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筑行业,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材料之一,其混凝土构件是建筑结构最主要荷载承力的组件。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质量问题。目前建筑物中的主要材料混凝土已越来越受到施工企业的重视,然而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对于施工中混凝土的使用质量要求不断的提高。当前从建筑业的总体发展的趋势来看,混凝土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更加重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
在我国的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目前得到了极大地改进,但是存在的问题依旧是很多的,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时候,掌握好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保障。
一. 混凝土原材料造成的问题原因探析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方便运输、拌合混凝土,多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现场施工。长时间、长距离的运输已拌合的混凝土势必会导致水灰比变大,混凝土变稀等情况发生,难以保证混凝土正常的质量。如果现场拌合混凝土材料中的粗集料和细集料自身含泥量过大而未进行冲洗或冲洗不彻底会导致拌合混凝土强度降低不合标准。粗集料的级配系数不合理,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的配料比例不准确,极有可能因水泥浆的不足而导致现浇混凝土构件出现蜂窝麻面的情况,混凝土结构强度大打折扣,质量出现问题。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探析
2.1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对于原材料商品混凝土的长距离、长时间运输和拌合要视情况进行调整,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时间及配料配合比,对于外加剂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入。水泥在混凝土中起到水化凝结的作用,对混凝土强度及体积安定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水泥应进行对比试验,择优选取。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和含泥量是针对其评定质量好坏的指标参数,对于混凝土拌合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实际应用当中应注意采用含泥量及细度模数达到规范的细集料。粗集料要考虑其级配的合理性,确保选取的粗集料级配连续,必需进行试验研究。拌合混凝土用水不能含有影响混凝土水化反应进程和混凝土强度的物质,混凝土拌合前需对水质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拌合。材料是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基础。原材料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对于不合格、过期失效的原材料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应再次检验材料质量,不合标准的混凝土材料不得使用。
2.2 严格控制施工的技术要点
模板施工构造设计要合理,下部支架要兼具稳固性和抗变形能力,拆模要把握现浇混凝土成型强度的时间,切勿过早拆模。混凝土浇筑过程要在浇筑部位钢筋布置情况明确的前提下进行,浇筑方法可视情况而定,在构件布置钢筋密集部位应该改用人工插钎振的方法进行振捣。在浇筑过程中一定要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振捣混凝土要密实、均匀、适度,严格控制振捣的间距,振捣必须保证构件表面出浆,停振时间不得超过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如若超过初凝时间,则必须预留施工缝。现浇混凝土构件早期的养护工作一定要到位,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与湿度。在环境特殊、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可考虑选择采用覆盖保湿混凝土构件等方法进行养护工作。
2.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要做好机械设备、 材料、 劳动力和技术等几个方面的准备材料的准备包括所有混凝土原材料的准备,避免因材料短缺而造成混凝土浇筑中断从而产生冷缝。而劳动力的准备是指选择较高素质、作风过硬、成建制的施工队作,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和思想动员等充分准备。技术方面的准备指的是针对楼板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做好混凝土试配材料、材料检验和技术交底等工作的准备。
2.4 混凝土的制作
工程施工过程应配备满足施工要求的搅拌站,需要有一定的生产能力。混凝土的配制应注意以下几点技术要求:①搅拌站专人负责,负责搅拌站日常管理、生产调度;②开盘前试验员检查搅拌站电子计量装置是否准确计量,检查砂石原材是否满足规范要求;③后台搅拌时间要充足,拌和均匀,防止外加剂凝结,从而导致其泛黄,进而影响强度。
2.5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讲,混凝土浇筑的流程如下: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持续推移、一次到顶等。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搅拌,在浇筑过程中绝对不能向混凝土中加水,混凝土必须在初凝前进行浇注,若在浇筑前出现初凝现象,必须将混凝土再进行一次强力搅拌,使其恢复流动性。若在浇筑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也需重新搅拌后再实施浇筑。为了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两米。为了防止施工裂缝的产生,须准确把握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将上下层浇筑时间间隔控制在初凝时间以内。另外,气象温度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不容忽视,应避免在天气变化较大时进行混凝土浇筑。
2.6混凝土强度控制技术
混凝土强度决定着建筑的整体强度、使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是建筑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检验标准的必检指标。因此,在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强度指标,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并通过实验合理确定配合比,以保证所配制的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符合技术指标,符合施工要求。一旦发现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混凝土,即漏配、少配或者错配的混凝土均不允许入仓。另外,砂石的含水率对配合比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混凝土的实际生产过程当中还应该先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数据调整材料用量,提出符合要求的经济合理的配合比。同时,现场施工人员还应加强对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和强度的控制,一旦发现不符合相关标准或配级难以达到标准的水泥、砂、石,一定要及时制定调整方案,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对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
2.7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是最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和
施工人员、施工环境、技术手段及机械工具等因素有关。对于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首先是施工人員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及时的洒水养护,增加环境湿度;其次是在满足和易性及可泵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混凝土出机塌落度,降低砂率并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混凝土沉降裂缝主要是由混凝土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因此要预防沉降裂缝,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的均质性,必须实现高强度的搅拌和密实的振捣,避免漏振、离析等现象的发生,禁止向混凝土中随意加水。另外,可以通过降低混凝士发热量,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避免混凝土吸收外部环境热量等方法减少温度应力裂缝发生的可能性。为此,一般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早上或晚上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运输工具、泵送管路等常设置在阴凉处,避免暴晒,防止混凝土升温;必要时可埋设冷却水管,利用冷水为混凝土降温;及时有效地进行混凝土养护,尽量长时间地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十四天,以增强其抵抗外界应力的强度,抑制温度裂缝的产生。控制施工工艺裂缝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对模板施工的过程管理予以加强,以确保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二是加强对混凝土成品的保护。浇筑之后的混凝土在达到应有强度之前禁止上人。三是采用正确的振捣方式和适宜的振捣时间。应在混凝土的坡角、坡中间及坡顶三处进行三道振捣,振捣器的插入点应尽量均匀,以行列式等方式进行均匀移动,避免漏振。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振捣时间过长,易导致浮浆现象;时间过短,混凝土不均匀。
三、结束语
房屋建筑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相关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混凝土施工是整个房屋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施工技术的优劣与否将会对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建造出令人满意的工程,才能为施工企业争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魏娜,王锐.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4).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
在我国的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目前得到了极大地改进,但是存在的问题依旧是很多的,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时候,掌握好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保障。
一. 混凝土原材料造成的问题原因探析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方便运输、拌合混凝土,多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现场施工。长时间、长距离的运输已拌合的混凝土势必会导致水灰比变大,混凝土变稀等情况发生,难以保证混凝土正常的质量。如果现场拌合混凝土材料中的粗集料和细集料自身含泥量过大而未进行冲洗或冲洗不彻底会导致拌合混凝土强度降低不合标准。粗集料的级配系数不合理,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的配料比例不准确,极有可能因水泥浆的不足而导致现浇混凝土构件出现蜂窝麻面的情况,混凝土结构强度大打折扣,质量出现问题。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探析
2.1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对于原材料商品混凝土的长距离、长时间运输和拌合要视情况进行调整,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时间及配料配合比,对于外加剂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入。水泥在混凝土中起到水化凝结的作用,对混凝土强度及体积安定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水泥应进行对比试验,择优选取。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和含泥量是针对其评定质量好坏的指标参数,对于混凝土拌合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实际应用当中应注意采用含泥量及细度模数达到规范的细集料。粗集料要考虑其级配的合理性,确保选取的粗集料级配连续,必需进行试验研究。拌合混凝土用水不能含有影响混凝土水化反应进程和混凝土强度的物质,混凝土拌合前需对水质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拌合。材料是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基础。原材料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对于不合格、过期失效的原材料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应再次检验材料质量,不合标准的混凝土材料不得使用。
2.2 严格控制施工的技术要点
模板施工构造设计要合理,下部支架要兼具稳固性和抗变形能力,拆模要把握现浇混凝土成型强度的时间,切勿过早拆模。混凝土浇筑过程要在浇筑部位钢筋布置情况明确的前提下进行,浇筑方法可视情况而定,在构件布置钢筋密集部位应该改用人工插钎振的方法进行振捣。在浇筑过程中一定要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振捣混凝土要密实、均匀、适度,严格控制振捣的间距,振捣必须保证构件表面出浆,停振时间不得超过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如若超过初凝时间,则必须预留施工缝。现浇混凝土构件早期的养护工作一定要到位,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与湿度。在环境特殊、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可考虑选择采用覆盖保湿混凝土构件等方法进行养护工作。
2.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要做好机械设备、 材料、 劳动力和技术等几个方面的准备材料的准备包括所有混凝土原材料的准备,避免因材料短缺而造成混凝土浇筑中断从而产生冷缝。而劳动力的准备是指选择较高素质、作风过硬、成建制的施工队作,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和思想动员等充分准备。技术方面的准备指的是针对楼板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做好混凝土试配材料、材料检验和技术交底等工作的准备。
2.4 混凝土的制作
工程施工过程应配备满足施工要求的搅拌站,需要有一定的生产能力。混凝土的配制应注意以下几点技术要求:①搅拌站专人负责,负责搅拌站日常管理、生产调度;②开盘前试验员检查搅拌站电子计量装置是否准确计量,检查砂石原材是否满足规范要求;③后台搅拌时间要充足,拌和均匀,防止外加剂凝结,从而导致其泛黄,进而影响强度。
2.5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讲,混凝土浇筑的流程如下: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持续推移、一次到顶等。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搅拌,在浇筑过程中绝对不能向混凝土中加水,混凝土必须在初凝前进行浇注,若在浇筑前出现初凝现象,必须将混凝土再进行一次强力搅拌,使其恢复流动性。若在浇筑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也需重新搅拌后再实施浇筑。为了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两米。为了防止施工裂缝的产生,须准确把握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将上下层浇筑时间间隔控制在初凝时间以内。另外,气象温度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不容忽视,应避免在天气变化较大时进行混凝土浇筑。
2.6混凝土强度控制技术
混凝土强度决定着建筑的整体强度、使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是建筑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检验标准的必检指标。因此,在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强度指标,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并通过实验合理确定配合比,以保证所配制的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符合技术指标,符合施工要求。一旦发现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混凝土,即漏配、少配或者错配的混凝土均不允许入仓。另外,砂石的含水率对配合比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混凝土的实际生产过程当中还应该先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数据调整材料用量,提出符合要求的经济合理的配合比。同时,现场施工人员还应加强对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和强度的控制,一旦发现不符合相关标准或配级难以达到标准的水泥、砂、石,一定要及时制定调整方案,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对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
2.7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是最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和
施工人员、施工环境、技术手段及机械工具等因素有关。对于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首先是施工人員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及时的洒水养护,增加环境湿度;其次是在满足和易性及可泵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混凝土出机塌落度,降低砂率并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混凝土沉降裂缝主要是由混凝土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因此要预防沉降裂缝,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的均质性,必须实现高强度的搅拌和密实的振捣,避免漏振、离析等现象的发生,禁止向混凝土中随意加水。另外,可以通过降低混凝士发热量,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避免混凝土吸收外部环境热量等方法减少温度应力裂缝发生的可能性。为此,一般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早上或晚上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运输工具、泵送管路等常设置在阴凉处,避免暴晒,防止混凝土升温;必要时可埋设冷却水管,利用冷水为混凝土降温;及时有效地进行混凝土养护,尽量长时间地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十四天,以增强其抵抗外界应力的强度,抑制温度裂缝的产生。控制施工工艺裂缝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对模板施工的过程管理予以加强,以确保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二是加强对混凝土成品的保护。浇筑之后的混凝土在达到应有强度之前禁止上人。三是采用正确的振捣方式和适宜的振捣时间。应在混凝土的坡角、坡中间及坡顶三处进行三道振捣,振捣器的插入点应尽量均匀,以行列式等方式进行均匀移动,避免漏振。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振捣时间过长,易导致浮浆现象;时间过短,混凝土不均匀。
三、结束语
房屋建筑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相关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混凝土施工是整个房屋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施工技术的优劣与否将会对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建造出令人满意的工程,才能为施工企业争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魏娜,王锐.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