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造价管理水平的高低。为了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为此,本文从大数据和BIM角度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程造价;大数据;BIM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专家学者从BIM的角度研究分析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问题,并且研究结果显示,BIM可以有效地解决工程造价中存在的数据不准确、数据滞后等问题。借助BIM的技术优势、功能优势,可以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BIM技术为构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1、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因素
1.1信息的全面性對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能否准确判断企业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投标阶段编制报价的科学性、合理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于参与竞标的企业来说,通常情况下,需要准确掌握自身的实际成本、竞争对手的成本,以及自身在投标工程中竞争力等信息。当工程项目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需要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实时的更新,以便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
1.2处理信息的水平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都要以特定的信息处理做基础
在参与投标时,工程项目建设企业需要对工程项目的真实成本进行测算,这些同样需要信息处理做支撑,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内外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投标报价。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分析、处理信息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决策。
2、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数据获取方面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忽视了工程造价数据的积累,或者工程造价管理不规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获得足够的信息满足编制施工定额的需要,难以真实了解自身的真实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无法准确地确定利润。另外,获取外部数据的渠道、方法较为单一,难以实时获取市场信息,无法掌握社会成本,同时也难以掌握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
(2)数据处理方面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一些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应用了BIM,虽然BIM在处理工程信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对于施工中影响工程造价的数据,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
3、工程造价大数据
3.1工程造价大数据的含义所谓工程造价大数据就是一个信息集合,包含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内部、外部环境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工程造价大数据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数据的海量性、异构的多源性、动态性等。对于工程造价大数据来说,其内容主要涉及项目级、企业级、企业集团级、企业生态级四个层面的造价数据。其中,项目级造价数据主要包括与目标工程项目有关的造价数据、工程项目形成的造价数据等。
3.2工程造价大数据的特点
3.2.1采用多主体、多层级方式收集数据
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采用多主体、多层级方式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通常情况下,企业或企业集团作为工程造价大数据库的建立主体,如果企业不属于企业集团,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企业作为工程造价大数据库的建立主体,具体流程为从工程项目到企业;如果企業集团作为工程造价大数据库构建主体,这时的流程应为工程项目到企业最后到企业集团。
3.2.2数据更新的选择性。与商业大数据库相比,工程造价大数据库中造价信息普遍存在更新的选择性
在传统模式下,如果没有技术突破,工程数据相对来说较为稳定,但是一些标准规范需要进行更新,确保数据信息的实时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情况等对工程造价大数据库中数据进行选择性的更新。
4、BIM在工程造价大数据中的应用
(1)投标阶段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利用工程造价大数据库中的企业信息,对工程项目涉及到的人、材、机等消耗量进行估算,同时编制相应的定额,然后根据投标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整企业定额。借助BIM对工程数据进行输出,然后根据工程造价大数据库对市场行情信息进行确定,进一步计算实际的投标成本。
(2)施工阶段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施工阶段就是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首先借助BIM模拟实际的施工,对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出事先的预估,然后借助变更、技术核定的方式进行确定,进而对工程造价成本进行控制;其次,借助工程造价大数据对市场的未来趋势进行预判,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降低采购原材料的成本,以及库存成本等。最后,借助工程造价大数据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BIM进行调整,从技术的层面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管理。
(3)结算阶段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进入结算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工程造价实施管理,一方面,在拨付工程进度款的前提下,解决没有处理的造价遗留问题,例如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变更、质量问题、工程索赔等,然后根据合同条款的相关规定开展工程结算工作,同时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另一方面,对工程造价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根据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考核结果,总结分析工程造价管理经验,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强合作、购买专业数据库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通过加强合作、购买专业数据库的方式,从根本上弥补工程造价大数据库信息来源单一的不足。对于文件规范类的工程造价信息,以及一些外部工程造价信息等,一般情况下获取的相应信息比较少。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可借助合作、购买专业工程造价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外部信息。
(2)借助BIM解决信息技术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BIM在工程项目建设企业中得到广泛使用,以此提升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在市场上,由于BIM种类众多,或者工程造价人员对其操作不熟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造价管理效能。基于此,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在选择BIM时,注重BIM的兼容性,一方面便于操作,另一方面为传输工程造价数据奠定基础。
结语:
总体说来,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程度仍然有待进一步发展,需要借助国家政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推动数据信息的标准化,造价管理要充分依托大数据技术管理优势,进一步做好基础性的造价信息数据采集录入、归纳分析、使数据实现可交换化,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工程造价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殷小非.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05-01.
[2]黄华.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新方式——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5.
[3]李奋龙,房静.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J].价值工程,2016(24).
【关键词】工程造价;大数据;BIM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专家学者从BIM的角度研究分析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问题,并且研究结果显示,BIM可以有效地解决工程造价中存在的数据不准确、数据滞后等问题。借助BIM的技术优势、功能优势,可以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BIM技术为构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1、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因素
1.1信息的全面性對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能否准确判断企业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投标阶段编制报价的科学性、合理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于参与竞标的企业来说,通常情况下,需要准确掌握自身的实际成本、竞争对手的成本,以及自身在投标工程中竞争力等信息。当工程项目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需要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实时的更新,以便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
1.2处理信息的水平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都要以特定的信息处理做基础
在参与投标时,工程项目建设企业需要对工程项目的真实成本进行测算,这些同样需要信息处理做支撑,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内外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投标报价。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分析、处理信息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决策。
2、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数据获取方面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忽视了工程造价数据的积累,或者工程造价管理不规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获得足够的信息满足编制施工定额的需要,难以真实了解自身的真实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无法准确地确定利润。另外,获取外部数据的渠道、方法较为单一,难以实时获取市场信息,无法掌握社会成本,同时也难以掌握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
(2)数据处理方面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一些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应用了BIM,虽然BIM在处理工程信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对于施工中影响工程造价的数据,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
3、工程造价大数据
3.1工程造价大数据的含义所谓工程造价大数据就是一个信息集合,包含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内部、外部环境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工程造价大数据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数据的海量性、异构的多源性、动态性等。对于工程造价大数据来说,其内容主要涉及项目级、企业级、企业集团级、企业生态级四个层面的造价数据。其中,项目级造价数据主要包括与目标工程项目有关的造价数据、工程项目形成的造价数据等。
3.2工程造价大数据的特点
3.2.1采用多主体、多层级方式收集数据
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采用多主体、多层级方式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通常情况下,企业或企业集团作为工程造价大数据库的建立主体,如果企业不属于企业集团,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企业作为工程造价大数据库的建立主体,具体流程为从工程项目到企业;如果企業集团作为工程造价大数据库构建主体,这时的流程应为工程项目到企业最后到企业集团。
3.2.2数据更新的选择性。与商业大数据库相比,工程造价大数据库中造价信息普遍存在更新的选择性
在传统模式下,如果没有技术突破,工程数据相对来说较为稳定,但是一些标准规范需要进行更新,确保数据信息的实时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情况等对工程造价大数据库中数据进行选择性的更新。
4、BIM在工程造价大数据中的应用
(1)投标阶段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利用工程造价大数据库中的企业信息,对工程项目涉及到的人、材、机等消耗量进行估算,同时编制相应的定额,然后根据投标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整企业定额。借助BIM对工程数据进行输出,然后根据工程造价大数据库对市场行情信息进行确定,进一步计算实际的投标成本。
(2)施工阶段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施工阶段就是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首先借助BIM模拟实际的施工,对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出事先的预估,然后借助变更、技术核定的方式进行确定,进而对工程造价成本进行控制;其次,借助工程造价大数据对市场的未来趋势进行预判,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降低采购原材料的成本,以及库存成本等。最后,借助工程造价大数据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BIM进行调整,从技术的层面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管理。
(3)结算阶段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进入结算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工程造价实施管理,一方面,在拨付工程进度款的前提下,解决没有处理的造价遗留问题,例如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变更、质量问题、工程索赔等,然后根据合同条款的相关规定开展工程结算工作,同时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另一方面,对工程造价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根据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考核结果,总结分析工程造价管理经验,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强合作、购买专业数据库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通过加强合作、购买专业数据库的方式,从根本上弥补工程造价大数据库信息来源单一的不足。对于文件规范类的工程造价信息,以及一些外部工程造价信息等,一般情况下获取的相应信息比较少。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可借助合作、购买专业工程造价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外部信息。
(2)借助BIM解决信息技术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BIM在工程项目建设企业中得到广泛使用,以此提升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在市场上,由于BIM种类众多,或者工程造价人员对其操作不熟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造价管理效能。基于此,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在选择BIM时,注重BIM的兼容性,一方面便于操作,另一方面为传输工程造价数据奠定基础。
结语:
总体说来,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程度仍然有待进一步发展,需要借助国家政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推动数据信息的标准化,造价管理要充分依托大数据技术管理优势,进一步做好基础性的造价信息数据采集录入、归纳分析、使数据实现可交换化,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工程造价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殷小非.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05-01.
[2]黄华.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新方式——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5.
[3]李奋龙,房静.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J].价值工程,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