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音乐课力求实现的价值目标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
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因此,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新人。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二、时下的音乐课堂和竞赛课现状
一是虚。在课改的新形式下,许多音乐教师分不清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舞台表演重在结果,讲究美。课堂教学重在过程,讲究真。学生在这一节课的四十分钟里能得到哪些启迪、引领和收获。可现在的很多音乐课堂却像舞台表演,花花动作多,花拳绣腿多,花里胡哨多。内容庞杂,课件繁杂,这在公开课上更甚,真是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二是闹。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
三是杂。在音乐新课标的鼎盛期,盲目流行着生动、丰富、设计花样百出等繁琐复杂的音乐课堂。然而在热热闹闹的背后,出现片面地追求愉快学习,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氛围。
确实,对于一堂音乐课而言,我们所要做的,是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约,让繁琐的环节变得简化,使花哨的形式变得简练,还课堂本色,让简约、有效成为教学的永恒追求。
三、夯实音乐课堂的策略
(一)内容简约,合理取舍
教学中我们需要放弃一些与学生的学习无关的东西。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把每个知识点都讲得那么透彻,留点余地和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不正是教学的“学问”吗?学会放弃是一种智慧。
(二)流程简化,整体勾连
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科学的、顺畅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的。但是教学中,问得多,问得碎的现象还比比皆是。该是为教学“消肿、减肥、瘦身”的时候了,我们要建立整体构架,简化教学流程。
从解读文本到重构文本再到超越文本,实现了创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形式简练,讲求实效
一是刻意追求形式。把大量的表演引进学习,通过表演使之相互启发,相互感染,可以大大地增强教学的效果。但是有的表演庸俗化、程式化,不但不能增强教学的效果,而且干扰了学生对内容的感悟,削弱了感染力。
二是滥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有些课堂教学由于教学辅助媒体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滥用,往往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上课是在看电视剧,上课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一种智慧的启发、共鸣和互动。如果多媒体处理不当,就扼杀了对话的过程。
四、一些实用的音乐教学法
(一)朗朗上事的口诀
作为一名有心的教师,我常常仔细观察学生们做游戏,发现他们在游戏中常用“口诀法”做“找领袖”等游戏时,他们边玩边念口诀。如“请你象我这样做,我就象你这样做!”这是小学生游戏中喜闻乐见的一种方法。这些口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具有统一行动、便于记忆、提示动作等功能。我就将此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来。如教学生记高音谱号的写法。“二线起笔绕一圈,穿出五线拧个劲,相交四线向下走,走出一线弯个勾”学生喜欢念,一会儿就记住了,而且不再遣忘。
(二)了不起的小老师
低年级的小学生最崇拜的就是老师,如果请谁当小老师来教同学们,会使他们自信心大增。所以同学们在学的时候也特别用心,都想快点学会也来当小老师。在学生学习按节奏读歌词、学唱歌谱时用这种方法,学生们学得快,记得牢,效果特别好。
(三)从学生的“已知”中来
教育小学生的一种基本方法是从他们的“已知”“先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后知”中来。我在教小学一年级学生唱《洗手绢》一歌时发现,学生们很爱唱这首歌。但因为他们识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视唱歌词。他们爱画画,也爱认画,我就“以画代词”。《洗手绢》的第一段歌词是:“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也来……”我就在黑板上先画一个红太阳,再画一朵白云彩,然后画一个笑容可掬的妈妈的头像,最后画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的头像代表“我”。一年级的小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地笑着,一会儿就把这首歌背唱出来了。
(四)从学生的思维特点中来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因此,我们应该时时注意运用他们的形象思维去启发他们的抽象思维。例如,我教学生唱顿音记号,就用一个乒乓球在桌上抛几下,让他们细心体会乒乓球落下的声音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学生再唱就不难了。
(五)从另一事物中迁移过来
“迁移法”是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也能解决许多难题。例如,我教学生视唱、合唱时,学生往往唱不准音高。怎么办?我就先教学生吹竖笛。竖笛有它固定的指法,这指法看得见,摸得着,吹出音来听得清。吹准,比唱准容易。于是我就让学生先吹,后唱。这种方法在合唱教学中尤其见效。先合奏,后合唱,两个乃至三个、四个声部往往只需两面三刀、三遍就合上去了,这真是“以琴代声,方法巧妙”。
让我们都发自内心地热爱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吧。因为,只有真正热爱它,才能细心观察事物,尤其是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从中找出解决难题的方法来;因为,只有真正热爱它,才能为它呕心沥血,开动脑筋,书写最美的音乐教学篇章。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
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因此,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新人。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二、时下的音乐课堂和竞赛课现状
一是虚。在课改的新形式下,许多音乐教师分不清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舞台表演重在结果,讲究美。课堂教学重在过程,讲究真。学生在这一节课的四十分钟里能得到哪些启迪、引领和收获。可现在的很多音乐课堂却像舞台表演,花花动作多,花拳绣腿多,花里胡哨多。内容庞杂,课件繁杂,这在公开课上更甚,真是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二是闹。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
三是杂。在音乐新课标的鼎盛期,盲目流行着生动、丰富、设计花样百出等繁琐复杂的音乐课堂。然而在热热闹闹的背后,出现片面地追求愉快学习,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氛围。
确实,对于一堂音乐课而言,我们所要做的,是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约,让繁琐的环节变得简化,使花哨的形式变得简练,还课堂本色,让简约、有效成为教学的永恒追求。
三、夯实音乐课堂的策略
(一)内容简约,合理取舍
教学中我们需要放弃一些与学生的学习无关的东西。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把每个知识点都讲得那么透彻,留点余地和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不正是教学的“学问”吗?学会放弃是一种智慧。
(二)流程简化,整体勾连
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科学的、顺畅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的。但是教学中,问得多,问得碎的现象还比比皆是。该是为教学“消肿、减肥、瘦身”的时候了,我们要建立整体构架,简化教学流程。
从解读文本到重构文本再到超越文本,实现了创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形式简练,讲求实效
一是刻意追求形式。把大量的表演引进学习,通过表演使之相互启发,相互感染,可以大大地增强教学的效果。但是有的表演庸俗化、程式化,不但不能增强教学的效果,而且干扰了学生对内容的感悟,削弱了感染力。
二是滥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有些课堂教学由于教学辅助媒体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滥用,往往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上课是在看电视剧,上课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一种智慧的启发、共鸣和互动。如果多媒体处理不当,就扼杀了对话的过程。
四、一些实用的音乐教学法
(一)朗朗上事的口诀
作为一名有心的教师,我常常仔细观察学生们做游戏,发现他们在游戏中常用“口诀法”做“找领袖”等游戏时,他们边玩边念口诀。如“请你象我这样做,我就象你这样做!”这是小学生游戏中喜闻乐见的一种方法。这些口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具有统一行动、便于记忆、提示动作等功能。我就将此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来。如教学生记高音谱号的写法。“二线起笔绕一圈,穿出五线拧个劲,相交四线向下走,走出一线弯个勾”学生喜欢念,一会儿就记住了,而且不再遣忘。
(二)了不起的小老师
低年级的小学生最崇拜的就是老师,如果请谁当小老师来教同学们,会使他们自信心大增。所以同学们在学的时候也特别用心,都想快点学会也来当小老师。在学生学习按节奏读歌词、学唱歌谱时用这种方法,学生们学得快,记得牢,效果特别好。
(三)从学生的“已知”中来
教育小学生的一种基本方法是从他们的“已知”“先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后知”中来。我在教小学一年级学生唱《洗手绢》一歌时发现,学生们很爱唱这首歌。但因为他们识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视唱歌词。他们爱画画,也爱认画,我就“以画代词”。《洗手绢》的第一段歌词是:“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也来……”我就在黑板上先画一个红太阳,再画一朵白云彩,然后画一个笑容可掬的妈妈的头像,最后画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的头像代表“我”。一年级的小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地笑着,一会儿就把这首歌背唱出来了。
(四)从学生的思维特点中来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因此,我们应该时时注意运用他们的形象思维去启发他们的抽象思维。例如,我教学生唱顿音记号,就用一个乒乓球在桌上抛几下,让他们细心体会乒乓球落下的声音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学生再唱就不难了。
(五)从另一事物中迁移过来
“迁移法”是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也能解决许多难题。例如,我教学生视唱、合唱时,学生往往唱不准音高。怎么办?我就先教学生吹竖笛。竖笛有它固定的指法,这指法看得见,摸得着,吹出音来听得清。吹准,比唱准容易。于是我就让学生先吹,后唱。这种方法在合唱教学中尤其见效。先合奏,后合唱,两个乃至三个、四个声部往往只需两面三刀、三遍就合上去了,这真是“以琴代声,方法巧妙”。
让我们都发自内心地热爱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吧。因为,只有真正热爱它,才能细心观察事物,尤其是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从中找出解决难题的方法来;因为,只有真正热爱它,才能为它呕心沥血,开动脑筋,书写最美的音乐教学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