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已经逐步开展起来,大学生作为新生事物的主要接受力量,必须不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落实到实际生活、学习中。然而,受社会风气、教育模式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当代大学生存在意识薄弱等问题,严重阻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因此,分析当代大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问题尤为重要。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136-01
一、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分析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是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青年一代的最佳时机。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状况整体是健康的,对社会主义事业是忠诚的。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网络时代交流渠道的多元化,社会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主流意识和非主流意识混杂,使得部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上受到错误诱导,形成错误的政治思想和价值理念。积极探索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教育工作显得异常重要和迫切。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当代大学生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各大利益经济体之间竞争激烈,从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政治实力等方面的对抗,而深入竞争核心,可以发现,国家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当前我国开展的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政策,就是强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要构建民族凝聚力,要从个人做起,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只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地思考国家富强的道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知识修养。
二、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我国国情和自身使命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能够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体现于生活、学习中。然而,随着经济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发展形式多样,人们的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错误意识的引导,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一)不良社会风气在学校蔓延
环境塑造人。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其生活阅历较少,可塑性非常强。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网络环境中信息交流的便利性,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大背景。目前,网络为各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供了舞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同时,社会不良风气也在大学校园大肆蔓延开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找到了土壤。物质基础的不断改善,使得学生之间的相互攀比之风节节攀高,大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中注重走过场。在权衡事件时,以经济效益为主要标尺,注重享乐,不愿贡献。
(二)忽视核心价值观教育,偏重职业教育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实施,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用人单位在人才资源丰富的市场中不断提高用人要求,造成愈发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为了毕业能找份好工作,在校学习期间过于注重职业能力的提高而对价值观培养不予重视。当然,学好专业课是对大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也为大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然而,在课程学习上,大学生重专业课知识学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予应有关注。在个人素质提高方面,浅显的将企业录用标准作为自身能力发展的“指导方针”,不重视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培育。此外,部分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把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可以肯定的是,职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但两者仍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大学生应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学习和培育,努力提高将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三)对网络内容鉴别能力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动摇
大学是青年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逐步稳定的重要时期,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对社会主流意识的认可度,不断增强他们对社会信息的辨别能力。当前,网络作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其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网络中蕴含的内容非常繁多,信息真假难辨,在促进社会信息共享的同时也使得垃圾信息不断涌入大学校园。网络有其正面作用,有利于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丰富了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渠道。但网络作为“双刃剑”也有其不利的影响,大学生的鉴别能力还比较欠缺,在对社会某些现象的分析中容易受到他人意见的诱导。作为各种思想的交锋阵地,由于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的差异,网络上的观点也存在正误之分。不良信息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起到非常不利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无所适从,对主流意识不认可,出现偏激行为,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担负着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根本出发,深刻剖析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宽道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郭宝铭,叶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把握好三个关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45-46.
[2]章剑锋.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塑造[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5):121-123.
[3]江立夏,李曦.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4.(5):56.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136-01
一、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分析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是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青年一代的最佳时机。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状况整体是健康的,对社会主义事业是忠诚的。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网络时代交流渠道的多元化,社会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主流意识和非主流意识混杂,使得部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上受到错误诱导,形成错误的政治思想和价值理念。积极探索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教育工作显得异常重要和迫切。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当代大学生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各大利益经济体之间竞争激烈,从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政治实力等方面的对抗,而深入竞争核心,可以发现,国家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当前我国开展的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政策,就是强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要构建民族凝聚力,要从个人做起,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只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地思考国家富强的道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知识修养。
二、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我国国情和自身使命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能够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体现于生活、学习中。然而,随着经济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发展形式多样,人们的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错误意识的引导,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一)不良社会风气在学校蔓延
环境塑造人。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其生活阅历较少,可塑性非常强。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网络环境中信息交流的便利性,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大背景。目前,网络为各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供了舞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同时,社会不良风气也在大学校园大肆蔓延开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找到了土壤。物质基础的不断改善,使得学生之间的相互攀比之风节节攀高,大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中注重走过场。在权衡事件时,以经济效益为主要标尺,注重享乐,不愿贡献。
(二)忽视核心价值观教育,偏重职业教育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实施,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用人单位在人才资源丰富的市场中不断提高用人要求,造成愈发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为了毕业能找份好工作,在校学习期间过于注重职业能力的提高而对价值观培养不予重视。当然,学好专业课是对大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也为大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然而,在课程学习上,大学生重专业课知识学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予应有关注。在个人素质提高方面,浅显的将企业录用标准作为自身能力发展的“指导方针”,不重视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培育。此外,部分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把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可以肯定的是,职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但两者仍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大学生应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学习和培育,努力提高将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三)对网络内容鉴别能力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动摇
大学是青年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逐步稳定的重要时期,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对社会主流意识的认可度,不断增强他们对社会信息的辨别能力。当前,网络作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其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网络中蕴含的内容非常繁多,信息真假难辨,在促进社会信息共享的同时也使得垃圾信息不断涌入大学校园。网络有其正面作用,有利于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丰富了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渠道。但网络作为“双刃剑”也有其不利的影响,大学生的鉴别能力还比较欠缺,在对社会某些现象的分析中容易受到他人意见的诱导。作为各种思想的交锋阵地,由于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的差异,网络上的观点也存在正误之分。不良信息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起到非常不利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无所适从,对主流意识不认可,出现偏激行为,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担负着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根本出发,深刻剖析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宽道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郭宝铭,叶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把握好三个关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45-46.
[2]章剑锋.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塑造[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5):121-123.
[3]江立夏,李曦.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