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教学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从语言的意义出发,是功能主义语言理论在语言教学方面的基本运用。互文性是语篇的一个特征,它影响着读者或受话人对语言的理解。互文性甚至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影响着语言的实际交际。语篇教学实质上是从语篇分析入手,从语篇的层次结构和内容上去理解分析文章。本篇论文探讨了在语篇教学中语篇中的互文现象,及其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意义。文章認为,互文的语言特征在教学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语篇的一个基本特征。法国符号学家Kristeva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互文性这一概念,她把互文性定义为符号系统的互换,可以是一个或几个符号系统与另外的符号系统之间的互换。“任何语篇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的,任何语篇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转化。”(Kristeva, 1986:86)。不过,在Kristeva的理论中,所谓的“互文性”,主要指的是“互文本”(intertext)的特性,而“互文本”的意思是指一个“文本”(text)或者语篇是由它以前的文本或者语篇的遗迹或记忆形成的。一个语篇就是一个用马赛克般的引文拼装起来的图案。受Kristeva的影响,巴尔特指出:“每个语篇,由于它本身就是另一个语篇的互文,因而都具有互文性。”因此,互文性涉及到不同语篇之间的相互联系。互文性这个概念的提出对于语篇的理解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使我们能够从某一语篇与其他语篇的相互关系来分析和评价该语篇的结构成分的功能以及整个语篇的意义和价值。De 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从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解释了语篇的互文性。国内学者如辛斌(2000)、许东平(2001)、吴义诚(1998)和赵静(1999)等从跨文化和翻译的角度诠释了互文性的意义,因此对互文性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而笔者发现,很少将互文性理论应用到实际的语言教学中去。因此,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将互文性理论运用到篇章教学中去。
二、互文性与语篇阅读教学
随着外语教学的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的方法已经不适应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注意语言本身的结构,认为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词及句,由句及段,再到篇章进行理解的过程。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方法:教师以语言点的分析和举例或对句的解释为教学重点,过分强调“词”,“句”。而对语篇分析和文章的整体理解不够。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中,互文现象对提高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有重要意义。教材中出现了很多的互文现象,互文语篇增加了文章的理解难度,教学中甚至引起对语篇的错误理解。对互文性语篇学生一般有两种反应。第一种时积极的,合作的态度,学生努力地去挖掘作者使用互文语篇的意义;另外一种是消极的态度,学生要么对互文现象不予理睬,要么认为是互文语篇破坏了文章在风格等方面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从而否定了互文语篇对整个语篇的意义。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要让学生对语篇中出现的互文现象予以重视,把互文语篇从文章中分离出来进行语言分析,使学生对互文语篇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互文语篇的运用。
三、互文性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Kristeva的分类,首先是物质互文性(material intertextuality)。即符号的重复使用,最典型的是用典(allusion)。
互文语篇是最能体现语篇的文化内涵,而阅读中的文化因素是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因此对互文语篇的诠释就是教师应该做好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鳄鱼的眼泪”、“猫哭老鼠”;“一石二鸟”、“一箭双雕”、“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象牙塔”、“柏拉图式的爱情”这些典故背后的故事就是互文的文化内涵。通过比较“crocodile tears”与“猫哭老鼠”,学生对同一意义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就会有所了解。
第二,互文性可以是语篇功能的互文性。体裁不同的语篇是不同社会群体的声音的反映。每一种体裁都有着自己的社会功能和意义潜势,作者和读者在写作和阅读之中依赖这种潜势并从中做出选择。这种选择要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语义、语言结构和语音。而体裁的这种互文性分析目的在于语篇的各种类型和它们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时的混杂现象是怎样反映意识形态的。教师应及时就语篇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既然互文语篇往往体现多种不同的语言社会功能,教师抓住这些进行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下面的例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在RichardMatheson的短篇小说“Button,Button”中,有大量的对话描写。我们可以把这些对话作为互文语篇,就是把会话分析应用于文学作品研究上。对话语篇的话语分析的各种方法都可以运用在教学中,使学生对对话语篇的语言特征有所了解。如,大量地使用省略和替代,语言风格口语化等等。这对话的主题是是否应该按下盒子上的按钮,按下按钮会有人因此死掉,而按下按钮的人会得到一大笔的金钱作为回报。关于是否要按下按钮,小说中夫妻二人意见不一,最后没能达成一致。通过对话两个人了解了彼此不同的价值观。对话的失败也表明了两个人之间无法进行沟通。尽管这是小说营造的背景下发生的对话。但对它进行话语分析仍能够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人际沟通的能力。以学习到一些会话的策略和技巧,如前序列(在切入正题前能起到铺垫作用的一段话语)等。
Later that evening as they went into the bedroom, Norman picked up the subject, “you think it’s a practical joke?”
“If it is, it’s a sick one.”
Norma sat on her bed and took off her slippers. “Maybe it’s some kind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rther shrugged. “Could be.”
“Wouldn’t you like to know?”
Arther shook his head.
“Why?”
“Because it’s immoral,”
Norma slid beneath the covers. “Well, I think it’s intriguing,” she said.
Arther turned off the lamp and leaned over to kiss her. “Good night,” she said.
“Good night,” she patted his back. (杨立民,1999)
Norma在这段对话中一直在试探,并试图引起Arther对这个话题的兴趣,她使用了前序列的技巧,避免了和Arthur在观点上的直接冲突。这些话语的语用分析对于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就语言教学本身来说,相对教师在教学中讲授的语篇,教学语言就是互文语篇,教学中,常用的paraphrase,summary和critique等都具有互文性,他们也与正在教和学的语篇相互作用。所以,教师对所教授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深度提供给学生的充分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课本上的孤立的语篇任何文本都有前文性和后文性。莎翁的戏剧《哈姆雷特》取材于一个丹麦王子的故事,对于该戏剧有无数文艺评论文章,它后来又被搬上了舞台和银幕。所有这些文本组成了一个宏观的互文系统。其中,文本之间相互作用,使这个戏剧的意义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教师应着眼于此,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语篇,而是从发展的、进化的角度,并在世界不同文化相互作用的大环境中去看待具体的语篇。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语篇。在讲沙翁戏剧的时候,不妨在多媒体教室放映其DVD版本,这样会加深学生的理解。把语言教学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中,更能提高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力。广义的互文性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任何一个语篇不能脱离其他而单独具有独立的意义。相关的语篇组成了互文性语篇系统,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把整个文化作为教学的背景,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四、结语
总之,本文无意于对具体类型的语篇结构和及进行详细的分析,而力图说明教学中要重视不同类型的语篇相互作用,把互文语篇从整个语篇中分离出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语篇的互文性的角度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同一语篇中出现的不一致的语言特点得以充分理解,并提高对语言特点的敏感性,从而提高有意识地使用具有不同特征语言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运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许东平.评根茨勒的当代翻译理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3).
[3]吴义诚.翻译过程中的目的语篇章的构建策略[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88(3).
[4]楊立民.大学英语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邱秀兰(1976-),女,助教,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教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一、引言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语篇的一个基本特征。法国符号学家Kristeva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互文性这一概念,她把互文性定义为符号系统的互换,可以是一个或几个符号系统与另外的符号系统之间的互换。“任何语篇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的,任何语篇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转化。”(Kristeva, 1986:86)。不过,在Kristeva的理论中,所谓的“互文性”,主要指的是“互文本”(intertext)的特性,而“互文本”的意思是指一个“文本”(text)或者语篇是由它以前的文本或者语篇的遗迹或记忆形成的。一个语篇就是一个用马赛克般的引文拼装起来的图案。受Kristeva的影响,巴尔特指出:“每个语篇,由于它本身就是另一个语篇的互文,因而都具有互文性。”因此,互文性涉及到不同语篇之间的相互联系。互文性这个概念的提出对于语篇的理解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使我们能够从某一语篇与其他语篇的相互关系来分析和评价该语篇的结构成分的功能以及整个语篇的意义和价值。De 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从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解释了语篇的互文性。国内学者如辛斌(2000)、许东平(2001)、吴义诚(1998)和赵静(1999)等从跨文化和翻译的角度诠释了互文性的意义,因此对互文性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而笔者发现,很少将互文性理论应用到实际的语言教学中去。因此,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将互文性理论运用到篇章教学中去。
二、互文性与语篇阅读教学
随着外语教学的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的方法已经不适应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注意语言本身的结构,认为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词及句,由句及段,再到篇章进行理解的过程。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方法:教师以语言点的分析和举例或对句的解释为教学重点,过分强调“词”,“句”。而对语篇分析和文章的整体理解不够。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中,互文现象对提高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有重要意义。教材中出现了很多的互文现象,互文语篇增加了文章的理解难度,教学中甚至引起对语篇的错误理解。对互文性语篇学生一般有两种反应。第一种时积极的,合作的态度,学生努力地去挖掘作者使用互文语篇的意义;另外一种是消极的态度,学生要么对互文现象不予理睬,要么认为是互文语篇破坏了文章在风格等方面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从而否定了互文语篇对整个语篇的意义。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要让学生对语篇中出现的互文现象予以重视,把互文语篇从文章中分离出来进行语言分析,使学生对互文语篇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互文语篇的运用。
三、互文性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Kristeva的分类,首先是物质互文性(material intertextuality)。即符号的重复使用,最典型的是用典(allusion)。
互文语篇是最能体现语篇的文化内涵,而阅读中的文化因素是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因此对互文语篇的诠释就是教师应该做好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鳄鱼的眼泪”、“猫哭老鼠”;“一石二鸟”、“一箭双雕”、“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象牙塔”、“柏拉图式的爱情”这些典故背后的故事就是互文的文化内涵。通过比较“crocodile tears”与“猫哭老鼠”,学生对同一意义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就会有所了解。
第二,互文性可以是语篇功能的互文性。体裁不同的语篇是不同社会群体的声音的反映。每一种体裁都有着自己的社会功能和意义潜势,作者和读者在写作和阅读之中依赖这种潜势并从中做出选择。这种选择要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语义、语言结构和语音。而体裁的这种互文性分析目的在于语篇的各种类型和它们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时的混杂现象是怎样反映意识形态的。教师应及时就语篇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既然互文语篇往往体现多种不同的语言社会功能,教师抓住这些进行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下面的例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在RichardMatheson的短篇小说“Button,Button”中,有大量的对话描写。我们可以把这些对话作为互文语篇,就是把会话分析应用于文学作品研究上。对话语篇的话语分析的各种方法都可以运用在教学中,使学生对对话语篇的语言特征有所了解。如,大量地使用省略和替代,语言风格口语化等等。这对话的主题是是否应该按下盒子上的按钮,按下按钮会有人因此死掉,而按下按钮的人会得到一大笔的金钱作为回报。关于是否要按下按钮,小说中夫妻二人意见不一,最后没能达成一致。通过对话两个人了解了彼此不同的价值观。对话的失败也表明了两个人之间无法进行沟通。尽管这是小说营造的背景下发生的对话。但对它进行话语分析仍能够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人际沟通的能力。以学习到一些会话的策略和技巧,如前序列(在切入正题前能起到铺垫作用的一段话语)等。
Later that evening as they went into the bedroom, Norman picked up the subject, “you think it’s a practical joke?”
“If it is, it’s a sick one.”
Norma sat on her bed and took off her slippers. “Maybe it’s some kind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rther shrugged. “Could be.”
“Wouldn’t you like to know?”
Arther shook his head.
“Why?”
“Because it’s immoral,”
Norma slid beneath the covers. “Well, I think it’s intriguing,” she said.
Arther turned off the lamp and leaned over to kiss her. “Good night,” she said.
“Good night,” she patted his back. (杨立民,1999)
Norma在这段对话中一直在试探,并试图引起Arther对这个话题的兴趣,她使用了前序列的技巧,避免了和Arthur在观点上的直接冲突。这些话语的语用分析对于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就语言教学本身来说,相对教师在教学中讲授的语篇,教学语言就是互文语篇,教学中,常用的paraphrase,summary和critique等都具有互文性,他们也与正在教和学的语篇相互作用。所以,教师对所教授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深度提供给学生的充分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课本上的孤立的语篇任何文本都有前文性和后文性。莎翁的戏剧《哈姆雷特》取材于一个丹麦王子的故事,对于该戏剧有无数文艺评论文章,它后来又被搬上了舞台和银幕。所有这些文本组成了一个宏观的互文系统。其中,文本之间相互作用,使这个戏剧的意义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教师应着眼于此,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语篇,而是从发展的、进化的角度,并在世界不同文化相互作用的大环境中去看待具体的语篇。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语篇。在讲沙翁戏剧的时候,不妨在多媒体教室放映其DVD版本,这样会加深学生的理解。把语言教学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中,更能提高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力。广义的互文性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任何一个语篇不能脱离其他而单独具有独立的意义。相关的语篇组成了互文性语篇系统,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把整个文化作为教学的背景,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四、结语
总之,本文无意于对具体类型的语篇结构和及进行详细的分析,而力图说明教学中要重视不同类型的语篇相互作用,把互文语篇从整个语篇中分离出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语篇的互文性的角度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同一语篇中出现的不一致的语言特点得以充分理解,并提高对语言特点的敏感性,从而提高有意识地使用具有不同特征语言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运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许东平.评根茨勒的当代翻译理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3).
[3]吴义诚.翻译过程中的目的语篇章的构建策略[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88(3).
[4]楊立民.大学英语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邱秀兰(1976-),女,助教,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教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