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 方寸之间的艺术

来源 :TA生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x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刻印等,凡在金铜玉石等材料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鼎盛于秦汉,光大于明清。印章,又有“玺”、“宝”、“记”、“章”、“关防”、“符”、“契”、“押”等各种称呼,是作为印于文件上表鉴定或签署的一种文具。在古老的华夏历史中,印章一直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只称“印”。魏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印章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在漫长的发展史中,印章逐渐成为收藏中独特的艺术门类,材质从铜银金之类直至玉石牙角等,种类繁多。
  在瓷玉大项的收藏洪流中,卢忠新却另辟蹊径,专攻收藏项目中的印章门类,渐成气候,成为江城圈内有名的金石玩家。“印学的传承和对人的陶冶是独具文气的。”卢忠新介绍说,印章天地虽小,但学问博大精深。通过“印章”这个媒介,可于古人的艺术思想宝库中采撷英华。金石篆刻自古就是文人雅士、书画爱好者案头的必备之物,是文房雅玩中文化底蕴最深厚的门类。
  方寸之间,独具美感
  卢忠新是从雕刻印章着手,逐渐转向收藏中这类略显“小众”的印章门类。他自2000年入行,最早从杂件玩起。“我早在1975年就学习刻字,那时用木头、石头和牙刷的截面练习,无师指点,自己摸索。当时对刻印很是痴迷,左手指都留下各种冲刀后的伤痕。”出于对书法和篆刻的爱好,卢忠新于2003年着手转向印章的专项收藏。“我对印章的要求很考究,眼光犀利,追求真与美。”和大部分仅在地摊和店面淘宝转悠的传统藏家不同,卢忠新于2004年在淘宝网开了自己的古玩网店,近几年他以“梦古楼”网名在雅昌、盛世等专业网站上与全国印友互动、“晒”自己的藏品,取长补短,提升很快。他认为这样可扩大视野、增加触角、接轨市场,将自己的藏品分阶段性地淘汰,以藏养藏以备置换更好的藏品,也是双赢的举措。
  在印章收藏中,卢忠新异常偏好闲章。他称自己的收藏“以明清闲章为主,可藏可用”。所谓闲章,是指姓名印、官印之外的印章。闲章乃远继秦汉玺印之后的一种吉语印演化而来的印章,其印形、章法布局、文字结构方面与姓名私印基本相同,只是多了很多文化情趣和闲情雅致。“闲章的出现使以往的单纯的实用艺术的官印、姓名印,发展成为独立的具有文学含义的一门欣赏艺术,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和奇妙的艺术功能。”卢忠新说,“闲章,可藏可玩,因为文人的钟情而异彩纷呈。闲章入印的印文内容非常丰富,记事、言志、抒情、咏景、咏物,充满了哲学、美学、文学色彩,诙谐可爱,耐人玩味。”著名画家张大千的闲章,印文取材多样,如“乞食人间尚未归”、“万里写入胸怀间”、“不负古人告后人”、“东西南北之人”、“风儿又起雨儿又急”等,意蕴生动,美不胜收。曾以木匠为业的齐白石,成名后,刻“甑屋”、“鲁班门下”、“画吾自画”、“我自做我家画”等闲章流传于世。
  继秦汉玺印之后,明清两代的流派印章是中国篆刻史上又一高峰,产生了许多开宗立派、风格迥异的篆刻大家,印章面目多样,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明清时期文人画得到蓬勃发展,中国书画中所谓“四绝”——即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模式愈益兴盛,闲章所刻的内容和题画诗跋起了相互呼应补充。印章本身的篆刻工夫和文字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仍有极丰富的美学价值,值得玩味。
  卢忠新介绍,类似此种民间收藏,每一件都为独特的藏品,无范本可言。印章收藏也许入门较低,但难度较高,仅就印文而言,需对繁体、篆书、异体等古文有较高认知度,学养绝非一夜之间即可造就。过去篆刻之人大批为工匠,明清后随着各种石材入印,降低了雕刻的难度,文人也加入篆刻行列。印学文化源远流长,印章寄托古人的情趣,方寸之间的气象万千和文化底蕴,在把玩思索中收获颇丰其乐趣和缘分的喜悦难以言喻。
  卢忠新的印章收藏之道
  卢忠新在收藏的道路上专攻印章,一路走来,对收藏的感受也颇为深刻。“现在收藏被大众所熟知,因为其本身的价值,更多和经济利益挂钩。但是收藏是种投资,不是投机。“他说,“所谓投资的是自己的闲钱、闲暇时间和精神寄托。产出的是愉悦的心情、保值增值的物品和日益提高的收藏知识和理念。”当然,他也提到,其中的副产品是“走眼”后交的学费、与宝贝失之交臂的懊悔和对收藏品朝思暮想的牵挂。
  主攻金石的卢忠新认为,收藏门类繁多,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收藏类别和目标。具体可根据个人爱好、经济实力来确定收藏的对象——定好位,藏出自己的特色、品出自己的水平。在心态上,保持平常心,藏品多如牛毛,不可能尽收囊中,有的能有一瞥之缘就足矣。老印收藏,方寸之间,包涵了几千年文化积淀,以现在的高仿技术、电脑摹刻水平造几方名家名印是很容易的事,在捡“大漏”之前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收藏印章特别是闲章,一定要有较高的文化、文学、文字修养,对各种印材、篆体、印风、流派有所了解,对历史条件下的自然磨损、包浆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另外,要确定一个闲章的收藏主题或系列,在玉印、石印、铜印等系列方面潜心研究,在流派印、闲章、花押等方面系列收藏,假以时日,必有所获。
  1明清和田白玉龟钮图案印章 直径1.8CM
  此款印章以小巧精致,构思精巧见长;材质为和田白玉,寿龟造型,其雕工简练,姿态生动,四周满工。图案为人乘瑞兽,造型古拙,形制少见。
  2寿山芙蓉石荷花钮闲章 “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高6CM
  芙蓉石为叶腊石类,粘土矿物。其硬度较低,为常用印石一种,以色深为佳。此款印章由前几年在上海的文物展销会购回,五面满工,雕工精湛。印石上雕刻荷花莲叶图样,象征“清净廉洁”;印面文字为白文秀美灵动,“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出自《后汉书·仲长统传》,尽显愤世嫉俗之文人胸怀于自然的豁达与自如。
  3祝孝美:“封侯(蜂猴)”象牙印章,
  微刻“严先生祠堂记”辛已(1941年)燕京任雨厂刻
  象牙材质其表面没有珐琅质覆盖,质地细腻,硬度适中,光泽柔和,牙纹细洁,为制印的天然良材。此牙章刻有蜂窝和猿猴图样,谐音“封侯”,寓有吉意。边款刻有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足本约280余字,工整细密,其字体肉眼难以辨识,全凭工匠手感雕刻,雕工精湛,品相完好。
  4清代回首瑞兽铜闲章“毋不敬”高3.5CM
  “毋不敬”源自朱子《礼记》首篇:“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毋不敬”是警示语,时刻提醒我们要敬畏天地万物、敬重国家民族和庶民百姓。瑞兽回首,突出了猛兽的温顺可爱,古朴大方。印面为朱文,规矩有力。铜印章硬度较高,不易雕刻,狮子钮的铜私章较多,特别好的闲章市场上难见踪影。
其他文献
李乃蔚  1957年生于重庆,1978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武汉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国务院津贴  与印象中的艺术家相比,李乃蔚显得相当友善和客气。  在李乃蔚近十平米的办公室内,摆放着一张4米长的画桌,铺着白色的绒布,画桌的左侧摆放着一些绘画书籍、古典音乐CD及两个小音响,近百只不同型号的毛笔则整齐的罗列在右边,有几只浸着水墨斜倾于墨盘沿上,等待挥毫。洁白的墙面贴着四幅近已完
期刊
当代艺术正在还将继续发生着,凡是一切让你觉得对或不对的事情,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而不必去迎合大众,这正是当代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肖丰  毕业院校:1983年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本科;1999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访问学者;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博士研究生  主要成就: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油画学会湖北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市最佳青年美术家奖  代表作:《中国光影》、《中
期刊
李峰  工笔画家,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  李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内敛文雅的学者风范,有着工笔画家所特有的严谨和细致的作派。结合之前的戎军经历,许多人无法将其和李峰的绘画联系起来。然而他笔下工整细腻的女性形象,却不折不扣地反映出画家内心深处的对纯美追求的情怀。“我一直主张追求单纯简约的美,画的也是唯美的东西。”作为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李峰调侃自己画风偏于保守而不前卫,“在现代社会里,浮躁的东
期刊
钟孺乾  1950年生于湖北,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2000年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南民族大学美术院院长、教授  代表作:《柔术村》、《高空杂耍》、《阳光下的舞蹈》、《马戏97》  2004年出版《绘画迹象论》  钟孺乾的名字是启蒙老师邦先生所起,“儒”是派,批孔时改为“孺”,“乾”是套路,弟弟顺叫“坤”。这名字常常给人造成错觉,以为是位学究,或是诗礼传家的书生。  国画家、书法
期刊
南山央校校长李庆明倡导“田园教育”, 精心打造着这片校园的教育净土,贯彻他心中的理想国,却突然收到解聘通知。被解聘后的李庆明表示“让我在央校做个园丁也愿意”;但数周过去,声势渐消,他黯然表示自己很难继续留在这为之呕心沥血9年的地方。  人物介绍:李庆明生于1959年,80年毕业于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因着对教育的热爱一直投身此行。在特级教师、中央教科所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后,他从2003年9月在中央教科
期刊
王尊  油画家,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当代油画教研室主任  当代艺术发展至今,早已超脱了传统的架上绘画的范畴。各种行为、装置、新媒体艺术的多样体裁发展变更,在倡导现代精神和语言的背景下,艺术家们竭力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当代性”,而不再局限于单纯绘画的表现手法。油画家王尊2000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2005年继续在美院完成硕士学位的深造,学院科班出身的他具有新锐画家独特的气质:“我不喜欢‘艺术
期刊
李三汉  1954年生于湖北黄陂,1978年毕业于湖北省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业,现为湖北省美术院雕塑研究创作室主任  作品《忙》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三等奖  2010年创作大型雕塑作品《中华三百六十行》  2011年创作大型雕塑作品《首义烽火》,纪念辛亥一百周年  亨利·摩尔说:“一件雕塑作品可比真人高大好几倍,但是感觉上却是小的,而几英寸高的小雕刻却可以给人以很大的纪念碑那样宏伟的印象,因
期刊
TA:您怎样看待您这9年在央校的付出?  李庆明:9年的时间,我觉得自己在央校就像做了一个梦。在这块能供我“试验”的田地上,用自己的方式去实践我的教育梦想。我所作的一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民众的认可。9年来我在央校做的主要工作是均衡一个“加减法”。所谓“减法”就是减负——减轻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加法”就是一种发展的观点,发展孩子们应该有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课程改革是必须的。  TA:能否谈谈您的特色教
期刊
董继宁  毕业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省美术院院长、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主任  代表作有:  《秋水无际》被北京中南海勤政殿收藏  《月光下的茅屋》入选“百年中国画展”  其作品获澳大利亚“93悉尼”亚太地区水墨画大赛金奖、1990年北京国际艺苑首届中国画5年成就美术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今年8月,董继宁入选为“中国最具升值潜质的百
期刊
袁晓舫  1961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1979一1998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4522部队服役。1986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  代表作:“飞行计划”系列、“玻璃花开”系列。  见到袁晓舫是在湖北美术馆的“再历史”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的开幕式上。他的新作:三屏黑白录像《早读》正在湖北美术馆的2号展厅陈列播放。关于历史图像的展览一直是当代艺术的表征之一,袁晓舫参展的装置作品更以独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