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描绘了课堂中相互作用的四种类型,他分析说,第一种类型是最传统的教师讲课情况的特点,他提出要求而不要求及时反馈。第二种类型是一种改进,因为教师寻求反馈,以弄清学生是否明白他所说的话。在第三种类型中,交往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因为允许学生可以相互学习。而在第四种类型中,为交往打开了更多的渠道。
林格伦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传统教学的师生交往,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忽视信息的反馈,课堂上只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静静地去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信息是否被接受和理解,没有反馈。现代教学论则认为,教学活动的交往是双向的,师生之间的信息传输与信息反馈,共同构成了教学交往的过程。教学交往的反馈特点要求师生双方既要提高自己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又要关注对方反馈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保证教学交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这种教学境界的达到,是师生之间经常进行心灵交流的必然结果,是师生“同频共振”的产物。
笔者认为,在教育心理学中探讨教学的问题,形成课堂上的民主、平等、积极合作的关系,需要用一种“自由”的眼光去审视。“自由”这一词放在教学领域,应该包含两个方面,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由。
一、教师教学自由的必要性
首先,给予教师教的自由,具有很重要的教育学意义。一般人们习惯把教育过程说成是人的再生产和人才生产的过程,但是教育过程是不同于一般的生产过程的。生产过程有固定的生产工艺,而教育过程却是相当复杂的,因为教育过程的主体是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学生的认识能力、知识结构、性格、气质等各方面都不一样。所以,此时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修养来处理复杂的问题。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活动是具有一定独立性,教师需要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已经得到人们的理解。
其次,出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授需要自由。如果仅仅允许教师去讲解书上现成的内容和答案,将模式化的东西硬塞给学生,不去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接受问题的程度区别,那么,如何期待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呢?如何使得学生在不同的观点对照下进行自主的选择,来获得自己认为是满意的答案,或者进一步去形成新的观点呢?如果教师在教授问题时,只是刻板地局限于所学的教科书,自己都没有自主的选择权利,仅仅充当书本的传声筒,那么,如何期望他的教学富有挑战性,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个教师会在讲授中对自己的假定提出质疑,承认自己处境中隐藏的伦理两难问题,教师在讲授中会提到一些不太常见的理论、事实和哲学思想,而这些是他们有意做的提示。”所以,教师基于对学术的思考,质疑与批判精神,以及教学独立性的养成对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富有自由性有利于批判性地反思其学术研究,保护学术自由的合理性。早期学术自由的主要含义是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校,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自由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存在统一的教育目标和标准,教师选择的教学自由就会相对来说小一点;而在高等教育中,教师的自由就会相对来说大一些,大学教师的教学自由在一些国家是受到法律认可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拥有越来越大的自由度的同时,教学的难度也逐渐加大,教师的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教师是否‘会教学’,还取决于教师是否‘会研究’”。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权,那么他们就可以设计出更为合理的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将教学和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实现有效的教学。
二、以生命为基点的教师教学自由
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回答的。这些问题一直都被广为讨论,人们的认识也有所发展。比如,认为过去课堂教学主要是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了作为主体性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认识的发展,尽管对深化课程改革是有所帮助的,但是并没有跳出一个“大框架”。这种框架代表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完成认识性的任务;把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或者唯一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一个过程。这种框架就意味着教育工作尽管是面向未来的,但它往往不是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教训,面向现在与未来,反而是以过去为范本,亦步亦趋。
从根本上看,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课堂教学中人的因素,它导致教学变得机械和程式化,缺乏生机与活力,进而使教学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超出和突破程式化的框架,应该从一个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自身的活力。
以生命为基点的教师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命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是学生具有正常的情感体验,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使师生双方生命都得以生成,实现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生命化教学的本质在于生命的体验性、教学的交往互动性、教学的生成发展性。教师在以生命为基点的教学上应该首先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真正的教育内容应该以学习者来看,学习者领会而掌握的内容才是教育内容。它不是一个先于教育活动的东西,而是在教育实践中发生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在师生互动中产生的,简单地说,师生面对的是教材,而不是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在实践中发生的。
给教师提供的教材,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工具,所以教学中教材的意义就是事先的一种预定,这种预定对教学活动是一个开展,也是一个限制。当教师不以操控的模式来进行教学时,教材的作用才会开展出来,成为学习者交流的资料。作为教师本身的职责是要将教材的意义在教师预定的计划中获得,而在此基础上,教师教学要以生命作为根基,需要教师品质的开放性,通过独立设置课程、渗透于学科、课外活动等形式来实现。在教学的实践中使学生能够学会生存的技能,都有潜力成为具有爱心、热爱和平的人。只有这种关注学生自身活动和教师生存状态的教学内容,才会真正带给教师教学上的自由。因为,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当下以及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活动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自身专业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学生的发展价值,两者共同形成教师教学的自由性和教学中突现出来的以关注生命生活为本位的教学价值观。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合作研究的伙伴,推动学生成为研究者
对于教师而言,问题不在于学生是否可以成为研究者,因为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他们是可以的。我们认为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成为研究者?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的很多学生已经对学校僵化而缺乏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厌烦情绪。教师首先应该研究这些厌烦情绪,以及学生的困惑与现实的联系。通过对学生这些方面的理解,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相应的研究策略,教师尽可能多地把学生的个性化兴趣和需要联系在一起时,他们就能消除学生的这种困惑。让学生去理解一种意识上的解放,带着这种意识,他们开始寻找塑造自身的各种力量,努力去理解如何发现自我,又如何认识世界,最终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在这里充当了学生指路人的作用,与此同时,与学生成为合作研究的伙伴,推动学生成为研究者。
有学者指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取向的目标,另一种是成绩取向的目标。有学习取向目标的学生认为学习本身是有意义的,在他们学到知识和获得能力的时候,他们会得到满足。而有成绩取向目标的学生则恰恰相反,他们对学习的结果往往十分感兴趣,不去注重学习本身的内在价值,喜欢以“做得比别人好”来作为成功的标准。因此是片面去追求分数的,而不是以学习知识和增强能力为目标的。学生要想真正使自己获得发展,将学习看作是一项研究兼有使自身自由的活动,那么,一定是会采取学习取向作为自己的目标的,这也成为教学活动的根本所在。
用“自由”的角度,从心理学出发来衡量课堂教学的实质,使教师进行生命化的教学,并且学生可以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形成课堂上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为课堂上的师生双向交往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参考文献
[1] [美]布鲁克菲尔德(Brookfield S.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5.
[2] 钟启泉,崔允氵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7.
[3] 陈旭波,孟丽波.生命化教学的含义和特征.早期教育,2004(7).
[4] 张庆林.元认知的发展与主体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53.(责任编辑关燕云)
林格伦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传统教学的师生交往,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忽视信息的反馈,课堂上只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静静地去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信息是否被接受和理解,没有反馈。现代教学论则认为,教学活动的交往是双向的,师生之间的信息传输与信息反馈,共同构成了教学交往的过程。教学交往的反馈特点要求师生双方既要提高自己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又要关注对方反馈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保证教学交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这种教学境界的达到,是师生之间经常进行心灵交流的必然结果,是师生“同频共振”的产物。
笔者认为,在教育心理学中探讨教学的问题,形成课堂上的民主、平等、积极合作的关系,需要用一种“自由”的眼光去审视。“自由”这一词放在教学领域,应该包含两个方面,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由。
一、教师教学自由的必要性
首先,给予教师教的自由,具有很重要的教育学意义。一般人们习惯把教育过程说成是人的再生产和人才生产的过程,但是教育过程是不同于一般的生产过程的。生产过程有固定的生产工艺,而教育过程却是相当复杂的,因为教育过程的主体是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学生的认识能力、知识结构、性格、气质等各方面都不一样。所以,此时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修养来处理复杂的问题。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活动是具有一定独立性,教师需要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已经得到人们的理解。
其次,出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授需要自由。如果仅仅允许教师去讲解书上现成的内容和答案,将模式化的东西硬塞给学生,不去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接受问题的程度区别,那么,如何期待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呢?如何使得学生在不同的观点对照下进行自主的选择,来获得自己认为是满意的答案,或者进一步去形成新的观点呢?如果教师在教授问题时,只是刻板地局限于所学的教科书,自己都没有自主的选择权利,仅仅充当书本的传声筒,那么,如何期望他的教学富有挑战性,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个教师会在讲授中对自己的假定提出质疑,承认自己处境中隐藏的伦理两难问题,教师在讲授中会提到一些不太常见的理论、事实和哲学思想,而这些是他们有意做的提示。”所以,教师基于对学术的思考,质疑与批判精神,以及教学独立性的养成对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富有自由性有利于批判性地反思其学术研究,保护学术自由的合理性。早期学术自由的主要含义是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校,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自由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存在统一的教育目标和标准,教师选择的教学自由就会相对来说小一点;而在高等教育中,教师的自由就会相对来说大一些,大学教师的教学自由在一些国家是受到法律认可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拥有越来越大的自由度的同时,教学的难度也逐渐加大,教师的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教师是否‘会教学’,还取决于教师是否‘会研究’”。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权,那么他们就可以设计出更为合理的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将教学和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实现有效的教学。
二、以生命为基点的教师教学自由
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回答的。这些问题一直都被广为讨论,人们的认识也有所发展。比如,认为过去课堂教学主要是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了作为主体性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认识的发展,尽管对深化课程改革是有所帮助的,但是并没有跳出一个“大框架”。这种框架代表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完成认识性的任务;把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或者唯一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一个过程。这种框架就意味着教育工作尽管是面向未来的,但它往往不是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教训,面向现在与未来,反而是以过去为范本,亦步亦趋。
从根本上看,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课堂教学中人的因素,它导致教学变得机械和程式化,缺乏生机与活力,进而使教学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超出和突破程式化的框架,应该从一个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自身的活力。
以生命为基点的教师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命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是学生具有正常的情感体验,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使师生双方生命都得以生成,实现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生命化教学的本质在于生命的体验性、教学的交往互动性、教学的生成发展性。教师在以生命为基点的教学上应该首先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真正的教育内容应该以学习者来看,学习者领会而掌握的内容才是教育内容。它不是一个先于教育活动的东西,而是在教育实践中发生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在师生互动中产生的,简单地说,师生面对的是教材,而不是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在实践中发生的。
给教师提供的教材,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工具,所以教学中教材的意义就是事先的一种预定,这种预定对教学活动是一个开展,也是一个限制。当教师不以操控的模式来进行教学时,教材的作用才会开展出来,成为学习者交流的资料。作为教师本身的职责是要将教材的意义在教师预定的计划中获得,而在此基础上,教师教学要以生命作为根基,需要教师品质的开放性,通过独立设置课程、渗透于学科、课外活动等形式来实现。在教学的实践中使学生能够学会生存的技能,都有潜力成为具有爱心、热爱和平的人。只有这种关注学生自身活动和教师生存状态的教学内容,才会真正带给教师教学上的自由。因为,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当下以及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活动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自身专业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学生的发展价值,两者共同形成教师教学的自由性和教学中突现出来的以关注生命生活为本位的教学价值观。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合作研究的伙伴,推动学生成为研究者
对于教师而言,问题不在于学生是否可以成为研究者,因为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他们是可以的。我们认为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成为研究者?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的很多学生已经对学校僵化而缺乏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厌烦情绪。教师首先应该研究这些厌烦情绪,以及学生的困惑与现实的联系。通过对学生这些方面的理解,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相应的研究策略,教师尽可能多地把学生的个性化兴趣和需要联系在一起时,他们就能消除学生的这种困惑。让学生去理解一种意识上的解放,带着这种意识,他们开始寻找塑造自身的各种力量,努力去理解如何发现自我,又如何认识世界,最终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在这里充当了学生指路人的作用,与此同时,与学生成为合作研究的伙伴,推动学生成为研究者。
有学者指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取向的目标,另一种是成绩取向的目标。有学习取向目标的学生认为学习本身是有意义的,在他们学到知识和获得能力的时候,他们会得到满足。而有成绩取向目标的学生则恰恰相反,他们对学习的结果往往十分感兴趣,不去注重学习本身的内在价值,喜欢以“做得比别人好”来作为成功的标准。因此是片面去追求分数的,而不是以学习知识和增强能力为目标的。学生要想真正使自己获得发展,将学习看作是一项研究兼有使自身自由的活动,那么,一定是会采取学习取向作为自己的目标的,这也成为教学活动的根本所在。
用“自由”的角度,从心理学出发来衡量课堂教学的实质,使教师进行生命化的教学,并且学生可以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形成课堂上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为课堂上的师生双向交往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参考文献
[1] [美]布鲁克菲尔德(Brookfield S.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5.
[2] 钟启泉,崔允氵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7.
[3] 陈旭波,孟丽波.生命化教学的含义和特征.早期教育,2004(7).
[4] 张庆林.元认知的发展与主体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53.(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