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本土公关公司的优势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公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公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很多时候是不能够一蹴而就的,比如通过北京奥运会塑造中国形象。事实上,中国的一些机构和媒体到了奥运会前期,才做了大量的宣传和塑造形象工作,但这时已经有些晚了。不能等到需要美化某种形象时才想到公关。事实是,如果中国能够将公关(包括政府公关、企业公关等)融合在日常事务中,对英国媒体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北京奥运会举办的时候,在英国将会有和在中国国内一样的媒体宣传效果。比如,在北京奥运会之前,驻扎在英国的中国旅游企业可以组建联盟,通过公关手段发布北京奥运旅游的相关信息。关键在于,我们要掌握主动权,不能任由流言蜚语传播而不加以制止。中国和中国企业,应该以开放的姿态与英国媒体沟通,向英国人“宣教”。而公关公司正好可以充当联结双方的桥梁。
  我们不要期望英国本土公关公司如何“中国化”,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企业提供帮助。事实上,英国本土公关公司的优势在于它们熟知英国市场,尤其熟悉媒体运作。
  
  所有的事都讲究“Proof”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有的可能是为了打开市场,寻找客户,寻找分销商,纠正在供应产品上造成的误解;有的则是为了发布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但无论哪一种情况,企业都要明确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客户是谁?目标市场在哪里?通过什么媒介宣传产品?如何寻找中间商或者物流商?
  企业事先要进行科学、周密的市场调查,为行动方案提供确实的支撑依据。同时,企业还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市场最基本的信息,包括企业的目标顾客和目标市场、企业的业务计划,以及现有的经销商和物流商等。
  对于企业而言,最大的挑战是让别人了解自己。许多中国企业是以一种相对较低的形象进入英国市场的,因此,要让媒体了解企业并且产生兴趣,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公关工作实际上就是将企业销售给媒体,没有人会坐在那里等着听是否有中国企业进入英国市场。因此,中国企业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引起别人的兴趣。
  只有完全明白市场需求,才有可能提供最好的市场方案;除非确切知道自己要向市场传达的信息,否则不能指望别人能了解自己。要关注竞争对手,着手进行行业调查。传播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信息,并确保这些信息是以真实的“Proof”(证据)为支撑,必须是事实,而非虚构。事实上,很多中国企业不知道要向媒体传播什么信息,总是使用一些大而空的词汇或者是传播一些空泛的信息。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文化差异,但也有语言使用方面的问题。英国媒体较为独立,也较为苛刻。在英国,所有的事都讲究“Proof”。
  
  寻找合作伙伴
  在明确了企业的需求和营销目标后,就要结合企业的需求和目的选择最佳的营销组合手段,比如网站、赞助、直接营销等。在英国比较常用的手法,是在行业杂志上刊登广告和企业的文章,包括提供行业信息和行业观点,参加展销会、交易会等。
  但最重要的仍然是必须先了解自己想要传达的确切信息。这样,才能避免一旦执行后无法挽回的金钱和时间损失。
  曾经有一家饮料企业,参加了一个展销会后感到很纳闷:为何没有零售商找上门?经过了解,才知道走错了门,他们参加的展销会是针对消费者的。这都是因为中国企业不了解英方市场导致的失误,为此中国企业将损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因此我们建议应该找本土专业的公关公司,让它们帮助中国企业“侦察”市场情况和了解所有可能的公关和营销手段,包括推荐最适合企业参加的展销会。
  另外一个例子,两周前我们与一家中国著名的家具企业洽谈,在这家家具企业的负责人到来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份完整的市场调查报告,其中包括英国20多家顶级家具设计公司以及零售商、经销商、制造商在内的名单。同时我们还为他们提供家具展销会和家具行业的主要出版物等资料,让他们能够对英国家具市场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我们还为他们引见了英国家具行业的重要人物,因为此时他们对英国家具市场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双方见面时,他们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双方的生意洽谈进行得非常顺利。帮助中国企业在英国寻找合作伙伴并建立关系,是英国公关公司的专业业务之一,也是中国国内的公关公司难以开展的业务。当然,这与英国完善的行业协会制度、商业法律制度等也有关系。
  但总体而言,中国企业面对英国媒体时大多紧张不安,对英国媒体缺乏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常对客户(无论是中国的或是英国的)说:除非你和媒体打起交道,否则你不能期望自己被媒体所了解。要和媒体交谈,将企业的主张解释清楚,并保持和媒体对话。公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你不能指望一两次交谈就让别人了解你。
  另外,还要注意将公关策略和英国的文化风俗结合起来。这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与英国的行事风格有关。比如语言使用方面,英国媒体不喜欢陈词滥调,喜欢冷嘲热讽,喜欢开放而热情的形象,充满英式幽默。中国企业或者是中国人应该跟媒体深入沟通,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中国的形象,提升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形象。
  行动要迅速,尽快与媒体和相关部门沟通是制胜的关键。中国企业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要敢于面对媒体,要有与媒体合作的态度和愿景;同时,通过不断加强与公关公司的合作,以应对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各种危机情况。
  
  公关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
  在危机公关处理上,英国公关公司的决策和行动都是非常迅速的。事实是,公关公司总能够提前知道企业的动向,因为它们每天都在监测所有的媒体,定时与客户召开公关进度会议,随时随地与客户保持沟通,因此对于危机公关的处理是比较有把握的。这里有一个完善的危机处理工作系统,用以持续监察以便随时采取行动,包括做事的方式和人员的参与情况等,都有一定的程序。对比之下,中国企业要报告上级部门,要等待指示。英国企业的权级制约没有那么明显,很多时候都是包括上司在内的整个团队进行运作,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以及解决方案,然后马上采取行动。
  几年前,中国的公关公司大多是围绕某个品牌或者事件开展公关活动。现在,中国的公关行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不时地,我们听到一些消息,比如成功的公关活动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快速发展起来。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企业必须信服公关的作用和力量。有过这么一个案例,我们将一家中国食品企业介绍给英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分销商,他们能够让这家中国食品企业的产品进入英国超市。遗憾的是,这家中国食品企业认为,如果和这个分销商合作,那么他们的利润空间将被缩小;而这个分销商认为,这家中国食品企业对于进入英国超市的计划并不热衷,只是希望销售产品。双方无法消除彼此的分歧从而建立一个双赢的合作局面。我们认为这样的结果对于双方来说,每一方都是输家。
  相较于英国企业而言,中国企业对公关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距。事实证明,每次有新的中国客户,英国公关公司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跟他们沟通,诉说公关的重要性以及公关是如何运作的。而作为一个成熟的企业或者有国际经验的公司,这些都应该在制定国际化战略或者进入国外市场之前考虑到。
  因此,中国国内的公关公司应该加大公关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可以避免中国企业对公关产生偏见,对公关公司不信任;另一方面,对于公关的作用进行宣传,可以让中国企业知道公关公司可以对它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很多企业在危机出现时才想到危机公关,而事实上公关活动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中国企业做公关是一个事件、一个事件(event)地做,而英国企业是按照一个阶段去做,一般会延续9个月或者1年,每个月都有具体的、量化的公关方案,包括举办媒体会议、媒体文章刊登情况、品牌报告跟踪等。所以,在英国,公关公司要做的工作比在中国所能想象的更多,也有更多的作用。
  我们强烈建议,有意愿进入英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务必考虑借助英国公关公司的力量打开英国市场。这是中国企业制定战略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由本刊记者蔡冬娥翻译,本刊记者谢文心亦有贡献)
  
  Joanna Dodd
  致中国企业家的一封信
  欢迎进入英国市场!请允许我为您的企业成功拓展业务表示良好的祝愿。许多年来,中国一直以品质优秀的产品而出名(品质优秀有时候也意味着价格低廉)。但是世界正在发生变化,中国企业对自己的海外市场的潜在能力、意识即将被唤醒。对于那些希望在英国创立一番事业的中国企业,我有如下几点建议:
  在进入英国市场之前,尽可能多做一些市场调查。在这一方面有许多英国组织、机构可以帮助您,比如英国投资贸易总署、区域发展署、伦敦投资局。当然,您还可以找公关公司帮忙。
  找到那些能对中国企业开展业务取得成功发挥重要影响的人。我们将他们称为舆论领袖。这些人会影响其他人的观点,他可能是一位公认的好记者、一位优秀的零售商,或者是一个有实力的分销商。
  像英国企业一样“动作”。这里并不是指文化或社交行为,而是指商业行为。了解行业、市场和竞争者,知道对竞争者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学习英国企业借助营销和公关公司的做法。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在英国找一位合作伙伴帮助您。
  谨启!
  劳胜多德董事长:Joanna Dodd
  发自英国伦敦
其他文献
78年前,美国历史学家詹姆士·亚当斯(James Adams)给美国繁荣强盛的力量来源做出了一个注解—美国梦(American Dream)。在这个以民主和法制为基石的社会体制里,她崇尚对财富和成功的渴求与追逐,崇尚公平竞争环境下的个人奋斗。将世界的图谱平铺开来,梦想超越国界、肤色和民族。世界上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用特有的方式描绘自己的梦想。“澳大利亚梦”将澳大利亚人的家园、安全和成功牵系
期刊
它的超级跑车DB5早在1964年就在007影片《金手指》中初试锋芒,随后它以敏捷的身手多次伴随詹姆斯·邦德化险为夷一这就是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一款奢华却不张扬的英国跑车。  在2010年12月举办的广州国际车展上,阿斯顿·马丁首次同时展出两辆拥有顶级配置的Rapide,在阿斯顿·马丁的历史上,完全可以说2010年是属于Rapide的一年。  Rapide于2009年9月正式发
期刊
■ 策划/本刊编辑部 ■ 执行/刘波涛陈阳蔡冬娥    也许,到了抄底的时候了。  2006年,英国伦敦投资局总裁乔迈克曾向中国企业抛出了绣球:“英国很多银行、港口、水电气等公司的产权属于海外资本所有。英国没有任何限制跨国并购的政策,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案件不会在英国发生,英国是兼并收购的最佳场所。”3年后,经济危机导致很多企业成了瘫软的巨人,它们还没有缓过神来。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乔迈克3年前的号召
期刊
作为欧洲市场的桥头堡,英国市场的开发对于逐渐“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在这样一个崇尚创意和设计的国度,企业的品牌可以得到巨大的提升,并继而进入世界性的渠道,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件诱惑人的事情。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登陆这个陌生的、浑身散发着贵族气息的市场时,它们才发现:“开拓英国市场并不是找几个英语好的人派过去,然后找一个办公的地方、买一辆车那么简单。”  就像格兰仕当初在国际化进
期刊
金融危机的狂飙席卷全球,英国也未能幸免,因为它的经济早就和世界融为一体,这反而给中国企业创造了一个进入英国市场千载难逢的时机,也许逐鹿英伦会成为中国企业下一个时尚。首先声明,这里说的“进入英国市场”是指品牌进入英国,而不仅仅是产品。如果品牌没有进入英国,企业充其量只是一个高级打工仔而已。  英国首相高登·布朗曾在英中贸易峰会上致辞:“我希望在2010年前,有超过100家中国企业到英国投资。”一个曾
期刊
细节管理带来的竞争优势  “英国工程师一向以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出名。”罗克·曼勒研究公司(Roke Manor Research)总裁保罗(Paul Stein)在谈论如何开拓海外市场时说,“英国的技能基础之所以与众不同,原因在于英国的技能基础是灵活性、创新性和卓越的设计力相结合。在这样一个具有高挑战性的市场上,意味着罗克·曼勒研究公司在英国的团队必须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具有创意性解决方案的项目。”
期刊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扩展,代理各种品牌投放线上广告的中间商越来越多了。因此,如何发布线上营销信息、到哪里去发布,对于营销者而言,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保持在线状态,这是营销界的共识。然而,许多营销者无法了解网络的内部流程,了解它是如何运作的。  有一点很清楚,在广告支出中,营销者在数字化媒体上的花费比例正在上升,而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也在发生改变。据欧洲互动广告协会(EuropeanInteracti
期刊
尽管面对的是英国这样具有行业高标准的市场,中远集团(COSCO)凭着自己物流和供应链上的优势,靠着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供应链管理,稳稳地跻身其中。  对于大型制造商而言,高效率地将货物运送到海外市场,始终是它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而英国企业通过整合供应链,能够清楚地了解运输货物的所在地,从而准确地制订产品推广计划,并确保合理的库存量。  创建于1967年的中远集团作为航运行业的领先企业,拥有170亿美
期刊
《新营销》:英国市场有什么特点?  周凯:渠道集中度低,消费心理成熟,品牌集中度高。  《新营销》:进入英国市场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是否可以以此进入整个欧洲市场?  周凯:由于历史的原因,英格兰与欧洲大陆有着特殊的情结,包括对部分品牌的认知都有着浓重的历史意味。  《新营销》:中国企业如何选择经销商,是借用当地现成的渠道好,还是自建渠道好,利弊何在?  周凯:自建渠道成本高,借用渠道则无法扭转中国企
期刊
利用OEM方式成功打入国外目标市场的例子有很多,格兰仕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  1996年,格兰仕海外事业部成立的时候只有几个人。对于如何开发海外市场,格兰仕海外事业部的工作人员都摸不着头脑,不了解海外情况,没有海外机构提供帮助,也不认识海外经销商,而且当时电子商务还没有发展起来。为了找到突破口,格兰仕“傍上”了外贸公司,比如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中技南方进出口公司,支付相应的费用或者佣金,换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