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收录了很多仙神妖怪故事,糅合了儒、释、道等诸多思想,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哈利波特》则是当代魔幻文学的顶峰。作者为大家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井然有序的魔法世界。两部作品分别代表了东西方魔幻文化的发展集大成者,汇聚了许多经典的文化现象。本文主要从从文化角度比较两书,为大家提供一个新角度欣赏这两本文学名著。
【关键词】:《西游记》 《哈利波特》 东西方魔幻文化
《西游记》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等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哈利波特》中,主人公哈利波特作為幸存于伏地魔手下的命运之子,与自己的两位好友一同,踏上了对抗邪恶的征途。书中那宏伟的魔法学校,神秘的黑魔法,以及惊心动魄的善恶对决,无一不动人心弦。
两部作品虽然相差五百年之久,但是其中所体现的东西方魔幻文化却不乏相同之处。然而迥异的东西方文化背景还是造就了它们不同的风格特质。本文尝试从四个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比较东西方魔幻文化的异同之处。这四个方面如下:
1.对待宗教的态度
1.1《西游记》中的儒家思想
一是仁爱思想。这是儒家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核心,在《西游记》中的体现也十分明显。在78回中,唐僧师徒四人来到比丘国,意外发现比丘国王为治病竟然要用一千个婴儿作为药引子,这让唐僧止不住伤心挥泪痛斥国王。师徒四人最终降伏妖魔,挽救了这一千个婴儿的性命,而且治愈了国王的病,使其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二是忠孝思想。以唐僧为例,他历经千辛万苦,就是要为大唐求取真经,完成皇帝给与他的使命。而说到孙悟空,虽然他任性妄为,但也重情重义,对师父极其尊敬,始终忠心耿耿地保护唐僧的生命安全,尽管多次受到冤枉和驱逐,也绝无半点怨恨。
1.2 《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明中叶以后,儒释道的交融,三教归一,不断有文学作品带有这种色彩。《西游记》中就涉及众多佛教现象。
一是人物的佛教称号。书中唐僧以肉体凡胎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与三位徒弟一道修成正果,四人都获得了佛教称号:唐僧被尊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尊为斗战胜佛,猪悟能被尊为净坛使者,沙悟净被尊为金身罗汉。
二是与观音菩萨的联系。在中国佛教史上,观音信仰、地藏信仰、文殊信仰和普贤信仰四种为菩萨的信仰。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屡屡出手相救师徒四人,共以十二次不同的身份出现,这个数目恰合中国观音信仰的十二愿。归根结底,观音菩萨是释厄者,救苦救难的化身,颇合佛教的教义。
1.3《哈利波特》中的基督教
死亡是任何宗教都不可避免的话题,基督教也不例外。《哈利波特》中“死亡”话题也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大魔头伏地魔惧怕死亡,不惜牺牲别人的生命来制作魂器,他“逃避死亡”的态度最终使他不断作恶,成为万人唾弃的对象。校长邓布利多睿智勇敢,在遇到危险时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他人,这种“直面死亡”的态度令他成为公认的最伟大的巫师。主人公哈利则是“向死而生”,他的生命是母亲用命换来的,在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勇敢的承担起“救世主”的责任,与伏地魔对抗到底,用自我牺牲的方式去迎接死亡。如同基督受难一般,拯救压迫下的众人。
可以说,《西游记》与《哈利波特》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颇有共通之处。都提倡“宽恕”、“仁爱”、“平等”的价值观,赞赏“惩恶扬善”的行为方式。虽然两本书承袭了东西方不同的宗教体系,但是在普世价值观念上,并无差别。
2 对待成功的态度
作为以东方文化圈的文学经典,《西游记》中所定义的成功绝不是和个人小家联系起来的。孙悟空最初只是个顽劣的“妖猴”,取经路上有杀戮和叛逆,但是这一切都被磨练和改正,最终回归正道。可见中国对于成功的定义便是“成人”。这个人虽然还是社会中的人,却内能经历得起内心的波澜,外能降妖除魔、普度众生。中国的“成功”更多地着眼于“大家”,而不是“小家”。
与之相反,《哈利波特》中主人公有着异于常人的身份和特异功能。按照东方人的看法,他本应该有一番了不起的作为,成为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但是作者为其安排的结局却是回归温馨平静的家庭生活。整部书传递给读者的成功定义是: 成功不在于家传财物,也不在于血统威望,而是在恶势力消退后,每个人都能生活在爱与和谐的家庭中,享受天伦之乐。相比于东方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西方人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满足,这就是西方“以人为本”的成功观的生动体现。
3 对“轮回”和“宿命”的解读
《西游记》中的每一位人物似乎都颇有渊源,不论是主角还是次要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前世”与“今生”。以几位主角来说: “金蝉子”是唐僧的前世,“天蓬元帅 ”是八戒的本来身份,还有沙僧曾经的“卷帘大将”……可谓人人轮回,事事宿命。
而《哈利波特》则明显不同。陷在世仇命运中的主人公哈利波特,在成长过程中历经磨难不断学习,更在其他人帮助下对命运进行抗争。他无法改变父母为人所杀的人生开端,无法改变老师亲友一个个离开的过程,却可以通过努力抗争改变故事的结局,最终重新过上平静的新生活。在这种命运中,必然性和可抗性相互纠缠,看似悬殊的力量对比却在不经意间被努力所改变,九死一生的局面被哈利的努力争到了唯一的生机,抗争出奇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结局。
《西游记》和《哈利波特》的成功,再次表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东西方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供当代人汲取,不断创作出令大家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J.K.罗琳. 哈利·波特 1-7(终结版)全集[M].马爱农,马爱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2】科尔伯特. 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76.
【3】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4】吴承恩. 《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
【5】张志刚. 宗教是什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4.
作者简介:冯哲璞(1993—),女,汉,河南南阳人,硕士在读,桂林理工大学,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关键词】:《西游记》 《哈利波特》 东西方魔幻文化
《西游记》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等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哈利波特》中,主人公哈利波特作為幸存于伏地魔手下的命运之子,与自己的两位好友一同,踏上了对抗邪恶的征途。书中那宏伟的魔法学校,神秘的黑魔法,以及惊心动魄的善恶对决,无一不动人心弦。
两部作品虽然相差五百年之久,但是其中所体现的东西方魔幻文化却不乏相同之处。然而迥异的东西方文化背景还是造就了它们不同的风格特质。本文尝试从四个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比较东西方魔幻文化的异同之处。这四个方面如下:
1.对待宗教的态度
1.1《西游记》中的儒家思想
一是仁爱思想。这是儒家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核心,在《西游记》中的体现也十分明显。在78回中,唐僧师徒四人来到比丘国,意外发现比丘国王为治病竟然要用一千个婴儿作为药引子,这让唐僧止不住伤心挥泪痛斥国王。师徒四人最终降伏妖魔,挽救了这一千个婴儿的性命,而且治愈了国王的病,使其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二是忠孝思想。以唐僧为例,他历经千辛万苦,就是要为大唐求取真经,完成皇帝给与他的使命。而说到孙悟空,虽然他任性妄为,但也重情重义,对师父极其尊敬,始终忠心耿耿地保护唐僧的生命安全,尽管多次受到冤枉和驱逐,也绝无半点怨恨。
1.2 《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明中叶以后,儒释道的交融,三教归一,不断有文学作品带有这种色彩。《西游记》中就涉及众多佛教现象。
一是人物的佛教称号。书中唐僧以肉体凡胎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与三位徒弟一道修成正果,四人都获得了佛教称号:唐僧被尊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尊为斗战胜佛,猪悟能被尊为净坛使者,沙悟净被尊为金身罗汉。
二是与观音菩萨的联系。在中国佛教史上,观音信仰、地藏信仰、文殊信仰和普贤信仰四种为菩萨的信仰。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屡屡出手相救师徒四人,共以十二次不同的身份出现,这个数目恰合中国观音信仰的十二愿。归根结底,观音菩萨是释厄者,救苦救难的化身,颇合佛教的教义。
1.3《哈利波特》中的基督教
死亡是任何宗教都不可避免的话题,基督教也不例外。《哈利波特》中“死亡”话题也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大魔头伏地魔惧怕死亡,不惜牺牲别人的生命来制作魂器,他“逃避死亡”的态度最终使他不断作恶,成为万人唾弃的对象。校长邓布利多睿智勇敢,在遇到危险时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他人,这种“直面死亡”的态度令他成为公认的最伟大的巫师。主人公哈利则是“向死而生”,他的生命是母亲用命换来的,在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勇敢的承担起“救世主”的责任,与伏地魔对抗到底,用自我牺牲的方式去迎接死亡。如同基督受难一般,拯救压迫下的众人。
可以说,《西游记》与《哈利波特》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颇有共通之处。都提倡“宽恕”、“仁爱”、“平等”的价值观,赞赏“惩恶扬善”的行为方式。虽然两本书承袭了东西方不同的宗教体系,但是在普世价值观念上,并无差别。
2 对待成功的态度
作为以东方文化圈的文学经典,《西游记》中所定义的成功绝不是和个人小家联系起来的。孙悟空最初只是个顽劣的“妖猴”,取经路上有杀戮和叛逆,但是这一切都被磨练和改正,最终回归正道。可见中国对于成功的定义便是“成人”。这个人虽然还是社会中的人,却内能经历得起内心的波澜,外能降妖除魔、普度众生。中国的“成功”更多地着眼于“大家”,而不是“小家”。
与之相反,《哈利波特》中主人公有着异于常人的身份和特异功能。按照东方人的看法,他本应该有一番了不起的作为,成为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但是作者为其安排的结局却是回归温馨平静的家庭生活。整部书传递给读者的成功定义是: 成功不在于家传财物,也不在于血统威望,而是在恶势力消退后,每个人都能生活在爱与和谐的家庭中,享受天伦之乐。相比于东方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西方人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满足,这就是西方“以人为本”的成功观的生动体现。
3 对“轮回”和“宿命”的解读
《西游记》中的每一位人物似乎都颇有渊源,不论是主角还是次要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前世”与“今生”。以几位主角来说: “金蝉子”是唐僧的前世,“天蓬元帅 ”是八戒的本来身份,还有沙僧曾经的“卷帘大将”……可谓人人轮回,事事宿命。
而《哈利波特》则明显不同。陷在世仇命运中的主人公哈利波特,在成长过程中历经磨难不断学习,更在其他人帮助下对命运进行抗争。他无法改变父母为人所杀的人生开端,无法改变老师亲友一个个离开的过程,却可以通过努力抗争改变故事的结局,最终重新过上平静的新生活。在这种命运中,必然性和可抗性相互纠缠,看似悬殊的力量对比却在不经意间被努力所改变,九死一生的局面被哈利的努力争到了唯一的生机,抗争出奇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结局。
《西游记》和《哈利波特》的成功,再次表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东西方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供当代人汲取,不断创作出令大家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J.K.罗琳. 哈利·波特 1-7(终结版)全集[M].马爱农,马爱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2】科尔伯特. 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76.
【3】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4】吴承恩. 《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
【5】张志刚. 宗教是什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4.
作者简介:冯哲璞(1993—),女,汉,河南南阳人,硕士在读,桂林理工大学,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