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最终效果的同,即起点与终点的同;而这里的“异”是指方法、途径等具体过程的不同.当然,这里的“异”,既可以是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和风格各异的教学策略讲授同一课题,实现殊途同归;也可以是同一个老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分析解决同一个教学问题,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点到直线距离”的两种教学设计的比较分析,阐释笔者的认识与心得,供交流与探讨.
1 案例背景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中,我们需要依次学习三个距离公式——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以及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而这三个公式在解决几何问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课标要求是探索并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2 教学设计(一)
2.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复习两点间距离公式,并引导同学思考引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点(1 1)P,到直线: l xy?? 30=的距离.学生经过思考,很快获得解题思路:过P引直线l的垂线,求出垂足的坐标,再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
2.2 启发引导,方法类比
师:请同学回顾一下,在推导两点间距离公式时,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让所求线段成为斜边.
师:是的.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如何?
生:两直角边分别与x,y轴垂直.
师:很好.那对于今天的问题,我们能不能用类似的方法来求呢?
学生经讨论后发现,可以构造类似的直角三角形.
师:此时,所求垂线段在直角三角形的什么位置?
生:斜边上的高.
师:那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求它呢?
生:等面积法.因为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可以求出来.
师:好,那我们一起把这个过程写下来.
教师点评 该思路较自然,而且步骤简单、清晰,但需要具备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方能执行.构造直角三角形明显是个不错的想法,在求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时,我们也是构造直角三角形.那么有没有别的构造方式?
方案5 (等积法)与教学设计(一)中的第二种方法一致.
教师点评 三角形构造巧妙,计算简洁,快速得出结果.
求点到直线距离的方法其实还有很多种,但有些方法需要后续的知识支撑,如:向量法、参数法、不等式法等.以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
3.3 公式记忆,学以致用
题后小结 ①点的直线的距离公式对于任何位置的P(包括在直线上)都适用;当然特殊位置的距离可以借助图象直接计算,不一定要代入公式求解;
②一般位置使用公式时,需要先将直线方程转化成一般式,然后代入.
例2 已知点(3 1)A,,(3 1)B,,( 1 0)C?,,求ABCΔ的面积.
题后小结 在学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之后,我们知道,求三角形的高无需再作出垂线段求解;只需知道相应顶点的坐标和对边所在直线方程即可.
4 两种设计的比较与反思
4.1 课堂主线各不相同
设计(一)的主线是三个距离公式的的层层递进关系,从点到点的距离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再到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推导方法类比迁移,推导过程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发展规律,领会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现了数学的自然美、和谐美、统一美.
设计(二)是一种更大胆、更新鲜的课题设计.它不局限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是将点到直线的距离当做一个数学问题来研究,真正实现课标要求中的“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 设计(二)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将教师的角色定位成解决这一问题的团队中的一员,教师与学生一起体验这个探究过程.在五种解决方案的对比、联系中渗透了丰富的数学思想,如特殊与一般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4.2 问题设置风格迥异
设计(一)中问题的设置是从易到难,从特殊到一般,从旧知到新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提升;习题设置丰富、典型,有代表性;整个设计严谨科学,具有较强的引导性.整节课学下来,学生收获的知识、方法较多;能较好地完成相应的作业.
设计(二)的重心放在了公式的推导上;因此,在各种方案的启发、引导方面设置了较多承上启下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给学生一个方向性的提示,在学生思考后,有想法但表达不出来的时候给予帮助;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效果.一个个方案的呈现过程犹如打开一扇又一扇的窗户,最终让人豁然开朗.
4.3 别样精彩异曲同工
两种设计都是基于课标的要求,基本都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当然,无法去下结论,哪一种设计更好.相比来说,设计(二)对学生要求更高;而且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其实不下二十种,除了设计(二)的方法外,还有向量法、参数法、不等式法等等.但由于知识的学习顺序问题,无法将所有方法一一呈现.当然,对于有些地区的授课顺序如果不是必修1-2-3-4-5;例如:天津市的顺序是必修1-4-5-3-2,那么解直角三角形法及向量法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就更容易了.
1 案例背景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中,我们需要依次学习三个距离公式——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以及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而这三个公式在解决几何问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课标要求是探索并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2 教学设计(一)
2.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复习两点间距离公式,并引导同学思考引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点(1 1)P,到直线: l xy?? 30=的距离.学生经过思考,很快获得解题思路:过P引直线l的垂线,求出垂足的坐标,再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
2.2 启发引导,方法类比
师:请同学回顾一下,在推导两点间距离公式时,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让所求线段成为斜边.
师:是的.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如何?
生:两直角边分别与x,y轴垂直.
师:很好.那对于今天的问题,我们能不能用类似的方法来求呢?
学生经讨论后发现,可以构造类似的直角三角形.
师:此时,所求垂线段在直角三角形的什么位置?
生:斜边上的高.
师:那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求它呢?
生:等面积法.因为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可以求出来.
师:好,那我们一起把这个过程写下来.
教师点评 该思路较自然,而且步骤简单、清晰,但需要具备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方能执行.构造直角三角形明显是个不错的想法,在求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时,我们也是构造直角三角形.那么有没有别的构造方式?
方案5 (等积法)与教学设计(一)中的第二种方法一致.
教师点评 三角形构造巧妙,计算简洁,快速得出结果.
求点到直线距离的方法其实还有很多种,但有些方法需要后续的知识支撑,如:向量法、参数法、不等式法等.以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
3.3 公式记忆,学以致用
题后小结 ①点的直线的距离公式对于任何位置的P(包括在直线上)都适用;当然特殊位置的距离可以借助图象直接计算,不一定要代入公式求解;
②一般位置使用公式时,需要先将直线方程转化成一般式,然后代入.
例2 已知点(3 1)A,,(3 1)B,,( 1 0)C?,,求ABCΔ的面积.
题后小结 在学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之后,我们知道,求三角形的高无需再作出垂线段求解;只需知道相应顶点的坐标和对边所在直线方程即可.
4 两种设计的比较与反思
4.1 课堂主线各不相同
设计(一)的主线是三个距离公式的的层层递进关系,从点到点的距离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再到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推导方法类比迁移,推导过程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发展规律,领会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现了数学的自然美、和谐美、统一美.
设计(二)是一种更大胆、更新鲜的课题设计.它不局限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是将点到直线的距离当做一个数学问题来研究,真正实现课标要求中的“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 设计(二)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将教师的角色定位成解决这一问题的团队中的一员,教师与学生一起体验这个探究过程.在五种解决方案的对比、联系中渗透了丰富的数学思想,如特殊与一般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4.2 问题设置风格迥异
设计(一)中问题的设置是从易到难,从特殊到一般,从旧知到新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提升;习题设置丰富、典型,有代表性;整个设计严谨科学,具有较强的引导性.整节课学下来,学生收获的知识、方法较多;能较好地完成相应的作业.
设计(二)的重心放在了公式的推导上;因此,在各种方案的启发、引导方面设置了较多承上启下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给学生一个方向性的提示,在学生思考后,有想法但表达不出来的时候给予帮助;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效果.一个个方案的呈现过程犹如打开一扇又一扇的窗户,最终让人豁然开朗.
4.3 别样精彩异曲同工
两种设计都是基于课标的要求,基本都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当然,无法去下结论,哪一种设计更好.相比来说,设计(二)对学生要求更高;而且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其实不下二十种,除了设计(二)的方法外,还有向量法、参数法、不等式法等等.但由于知识的学习顺序问题,无法将所有方法一一呈现.当然,对于有些地区的授课顺序如果不是必修1-2-3-4-5;例如:天津市的顺序是必修1-4-5-3-2,那么解直角三角形法及向量法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就更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