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阅读,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做到根据教学内容有步骤地施教,加强课内自主学习,然后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做好课外阅读指导,同时重视阅读能力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 自读 自悟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深切地体会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对学生自主发展及语文教学的重大意义。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关键
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有了兴趣,学习主动性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也就产生了永久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就能够超常表现出来。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很多方法,都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够明确阅读目的,但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这才是主要问题。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可能会出现忽“热”忽“冷”现象,这时教师要注意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经常性地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活动,如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或结合教材,提醒学生,不能使他们懈怠。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
二、教师范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
文章表达的主题、人物的情操、有趣的故事情节被教师用抑扬顿挫、优美和谐的语调,以及准确的情感处理,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范读出来,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用平和的语气朗读课文的叙述部分,但关键处要有所变化如: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反问句要读出愤怒但又束手无策的感觉,后一句读出无奈与可怜之感。通过语气变化体现当时中国人与洋人不同的地位,所以周恩来悟出了要拯救贫苦人民必须先使国家强大这一真理。再如第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朗读时要坚定有力,一字一板的大声读,教师要读出周恩来的胸怀博大、志向远大。再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此时教师朗读时要读出肯定、佩服的语气,让学生体会到魏校长被周恩来的话感染,产生的感叹之情。教师的范读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而且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模仿朗读,潜移默化中学生学会了阅读的基本方法。
三、培养阅读时要突出情感因素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表情达意是语言的基本功能。文学作品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文章,无不以情动人,以情寓理,因为这其中都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要想让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突出情感因素,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强大动力。无论是教写人的还是叙事的文章,也不管教说明文或议论文,都应该引导学生领悟、体验课文的语言表述所传达的作者的爱憎之情,褒贬之义。总之,教师始终都要以情动人,教出情味,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内涵及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加强课内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措施
老师的启发引导虽然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提高,所收到的阅读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比课内的更好。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自读。要想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那么就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首先理解重点字词、画出重点语句,其次初步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意图等,最后让他们交流自己的感悟,不仅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且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帮助学生探索发现阅读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包公审驴》一课,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提出这些问题:包公为什么审驴?包公是怎样审驴的?结果怎样?等等。通过解题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同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发现问题的兴趣,在解决问题中采取恰当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这样在一次次的实践练习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通过学生自读感悟培养创新意识。阅读教学中,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设计、适时地引导,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交流,创设机会同学交流,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感悟,并在交流中获得提高。此外还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敢于标新立异,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营造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
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的过程。教师是和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因此,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学习,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他们才会充分参与、畅所欲言。教师的亲切往往被学生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更应该给予奖励,因为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促进发展的目的。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一个需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达到合理分配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为达这一目的,教师要让最优化作为教学的指导原则,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活动中去,把阅读教学推进到崭新的阶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 自读 自悟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深切地体会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对学生自主发展及语文教学的重大意义。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关键
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有了兴趣,学习主动性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也就产生了永久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就能够超常表现出来。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很多方法,都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够明确阅读目的,但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这才是主要问题。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可能会出现忽“热”忽“冷”现象,这时教师要注意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经常性地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活动,如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或结合教材,提醒学生,不能使他们懈怠。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
二、教师范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
文章表达的主题、人物的情操、有趣的故事情节被教师用抑扬顿挫、优美和谐的语调,以及准确的情感处理,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范读出来,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用平和的语气朗读课文的叙述部分,但关键处要有所变化如: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反问句要读出愤怒但又束手无策的感觉,后一句读出无奈与可怜之感。通过语气变化体现当时中国人与洋人不同的地位,所以周恩来悟出了要拯救贫苦人民必须先使国家强大这一真理。再如第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朗读时要坚定有力,一字一板的大声读,教师要读出周恩来的胸怀博大、志向远大。再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此时教师朗读时要读出肯定、佩服的语气,让学生体会到魏校长被周恩来的话感染,产生的感叹之情。教师的范读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而且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模仿朗读,潜移默化中学生学会了阅读的基本方法。
三、培养阅读时要突出情感因素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表情达意是语言的基本功能。文学作品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文章,无不以情动人,以情寓理,因为这其中都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要想让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突出情感因素,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强大动力。无论是教写人的还是叙事的文章,也不管教说明文或议论文,都应该引导学生领悟、体验课文的语言表述所传达的作者的爱憎之情,褒贬之义。总之,教师始终都要以情动人,教出情味,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内涵及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加强课内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措施
老师的启发引导虽然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提高,所收到的阅读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比课内的更好。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自读。要想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那么就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首先理解重点字词、画出重点语句,其次初步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意图等,最后让他们交流自己的感悟,不仅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且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帮助学生探索发现阅读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包公审驴》一课,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提出这些问题:包公为什么审驴?包公是怎样审驴的?结果怎样?等等。通过解题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同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发现问题的兴趣,在解决问题中采取恰当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这样在一次次的实践练习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通过学生自读感悟培养创新意识。阅读教学中,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设计、适时地引导,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交流,创设机会同学交流,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感悟,并在交流中获得提高。此外还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敢于标新立异,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营造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
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的过程。教师是和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因此,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学习,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他们才会充分参与、畅所欲言。教师的亲切往往被学生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更应该给予奖励,因为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促进发展的目的。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一个需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达到合理分配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为达这一目的,教师要让最优化作为教学的指导原则,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活动中去,把阅读教学推进到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