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普及全国,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些全新理念像阵阵清风吹进校园,渗透到师生心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加强数学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生活化已成为当前教师研究的焦点问题。然而,不得不承认新课改在落实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尴尬,在现实的课堂中受形式主义的影响,一味追求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而忽视了学科本身双基的形成。在我们对学科教学生活化获得更深层次注解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研究与实践中所产生的困惑和局限,以避免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不必要的偏差,避免使教学走进误区。
一、只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忌“生搬硬套”的生活包装。
许多数学课都有这样的现象:先创设一个所谓的“生活化情境”,再钓鱼般地引出问题,然后将“生活”抛在一边,直接去解决数学问题,把数学的生活化变成了“生活+习题”的简单组合。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不少老师会引入小朋友喜欢的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参与新内容的学习,如天线宝宝、蓝猫淘气……由于这些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形象的引入,课堂气氛往往能一下活跃起来,但教师在后继教学中往往会这样设计:“×××想考考小朋友,比比谁聪明,好不好?”在学生异口同声说“好”的基础上,老师的教学模式便成了“卡通人物+计算内容”。这样的教学其实质是搞了一个生活的包装,忽略了“生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打着 “数学生活化”的旗号,走着传统教学的老路。
2、忌“画饼充饥”的生活形式。
一位老师在教三年级数学《统计》一课时,为了拉近这种数学方法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整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先是在一开始设置了一个有关“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案例,让学生讨论最佳方案,最后又设计了组织小组合作研讨,前后累计长达十多分钟。如果说一开始设置这样一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对统计内容的理解,那后边就纯属画蛇添足了。我们在这里试想,数学教学的真正目标是什么?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还是拉近与生活的联系?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进程中,不能不说我们的老师在不自觉中给自己的教学行为掺进了许多非学科的因素,导致了许多无效的教学行为,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教学时间。那些时髦的看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做法,那些看似生活化的细节,表面上课堂气氛是活跃了,学生是主动投入地去学了,但不利于实现学科教学目标,或者偏离了学科教学本身的一些非学科的东西,就应该理性地将其从课堂中剔除掉。
二、只注重教学情境生活化,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数学性
课堂上,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先出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地中间有一条流动的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桥,河边有好多漂亮的小花,还有几棵小树,树下有三组灰兔子。教师问:小朋友们看见了什么?有的说看到了小河,有的说看到了小桥,有的说看到了草地,还有的说看到了好多漂亮的小花……6分钟过去了,没有学生说看到了兔子。教师急了,问:“难道你们没有看见兔子吗?”……
上述问题情境的提出目的不明确,教师的本意是希望学生发现兔子,可由于一年级学生回答问题总习惯于从自己熟悉的入手,他们先看到的可能是小河。而在思维上存在迁移性,很容易模仿别人的回答,忽视了对3组兔子的“发现”。这也是我们在听公开课时常遇见的现象。其实教师在出示主题图后,可直接提出:“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是提数学问题,而不是画中的图案。
三、只注重数学活动生活化,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现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倡学习有用的数学,数学要体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体现这一思想,会随意杜撰生活内容。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了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配玻璃”便成了这节课的“专利”:“星期天,小明在擦窗户时,不小心把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小明想要配一块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运用这一“生活的案例”似乎能很好地巩固所学知识。然而细细想来,窗户上的玻璃打碎后,未必有完整的长和宽;再说,如果谁配玻璃还要带上破玻璃的话,那一定是一个傻子,是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的。因此类似“配玻璃”的案例表面上看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但实际上是生活素材的杜撰。
四、只注重数学应用生活化,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在《年月日》的教学中,为了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年、月、日”的概念,教师在课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正是老师的生日,今天我邀请你们一起过生日,好吗?”然后,引出“年、月、日”这个概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开始了数学的学习……
虚构了一个生日,虚构的是一种情境,但在课堂上,在学生的学习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真真切切的积极的学习状态。有迹象可以肯定,没有一个学生有时间去怀疑过这一切,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生日”带来的愉悦的学习心情。
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中,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密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获取合适的生活素材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努力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无论选取的素材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倡导数学教学适度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基于生活;但数学也应该高于生活,数学并不只是生活的简单复制,学习数学并不只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学习本身的需要。
一、只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忌“生搬硬套”的生活包装。
许多数学课都有这样的现象:先创设一个所谓的“生活化情境”,再钓鱼般地引出问题,然后将“生活”抛在一边,直接去解决数学问题,把数学的生活化变成了“生活+习题”的简单组合。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不少老师会引入小朋友喜欢的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参与新内容的学习,如天线宝宝、蓝猫淘气……由于这些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形象的引入,课堂气氛往往能一下活跃起来,但教师在后继教学中往往会这样设计:“×××想考考小朋友,比比谁聪明,好不好?”在学生异口同声说“好”的基础上,老师的教学模式便成了“卡通人物+计算内容”。这样的教学其实质是搞了一个生活的包装,忽略了“生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打着 “数学生活化”的旗号,走着传统教学的老路。
2、忌“画饼充饥”的生活形式。
一位老师在教三年级数学《统计》一课时,为了拉近这种数学方法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整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先是在一开始设置了一个有关“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案例,让学生讨论最佳方案,最后又设计了组织小组合作研讨,前后累计长达十多分钟。如果说一开始设置这样一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对统计内容的理解,那后边就纯属画蛇添足了。我们在这里试想,数学教学的真正目标是什么?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还是拉近与生活的联系?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进程中,不能不说我们的老师在不自觉中给自己的教学行为掺进了许多非学科的因素,导致了许多无效的教学行为,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教学时间。那些时髦的看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做法,那些看似生活化的细节,表面上课堂气氛是活跃了,学生是主动投入地去学了,但不利于实现学科教学目标,或者偏离了学科教学本身的一些非学科的东西,就应该理性地将其从课堂中剔除掉。
二、只注重教学情境生活化,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数学性
课堂上,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先出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地中间有一条流动的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桥,河边有好多漂亮的小花,还有几棵小树,树下有三组灰兔子。教师问:小朋友们看见了什么?有的说看到了小河,有的说看到了小桥,有的说看到了草地,还有的说看到了好多漂亮的小花……6分钟过去了,没有学生说看到了兔子。教师急了,问:“难道你们没有看见兔子吗?”……
上述问题情境的提出目的不明确,教师的本意是希望学生发现兔子,可由于一年级学生回答问题总习惯于从自己熟悉的入手,他们先看到的可能是小河。而在思维上存在迁移性,很容易模仿别人的回答,忽视了对3组兔子的“发现”。这也是我们在听公开课时常遇见的现象。其实教师在出示主题图后,可直接提出:“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是提数学问题,而不是画中的图案。
三、只注重数学活动生活化,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现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倡学习有用的数学,数学要体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体现这一思想,会随意杜撰生活内容。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了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配玻璃”便成了这节课的“专利”:“星期天,小明在擦窗户时,不小心把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小明想要配一块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运用这一“生活的案例”似乎能很好地巩固所学知识。然而细细想来,窗户上的玻璃打碎后,未必有完整的长和宽;再说,如果谁配玻璃还要带上破玻璃的话,那一定是一个傻子,是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的。因此类似“配玻璃”的案例表面上看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但实际上是生活素材的杜撰。
四、只注重数学应用生活化,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在《年月日》的教学中,为了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年、月、日”的概念,教师在课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正是老师的生日,今天我邀请你们一起过生日,好吗?”然后,引出“年、月、日”这个概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开始了数学的学习……
虚构了一个生日,虚构的是一种情境,但在课堂上,在学生的学习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真真切切的积极的学习状态。有迹象可以肯定,没有一个学生有时间去怀疑过这一切,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生日”带来的愉悦的学习心情。
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中,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密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获取合适的生活素材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努力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无论选取的素材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倡导数学教学适度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基于生活;但数学也应该高于生活,数学并不只是生活的简单复制,学习数学并不只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学习本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