃的草地上,一群羊儿各自低头专注地饱餐着青草的美食。嫣红的落日、斑斓的河面、悠闲的渔船、青青的草地、懒散的羊群……一曲渔歌唱晚回荡在天空,悠扬着远古的幽意,一幅牧羊写真,追索着生命的自然情态。
  太阳由红渐渐变暗,呈深红色,红的那么玄奥、神秘,散发出的光芒也由金光渐变成灰暗的颜色。分分秒秒中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光明和黑暗也在相互交替转换。光阴的移动中万物由盛向衰,由衰又重新走向新生,走向新的涅槃。“长河落日圆”,长河自巴颜喀拉山经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在东瀛入海口归向大海,落日在这条长河古道尽显着她的烂漫、苍茫和壮美。
  深红色的圆球,在黄河温柔水面的环抱中渐渐下沉、陶醉,澎湃、燃烧之后的她好像很累很累……此时的太阳像一个怀春的小女人,羞涩地垂下眼帘,把头深深地埋进了黄河宽广的怀抱,尽情享受水的柔情和深沉。
  幽静古老的黄河在晚霞妩媚的光照里,以其神秘、泰然、恬静的深情看着骄傲的落日渐渐陷进自己的怀抱,似乎在微笑地默许。天地原本如此运转轮回。
  夏日的晚风轻拂着黄河的水面,太阳终于彻底地将自己沉浸在了河水的深处。此时,天空最后一道光芒也消失了,天空渐渐由灰变暗变黑,水面在灰黑中显得寂静、沉默,远处的渔船也渐渐在寂静的沉默里无影无踪,这寂静恐怕要等到午夜那一轮皓月的升起才能打破。
  我在长河、落日、晚风的幽意里陶醉,在黑色的寂静里不得不醒来,慢慢地把与落日一起融进大河深处的心打捞上来。沿着长长的河堤默默返回。在红尘中,在暮色里,在明天又一轮太阳升起的期盼中。
  (选自《美术报》2010年6月19日,有删改)
  精彩点拨
  思想内容上:“落日黄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直被赋予一种悲情。从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到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再到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无不给这绚丽的一瞥,潑洒下无端的愁情。《黄河落日》从“长河落日圆”的壮阔中走来,抛洒下一路的雄浑与绚烂,另辟蹊径地将作者对黄河落日风光的热爱以及对中华大地的自然风物的赞美,融入其中。
  艺术特色上:(1)时间为线,风景无时不美。从午后的艳阳高照,到夜幕的沉寂冷清,作者将黄河落日的绚烂风景,按时间顺序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2)定点换景,风景这边独好。作者伫立黄河古道,从落日的炽热,写到夕阳的温柔,再到晚霞的惊艳,以至落日最后的沉静,一幅幅壮阔的画面像电影般在我们眼前演绎。(3)比喻巧妙,风景柔情绚烂。作者巧用比喻,用女性的柔美表现景物,如写阳光的灿烂如少女的笑靥,写太阳的下沉如怀春的小女人等。女性之美给绚烂的黄河落日平添了一份柔情。
  写作链接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故园情结藏在每个人的心里,只有在遥远的天涯,情结才能被触动;只有在那一抹夕阳下,我们才能真切的感受。请以“故园的落日”为题,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能够恰当的运用上文所运用的艺术手法。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上文的语句和内容。
其他文献
一年一度中高考即将来临之际,往往是寺庙香火最鼎盛之时,据新闻报道,各地民众为了替孩子烧香祷告祈求好成绩,纷纷烧高香,一炷香要99甚至999元,名副其实的“高香”。而每年除夕至大年初一,为了争抢寺庙头香,各地土豪香客不惜重金,甚至大打出手,血溅佛门。  我们不禁要问,这哪是烧香拜佛,这分明是烧钱,名义上是礼佛,实则是对佛门的亵渎。  而相较于西方人进教堂则单纯得多,他们接受布道,找牧师忏悔,祈求神的
期刊
【素材一】  功勋科学家——孙家栋  孙家栋,87岁,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1948年,他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学习俄语,1951年被派往苏联学习,1958年毕业并获得了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国后从事导弹研创工作。他的一生和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他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
期刊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发布了考试大纲中部分修订的内容,结合语文学科修订的内容,现从如下三个方面做出解读。  一、试卷结构方面  就语言文字运用方面来说,近几年全国卷(第Ⅰ卷为阅读题,第Ⅱ卷为表达题)没有设置字音、字形和近义词辨析等题目,只是考查成语和病句。语言表达连贯必考,常考查句子排序题,其他题型每年也都在变化。  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
期刊
1.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  [注]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例:王小刚步入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还远未登堂入室。  2.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往往含轻蔑的意思。  [注]常被誤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  例:朱怀义瞪大了眼睛,一时想不出回答,但心里是不以为然的。  3.炙手可热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期刊
星野道夫曾言:“不同的人,即使站在同一个地方,透过各自的人生,看到的风景也有所不同。”感知自然的途径参差多态,或打开电视欣赏色彩鲜艳的荧屏,或轻点鼠标浏览千奇百怪的世界。而我认为,唯有走出房间,走进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听,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无限魅力。  其实,通过虚拟的信息网络途径去了解大自然也未尝不可。随着信息发展的多元化,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的我们只需轻轻按动手中的电视遥控器或是鼠标,我们想
期刊
【例文展示】  时光倒流回古代,有那么一群人,用他们亲身的经历和体会,化作一首首诗,流传至今,成为千古篇章。这些诗犹如一泓清泉缓缓流入读者的心中,泛起诗意的涟漪,吟诵着岁月的旋律。  读诗,我读出了闲适悠然。  袅袅炊烟,潺潺流水,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致仕归家,找寻一片“世外桃源”。听寺院钟声,感山中空气,看清澈流水流向远方,过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如此无拘无束,闲适悠然。  时
期刊
你的词树立起不朽的碑。你深情地吟诵着,一首首,或清纯或绮丽或哀婉或凄冷,让我们感动,叫我们震撼。  你的词犹如调色盘,不同时期,境遇不同,感情色彩往往不同。  “見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少女的世界是洁白的啊,白得没有一点渣滓。有人说,描写少女的羞涩清纯,没有谁能比得上李清照。只是因为,她自己就是那一位眸子里闪着好奇、羞涩又兴奋的光芒的小女孩儿啊。她接受的教育,是贤
期刊
“刘谦魔术”成功的启示  2009年春晚之后,我国出现了一股“魔术热潮”——看魔术、学魔术、解魔术。不少商家也开始在魔术产品上动开了脑筋。魔法星空国际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依托台湾魔法星空国际文化传播香港有限公司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品牌号召力,推出了“刘谦魔术”,从而在初兴的魔术产品市场里脱颖而出,成为业内的新生势力。  在我国,魔术属于冷门行业,整个行业的产业链并不完善。如国内的魔术产品专营模
期刊
傍晚,我走出家门来到小区大院,发现小区的停车场上空荡荡的,很是奇怪,仔细一看,在最边上停着一辆小轿车,车的挡风玻璃上被人用胶带贴上了“锻炼重地,请勿停车”的字条,“捍卫主权”的意思十分明显啊!正在这时跑来一个人,看见了车上的贴条,愤怒地说:“贴就贴了,干嘛还用胶带把我的车裹得这么严实!这只是你们跳舞的地方吗?”  望着他无奈的身影,我不禁想起了最近网上频繁出现的那些“广场舞大妈事件”:武汉跳舞大妈
期刊
何谓柔弱?至柔至弱之物,莫过于水。然而在外力的作用下,至柔之水也能化作至坚之冰。柔极为刚。柔,即为刚。  君不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仅凭柔弱之躯,三千越甲终吞吴乎?君不见淮阴侯韩信,驱使柔弱之身,忍吞胯下之耻,终成大业乎?是为柔弱,亦非柔弱。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这不熟谙剑术的柔弱之人,怀揣匕首,目如利剑,毅然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当他展图现匕之时,柔弱之水受外力之捶击,化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