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对公路路基山地滑坡进行论述,。并从滑坡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且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提出相关的治理措施,希望能给予相关专业读者借鉴。
[关键词]公路路基 滑坡风险 滑坡防护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182-01
0 引言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在进行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与设计和勘探单位确定分析掌握各有关自然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对路基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从而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防治路基病害的的发生。对于边坡破坏较严重的情况,如出现塌方、滑坡以及可能出现失稳等,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强度方面)和安全性(变形方面)。同时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和防治各种路基病害,除做好路基排水工作外,还需结合当地文、地质及材料等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各类土、石边坡进行必要的防护。根据边坡的不良工程地质特征和滑坡加固治理与防护工程特点,主要选取适用性强、易于操作、工程负效应小的措施,如抗滑桩、挡土墙、削坡,使其分别适用于不同塌方、滑坡的物理力学条件和地质条件。
1、滑坡的病害及成因
滑坡形成的机理;导致滑坡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气候条件、 水的作用及人类活动等。
1.1气候条件及水的作用在降水较多、 雨季持续较长的地区, 山坡土体最容,易湿润软化, 促使滑坡形成。另外在降水稀少、 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土质为粘土或粘土质岩石地区, 极易风化干裂, 如灾害性天气(暴雨、 洪水)就容易发生滑坡。由此可见, 水对滑坡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产生滑坡的病害成因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形成滑坡的先决条件,它包括岩土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外因通过内因对滑坡起着促进作用,它包括水的作用、地震和人为因素等。所以,滑坡是内外各因素综合作用结果。
1.2 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滑坡主要发生在容易风化、 遇水易软化的岩石及粘性土、黄土及各种成因的堆积层中,当坚硬岩层或岩体内存在利于滑动的软弱面时,在适当条件下也可能形成滑坡。如道路位于岩石风化层、 节理发育、结构松散、能够渗水、 聚水、土质松散干裂处,或路基边坡恰好在岩层中贯通的断裂构造面和裂缝处,这样一些倾斜的软弱面很容易使坡面滑动, 进而产生滑坡。
2 路基滑坡的防护措施
2.1 排水措施滑坡的发生和发展都与水的作用有关,排水是防治各类滑坡之本
做好地表及地下水的排除尤为重要,特别是排水盲沟的设置,其结构形式是采用碎石裹覆透水管,外加反滤土工布,对排除地下水至关重要,纵横盲沟在实际运行中能起到有效地排除地下水的作用。其次,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我们采用了排水沟、边沟、截水沟、 U型沟、急流槽、等多种排水形式加以拦截和引出。对滑坡体以外的地下水,我们修建截水盲沟,挖方段渗沟、渗井、边坡渗沟、重力罩面、透水罩面、检查井等来到达排水目地。
2.2 消除滑坡与反压措施
当滑动面不深,且滑体呈上陡下缓状,滑坡范围外有稳定的山坡,滑坡不可能向上发展时,在滑坡上部减重,以减小滑坡的下滑力,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防治措施。将减重的土体堆在坡脚反压,以增加抗滑力,效果更好。填方坡脚除设置防滑产外,起关键作用的是填土反压,主要是依靠反压土体的自重抵抗路基的下滑破坏力,于是填方土体的自重变成了控制要素。2.2.1 线外反压在填方地段,由于刚好处在浅层滑动面上,我们采取先挖掉滑动面,并且设置宽度不小于1米的台阶,同时在坡脚位置设置防滑铲,护坡道以外反压填筑,以达到防此路堤下滑的目的。
2.2.2 改变坡率在挖方变坡滑塌严重的地段,补充地质钻探,勘察出滑动面,沿滑动面将变坡放缓,消除软弱层滑动面以制止滑塌。
2.3 支挡措施
2.3.1 抗滑挡墙;它是广泛应用的一种防治滑坡措施。它施工方便,稳定滑坡收效快。
2.3.2 抗滑桩;它是利用桩在稳定岩土中的嵌固力支挡滑体的建筑物。它具有对滑体扰动少,操作简便,工期短,收效快,对行车干扰小,安全可靠等优点。抗滑桩多为挖孔或钻孔放入钢筋骨架灌筑混凝土而成。抗滑桩在滑动面以下的锚固深度,应根据滑体作用在桩上的主动土压力、桩前的被动土压力、岩土性质等来确定。我们主要在PK46+100最大填高处设置了11根抗滑桩。以达到基地侧移的目地,从而有效的防止了路基主体滑坡的发。
2.4 路基边坡防护
2.4.1 设置坡面渗沟在挖方段落,挖方体内部水从边坡坡面不断渗出,严重破坏边坡稳定,通过勘察论证后,设置坡面渗沟,有效的将水分流至坡面渗沟,沿渗沟排至水沟。
2.4.2 植草防护;植物防护则是在边坡上种植草或植树,以减缓边坡上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结边坡表层土壤以减轻冲刷,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的作用。植物防护不仅可以美化公路环境,调节边坡的湿温,起到固结和稳定边坡的作用,而且又比较简单、经济。主要是在土质边坡上铺设腐殖土,栽种各种乔木及小灌木。根据灌木覆盖率种植植物,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有效地加固绿化边坡。对滑坡的治理一般方案有排水、 减载及设置支挡工程等。
3 滑坡治理措施
3.1 排水滑坡排水设置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排除地面水; 二是排除地下渗水、 毛细水。
3.1.1 地面水主要来源于雨水、 地面泾流等, 可采用在滑坡周围设环形截水沟阻止外围水渗入。在封闭低洼处设引水阴沟、 槽沟或渗沟。在坡体表面进行绿化、 种植灌木及阔叶乔木对山坡积水起蒸发和疏干作用。
3.1.2 滑坡区域外围的地下水, 可选用截水渗沟或渗水盲洞来疏干。 区域内地下水, 也可采用引水渗沟及引水盲洞来排除, 根据地下水深度来确定构造物尺寸。通常, 对上层滞水和土水可设置渗沟群, 而对上层积水可选用渗井、 渗管及渗水盲洞。另外, 当滑坡地带下面有很强的透水层时, 可钻直孔打通隔水层排水。
4 监测预报措施
在开展震区快速应急排查的基础上 ,开展山地灾害详细调查 ,进一步查清山地灾害发育的环境背景和分布规律 ,迅速恢复健全地震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与气象部门密切合作 ,建立灾害监测预报系统 ,加强对灾害危害严重的地段和人口聚集区山地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减轻崩塌、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避免重大人员伤亡。
4.1 道路交通系统重建对策
道路交通是本次地震灾害中损毁最严重的基础设施 ,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应采取对策:( 1) 在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的基础上 ,加强工程地质环境研究 ,进行道路重建的科学规划。灾区崩塌、 滑坡泥石流活动强烈 ,治理困难、 投资巨大 ,对大型崩塌滑坡、 泥石流灾害点和隐患点 ,采取避、 绕、 让的原则重新选线 ,或采取灾害发生后再清理疏通的办法 ,暂不做彻底治理 ,待灾害活动稳定后再做彻底治理(2)在详细调查勘探的基础上 ,逐步合理布局 ,要避开崩塌滑坡威胁区、 泥石流沟口区、 活断层拉限区重建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开挖边坡,特别是高陡边坡防止引发崩塌、 滑坡灾害。(3)提高道路建设标准 ,扩大路网密度 ,对于山区重要城镇应保证有一条高级高标准的道路 ,并保证在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时道路畅通。
5 结束语
路基是构成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和路面的基础,它贯穿高速公路全线与桥梁、隧道相连,并且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实践证明,没有坚固、稳定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因此,为了确保路基工程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公路的质量。
[关键词]公路路基 滑坡风险 滑坡防护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182-01
0 引言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在进行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与设计和勘探单位确定分析掌握各有关自然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对路基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从而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防治路基病害的的发生。对于边坡破坏较严重的情况,如出现塌方、滑坡以及可能出现失稳等,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强度方面)和安全性(变形方面)。同时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和防治各种路基病害,除做好路基排水工作外,还需结合当地文、地质及材料等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各类土、石边坡进行必要的防护。根据边坡的不良工程地质特征和滑坡加固治理与防护工程特点,主要选取适用性强、易于操作、工程负效应小的措施,如抗滑桩、挡土墙、削坡,使其分别适用于不同塌方、滑坡的物理力学条件和地质条件。
1、滑坡的病害及成因
滑坡形成的机理;导致滑坡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气候条件、 水的作用及人类活动等。
1.1气候条件及水的作用在降水较多、 雨季持续较长的地区, 山坡土体最容,易湿润软化, 促使滑坡形成。另外在降水稀少、 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土质为粘土或粘土质岩石地区, 极易风化干裂, 如灾害性天气(暴雨、 洪水)就容易发生滑坡。由此可见, 水对滑坡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产生滑坡的病害成因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形成滑坡的先决条件,它包括岩土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外因通过内因对滑坡起着促进作用,它包括水的作用、地震和人为因素等。所以,滑坡是内外各因素综合作用结果。
1.2 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滑坡主要发生在容易风化、 遇水易软化的岩石及粘性土、黄土及各种成因的堆积层中,当坚硬岩层或岩体内存在利于滑动的软弱面时,在适当条件下也可能形成滑坡。如道路位于岩石风化层、 节理发育、结构松散、能够渗水、 聚水、土质松散干裂处,或路基边坡恰好在岩层中贯通的断裂构造面和裂缝处,这样一些倾斜的软弱面很容易使坡面滑动, 进而产生滑坡。
2 路基滑坡的防护措施
2.1 排水措施滑坡的发生和发展都与水的作用有关,排水是防治各类滑坡之本
做好地表及地下水的排除尤为重要,特别是排水盲沟的设置,其结构形式是采用碎石裹覆透水管,外加反滤土工布,对排除地下水至关重要,纵横盲沟在实际运行中能起到有效地排除地下水的作用。其次,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我们采用了排水沟、边沟、截水沟、 U型沟、急流槽、等多种排水形式加以拦截和引出。对滑坡体以外的地下水,我们修建截水盲沟,挖方段渗沟、渗井、边坡渗沟、重力罩面、透水罩面、检查井等来到达排水目地。
2.2 消除滑坡与反压措施
当滑动面不深,且滑体呈上陡下缓状,滑坡范围外有稳定的山坡,滑坡不可能向上发展时,在滑坡上部减重,以减小滑坡的下滑力,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防治措施。将减重的土体堆在坡脚反压,以增加抗滑力,效果更好。填方坡脚除设置防滑产外,起关键作用的是填土反压,主要是依靠反压土体的自重抵抗路基的下滑破坏力,于是填方土体的自重变成了控制要素。2.2.1 线外反压在填方地段,由于刚好处在浅层滑动面上,我们采取先挖掉滑动面,并且设置宽度不小于1米的台阶,同时在坡脚位置设置防滑铲,护坡道以外反压填筑,以达到防此路堤下滑的目的。
2.2.2 改变坡率在挖方变坡滑塌严重的地段,补充地质钻探,勘察出滑动面,沿滑动面将变坡放缓,消除软弱层滑动面以制止滑塌。
2.3 支挡措施
2.3.1 抗滑挡墙;它是广泛应用的一种防治滑坡措施。它施工方便,稳定滑坡收效快。
2.3.2 抗滑桩;它是利用桩在稳定岩土中的嵌固力支挡滑体的建筑物。它具有对滑体扰动少,操作简便,工期短,收效快,对行车干扰小,安全可靠等优点。抗滑桩多为挖孔或钻孔放入钢筋骨架灌筑混凝土而成。抗滑桩在滑动面以下的锚固深度,应根据滑体作用在桩上的主动土压力、桩前的被动土压力、岩土性质等来确定。我们主要在PK46+100最大填高处设置了11根抗滑桩。以达到基地侧移的目地,从而有效的防止了路基主体滑坡的发。
2.4 路基边坡防护
2.4.1 设置坡面渗沟在挖方段落,挖方体内部水从边坡坡面不断渗出,严重破坏边坡稳定,通过勘察论证后,设置坡面渗沟,有效的将水分流至坡面渗沟,沿渗沟排至水沟。
2.4.2 植草防护;植物防护则是在边坡上种植草或植树,以减缓边坡上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结边坡表层土壤以减轻冲刷,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的作用。植物防护不仅可以美化公路环境,调节边坡的湿温,起到固结和稳定边坡的作用,而且又比较简单、经济。主要是在土质边坡上铺设腐殖土,栽种各种乔木及小灌木。根据灌木覆盖率种植植物,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有效地加固绿化边坡。对滑坡的治理一般方案有排水、 减载及设置支挡工程等。
3 滑坡治理措施
3.1 排水滑坡排水设置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排除地面水; 二是排除地下渗水、 毛细水。
3.1.1 地面水主要来源于雨水、 地面泾流等, 可采用在滑坡周围设环形截水沟阻止外围水渗入。在封闭低洼处设引水阴沟、 槽沟或渗沟。在坡体表面进行绿化、 种植灌木及阔叶乔木对山坡积水起蒸发和疏干作用。
3.1.2 滑坡区域外围的地下水, 可选用截水渗沟或渗水盲洞来疏干。 区域内地下水, 也可采用引水渗沟及引水盲洞来排除, 根据地下水深度来确定构造物尺寸。通常, 对上层滞水和土水可设置渗沟群, 而对上层积水可选用渗井、 渗管及渗水盲洞。另外, 当滑坡地带下面有很强的透水层时, 可钻直孔打通隔水层排水。
4 监测预报措施
在开展震区快速应急排查的基础上 ,开展山地灾害详细调查 ,进一步查清山地灾害发育的环境背景和分布规律 ,迅速恢复健全地震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与气象部门密切合作 ,建立灾害监测预报系统 ,加强对灾害危害严重的地段和人口聚集区山地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减轻崩塌、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避免重大人员伤亡。
4.1 道路交通系统重建对策
道路交通是本次地震灾害中损毁最严重的基础设施 ,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应采取对策:( 1) 在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的基础上 ,加强工程地质环境研究 ,进行道路重建的科学规划。灾区崩塌、 滑坡泥石流活动强烈 ,治理困难、 投资巨大 ,对大型崩塌滑坡、 泥石流灾害点和隐患点 ,采取避、 绕、 让的原则重新选线 ,或采取灾害发生后再清理疏通的办法 ,暂不做彻底治理 ,待灾害活动稳定后再做彻底治理(2)在详细调查勘探的基础上 ,逐步合理布局 ,要避开崩塌滑坡威胁区、 泥石流沟口区、 活断层拉限区重建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开挖边坡,特别是高陡边坡防止引发崩塌、 滑坡灾害。(3)提高道路建设标准 ,扩大路网密度 ,对于山区重要城镇应保证有一条高级高标准的道路 ,并保证在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时道路畅通。
5 结束语
路基是构成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和路面的基础,它贯穿高速公路全线与桥梁、隧道相连,并且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实践证明,没有坚固、稳定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因此,为了确保路基工程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公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