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问题的提出
有效教学乃至高效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有效,也是每个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数学课的常规教学形式包括新授课、习题课、讲评课等,其中数学习题(考试)讲评课在当前形势下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形式,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与否,与数学讲评课有很直接的联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上讲评课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老师在黑板前讲得声嘶力竭,自认为是深入浅出、头头是道,但总有一部分学生似听非听、似懂非懂,让人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里的感觉,讲评课效率不高.
怎样提高讲评课的教学效率?是否可以尝试一些新的讲评课教学模式?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和理论学习,笔者针对所任教两个班级的学生特点,进行了数学讲评课的比较实验研究.
2 实验过程
2.1 实验对象
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级(每班44名)的学生水平相当:数学基础好,解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2 实验方法
一个班作为实验班,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讲评课教学,将44名学生分成11个小组,每组4人(解题能力强的与弱的搭配、内向的与外向的搭配),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控制讨论的进度,并记录每个问题所讨论的时间;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班,用传统的教师讲授的形式进行讲评课教学.
数据分析:
(1)随着难度系数的降低,需要老师讲解的题目数N迅速增加.
(2)当m介于0.6至0.85之间时,有大量的题目需要老师讲解.显然,此时班上大部分学生已经处在重复接受知识的境况下了.即便如此,一个班上仍有少部分同学在课上得不到足够的帮助(此时,仍有许多题目没有讲解).
以上分析说明:传统的讲授课型对班级中水平较高和水平较低的学生都是不合理的.
2.3.3 两种课型的比较
(1)从学生耗费的时间的角度: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低于0.8时,小组讨论的耗费时间明显少.难度系数越低,讨论课型的优势越明显.
(2)从实质性解决问题的角度:讨论课型解决了每个同学的每个问题,而讲授课型却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目标.
(3)从学生的主动性的角度:讨论课型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而讲授课型最多也只能使少部分学生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大部分学生仍然处在被动听讲的位置.
(4)从可行性角度:许多数学问题都适合小组讨论,因为几乎每道数学题都有能被人们清晰阐述的解题途径,其中充满令人兴奋和富于挑战的思想,这使学生们是否乐于交谈、倾听、解释、思考他人的观点以及自己进行反思.
3 实验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来比较讲授课型和小组讨论课型,下面提供笔者所上的一节实验课的相关数据,对两种课型作对比分析.学生已独立完成了10个问题(见附录),并经过老师评阅统计.
在课堂讨论期间,我主要巡视各组帮助各个他们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到第32分钟时,11个小组基本结束了讨论,还有几个小组中有几个问题虽然经过讨论但还没有彻底解决.此时我综合全班的情况,利用15分钟重点讲评了第4、8(1)、10题.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小组讨论课型对每个问题的时间分配上更趋合理.如:对于难度较小的题目(1、3、5、7)共花费了3.1分钟.假如由老师讲解,在这四个问题上需花费9.5分钟.
4 成果及讨论
4.1小组讨论课型实验的成果
(1)兴趣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了问题的讨论,所以学生普遍感觉心情舒畅、轻松自然.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得到了提高.
(2)一些原本并不突出的同学自信心明显增强,敢于经常与老师进行探讨.不论探讨的结果如何,只要学生在主动思考,那么他一定在进步.
(3)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4.2 小组讨论课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过多地使用小组讨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有少数同学产生了对其他同学的依赖.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独立的解决(作为作业,老师加以督促),然后再在课上讨论.
(2)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同学由于性格的原因,不善于与其他同学交往,从而讨论时并不十分主动.对于这一问题,一方面对这些同学进行正确引导,教会他怎样与人相处;另一方面,让小组的其他成员积极的帮助他.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让学生树立起更健全的人生观:团结协作可以取得加倍的成功.
(3)由于组内成员的综合实力有限,所以当学生的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创造性的思维受阻.所以小组成员要经常进行交换.同学相互之间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一个人的师傅多了,当然能学到更多的本事.
(4)学生讨论过程中,会碰到许多疑问需要老师帮助,而一个老师往往来不及回答.此时,可以在班上选择1~2位优秀的同学帮助答疑.
(5)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往往会受制于题目本身.所以,一堂课的后阶段,老师应该对本节课的重点问题作出总结并给学生在方法上进一步指导.
(6)问题的选择要尽可能地覆盖到高中数学中较多的内容.一般考虑入口较宽、方法较多、具有很好的启发性不过于抽象的问题.
经过几次的比较实验研究,笔者发现高中阶段采用小组讨论课型比传统的讲授课型有很大的优势.我们采用讨论课型的目的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讨论课型不但可以使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可以教会学生怎样与别人合作,可以说小组讨论课型是数学高效教学的一种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张春莉.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若干问题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51-55
有效教学乃至高效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有效,也是每个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数学课的常规教学形式包括新授课、习题课、讲评课等,其中数学习题(考试)讲评课在当前形势下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形式,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与否,与数学讲评课有很直接的联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上讲评课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老师在黑板前讲得声嘶力竭,自认为是深入浅出、头头是道,但总有一部分学生似听非听、似懂非懂,让人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里的感觉,讲评课效率不高.
怎样提高讲评课的教学效率?是否可以尝试一些新的讲评课教学模式?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和理论学习,笔者针对所任教两个班级的学生特点,进行了数学讲评课的比较实验研究.
2 实验过程
2.1 实验对象
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级(每班44名)的学生水平相当:数学基础好,解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2 实验方法
一个班作为实验班,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讲评课教学,将44名学生分成11个小组,每组4人(解题能力强的与弱的搭配、内向的与外向的搭配),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控制讨论的进度,并记录每个问题所讨论的时间;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班,用传统的教师讲授的形式进行讲评课教学.
数据分析:
(1)随着难度系数的降低,需要老师讲解的题目数N迅速增加.
(2)当m介于0.6至0.85之间时,有大量的题目需要老师讲解.显然,此时班上大部分学生已经处在重复接受知识的境况下了.即便如此,一个班上仍有少部分同学在课上得不到足够的帮助(此时,仍有许多题目没有讲解).
以上分析说明:传统的讲授课型对班级中水平较高和水平较低的学生都是不合理的.
2.3.3 两种课型的比较
(1)从学生耗费的时间的角度: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低于0.8时,小组讨论的耗费时间明显少.难度系数越低,讨论课型的优势越明显.
(2)从实质性解决问题的角度:讨论课型解决了每个同学的每个问题,而讲授课型却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目标.
(3)从学生的主动性的角度:讨论课型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而讲授课型最多也只能使少部分学生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大部分学生仍然处在被动听讲的位置.
(4)从可行性角度:许多数学问题都适合小组讨论,因为几乎每道数学题都有能被人们清晰阐述的解题途径,其中充满令人兴奋和富于挑战的思想,这使学生们是否乐于交谈、倾听、解释、思考他人的观点以及自己进行反思.
3 实验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来比较讲授课型和小组讨论课型,下面提供笔者所上的一节实验课的相关数据,对两种课型作对比分析.学生已独立完成了10个问题(见附录),并经过老师评阅统计.
在课堂讨论期间,我主要巡视各组帮助各个他们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到第32分钟时,11个小组基本结束了讨论,还有几个小组中有几个问题虽然经过讨论但还没有彻底解决.此时我综合全班的情况,利用15分钟重点讲评了第4、8(1)、10题.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小组讨论课型对每个问题的时间分配上更趋合理.如:对于难度较小的题目(1、3、5、7)共花费了3.1分钟.假如由老师讲解,在这四个问题上需花费9.5分钟.
4 成果及讨论
4.1小组讨论课型实验的成果
(1)兴趣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了问题的讨论,所以学生普遍感觉心情舒畅、轻松自然.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得到了提高.
(2)一些原本并不突出的同学自信心明显增强,敢于经常与老师进行探讨.不论探讨的结果如何,只要学生在主动思考,那么他一定在进步.
(3)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4.2 小组讨论课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过多地使用小组讨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有少数同学产生了对其他同学的依赖.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独立的解决(作为作业,老师加以督促),然后再在课上讨论.
(2)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同学由于性格的原因,不善于与其他同学交往,从而讨论时并不十分主动.对于这一问题,一方面对这些同学进行正确引导,教会他怎样与人相处;另一方面,让小组的其他成员积极的帮助他.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让学生树立起更健全的人生观:团结协作可以取得加倍的成功.
(3)由于组内成员的综合实力有限,所以当学生的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创造性的思维受阻.所以小组成员要经常进行交换.同学相互之间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一个人的师傅多了,当然能学到更多的本事.
(4)学生讨论过程中,会碰到许多疑问需要老师帮助,而一个老师往往来不及回答.此时,可以在班上选择1~2位优秀的同学帮助答疑.
(5)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往往会受制于题目本身.所以,一堂课的后阶段,老师应该对本节课的重点问题作出总结并给学生在方法上进一步指导.
(6)问题的选择要尽可能地覆盖到高中数学中较多的内容.一般考虑入口较宽、方法较多、具有很好的启发性不过于抽象的问题.
经过几次的比较实验研究,笔者发现高中阶段采用小组讨论课型比传统的讲授课型有很大的优势.我们采用讨论课型的目的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讨论课型不但可以使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可以教会学生怎样与别人合作,可以说小组讨论课型是数学高效教学的一种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张春莉.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若干问题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