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摸索 探究中前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dy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录]
  
  一、激趣,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用湿抹布在黑板上书写“水”字)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过了二、三十秒后,“水”字会有什么变化?
  生:水迹变淡了,“水”字慢慢消失了。
  生:水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师:对。这就是水的蒸发现象。那水蒸气有些什么特点呢?
  生: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
  师:是的,我们周围就存在着大量的水蒸气。那么在自然界中,水还能变成什么呢?
  生:冰、雪、霜、雾、云、雨……
  师:像液态的水,固态的冰,气态的水蒸气,就是自然界中水的三种不同状态,是什么力量在改变着它的状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水的变化”。
  
  二、实验,探究冰融化与热量的关系
  
  师:这是冰块,我请一位同学握在手中,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冰融化了,水滴了下来。
  师(问握冰的学生):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生:手感到冰冷冰冷的。
  师:那手中的热量到哪里去了呢?
  生:手中的热量被冰吸收了;手中的热量传递给了冰。
  师:“传递”这个词语用得很好,请你用上它来说一说冰融化的经过。
  生:当我们握住冰后,手中的热量会传递给冰,冰吸收了热量便融化成了水。
  师:这些都是推测。要想知道冰融化是不是吸收热量。可以怎么做?能不能利用一些材料(盛有温水的烧杯、冰块、温度计)来设计一个实验呢?请各位同学动动脑筋,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
  生:我们先用温度计量出水温,接着将冰块放入水中,然后继续测量水温,看看水温是怎么变化的。
  师:好的。不过还要提醒大家,在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水面,同时要留心观察冰的变化。
  (学生实验,教师点拨)
  生:水温一开始是34℃,将冰块放入杯中后,发现水温越来越低,从34℃→26℃→20℃→16℃,冰块也越变越小。
  师:通过实验,你觉得冰的融化与热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觉得冰融化时需要吸收水中的热量,因为水温是逐渐降低的……
  
  三、实验,探究水蒸发与热量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知道冰融化需要吸热,那么水蒸发呢?
  生:水蒸发也需要吸热。
  师:那你能举一些生活中水蒸发的例子吗?
  生:夏天洗完澡从河里上来时,我感到特凉快,身上的水珠也很快不见了。
  师:为什么会感到那么凉爽呢?
  生:可能是水蒸发时带走了身体的热量。
  师:说得真好,还有别的例子吗?
  生:夏天洗完衣服晾在衣架上,衣服很快就变千了,可能是水蒸发时吸收了阳光的热量……
  师:经验真丰富。那么水蒸发是否需要吸热,可以怎么做呢?(出示材料:纱布、细线、纸板、温度计、盛水(常温中的水)烧杯)让我们讨论一下吧!
  生:先用线将纱布绑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记下温度,接着将纱布浸湿,再用纸板向纱布煽风,边扇边看温度是怎么变化的。
  师:说得很好。实验中还要注意:一将纱布绑在玻璃泡上后,要等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二要随时观察并记录纱布温度的变化。
  (学生实验,教师点拨)
  生:一开始温度是29℃,将纱布浸湿后用纸板煽风,我们发现温度逐渐降低,从29℃→27℃→26℃→25℃。我们的结论是水蒸发需要吸收纱布的热量。
  生:可能还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师:那黑板上的“水”字变成水蒸气,可能是吸收了哪里的热量?
  生:应该是吸收了黑板和空气中的热量。
  
  四、留疑,激发课后探究的兴趣
  
  冰融化、水蒸发的过程要吸收热量,反过来,如果让水和水蒸气放出热量会怎么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教学反思]
   1.合理安排实验活动的容量
  本课活动量较大,如果根据教参安排,在一课内完成就会使活动探而不究,走过场流于形式,就会失去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建议分为两课时教学比较合适。即第一课时安排“认识水的三态”、“冰融化了”、“水蒸发了”三个活动,第二课时为后续内容。如此,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时空环境里自由地开展探究,自主地经历探究的过程,才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才会有不同的发现和表达。
  2.准确把握活动的目标定位
  综观本单元,本课活动的目标定位应落实在通过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水的三态变化是一个能量传递的过程。以“冰融化了”为例,应将目标定位在通过测量水温推理出冰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或者说是周围物体的热量会传递给冰),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冰融化过程就是冰与周围物体间的能量传递过程。
  3.关注活动中的教学细节
  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教学细节值得关注:
  1.“蒸发”现象如何体会?在开展“水蒸发了”这一活动前,应让学生明了什么是蒸发,初步建立蒸发概念。并将认识蒸发现象安排在课堂起始环节(参看[教学实录])。
  2.几支温度计比较合适?教材安排学生利用一支温度计进行水蒸发实验。笔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两支温度计进行对比实验,方法更科学、效果更明显、现象更直观,能有效解决对比实验中变量控制的问题,所以建议采用此法进行教学。
  3.如何渗透科学建模的思想?笔者认为,在课堂中有效开展“冰融化了”、“水蒸发了”等活动是进行科学建模的前提和保证,只有上述活动得到充分开展,学生才能在活动中领悟、内化,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起科学建模的思想。
其他文献
捕食的蜘蛛    张楷轩(5岁 记号笔 彩铅 线描画)  辅导教师:张晓娟  福建省泉州市丹笛艺术教育机构  专家点评  通过小作者的文字我们明白了他的意图:一只饥饿的蜘蛛爬在蜘蛛网中间,一边织网,一边焦急地等待着食物。此时此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蜘蛛的心情,不免让人产生一丝同情。构图上,网状黑色的线条、蓝色的背景和黄色的蜘蛛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主题。要是在材料的选择上再丰富一些,将故事情节再深入一
“字符”借形想象  汉字、英文字母、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各种字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字符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借用字符的形态分割出千变万化的块面,整合语言与美术活动,我们可以开展借“字”想象系列美术活动,让孩子感受古今中外的字符,创作具有意义和个性的美术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感受字符的魅力,感受借“字”想象的创作乐趣吧!  一、我的名字真好看  在主题活动“我自己”中,大班幼
蒸笼变变变
《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据此,在日常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尝试了创设真实化、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用成长记录袋等形式,采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父母双向互动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意识的增强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 注重教师与学生互动    口语交际教学“必须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探索性数学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在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之中通过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情感的学习方式。这个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在问题情境之中学习,学习所利用的资源是基于网络的资源;学习的方法以学生独立的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学习活动达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情感的目的。    一、網络环境下
活动目标  1. 能夠仔细观察建筑物,截取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局部,描绘出来。  2. 能够注意控制手部力度,画出流畅的线条。  3. 体验不同的作画材料,感受线描画和其他材料结合带来的绘画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0.5mm黑色签字笔、A5大小的圆角木板(前期用滴管和黄、橙、棕水粉颜料晕色)、收集幼儿旅游中见过的建筑物照片。  经验准备:  1. 活动开始前,幼儿已经有过大量的写生活动体验。 
小学自然是一门包含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课程。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学科基础知识水平,而且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探索,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标准,我把自然课堂教学分为三种课型,即观察课、实验课、整合课,并坚持做到运用不同的资源与手段上好三种课。    一、发掘乡土资源上好观察课    观察是自然课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
欢迎你,外星人  谢承霖(5岁油画棒画)  辅导教师:张艺腾  广西钦州市幼儿园
在若干次的忍耐之后,我终于大发雷霆,将李传智拎到了办公室。这个家伙真的让我无计可施:批评了。鼓励了,说理了,也惩罚了,但他给我的回应依旧是我行我素。这不,今天的课堂小测试中计算仍然是错得一塌糊涂。怎么办?我想到了找他的家长。他不是很惧怕他的家长吗?对。我今天偏要将他的家长请到学校,告他一状,让他的家长好好地“奖励”他。于是我勒令他回家去请家长来,否则停他的课。这时,他惯有的可怜相又表现出来了,赖在
农村小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当前实施新课程的一支生力军,然而这支队伍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参差不齐。为适应新课程需要,有关部门本着“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举办很多的短期培训,但效果都不甚明显,原因主要是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与报告内容落差过大,专家所论述的各种“主义”和“模式”,把听者搞得如坠云雾,不知所云。  如何有效地进行培训?    一、预备生涯阶段    这一阶段往往是指刚从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