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建筑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uxiumu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就给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即生态建筑,其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融合”三大主题,形成一个立体、全方位的环保工程,具备了节能、节水、节地、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延长建筑物寿命等多重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绿色建筑的意义及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应用分析;节省能源;绿色环境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绿色建筑设计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建筑设计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主导了后续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观引入建筑设计的结果,要实现绿色建筑设计,设计师不仅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反思传统设计理念,还需要掌握多层次、多专业、多学科的整体设计模式。
  一、绿色建筑的含义
  1.全球有 50% 的能源用于建筑,一起人类从天然界所取得的 50% 以上的物质质料也是用来缔造各类建筑及其隶属设备。建筑导致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有了环境总污染的 1/3 还多,人类活动发生的垃圾,其间40%为建筑垃圾。中国正大力开展城镇化,对住所、路途、地下工程、公共设备的需要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越来越多,这与日益缺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发生了不行谐和的对立。中国处在经济疾速开展时期,大家对高水平的生活的寻求越来越激烈,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假如推动建筑节能,将大大减轻地球温室效应所发生的压力,也极大的维护了其他资源。
  2.绿色建筑提供愈加舒服的生活环境
  对室外环境而言,绿色建筑经过科学的全体设计,集成绿色装备、天然通风、天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运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操控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设计合理、资源运用高效循环、节能办法归纳有用、建筑环境安康舒服、垃圾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敏适合等六大特色。室内环境,本质上决议着大家的舒服度,经过绿色建筑,可以充沛运用全部资源,量体裁衣,从设计、设计、环境装备的建筑方法下手,经过各种绿色技术手法合理地进步建筑室内的舒服性,一起确保人的安康生活,给居民提供杰出的生活环境质量。
  二、 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素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是节能、环保、可持续,绿色建筑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够实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1. 节省能源
  对节省能源的注重程度是衡量一个绿色建筑是不是成功的重要规范之一。绿色建筑在设计时就要充沛考虑对各种能源的节省与有用运用,例如对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运用。可以充沛运用太阳光来照明和取暖,来削减对电力的耗费;选用会集供暖体系来进步能源的运用率。
  2. 绿色环境
  要做好建筑寓居区域的美化设计,要给建筑的寓居者一个具有满足绿洲和园林的生活环境,确保它们可以得到净化的空气;要削减建筑玻璃外墙的折射以及建筑外路灯等光源所构成光污染;经过合理设计来下降寓居区的噪音水平。
  3. 环保
  绿色建筑所选用的装修应遵从“安康、低污染、可重复运用、节省资源”的准则。装修和装修的设计要可以确保房间具有满足的容量来装下大天然的光线与颜色;要尽可以多地选用铁、竹、藤、石等无污染和原始的资料,防止对化学合成资料的运用;要努力创造一个质
  朴、充沛天然情味的生活空间;要尽可以地运用天然光源,以削减对电能的耗费。
  4. 可循环理念
  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心即是可循环,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首先要尽可以地防止损坏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要使建筑的运用者或寓居者可以与天然环境调和同处,并推进它们与天然环境之间的触摸与沟通。绿色建筑设计中所选用的各种新技术、新手法相同要遵从上述
  准则,要促进建筑与天然环境之间构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
  5. 节省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类生计的底子,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禁止对土地资源的糟蹋和侵吞,要经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手法来最大极限地节省土地资源。例如,为了节省犁地资源,綠色建筑运用环保砖来代替传统的粘土砖。
  6. 节省水资源
  对水资源的节省与可继续运用相同是绿色建筑设计所有必要具有的要素之一。在进行绿色建筑全体设计时,就应该拟定出建筑节省用水的具体设计,并经过选用领先的水处理设备来推进水的循环运用。例如,建立起雨水搜集体系和污水处理体系,将生活污水处理变为中水,用作建筑美化的灌溉、清洗用水等。
  7. 加强对垃圾的回收利用
  设计绿色建筑时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有效处理各种垃圾和固体废弃物。例如,生活垃圾要进行合理分类,便于对其处理和回收利用,最终实现垃圾与废弃物处理的环保无公害目标。
  三、 绿色建筑设计及应用分析
  1. 建筑墙体的保温用热
  本设计的基地位置在冬冷夏热的地区,因此设计当中采用了适宜的墙体保温技术。在热容量大的墙体室外一侧进行隔热设外保温,把混凝土等热容量大的墙体作为蓄热体使用,通常室内的温度比较恒温。在墙体的室内一侧作为保温层,不能把墙体作为蓄热体使用,通常室温变化比较大,相对外保温而言其施工较为简单且造价低。我国在 20世纪 90 年代以前的墙体保温系统大多采用这种方式。进入到 20 世纪以后,随着外保温施工技术的完善,墙体外保温已经成为我国新建及改造建筑的主要保温方法。外墙外保温相对内保温设计施工比较复杂,人们采用了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体系,它能够有效地解决保温、隔热、抗风压、耐火等问题。该保温材料的胶凝材料采用氢氧化钙、粉煤灰以及不定型的二氧化硅等材料取代水泥,避免因水泥密度过大而造成导热系数值增大;在无机胶凝材料中加大多种高分子材料,使抗滑坠能力增强;并接入了符合高粘度的有机保水剂、多种纤维材料等,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粘结力和粘结强度。这种不以水泥和石青为主胶凝材料,而选用古罗马人造混凝土成分比做胶接的新型保温材料,耐冰冻、耐老化、抗风化、抗降解,具有很好的耐候稳定性,导热系数低,耐火等级高,基本可以做到与建筑结构寿命同步。
  2. 建筑门窗节能设计
  建筑在门窗部位也采用了节能措施。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面积约占建筑外围护结构面积的 30%,其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 2/3,其中传热损失为 1/3。因此。门窗是建筑维护结构热损失的重点部位,门窗是否节能密切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能耗,在本设计中,
  建筑物所有的窗框都采用传热系数较低的塑钢材料。玻璃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有效地减少了建筑的热损失.
  3. 建筑遮阳设计
  设计方案中对建筑遮阳也采取了解决的措施。现代建筑中,从墙面到屋顶越来越多地采用玻璃,玻璃的通透性能使人们充分感受到自然景观、自然光线和自然空间,但它同时带来采暖和制冷上能耗提高的隐患,又是与绿色建筑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相抵触的。而传统的节能
  技术—建筑遮阳,能防止有害的直射阳光,减少传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是消除或防止夏季室内过热的有效措施之一。所以本设计采用了遮阳系统来解决此问题。具体方法是采用可收缩的百叶遮阳设施,同时随太阳射入情况可全放全遮,或局部放下,不用时全部折叠于窗
  顶。而且百叶角度可调整,既可以遮阳,又利于通风。
  4. 中庭调节气候系统
  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人们在设计中加入了一个富有特色的中庭。对于建筑的节能以及改善室内环境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个中庭可以起采光、通风、采暖、制冷的作用,种植的绿色植物还能调节中庭的小气候。根据图示,可以主要分三个方面分析:
  (1)中庭采光通风
  当室内需要通风时,打开烟囱顶部的天窗,吸热重质墙吸收热量,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空气流通,此时可调节百叶,可根据需要关闭或打开一部分,对室内采光进行调节。有排风口使各户与中庭相连接,进行空气交换,新鲜空气可以通至各家各户.
  (2)中庭采暖
  当冬季气温较低时,可关闭中庭空气出口,减少热气流失,形成温室效应,对中庭空气进行加热,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同时完全打开可调节百叶让阳光充分进入。
  (3)中庭制冷
  夏季的气候十分炎热,这时可以关闭可调节百叶,阻止阳光进入。打开顶部换气扇,同时开放喷淋水管,喷淋水可由屋顶的雨水收集箱提供。此时滴下的水通过换气扇的蒸发效应带走热量,从而使室内温度下降。这一过程也可以增加湿度,喷淋水还可为浇灌底部的植物之用。建筑的中庭在对环境调节的同时,通过与各户之间的联通,也改善了每一个住户家中的小环境,使各户中的小环境更加舒适宜人,减少了建筑的能耗。由于中庭里还种植了绿色植物,使得整个环境更加生态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不仅需要设计者对各种节能措施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要求设计者能够结合具体实际,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具体的设计。要达到绿色、环保、节能的效果,需要设计者们的不断推报、权衡利弊,采用恰当的节能措施。人们应当将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在考虑建筑经济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全方位地对人们的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同时利用当地环境,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以此为出发点,才真正有可能保证建筑的低能耗建造、运营,实现绿色建筑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金贤成,蒋德军.绿色建筑与生态美学建筑的发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 03 期
  [2] 黄晓玲 . 环保节能型建筑设计浅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0(01)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基本建设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其经济利益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如何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社会生产水平相适应,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施工企业而言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它牵扯到企业的施工成本以及利润审核等。  關键词:建设工程 工程造价 动态管控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是利用科学管理方
期刊
摘要: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核心,所以一定要严把建筑材料检测这道关口。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各项法规的逐步健全,对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对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因此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也不断创新,随之引发的就是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在对其进行施工建设时需要额外注意。但是施工过程中因为技术或者工程难点问题引发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本文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希冀为同行提供技术上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 现场施工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建筑
期刊
摘要: 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全过程,合理有效的控制成本可以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可以恰当的制定建筑成品价格。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在施工项目计划和实施过程中运用技术、方法与管理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具有持续时间长及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因此抓好施工管理就成为保证施工顺利完成的关键。施工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难免顾此失彼,所以应从关键问题入手,抓住非常重要的几项管理,再以点带面,全面开花。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筑工程技术管理贯穿整个工程项目,是工程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管理职能和科学技术的有
期刊
摘要:建筑电气安装的质量控制,始终贯穿整个施工过程,要分析其安装方法,并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方法;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更大的电力需求和高层建筑带来的电气工程安装难度都在提醒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一个建筑中的电气安装质量问题。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安全和质量,
期刊
摘要:当今世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严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欠缺的背景下,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促使设计者在建筑设计方面能够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字:建筑设计 可持续化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建材的大量出现,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短缺,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出发,绿色建筑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青睐,
期刊
摘 要:加强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理工作作为一项必要性工作,对于现代建筑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如果缺乏了建筑施工监理人员的监督,建筑质量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建筑在使用中也就谈不上安全性。所以要在建筑施工中强化施工质量监理,规范工程质量,保障建筑使用的安全性。文章针对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简要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如今我国各领域的改革事业进入快速
期刊
摘要: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动态的工程,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全过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要进行造价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市政工程中,工程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环境和出行、休闲,所以在日常管理中不容忽视。而对于从事市政管理的部门来说,市政工程造价的好与坏,也是直接关系
期刊
【摘要】由于建筑工业的不断壮大,可持续化的设计理念引起了设计者们的广泛重视。本文从我国建筑设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及对西西项目的实例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建筑设计;可持续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目前,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主导的位置。这就要求建筑中的设计理念与时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