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学语文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ncx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建宪,男,汉族,1954年6月生,湖北省麻城市人。著名民间文学理论家,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民俗学专业硕士点指导组组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神话学和民俗学。主要论著有《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神话解读——母题分析方法探索》《玉皇大帝信仰》《中国洪水神话的类型与分布》等,译著有《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世界民俗学》《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等。
  
  李燕(以下简称李):陈老师您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您交流。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个领域内您一直在不懈地努力,最近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被文化部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可否请您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一个介绍?
  陈建宪(以下简称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英文intangible heritage的翻译,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例如民俗活动、表演、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人们可以根据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以及历史条件的变化,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这样不仅能促进文化多样性,而且可以使自己找到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李:非物质文化遗产毫无疑问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对她的保护是在何种背景之下提出来的呢?
  陈: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族群记忆,便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倡导,是与文化认同和文化安全相关的,人类不能成为没有记忆的族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保持自身独立性而不被异化和同化的根本,同时,这也是人类文化保持多样性的要求。非物质文化产生于农耕社会,其中所蕴含的特有的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最终的文化认同标志。我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期,如果不注意保护这些遗产而使其消解、丧失,那将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事实上,民间文学工作者很早就已经致力于这个问题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前的名称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就是一项骄人的成果。现实中有这样的情况,本族之外的人将本族文化遗产加以利用和改编,加工成文化产品再倾销给我们,例如美国的动画片《花木兰》。
  李:是的,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那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陈:首先是认识问题,或者叫文化自觉问题。要认识到一个文化的发展是不可能引进的,尤其是不同于物质文化的精神文化,后者只能在继承的土壤中生长。我们有必要,也必须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基于这些,我们在保护上要注意以下问题:保护什么、怎样保护以及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具体来讲,首先,专业的研究非常重要,保护要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考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即这种文化遗留物是否真实、是否具有代表性。精神出土的文物与物质出土文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具有文化核。这种文化核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稳定性,我们关注的正是这种文化内核。其次,关于怎样保护要注意两点:第一,科学性,即要用科学的手段加以保护;第二,要注意不同的文化遗产采用不同的保护手段,有的要送进博物馆,有的要把艺人保护起来,有的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濒危的要马上抢救等等,保护工作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方面,应该注意到虽然旧文化体系已经解体,但其文化基因仍然能够被重新整合入新的文化系统中,发挥新的功能。文化思想因其价值而被关注与重视,但仅投资加以保护会成为经济上的包袱,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许多应用价值,对这种价值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国际上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例如影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翻新与重构,继承和传播其中精神层面的东西,既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又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通过重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创意产品,利用现代传媒与产业营销手段,使其整合入当代社会,成为新的民族文化符号,获得新的生命。
  李: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自身的特点?目前我们的困难又有哪些?
  陈:比起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起步比较晚。一些国家,如法国、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得比较早,这与经济的发展是有关系的。但我们也具有自己的优势,首先,我国由于文化延续时期长,况且无断层,所以积累比较厚重,文化遗留物较多。相对有些文明史较短的国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口头传统,是非常丰富的。
  目前我们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经费问题;二是破坏性开发问题,打着开发的旗号,反而加快了某些文化的消亡,例如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史无前例的基础建设已经使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蒙受了灭顶之灾。
  李:这样的情况让每一个热爱这些优秀文化的人都感到心痛。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国际上借鉴一些经验?
  陈:是的。首先,可以学到一些调研方法,如芬兰、法国,这些国家的文化遗产研究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他们从口头到文本的确认模式,阐释的理论与方法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舆论环境,唤起国人对我国丰富文化遗产的关注,使管理者、拥有者意识到这些宝贵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和珍贵价值,加大保护的力度。
  李:可否介绍一下目前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研究的情况?
  陈:我校对于民间文学的研究从本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开拓,不断发展。1987年建立硕士点,2003年设立博士点,培养出了多批优秀的学生,获得了一批国家级的科研立项,不少成果获得国家各级奖励,今年民间文学教研室被文化部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
  李:这对我们来讲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请问支持您孜孜不倦地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付诸不懈努力的动力是什么呢?结合您个人的体会,您认为在整个保护的过程中学者的角色是什么呢?
  陈:就个人来讲,我首先是出于兴趣。年轻时就接触并深深地喜欢上了民间文学,然而真正了解她的价值是在上大学之后,通过学习,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但后来感到当下社会对民间文学的关注度不高,甚至有丢弃这些文化遗产的倾向,因而感到愤懑和不解。比如过去的苗族可谓是歌山歌海,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唱民歌了,丢弃这些文化遗产是非常令人心痛的。如果从信仰或者理想方面来讲,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想一下在短短的人生中,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奉献什么,我在民间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并确信她有光明的前途。
  从学科转型的角度来讲,我过去做学术是为了搞清楚来龙去脉,如今则更关注学术研究对当下生活的关怀。在社会转型中,无论是什么遗产,都是为今天存在、为今人存在并为今人服务的,遗产是当今社会的遗产,它是当下社会的构成部分。研究者应该不断地将传统带入现代,将古代资源转化为今天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保护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使其在现实中发挥功能而保护。
  李:可否就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历程作一个回顾并谈谈您对未来的展望与构想,以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陈:一直以来,我都是跟着兴趣在奔跑,读研时翻译了《世界民俗学》《世界神话百科全书》《中国文化象征辞典》《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及一些论文,了解西方如何对民间文化进行研究及阐释。之后对母题概念非常感兴趣,写了《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神话解读——母题分析方法探索》等习作,借鉴西方的分类概念和分析方法,将它们结合中国的实际,从理论上加以发展和提升。中国民间文学的学科体系仍在建设中,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研究,比如一些影响较大的个案,通过探求其中的规律,争取在理论建设方面有所推进。
  我相信,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的目的不是把她放在展台上,而是要她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我们一定可以在保持其文化内核的前提下找到她的存在方式,为她合理定位及转型,利用现代手段使她重新复活,走向今天的世界,我相信这些宝贵的遗产会有光明的前途。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常感受到那种古老声音的力量感,感受到人类的创造精神与力量感,所有这些都会促使我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努力下去。
  李:对于中学生而言,可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字眼还有点陌生,您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必要了解非物质文化的知识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哪些方面的尝试呢?
  陈: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实力除了体现在政治、经济之外,还应该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包括非物质文化在内。作为中学生,应该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非物质文化,比如民间风俗、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在漫长的时间与巨大的空间世代传承的事实证明了她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充满了自由与乐观精神的世界,这些对于帮助中学生培养想象力、开拓思路、扩大视野都是十分有益的。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是应试型教育体制,在中学教学中,对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关注不够。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尝试尽量多的参与和接触民间文化,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保护的工作。例如收集爷爷奶奶讲的神话、故事、传说,并加以记录;还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做调查,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知识,还可以增加对家乡的热爱。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他爱中国,并非因为他是中国人,而是因为中国有灿烂的文化,值得他热爱。这就是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成员所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表现。爱国家、爱民族、爱家乡不是爱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爱那些具体的文化内容。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之余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对民间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体验的过程就是感受民间文化、传承民族记忆的过程。这种体验对于培养中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情操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可以尝试以民间文学作品为中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身临其境的场景,再现民间文学的丰富形态及其民俗语境。近20年来,中国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处于从农耕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期,如何继承和发展民间文学这笔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考验着我们民族的智慧。
  李燕,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06级研究生。
其他文献
英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斯滕豪斯指出:“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和探究。”新课程倡导“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过程,是创造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这就决定了我们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创造新形式,用新鲜的教学情境和新颖的教学环节来表达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探究精神,依照特定的教育教学情景,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身心特点,创造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情境”来引导学生
上期荐股排名(2021年03月08日-2021年03月19日)累计排名编辑笔记TCL科技000100  自2020年6月后面板价格持续上涨拉动下,龙头TCL华星业绩亮眼,产线稼动率实现100%,预计2021年在需求持续向好,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背景下,TCL华星将实现快速增长。  外延业务铺开,未来业绩可期。一方面,2020年公司参与中环股份混改,在上游基础材料硅片进行布局,并于四季度开始并表,对整体
古典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简练、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式之一。高考为检测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在题型设置上主要以主观表述题为主,同时兼有客观选择题与填空题(2007 浙江卷、上海卷)。在材料选取上均来自教材之外,但难度都小于教材内同类作品,一般不用教材以外的典故、表现手法等,倘若用典,多为教材中提及的事件或人物,有助于以课内外相结合的角度考查考生。从命题方式上看,有直接从形式方面入手,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
江苏省江都中学地处“天下三分明月”独享其二的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由中共苏北行署创建于抗战烽火初熄的1945年9月,现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和已达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的省级重点中学。经过四次搬迁扩建,办学规模日渐扩大,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现已成为在本地区具相当影响力的高级中学。  语文教研组是江都中学学科教研组中的传统大组,也是教育教学和学科研究成就突出的强组。全教研组现有在职成员36名
随着中高考试题改革力度的加大,作文在中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写出满意的考场作文,已经成为老师和同学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笔者作为中学一线教师,参加了多年的阅卷工作,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诸多弊病,令人不安,引人深思。笔者真诚希望自己的诊断与剖析,能给莘莘学子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给中学作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 病状陈述与诊断    1 叙议杂糅的文体错乱  近年来,考试作文的难度有所
一.教学背景与目的  新闻两则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新闻的阅读与写作,一直没有列为中考的重点,如果跟着中考的这根指挥棒走,很多人自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淡化着这部分教学。可是今天的我们置身在一个规模空前的“信息时代”,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信息,自身也在不停地制造和传播着信息。新闻是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我们频繁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它们帮助人们真实、全面地了解国内外
集体备课活动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富有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以及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它促进与推动了教研活动的改革,加快和推进了教学活动的深入。应该说,对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活动有不可否认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学校,这项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形式和摆设,出现了不可小视的“三代替”现象。  一.以听说记录代替科学研讨。应该说,集体备课是一件参与者都必须带纸带笔带脑袋的事,而情况往往只要有纸有
在《实用汉语词典》中,“玩”的第一个义项就是“指参加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我所说的“玩”即为此义,只不过这个“玩”是与语文教学相关的活动而已。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艰苦而复杂的劳动,怎么能在玩中学呢?”著名教育家霍懋征的“玩、道结合说”似乎为我找到了理论依据。“玩”而有“道”,变“苦”学为“乐”学,语文教学之极佳境界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把“乐学”视为
荆山之南,沮漳之滨,坐落着美丽的省级示范学校——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这是一所神奇的学校,它植根于荆楚文化的肥沃土壤,三楚名山玉泉寺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长坂坡、关陵庙等遗迹昭示的三国文化,孙膑寨、鬼谷子洞等遗迹昭示的荆楚文化,以其神奇的魅力濡养了当阳市一中的教育,铸造了它的辉煌业绩:从1993年连续18年高考成绩居宜昌市同类学校前列,连续5年600分以上高分居宜昌市第一名,连续3年RSR值5项
《泪珠与珍珠》一文虽篇幅短小,但是,琦君老人却用她简约秀美的文字和细腻温婉的文笔为我们昭示了人生至性的情与至真的理,那使双眼日益清明的泪是人生中悲欢的代言,我们的内心也因泪水的洗涤苦难的淘沥而愈益温厚,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在从泪光中撅取着珍珠的华彩。欣赏泪水的珍珠般的光泽,正如我们来欣赏我们遇到的苦难。  琦君是一个深受民族文化熏陶的传统型作家,她周身涌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