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变化 调整学习思路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os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发布了考试大纲中部分修订的内容,结合语文学科修订的内容,现从如下三个方面做出解读。
  一、试卷结构方面
  就语言文字运用方面来说,近几年全国卷(第Ⅰ卷为阅读题,第Ⅱ卷为表达题)没有设置字音、字形和近义词辨析等题目,只是考查成语和病句。语言表达连贯必考,常考查句子排序题,其他题型每年也都在变化。
  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总分30分。全国卷文言文不考虚词,而是把诗歌鉴赏每个题的分值加大了。2017年,古诗文阅读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论述类文本阅读和作文的考查与之前分值一样,分别是9分和60分。
  2016年以及之前年份,全国卷现代文阅读方面,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二选一。2017年,全国卷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仍为二选一。但是在具体题型安排中,全国卷沿用25分、4道小题的题目设置,并且有双选类,难度略大。
  综观整个试卷,在考查内容大体一致的情况下,虽然试卷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考生在备考时却不需要有太大的调整。当然,可以对字音、字形、词语辨析等题目放低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备考2017年现代文阅读方面,考生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来进行选择,而是需要对两类文章都做充分的复习。语文无论怎样考,都不外乎阅读、写作和语言文字运用这三个方面,而且越来越重视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的考查。
  二、应对策略
  只有熟谙其中的规律,才能使考生轻松备考,积极应考。同时对于现在高二的同学们来说,及早认识全国卷命题和考查方式,调整学习思路,提前储备相关知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新修订文件中提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语文学科新增“古代文化常识”考点,需要考生在备考阶段积累一定量的关于古代官职、官制、礼仪、称呼、风俗、节令和科举考试等方面的知识。
  2.关于全国卷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变化,原来全国卷试题中有文学类和实用类两篇文本阅读,考生在作答时,可任选其一。在修改之后,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均作为必考内容。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考卷中出现的两篇文章考生都得做,而是在总分值不提高的情况下,仅出一篇现代文阅读题,由命题人选择出哪一类型,也就是说选择权由考生变成了命题人。对考生来说,两种类型都是必考内容,所以考生需要将两种文本阅读都复习到位。
  3.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更加突出学科素养,注重考查考生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4.适度增加阅读量,提高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整合处理的能力。全国卷开篇第一題就是1200字左右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材多为较冷门的社会科学文化领域,需要考生快速阅读,去粗取精,拨开迷雾,寻找答案。
  三、备考建议
  1.考生要认真阅读理解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对考试内容的变化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分析总结自己的薄弱部分,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2.注重基础,强调积累。全面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是高考复习和高考得分的根本。语文学习一定要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抓紧抓牢,不仅要有语言基础知识和写作素材的积累,也要有语言输出的训练,即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写作的训练;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怎么用,要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重点知识、主干内容是高考试题立意的一条明线。在知识的建立和运用中突出系统性。重视学科知识框架体系的构建,重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结合阅卷标准和评分细则培养自己良好的答题习惯。答题时考生应有清晰的答题思路和规范的术语表达,要培养自己科学、规范的书写能力。
  5.重视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知识的梳理。考生可以从对文言相关常识的分类整合归纳和熟悉命题思路这两方面着手备考。近几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第2小题,开始考查古代官职、官制、礼仪、称呼、风俗、节令等相关知识,而在2017年考试说明修订中则明确了要加入相关内容,所以考生应当加大有关这方面的复习比重。
  6.做好教材梳理,巩固古代诗文知识。要回归课本,做好文言知识积累,对于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要结合习题归纳强化;名篇名句要通晓其意,理解背诵并默写;在一轮复习中整理出错频率较高的字。
  7.加强作文训练,突破重难点。应重点加强审题训练,力求立意深刻,见解新颖;要积累新鲜素材,灵活运用;语言要讲求修辞,凸显文采;还应强调文章的合理布局,注意细节,如段落字数、书写标点等。尤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应当引起重视,留心生活社会热点,勤加练习,注意新型文章结构和构思方法,做到随机应变。
  (摘自“大智网”,有删改)
其他文献
尼采说:“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许许多多的人沉沦在这么一个家长里短、羁羁绊绊的时代里,常常会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慨着自己“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时,“自我实现”似乎渐行渐远。  苏格拉底独处于时代的漩涡里,实现了他自己的生命意义;林昭坚守着自己的精神追求,不向错误低头,达到了她自己的人生高度;中国画家林风眠独处于一个复杂的时
期刊
我家住在同里古镇,一个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  从古镇的珍珠塔出来,沿仓场弄走上几十步,便是东柳别业——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名字了,后来小巷改叫石皮弄,东柳别业也变成了松石悟园。  东柳别业建成于1924年,主楼为颐贞楼,为当地望族金家金仲禹所建。解放后被征为乡政府所有。后来同里古镇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这里便成了外祖父母捐赠的松屏石存放之处。  由于外祖父是园长,平日里我便经常出入悟园,有
期刊
说到人的一生,我们往往习惯于将自己或是他人归类到“大人物”或“小人物”这两个看似相互独立的集合当中,其实不然。这两者不但相互依存、互为表里,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简單地说,大人物可以是小人物,小人物自然也可以是大人物。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从观念上的“大、小人物”说起。观念上的大人物,我们一般指那些伟大而又杰出的人,于是与之相对的小人物便应当是平凡而又渺小的人。这二者就此理解,不难分成两个鲜
期刊
数十年前,我们于中国诞生。老者逝去,幼者降生,这是一场生命的轮回。  ——题记  春天刚到的时候,是很美的。  从南方刮来的带有湿气的风,把沾满露珠的花朵催生开来;镶着金边的云飘来飘去,白昼开始变得长,青藏高原的天亮了起来。  可是达娃还是死了,她再也看不见了。这只拥有强健肌肉的雪豹被迫离开了领地,带着她至爱的孩子们踏上了另一方水土:陌生的雪覆盖住尖利的岩石,空气被自己的呼吸打得热乎乎的,可是这气
期刊
没有人的岛,是一座孤岛。人们处在社会的漩涡中,无法脱离与他人的联系而生存。没有人可以忍受绝对的孤独,但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则是一个没有自我意识而灵魂空虚的人。  如果说群居是一种互相慰藉的生活,那么獨处才是真正灵魂生活的开始。如周国平所言:“人群聚集之处,只有凡人琐事,过眼云烟,没有上帝和永恒。”在人群中高谈阔论,只是引据和倾听他人纷杂的观点;独处之时,才能进行自己的思考,形成个人的独立思维。  
期刊
“众星拱月”本为一个成语,意思是许多星星环绕着月亮,常用来比喻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或者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他们所推崇的人;作为写作技巧,一般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从多方面组织材料,由此形成立体向心结构的谋篇布局的艺术方法。其中“月”就是中心,“众星”就是材料,“拱”就是布局。其中,“拱”极其关键,如果“拱”不得法,向心力不强,就会“月黑星暗”;反之,则是“月明星稀”,浑然一体。  “众星拱月”不必以时间
期刊
【原题呈现】  同样是信仰,国外有教堂,中国有寺庙。但是进教堂和进寺庙的目的却大不相同。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中国人进庙是为了贿赂。进教堂的是免费听布道,忏悔自己的灵魂,听劝导与教诲;进寺庙的则是花钱烧香求佛、求签,寻求保佑,乞求平安、发财、升官、交好运。前者是灵魂的升华,心灵的净化;后者则是用金钱图谋更多的好处与利益。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含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思路点拨:
期刊
【原文在线】  同学们正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但我却无论如何也不能聚集心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知道考场上我不仅是一个人独自奋斗,在考场外文昌庙还有我的外婆和外公与我一同“奋战”,甚至两位老人家比我付出得多得多。像今天,两位老人家四点半就起床,为了求得头香,要奔波二三十里冒着寒风去求佛,要知道阿婆还患着重感冒,我的双眼已迷离……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将自己的欲望寄托在别处。在红尘中实现不了的,难以实
期刊
一年一度中高考即将来临之际,往往是寺庙香火最鼎盛之时,据新闻报道,各地民众为了替孩子烧香祷告祈求好成绩,纷纷烧高香,一炷香要99甚至999元,名副其实的“高香”。而每年除夕至大年初一,为了争抢寺庙头香,各地土豪香客不惜重金,甚至大打出手,血溅佛门。  我们不禁要问,这哪是烧香拜佛,这分明是烧钱,名义上是礼佛,实则是对佛门的亵渎。  而相较于西方人进教堂则单纯得多,他们接受布道,找牧师忏悔,祈求神的
期刊
【素材一】  功勋科学家——孙家栋  孙家栋,87岁,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1948年,他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学习俄语,1951年被派往苏联学习,1958年毕业并获得了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国后从事导弹研创工作。他的一生和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他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