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下汤镇历史悠久,自古为南阳与洛阳、汝州的通衢之地,是富甲商人旅途歇息的驿站,骡马车帮的集散地。推车挑担,杂耍唱曲,江湖侠客,市井小民,汇聚于此,经朝繁华,历代昌盛。
远远望去,下汤镇好似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安详地躺在青山的怀抱里。清澈的河水玉带似的从镇前流过,眼前的画面便充满了诗意和灵性。
据说想见到这里的支部书记艾胜虎很不容易,因为他是个大忙人。而我很幸运,也许是出于旧识之情,他爽快应了我的采访之约。我驱车赶到的时候,天空下着零星小雨,他已经在新落成的办公大楼前等我。他依旧留着标志性的短胡须,神采奕奕,热情中不失礼数,豪爽中透着真诚。
一番寒暄后,他引着我参观了刚刚落成、正在装修的社区办公大楼。这座气派的大楼总投资560万元,主楼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东、西两座配楼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分别用作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招待所。走马观花,他又带我参观了幽雅舒适的民族苑居民社区。
第二天,他要外出洽谈投资项目,我便一人走进了镇子。
二
1958年修建昭平台水库,下汤镇成了淹没区,大片的土地消失在水库之下。没有土地的下汤人,不得不另寻一条生存之道。改革开放后,大批的下汤人走出自己的家园,组成一支庞大的经商队伍,遍布全国各地,生意涉及各种门类。长期的在外锤炼,不但让这部分人眼界开阔、精明干练,而且造就了他们吃苦耐劳、智慧大气的特质。没有走出去的下汤人,则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经商为主,谋划着自己的幸福生活。下汤人虽然失去土地,但在盛世春风的吹拂下,总体看并不贫穷,日子殷实滋润。
日月更迭,四季轮回。2007年由于多种原因,下汤镇新街社区党支部陷入泥沼,积重难返,几近瘫痪。
这年初秋的9月,艾胜虎在郑州新郑机场候机时,突然接到当时镇党委书记的电话,要他速速赶回,有急事相告。一时间,他有点摸不着头脑,但组织的召唤不容迟疑,因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
刚一见到镇党委书记,书记就直奔主题,说要他接任新街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一职,理由是他群众基础好,威望高,有胆识有魄力。老书记还教导他说,一人富不算富,带领社区群众改变小打小闹的局面,集体致富,才显英雄本色。老书记的口气不容他推辞和辩解,没留下半点商量的余地。
那一夜,他辗转反侧,失眠了。
艾胜虎,1963年出生于鲁山县下汤镇,回族,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下汤最早走出去的打拼者,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实干型企业家。他坐拥雄厚的资产,其麾下有十几个公司,涉及各种行业,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他出色的经营管理能力,可窥一斑。
是什么促使他答应接下支部书记这个职位的呢?从与他的谈话中,我发觉有两个关键词可以诠释他当时的真实想法。一个是“信任”,当一个人被大家完全信任的时候,其实是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就像一个舵手、一个船长,大家的前途都押在了你的身上,这让你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敢于担当,勇往直前。另一个是“情结”,就是对故土和乡邻的感恩情怀。这里的土地生养了他,赋予了他坚毅执着的秉性和干事创业的气概。
少年的苦难经历,恍若昨天。艾胜虎从小家里兄妹多,日子贫穷,食不果腹,到了冬天甚至连个避寒的地方都没有。他告诉我,十岁那年冬天,他一个人睡在大门口的过道里,寒风顺着木门的缝隙钻进来,冻得他根本无法入睡。那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和梦想就是将来一定要建一座大房子,有一个温暖而富裕的家。
现在,他圆了自己的梦,坐拥亿万家产,该有的都有了。即便当下不再开拓新的事业,其积累的资产也终生享之不尽。而且近些年来,他给乡邻的资助和关爱已经很多了。
再说那时社区的状况犹如一团乱麻,丝丝缠绕,环环束缚,一旦陷进去很难从容脱身。他深谙人情世故,完全有理由不去接这个烂摊子。
可他无法拒绝,一种原始的情感迅速发酵成为一种动力,让他的才情挥洒在故土上,无怨无悔。
三
动力来自信心,信心来自能力。
他说,想把社区搞好,全面致富,就要改变分散的经营模式,由社区统筹,长远规划,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于民有利的方案,而后依靠两种人就可以把事情做起来。这两种人一是党员干部,二是社区居民。
不怕乱如麻,只要用心慢慢理顺。
上任伊始,艾胜虎不急不躁,摸清居民的怨气在哪里,掌握居民的所需所求,抓住居民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他带领新街社区党支部搞了一个“民情日”活动,这是他精心策划和搭建的一个党群互动的平台。
他永远忘不掉那个场面,牢骚、抱怨、要求、意见和建议,铺头盖脸而来,每一条都代表着居民的心声。那一天,他们听取记录居民意见和建议72条,他一件件梳理,缓轻就急,当场承诺落实解决53件。
一次民情日活动,让他的良好声誉在居民心里落地生根。
艾胜虎乘胜追击,开始实施他的第一个民心工程——解决居民饮用水问题。
下汤温泉素以温度高(水温63℃)、流量大(每小时涌出量34吨)、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医疗价值高(对治疗皮肤病、类风湿、关节炎等10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著称。但地下温泉水中所含物质复杂,长年饮用,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
饮用水问题长期困扰着这里的居民,却一直得不到解决。这是关乎民生大计、子孙后代的重大问题,艾胜虎就从这个难点入手,决心了却几代人的心愿。他善于把握时机,适逢他的朋友来下汤投资项目,需要占用荒地,当时按国家有关规定每亩荒地补贴3万元,艾胜虎以朋友的身份说明社区面临的困难,恳请朋友每亩额外拿出5000元,再加上自筹资金共计160万元,全部用于饮用水改造工程。选址定位,取眼凿井,彻底改造老化的自来水管线,把原供应3000人的自来水管线增扩至可供4万人用的饮水管网,设计使用年限80年。这项改造工程仅用时90天,竣工投入使用后,社区居民喝上了放心水,大家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无论做什么事,艾胜虎都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重要环节。
新街社区回、汉两族矛盾长期积累,成为社会隐患,随时都可能爆发冲突。经过深思熟虑,艾胜虎寻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实,要解决新街社区的民族矛盾,说到底就是要使两族人民相互理解、彼此尊重。艾胜虎在党员干部和居民中倡导,回民要理解汉民的生活习俗,汉民要尊重回民的宗教信仰,在一个大家园里,要和睦相处。只靠说教和宣传不行,还要见实效。接着,他先捐资25 万元,再倡议党员干部带头捐资,只几天时间,共筹资金60多万元,建成了下汤镇第一座清真寺。自此,当地回族群众有了宗教活动场所和信仰自由的空间,一下子缓解和遏制了双方矛盾,有效维护了民族团结。
豫西的尧山风景区,有河南后花园的美誉,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的游客前来度假观光。下汤镇就坐落在尧山脚下的百里温泉带上,这里也是游客往返尧山的必经之地。既有区位优势,也有资源优势,这给没有多少耕地的下汤人提供了经商的有利条件。
随着下汤镇旅游业的不断繁荣,前来购房、投资、做生意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无疑活跃了辖区经济,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盗窃等案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给前来投资的客商带来了担忧和恐惧。
面对该情况,艾胜虎及时提出整治社会治安,净化社会环境,打造平安社区,让居民安居乐业,让客商无后顾之忧。
思路和决心有了,关键是落实行动。当时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没有可用资金,艾胜虎没有犹豫,自投资金12.5万元,在主要街道、居民小区安装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施全天候动态管理。
关于这件事我问他:“大家的公益事业,你为何自掏腰包?”他淡淡一笑说:“没办法,当时村里底子薄,拿不出钱,我就捐助了。我急于把这件事做好,确保社区平安和好的投资环境,要不我们以后的事也做不起来。”
艾胜虎的日常应酬很多,无论朋友来访还是公务接待,他都是自费招待,至今没有在公家账上报销过一分钱。这个说法我在其他干部和社区居民口中得到了证实。
老书记的话时常在艾胜虎耳边回响,他始终把下汤镇新街社区的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对社区居民守着宝地没钱花的情况,艾胜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鼓励大家要主动拓宽思路,扩大收入来源,提高生活质量。对那些有好项目而又苦于没资金的自主创业的居民,他个人大力给予资金帮助。几年来,通过他的大力扶持,新街社区先后打造了清香斋、鸿源饭店、兴达超市等20余家全县有名的餐饮、零售业新星,为全镇100余人创造了就业岗位。
几年时间,下汤镇新街社区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社区居民手里有钱了,不少人还开上了新车。但胆识和魄力非凡的艾胜虎没有就此满足,他带领新街社区党支部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继续着他的宏伟蓝图。
艾胜虎把商业经营模式巧妙地应用到新街社区的开发运作中。合理利用集体的闲散荒地,投资建造新街社区廉价安居工程,设计建筑面积6.038万平方米。一期主体工程由社区投资4000万元兴建民族苑小区,设计建筑面积2.368万平方米, 2013年10月投入使用。这些安居房按均价每平方米600元分配给172户社区山地散居户、住房特困户和住房困难户。目前,大部分回族居民已入住。一期工程建成的临街门面房一次性出售,获净利润500多万元。社区居民住上了廉价房,还分到了5000元红利。二期廉价安居工程项目建成后,加上引资改造旧房区项目,可保障新街社区居民三代人不做房奴。
四
出去打理公司生意他是艾总,回到村里他是艾书记。一位居民对我说,艾书记管我们吃水,管我们住房,还管我们的后事。
后事也管?我更为好奇。
生有所养,老有所葬,这是很多人的理想归宿。历代生长在山区的农民,对风水和地脉有着虔诚的膜拜和信奉。为了节约土地,规范殡葬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消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艾胜虎带领支部规划了公益性质的花园式回族公墓和汉族公墓项目。社区“两委”自筹资金90万元建成了占用荒坡地面积40亩的回族公墓、占用荒坡地面积55亩的汉族公墓。目前,公墓已投入使用,这在具有浓厚传统的豫西山区,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说起来容易,听起来传奇,而其中的苦辣酸甜,艾胜虎早已化为痛并幸福的记忆。他不愿重提走过的路,只愿抬头去寻找远方的风景。
我问他:“没遇到过阻力?”
他叹了口气,太多太大了。和基层群众打交道太难了,不像做企业,你安排别人做就行了。这明摆着是为大家好的事,还要反复动员、做工作,触动谁家的利益都是个麻烦事。
“举个例子。”我想让他倒倒苦水。
他摇摇头。
“后悔过吗?”
“不止一次。我写过两次辞职报告,都没批准。”
“为啥还要干下去?”
“我圆了自己的梦,也圆了大家的梦,看到父老乡亲住进舒适的小区楼房,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
截至目前,下汤镇新街社区集体经济资产累积2000多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9000余元,比2007年的人均2000多元翻了3倍多,私家车达296 辆。艾胜虎接任支部书记时,社区有党员32名,而在他的主持下,社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增至58名,另有18名积极分子正在向组织靠近。近年来,新街社区先后荣获平顶山市民族团结先进单位、鲁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下汤镇先进党支部、经济发展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五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4年伊始,艾胜虎把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
在他的办公室,一幅巨大的规划图显示:新规划项目总投资3.7亿元,占地89亩。沿新大桥引桥路西,拟建120亩游园、活动广场。进入下汤镇的主干道拓宽至40米,开发河滩荒地100余亩,建设新型园区。计划投入资金550万元,规划建设社区幼儿园,建筑面积5858平方米,设12个班,每班45人,内设电教、食堂、宿舍、医院等配套设施,本社区儿童入托学费、伙食费全免,区外儿童按成本收费。计划投入资金580万元,建设社区养老院,规划面积达6345平方米,建成后可同时容纳140位老人入院养老。届时,本社区老人免费入院,兄弟村老人入院按成本计费。该项目计划2014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外还计划建设社区休闲娱乐广场和社区污水处理厂。园区周边的商品门面房,全部租给社区居民,规划建设美食一条街、果蔬批发一条街、山货特产一条街,并实施统一管理,集中经营。
望着这宏大的规划,听着他生动的讲解,让人如入梦境。但看着眼下,我不禁要问:“投入那么多,资金哪里来?”
他嘿嘿一笑说:“这你就是外行了,是经营上的事。按照设计规划,建筑商先行垫付开工,初具规模后,各类房屋收取预售定金,以此获得资金运营。”
“如果没人交定金呢?”我又问。
“抢还抢不到手呢,这是终生受益的事,谁不愿干啊。”
他说等我再来时,一定给我展示一个新型而真实的庄园。
他能做得到。这是我们的约定。
离开的时候,我依依不舍。多么想在这个充满温馨和蓬勃生机的庄园里,享用生活和未来。
转身回眸的一瞬,我仿佛看到一座新型的农村社区矗立在豫西的大地上,熠熠生辉,光耀中原。
下汤镇历史悠久,自古为南阳与洛阳、汝州的通衢之地,是富甲商人旅途歇息的驿站,骡马车帮的集散地。推车挑担,杂耍唱曲,江湖侠客,市井小民,汇聚于此,经朝繁华,历代昌盛。
远远望去,下汤镇好似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安详地躺在青山的怀抱里。清澈的河水玉带似的从镇前流过,眼前的画面便充满了诗意和灵性。
据说想见到这里的支部书记艾胜虎很不容易,因为他是个大忙人。而我很幸运,也许是出于旧识之情,他爽快应了我的采访之约。我驱车赶到的时候,天空下着零星小雨,他已经在新落成的办公大楼前等我。他依旧留着标志性的短胡须,神采奕奕,热情中不失礼数,豪爽中透着真诚。
一番寒暄后,他引着我参观了刚刚落成、正在装修的社区办公大楼。这座气派的大楼总投资560万元,主楼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东、西两座配楼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分别用作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招待所。走马观花,他又带我参观了幽雅舒适的民族苑居民社区。
第二天,他要外出洽谈投资项目,我便一人走进了镇子。
二
1958年修建昭平台水库,下汤镇成了淹没区,大片的土地消失在水库之下。没有土地的下汤人,不得不另寻一条生存之道。改革开放后,大批的下汤人走出自己的家园,组成一支庞大的经商队伍,遍布全国各地,生意涉及各种门类。长期的在外锤炼,不但让这部分人眼界开阔、精明干练,而且造就了他们吃苦耐劳、智慧大气的特质。没有走出去的下汤人,则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经商为主,谋划着自己的幸福生活。下汤人虽然失去土地,但在盛世春风的吹拂下,总体看并不贫穷,日子殷实滋润。
日月更迭,四季轮回。2007年由于多种原因,下汤镇新街社区党支部陷入泥沼,积重难返,几近瘫痪。
这年初秋的9月,艾胜虎在郑州新郑机场候机时,突然接到当时镇党委书记的电话,要他速速赶回,有急事相告。一时间,他有点摸不着头脑,但组织的召唤不容迟疑,因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
刚一见到镇党委书记,书记就直奔主题,说要他接任新街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一职,理由是他群众基础好,威望高,有胆识有魄力。老书记还教导他说,一人富不算富,带领社区群众改变小打小闹的局面,集体致富,才显英雄本色。老书记的口气不容他推辞和辩解,没留下半点商量的余地。
那一夜,他辗转反侧,失眠了。
艾胜虎,1963年出生于鲁山县下汤镇,回族,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下汤最早走出去的打拼者,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实干型企业家。他坐拥雄厚的资产,其麾下有十几个公司,涉及各种行业,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他出色的经营管理能力,可窥一斑。
是什么促使他答应接下支部书记这个职位的呢?从与他的谈话中,我发觉有两个关键词可以诠释他当时的真实想法。一个是“信任”,当一个人被大家完全信任的时候,其实是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就像一个舵手、一个船长,大家的前途都押在了你的身上,这让你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敢于担当,勇往直前。另一个是“情结”,就是对故土和乡邻的感恩情怀。这里的土地生养了他,赋予了他坚毅执着的秉性和干事创业的气概。
少年的苦难经历,恍若昨天。艾胜虎从小家里兄妹多,日子贫穷,食不果腹,到了冬天甚至连个避寒的地方都没有。他告诉我,十岁那年冬天,他一个人睡在大门口的过道里,寒风顺着木门的缝隙钻进来,冻得他根本无法入睡。那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和梦想就是将来一定要建一座大房子,有一个温暖而富裕的家。
现在,他圆了自己的梦,坐拥亿万家产,该有的都有了。即便当下不再开拓新的事业,其积累的资产也终生享之不尽。而且近些年来,他给乡邻的资助和关爱已经很多了。
再说那时社区的状况犹如一团乱麻,丝丝缠绕,环环束缚,一旦陷进去很难从容脱身。他深谙人情世故,完全有理由不去接这个烂摊子。
可他无法拒绝,一种原始的情感迅速发酵成为一种动力,让他的才情挥洒在故土上,无怨无悔。
三
动力来自信心,信心来自能力。
他说,想把社区搞好,全面致富,就要改变分散的经营模式,由社区统筹,长远规划,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于民有利的方案,而后依靠两种人就可以把事情做起来。这两种人一是党员干部,二是社区居民。
不怕乱如麻,只要用心慢慢理顺。
上任伊始,艾胜虎不急不躁,摸清居民的怨气在哪里,掌握居民的所需所求,抓住居民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他带领新街社区党支部搞了一个“民情日”活动,这是他精心策划和搭建的一个党群互动的平台。
他永远忘不掉那个场面,牢骚、抱怨、要求、意见和建议,铺头盖脸而来,每一条都代表着居民的心声。那一天,他们听取记录居民意见和建议72条,他一件件梳理,缓轻就急,当场承诺落实解决53件。
一次民情日活动,让他的良好声誉在居民心里落地生根。
艾胜虎乘胜追击,开始实施他的第一个民心工程——解决居民饮用水问题。
下汤温泉素以温度高(水温63℃)、流量大(每小时涌出量34吨)、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医疗价值高(对治疗皮肤病、类风湿、关节炎等10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著称。但地下温泉水中所含物质复杂,长年饮用,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
饮用水问题长期困扰着这里的居民,却一直得不到解决。这是关乎民生大计、子孙后代的重大问题,艾胜虎就从这个难点入手,决心了却几代人的心愿。他善于把握时机,适逢他的朋友来下汤投资项目,需要占用荒地,当时按国家有关规定每亩荒地补贴3万元,艾胜虎以朋友的身份说明社区面临的困难,恳请朋友每亩额外拿出5000元,再加上自筹资金共计160万元,全部用于饮用水改造工程。选址定位,取眼凿井,彻底改造老化的自来水管线,把原供应3000人的自来水管线增扩至可供4万人用的饮水管网,设计使用年限80年。这项改造工程仅用时90天,竣工投入使用后,社区居民喝上了放心水,大家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无论做什么事,艾胜虎都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重要环节。
新街社区回、汉两族矛盾长期积累,成为社会隐患,随时都可能爆发冲突。经过深思熟虑,艾胜虎寻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实,要解决新街社区的民族矛盾,说到底就是要使两族人民相互理解、彼此尊重。艾胜虎在党员干部和居民中倡导,回民要理解汉民的生活习俗,汉民要尊重回民的宗教信仰,在一个大家园里,要和睦相处。只靠说教和宣传不行,还要见实效。接着,他先捐资25 万元,再倡议党员干部带头捐资,只几天时间,共筹资金60多万元,建成了下汤镇第一座清真寺。自此,当地回族群众有了宗教活动场所和信仰自由的空间,一下子缓解和遏制了双方矛盾,有效维护了民族团结。
豫西的尧山风景区,有河南后花园的美誉,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的游客前来度假观光。下汤镇就坐落在尧山脚下的百里温泉带上,这里也是游客往返尧山的必经之地。既有区位优势,也有资源优势,这给没有多少耕地的下汤人提供了经商的有利条件。
随着下汤镇旅游业的不断繁荣,前来购房、投资、做生意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无疑活跃了辖区经济,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盗窃等案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给前来投资的客商带来了担忧和恐惧。
面对该情况,艾胜虎及时提出整治社会治安,净化社会环境,打造平安社区,让居民安居乐业,让客商无后顾之忧。
思路和决心有了,关键是落实行动。当时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没有可用资金,艾胜虎没有犹豫,自投资金12.5万元,在主要街道、居民小区安装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施全天候动态管理。
关于这件事我问他:“大家的公益事业,你为何自掏腰包?”他淡淡一笑说:“没办法,当时村里底子薄,拿不出钱,我就捐助了。我急于把这件事做好,确保社区平安和好的投资环境,要不我们以后的事也做不起来。”
艾胜虎的日常应酬很多,无论朋友来访还是公务接待,他都是自费招待,至今没有在公家账上报销过一分钱。这个说法我在其他干部和社区居民口中得到了证实。
老书记的话时常在艾胜虎耳边回响,他始终把下汤镇新街社区的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对社区居民守着宝地没钱花的情况,艾胜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鼓励大家要主动拓宽思路,扩大收入来源,提高生活质量。对那些有好项目而又苦于没资金的自主创业的居民,他个人大力给予资金帮助。几年来,通过他的大力扶持,新街社区先后打造了清香斋、鸿源饭店、兴达超市等20余家全县有名的餐饮、零售业新星,为全镇100余人创造了就业岗位。
几年时间,下汤镇新街社区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社区居民手里有钱了,不少人还开上了新车。但胆识和魄力非凡的艾胜虎没有就此满足,他带领新街社区党支部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继续着他的宏伟蓝图。
艾胜虎把商业经营模式巧妙地应用到新街社区的开发运作中。合理利用集体的闲散荒地,投资建造新街社区廉价安居工程,设计建筑面积6.038万平方米。一期主体工程由社区投资4000万元兴建民族苑小区,设计建筑面积2.368万平方米, 2013年10月投入使用。这些安居房按均价每平方米600元分配给172户社区山地散居户、住房特困户和住房困难户。目前,大部分回族居民已入住。一期工程建成的临街门面房一次性出售,获净利润500多万元。社区居民住上了廉价房,还分到了5000元红利。二期廉价安居工程项目建成后,加上引资改造旧房区项目,可保障新街社区居民三代人不做房奴。
四
出去打理公司生意他是艾总,回到村里他是艾书记。一位居民对我说,艾书记管我们吃水,管我们住房,还管我们的后事。
后事也管?我更为好奇。
生有所养,老有所葬,这是很多人的理想归宿。历代生长在山区的农民,对风水和地脉有着虔诚的膜拜和信奉。为了节约土地,规范殡葬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消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艾胜虎带领支部规划了公益性质的花园式回族公墓和汉族公墓项目。社区“两委”自筹资金90万元建成了占用荒坡地面积40亩的回族公墓、占用荒坡地面积55亩的汉族公墓。目前,公墓已投入使用,这在具有浓厚传统的豫西山区,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说起来容易,听起来传奇,而其中的苦辣酸甜,艾胜虎早已化为痛并幸福的记忆。他不愿重提走过的路,只愿抬头去寻找远方的风景。
我问他:“没遇到过阻力?”
他叹了口气,太多太大了。和基层群众打交道太难了,不像做企业,你安排别人做就行了。这明摆着是为大家好的事,还要反复动员、做工作,触动谁家的利益都是个麻烦事。
“举个例子。”我想让他倒倒苦水。
他摇摇头。
“后悔过吗?”
“不止一次。我写过两次辞职报告,都没批准。”
“为啥还要干下去?”
“我圆了自己的梦,也圆了大家的梦,看到父老乡亲住进舒适的小区楼房,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
截至目前,下汤镇新街社区集体经济资产累积2000多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9000余元,比2007年的人均2000多元翻了3倍多,私家车达296 辆。艾胜虎接任支部书记时,社区有党员32名,而在他的主持下,社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增至58名,另有18名积极分子正在向组织靠近。近年来,新街社区先后荣获平顶山市民族团结先进单位、鲁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下汤镇先进党支部、经济发展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五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4年伊始,艾胜虎把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
在他的办公室,一幅巨大的规划图显示:新规划项目总投资3.7亿元,占地89亩。沿新大桥引桥路西,拟建120亩游园、活动广场。进入下汤镇的主干道拓宽至40米,开发河滩荒地100余亩,建设新型园区。计划投入资金550万元,规划建设社区幼儿园,建筑面积5858平方米,设12个班,每班45人,内设电教、食堂、宿舍、医院等配套设施,本社区儿童入托学费、伙食费全免,区外儿童按成本收费。计划投入资金580万元,建设社区养老院,规划面积达6345平方米,建成后可同时容纳140位老人入院养老。届时,本社区老人免费入院,兄弟村老人入院按成本计费。该项目计划2014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外还计划建设社区休闲娱乐广场和社区污水处理厂。园区周边的商品门面房,全部租给社区居民,规划建设美食一条街、果蔬批发一条街、山货特产一条街,并实施统一管理,集中经营。
望着这宏大的规划,听着他生动的讲解,让人如入梦境。但看着眼下,我不禁要问:“投入那么多,资金哪里来?”
他嘿嘿一笑说:“这你就是外行了,是经营上的事。按照设计规划,建筑商先行垫付开工,初具规模后,各类房屋收取预售定金,以此获得资金运营。”
“如果没人交定金呢?”我又问。
“抢还抢不到手呢,这是终生受益的事,谁不愿干啊。”
他说等我再来时,一定给我展示一个新型而真实的庄园。
他能做得到。这是我们的约定。
离开的时候,我依依不舍。多么想在这个充满温馨和蓬勃生机的庄园里,享用生活和未来。
转身回眸的一瞬,我仿佛看到一座新型的农村社区矗立在豫西的大地上,熠熠生辉,光耀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