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情感教育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l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在不断进步,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课程改革中,应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具体做法,仅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改变教师角色,优化教学效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译介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但总的来说,都是熔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皇帝裸体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二、改变教学观,陶冶学生情操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简单地定位在字、词、句、篇以及逐步升华阅读与分析课文上,我认为在完成字、词、句的教学任务后,应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如:感受《我的战友邱少云》那种严格遵守纪律、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感受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感受詹天佑的一腔报国之情;感受《奴隶英雄》中斯巴达克勇武、机智、富于反抗的精神……这些怎能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去感悟、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改变方法,优化学习效果
  
  语文学习本来就是一种知识内化和陶冶情操的学习活动。对于同一文章的体验而言,由于读者的个体差异,理解和感受也存在不同,甚至出现偏差。如:当有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理解和体验就会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产生的效果也势必是不均衡的,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将是一种开放性极大的活动,因为语文本身就遍布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我们教师善于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去体验文中的丰富情感,就会使他们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
其他文献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笔者认为,素质教育要求小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仅供大家参考。    一、教师备课时,既要尊重知识,又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体现学生的主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一年级的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生活经验少。依据他们这样的认知特点,在拼音教学中,应让学生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学习汉语拼音,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使拼音教学变得轻松愉快。    一、巧借课程资源,增强趣味性    新教材拼
期刊
“课堂互动教学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其特点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师调整自己的角色,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和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出
期刊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的角色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其实,教的实质是在于引导,而引导的特点是在于含而不露、指而不明。而引导的内容却包含了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含了怎样做人等问题。怎样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享受学习的快乐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设计好教师的“导”。    一、巧设课堂的中间“问题”    其实,学生认知结构是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
期刊
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在施教中,依据不同的条件,正确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益将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低。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方法要与教学任务相适应    这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具体教学任务的特殊要求相适应。不同的培训层次、不同的课程都有其特定的教学任务,需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员选用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比如:若要使学员获得感性知识,通常采用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德、智、体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是班级各方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工作者。  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工作、教育管理好学生,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要深入细致地观察、思考、研究,制定进行管理的措施。下面谈谈自己几年来当班主任的几点经验,与大家共勉。    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公仆形象    热爱教育事业是当好班主任的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结合语文听、读、写的训练,把创新精神培养落到实处。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
期刊
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新课标的推进和实施,看似轰轰烈烈,但语文课堂的改变并不大,仍然以考试为指向,以解题技巧为秘诀,以老师授课为“主导”,以成绩为“考标”。于是,语文课堂普遍还是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沉闷局面,也就造成了调皮的学生越来越多,厌学的情绪越来越“上涨”。“真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老师们怨声载道,对自己的教学的信心指数一天比一天“下跌”。看来,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确实像一潭死水
期刊
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来,一直在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正在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特别是我们的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要想在今天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就必须进行改革。  这种改革是对所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更是思维观念的根本改革。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们现行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否适应学生将来的发展要求?现在的初中生怎样才
期刊
所谓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因年代久远的的关系,学生深感学之很难,有的甚至认为文言是老八股,与时代潮流相悖、与生活关系不大,学而无用;有些教师也对它不十分重视,认为能够应付考试就可以了。其实,学习文言文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一、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1、学习文言能更好地“知古”  汉代王充认为:“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拘泥),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因此,我们在“知今”的同时要“知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