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写结合,以写促导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江二中导读导写课题组在实施“导写”这一课题的时候,从多方面进行了探究。创办《心语文学》,为学生搭建写作的平台,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才华;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辅导活动,举办写作讲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征文竞赛,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在县、地和国家级征文竞赛中,德江二中导读导写课题组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成绩非常可观,表现在:1、学生参加竞赛的人数增加了。开展课题研究以前,教师们组织学生参赛,参加的学生往往都非常少,记得有一年,参加圣陶杯征文竞赛的学生不到50人,而近几年,学生参加征文竞赛的人数逐年增加。第十四届圣陶杯征文竞赛,参加征文写作的学生超过一千人。“5·12”大地震之后,在抗震救灾的活动中,我们组织“心系灾区,真情奉献”的征文竞赛,全校学生基本上都参加了。从参加征文竞赛的情况来看,我校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了,学生的写作热情非常高涨。2、学生的写作水平越来越高,在征文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好。“圣陶杯”征文竞赛、“语文报杯”征文竞赛、“新概念作文大赛”,等等各种征文竞赛活动中,我校的学生均取得了好成绩。
   学生写作成绩的取得,一方面靠老师们认真辅导,另一方面,老师们还自己进行写作,“导、写结合,以写促导”。
   “导、写结合,以写促导”,指的是,在辅导学生写作的同时,老师自己也进行写作实践,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同时,老师在写作实践的过程中,摸索写作的经验和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我校课题组老师们在辅导学生写作训练的时候,自己也写作,给学生作示范。
   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利益的影响,能够静下心来写作的老师越来越少了,一些语文老师已经成了只会“纸上谈兵”的空谈家了。这样的老师往往只依靠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辅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大谈特谈,而要他写一篇文章,却很难。主要原因就是自己以前不爱写作,导致现在不会写作。现实生活中,学生很难欣赏到一些老师的“作文”,却非常佩服能够写作的老师,并且喜欢把自己的作文拿去给这样的老师进行指导。
   在课题研究中提高对教师写作的认识。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老师们过去所掌握的写作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写作需要了,相反,从写作实践中得来的写作经验更具有时代“风味”,更能够“飨”学生,更能合学生的味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能力,增强文学素养。
   德江二中语文组在实施课题研究之前,平时喜欢写作的老师只有三两个,但是,他们却能吸引很多学生在他们的身边,不管是征文竞赛,还是平时写作训练,学生们都爱去找他们指导。这些老师用自己的写作赢得了学生的信服,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
   自从实施课题研究以来,德江二中导读导写课题组成员从过去的写作教学状况,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中,还有,从导读导写课题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老师的写作实践与对学生的写作辅导有密不可分的作用。老师不能只是作教条式的指导,而要从实践中摸索出适合本地区和本校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同时,教师自己的写作,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能够让学生佩服老师,欣赏老师,从而喜欢上写作。
   教师写作是为了探索写作方法和技巧,从而指导作文教学。
   “师生互动同堂作文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处于同等的地位,来共同体验作文的酸甜苦辣,教师放弃了几千年的“尊严”古训,真正走向与学生互动,真诚与学生达成心灵共浴。有的老师从修辞的角度去探索,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辞优美的文章,把心中的想法,和眼前的景致,状写得韵味十足。有的老师力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老师们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语感能力作为语言能力的核心与最高层次,是和深切的审美体验能力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对语言及语言活动作出感受判断的同时,能在内心深处生动体味语言信息所蕴涵的声音节奏、题旨情境、意趣理念,色彩情操的真假、善恶、美丑,能对其中真善美的东西产生情感体验的和谐共振。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这些写作经验,直接来源我们的教学实践,是立足于我们的教学教研工作的,对于推动我们的作文教学工作具有更为有效的作用。
   老师写作对学生人格魅力的积极影响。
   写作训练,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能够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热爱生活,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在这方面,老师们的文章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生活,描绘生活;从不同的高度来揭示生活的意蕴。老师们的每一篇文字,都饱含深情地激励着学生们年轻而积极向上的心,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生存空间,更加热爱生活,并怀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去追求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写作教学新思维开创了学生写作的新天地。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化教学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电化教学的优势在作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代教育心理学为我们阐明了这样一系列观点:学校教育的重点在于发展学生智力,而智力的核心因素是思维力,思维力的启动者和反映者又是创造思维品质。所以,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学生的作文活动与创造性思维
期刊
西方神话中有一张魔鬼之床,每个经过的人,都要被放在床上量一量,比床长的要截短,比床短的要拉长……过去我们的作文教学何尝不是如此?   如何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习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说笑中完成作文。在《让童心说话》的作文教学课题实施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选择直观、熟悉的材料   选材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作文的成败。一个好的题材,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确实感到“有话可说”。学生个性呈
期刊
“散漫式”作文教学首先要贴近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事无大小,真实的生活总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讲。其次真情实感,其实感情是作文的第一大要素,只有融入了感情,学生才会多观察,多思考,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血有肉。再次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自能作文的积极性,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就能事半功倍。最后多鼓励少批评,学生的作文毕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之学生的能力也有个体差异性
期刊
这几年我一直担任初三语文教学,每年都有幸参加中考阅卷工作,通过几年来中考作文的阅卷经历,收获感悟颇丰,下面拟就中考作文如何焕发异彩,谈谈我改卷后心得体会。    一、吃透题意,把握情感,思想内容应深刻    考生在写作文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阅历,运用自己的眼光去深入思考、提炼作文的主题,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展示自己的思想境界,写出一篇实实在在的文章,切不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更不可架
期刊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创新教育的实施显得尤其迫切,尤其引人注目。一时之间,“创新教育”成了最为时尚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重视创新教育不能忽视‘双基’”和“扎实‘双基’不利于创新教育”这两种观点的对立也随之日益突出。笔者认为,辩证地把握“双基”教学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去寻求它们之间的整合点,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思想上
期刊
工作至今已有十个年头,接触过的学生不可谓少。对学生的感觉逐渐形成清晰的纵向比较。就语文教学的实际感受而言学生们对汉语拼音,字词的掌握情况堪忧,书写和学习习惯感觉是一年不如一年。有时很疑惑,难道是小学里都不学习这些知识不进行习惯培养吗?   在相当长得时间段内,在自己的课堂上曾一度出现为学生修正拼音的现象。常用字词的教学本是语文课的一贯坚持,可是平时习惯不好带来基础差一时间难以改观,因为初中的语文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阳光校园”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下面就如何借“阳光校园”建设东风促进班级管理谈点个人的一些尝试和看法。   一、创设“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增添班级文化气息   (一)我们有一个共同温暖的家。   我们一个班有四十多名学生,每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的时间超过八小时,如何让学生完全融入到班集体中,体会到家的温暖,快乐安心地学习,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让我们为你
期刊
语文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论题选定,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与处理建议。   一、论题选定   选定一个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第一步。议题的选定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精心设计的,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方面存在质疑,进而演化为议题。但无论是教师提出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议题的选定都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启发性原则。   讨论的题目要具有启发性
期刊
如何把学生带进课堂,如何让学生手中的电脑、手机、参考书为我们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我们语文课堂上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现实,我想谈谈一下几点做法。   1、改变自身,增强学生对你的信任。   我们的学校是一个城乡结合的中学,又处在一个工业区,部分学生家庭比较富裕,电脑、手机普遍,可这些家长只顾挣钱,不顾孩子,把孩子推进学校不管不问。所以,这部分学生很难管理,课堂上无拘无束,对老师
期刊
怎样才能快速地抓住文眼,依靠文眼理解文本呢?   首先,初读课文找“课眼”,这是整体把握课文的过程,是最基本的一步。这里的读是通读,这里的课眼指的是一篇课文的写作目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等。课眼是一篇课文的窗户,正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抓到并打开这扇窗户,便能窥见全篇,居高临下,整体把握。认真阅读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是抓课眼的捷径,抓课眼又为找文眼铺平道路。    其次,再读课文抓“文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