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5日,第四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开幕。活跃在剧场里的那些年轻人再一次以“青戏节”的名义相聚,分享一个长达20天的有戏剧、有朋友、有欢乐和感触的大Party。
青年和戏剧,要如何理解这两个词的组合?我们试着从一个人物和一部戏入手,一点点找寻答案。
丰富,这是赵淼给出的答案。这位中国形体戏剧风格的代表人物已经是第四次参加青戏节,他的三拓旗剧社在今年迎来了成立15周年的纪念,并且举办了属于自己的戏剧节。在他看来青年人独特的探索热情会给“青年”和“戏剧”的组合带来无限可能。“激情和坚持是走进剧场的基本条件,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活跃,可以进行各种尝试,在属于青年戏剧的舞台上开出各种不同的花。”
从第一届到第四届,黄盈也是青戏节的常客,这位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这一次呈现的作品是根据唐代沈既济的原文《枕中记》改编的《黄粱一梦》。古老的故事,年轻的导演、戏剧的舞台,让这一切变得有趣。他不想在这个舞台上呈现用手机段子编纂成的作品,不想用浅层次的娱乐和假模假式的关怀博取关注的目光,在所有人都追求先锋的时候,他想要尝尝古人的味道,或许这是疯狂的,而“疯狂”本身就是黄盈对于青年和戏剧组合在一起的解读。
在这两个答案之后,还有人有话要说。
这一届青戏节,邵泽辉的身份有所不同,他不再只是一个带着自己作品亮相的青年戏剧导演,他还是本届青戏节的节目总监,从一个参与者便成了参与者+组织者。青年+戏剧等于什么?邵泽辉的答案是:“纯粹。”因为,“青年”让“戏剧”变得单纯,而“戏剧”则让“青年”变得丰富,两者结合,就是无所顾忌的专注,可以失败,也可以被骂的狗血喷头,但就是不能没有想法,满心杂念。
丰富、疯狂和纯粹,这三个词似乎并没有太多年轻的界限,所以,问题的答案应该就在于问题本身,比如,什么是戏剧,什么是青年。喜欢剧场的人或许都是年轻人,因为那里有最现场的感官和最直接的表达,无论是爱上做戏剧的人还是爱上看戏剧的人。因此,我们将真心出现在剧场里的所有人都称作“剧场里的年轻人”,而对于这个已经开始了的名叫“青戏节”的大Party,则欢迎所有“剧场里的年轻人”。
青年和戏剧,要如何理解这两个词的组合?我们试着从一个人物和一部戏入手,一点点找寻答案。
丰富,这是赵淼给出的答案。这位中国形体戏剧风格的代表人物已经是第四次参加青戏节,他的三拓旗剧社在今年迎来了成立15周年的纪念,并且举办了属于自己的戏剧节。在他看来青年人独特的探索热情会给“青年”和“戏剧”的组合带来无限可能。“激情和坚持是走进剧场的基本条件,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活跃,可以进行各种尝试,在属于青年戏剧的舞台上开出各种不同的花。”
从第一届到第四届,黄盈也是青戏节的常客,这位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这一次呈现的作品是根据唐代沈既济的原文《枕中记》改编的《黄粱一梦》。古老的故事,年轻的导演、戏剧的舞台,让这一切变得有趣。他不想在这个舞台上呈现用手机段子编纂成的作品,不想用浅层次的娱乐和假模假式的关怀博取关注的目光,在所有人都追求先锋的时候,他想要尝尝古人的味道,或许这是疯狂的,而“疯狂”本身就是黄盈对于青年和戏剧组合在一起的解读。
在这两个答案之后,还有人有话要说。
这一届青戏节,邵泽辉的身份有所不同,他不再只是一个带着自己作品亮相的青年戏剧导演,他还是本届青戏节的节目总监,从一个参与者便成了参与者+组织者。青年+戏剧等于什么?邵泽辉的答案是:“纯粹。”因为,“青年”让“戏剧”变得单纯,而“戏剧”则让“青年”变得丰富,两者结合,就是无所顾忌的专注,可以失败,也可以被骂的狗血喷头,但就是不能没有想法,满心杂念。
丰富、疯狂和纯粹,这三个词似乎并没有太多年轻的界限,所以,问题的答案应该就在于问题本身,比如,什么是戏剧,什么是青年。喜欢剧场的人或许都是年轻人,因为那里有最现场的感官和最直接的表达,无论是爱上做戏剧的人还是爱上看戏剧的人。因此,我们将真心出现在剧场里的所有人都称作“剧场里的年轻人”,而对于这个已经开始了的名叫“青戏节”的大Party,则欢迎所有“剧场里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