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入21世纪的今天,伴随大量信息技术的引进以及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理念和战略思维的创新与转型,一场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发挥为根本动力的新型战争形态正逐步形成。由此,对于军人主体性的思考已经成为当代军队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唯物史观中“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在西方对于人的关注,自古希腊开始就初见端倪。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智者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标志着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了人。近代从康德重视人的生存和价值,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提出人为自然立法,到费尔巴哈推崇人,把人看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和哲学的最高对象,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思想。马克思在抛弃了康德和费希特的“自我”哲学之后,转向对黑格尔“抽象的人”的批判和对费尔巴哈“生物人”的批判,用“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取而代之,并立足于唯物史观,在“实践”的维度中确立起人的主体地位,并从“人”的本质出发,揭示出人的本质在于实现自身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历史,实践使“人”回归到自我,“人”不再是“神”和抽象“理性”的依附体,而是成为了改变和创造世界的主体。在世界与人这一对关系范畴中,世界作为一客观存在,是人的改造对象,是人对象化了的世界,人的意识通过实践外化为改造后的世界形态。因此,可以说,世界是人的物质前提,而人则是世界发展即历史的根本前提。考察历史必须依据于人这个前提即历史“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地、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人”是我国古代军事实践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此,只有立足实践来理解和把握主体及主体性,才能和宗教神学、唯心主义及旧唯物主义根本区别开来,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的精髓。纵观我国古代军事发展史,“贵在人某”、“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等一系列体现军队人本理念和人文意蕴的军事伦理思想在理论的高度上提出了人在古代军事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这些优秀思想对于当今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信息化军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军事史作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其本身就是一部人的军事实践历史。在军事实践过程中,人不仅仅是主体,更是制约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战国时期,著名军事思想家孙膑就提出:“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在论述“天时”、“地利”与“人和”在军事行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时,他将人在军事活动中的作用置于天时、地利之上,强调人在战争中的主体地位。荀子更是将“一民”、“附民”,作为其军事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明确指出民众的力量在古代战争中以及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决定作用。此外,对人才在古代军队发展以及战争胜负的突出作用的认识在古代军事思想中也体现出来。魏晋时期,曹操就提出了“唯才是举”重要思想,认为人才是军事制胜的根本。
三、信息化军队建设中“人”的主体性的新内涵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坚持唯物史观对人的主体性理解的同时,还必须融入信息时代关于“人”的新的内涵以及信息化军队建设的需求。
第一,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的主体性彰显。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奋斗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历史是人的活动史,是人通过实践,发挥自身能动性,有意识的不断改造世界的历史,而不是所谓的历史决定论。在信息化军队建设中,人的作用发挥是关键。正如马克思所说,新的生产力的形成,本身就是人活动的结果。新的战斗力的获得根本上在于军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活动的结果即军事实践的结果。
第二,坚持军人价值二重性的辩证统一,确立“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观点。因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个人的价值在于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在军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广大官兵个体的发展即个体价值的实现必然要求尊重其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发挥。人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本身为军人个体价值的实现搭建了广阔平台,我们必须将军人个体的价值与军队整体价值结合起来,使军人个体通过献身信息化军队建设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三,以军队信息化特征为牵引,提升“人”的主体性。未来的信息化军队建设,不仅仅要求在作战理论上进行信息化革新,还要求在武器装备方面紧抓先进技术的研究及创新。而这一切的核心力量在于人,在于军队的高素质人才的研究和创新。由此,必须依托军队信息化平台,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激发官兵的创造精神,使他们能够利用更多的信息资源,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发挥更大的能动作用。
一、唯物史观中“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在西方对于人的关注,自古希腊开始就初见端倪。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智者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标志着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了人。近代从康德重视人的生存和价值,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提出人为自然立法,到费尔巴哈推崇人,把人看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和哲学的最高对象,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思想。马克思在抛弃了康德和费希特的“自我”哲学之后,转向对黑格尔“抽象的人”的批判和对费尔巴哈“生物人”的批判,用“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取而代之,并立足于唯物史观,在“实践”的维度中确立起人的主体地位,并从“人”的本质出发,揭示出人的本质在于实现自身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历史,实践使“人”回归到自我,“人”不再是“神”和抽象“理性”的依附体,而是成为了改变和创造世界的主体。在世界与人这一对关系范畴中,世界作为一客观存在,是人的改造对象,是人对象化了的世界,人的意识通过实践外化为改造后的世界形态。因此,可以说,世界是人的物质前提,而人则是世界发展即历史的根本前提。考察历史必须依据于人这个前提即历史“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地、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人”是我国古代军事实践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此,只有立足实践来理解和把握主体及主体性,才能和宗教神学、唯心主义及旧唯物主义根本区别开来,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的精髓。纵观我国古代军事发展史,“贵在人某”、“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等一系列体现军队人本理念和人文意蕴的军事伦理思想在理论的高度上提出了人在古代军事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这些优秀思想对于当今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信息化军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军事史作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其本身就是一部人的军事实践历史。在军事实践过程中,人不仅仅是主体,更是制约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战国时期,著名军事思想家孙膑就提出:“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在论述“天时”、“地利”与“人和”在军事行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时,他将人在军事活动中的作用置于天时、地利之上,强调人在战争中的主体地位。荀子更是将“一民”、“附民”,作为其军事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明确指出民众的力量在古代战争中以及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决定作用。此外,对人才在古代军队发展以及战争胜负的突出作用的认识在古代军事思想中也体现出来。魏晋时期,曹操就提出了“唯才是举”重要思想,认为人才是军事制胜的根本。
三、信息化军队建设中“人”的主体性的新内涵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坚持唯物史观对人的主体性理解的同时,还必须融入信息时代关于“人”的新的内涵以及信息化军队建设的需求。
第一,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的主体性彰显。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奋斗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历史是人的活动史,是人通过实践,发挥自身能动性,有意识的不断改造世界的历史,而不是所谓的历史决定论。在信息化军队建设中,人的作用发挥是关键。正如马克思所说,新的生产力的形成,本身就是人活动的结果。新的战斗力的获得根本上在于军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活动的结果即军事实践的结果。
第二,坚持军人价值二重性的辩证统一,确立“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观点。因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个人的价值在于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在军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广大官兵个体的发展即个体价值的实现必然要求尊重其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发挥。人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本身为军人个体价值的实现搭建了广阔平台,我们必须将军人个体的价值与军队整体价值结合起来,使军人个体通过献身信息化军队建设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三,以军队信息化特征为牵引,提升“人”的主体性。未来的信息化军队建设,不仅仅要求在作战理论上进行信息化革新,还要求在武器装备方面紧抓先进技术的研究及创新。而这一切的核心力量在于人,在于军队的高素质人才的研究和创新。由此,必须依托军队信息化平台,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激发官兵的创造精神,使他们能够利用更多的信息资源,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发挥更大的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