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胸上段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靶区范围对预后生存的影响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a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胸上段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时调强放疗靶区范围对生存预后的影响,并结合失败模式,为颈胸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提供参考标准。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至2014年间在本院接受根治性同期放化疗的132例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ENI)者71例,累及野照射(IFI)者61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LC)、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并行Log-rank法检验、COX风险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随访至2017年12月底,中位随访时间59.5(14.2~95.8)个月,随访率为99.2%。ENI组与IFI组1、3、5年LC分别为77.5%、58.8%、48.8%和64.3%、29.1%、26.2%(χ2=9.68,P=0.002),PFS分别为68.6%、37.7%、25.9%和47.5%、17.2%、3.6%(χ2=11.39,P=0.001),OS分别为81.7%、53.9%、31.3%和70.5%、31.9%、16.3%(χ2=7.70,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和照射范围是局部控制、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5)。ENI组总失败率和局部区域复发率均明显低于IFI组(χ2=13.23、5.24, P<0.05)。ENI组和IFI组≥3级的放射性食管炎、肺炎和骨髓抑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化疗时,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可明显降低局部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进而改善长期生存。

其他文献
生物可降解支架(BRS)引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第4次革命,体现了"介入无置入"的新理念。因其具有支架吸收和血管功能恢复的特点,可能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治疗。近年来,关于BRS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探讨是此领域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该文将阐述国内外BRS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该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和胸痛,起病前有发热病史,辅助检查提示炎症指标和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考虑心肌炎可能性大。通过应用磁共振定量组织标记技术结合传统路易斯湖诊断标准,诊断该患者为心肌炎。予大剂量激素及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该病例表明,心脏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在心肌炎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研究红细胞膜总胆固醇(CEM)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续贯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首次诊断为ACS患者859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698例,急性心肌梗死161例。检测患者常规血脂水平和CEM。根据患者基线CEM的中位数值将患者分为CEM≤131.56 μg/mg组(430例)和CEM>1
该文报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两种高危血栓性疾病并存的机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肺栓塞可能互为因果或合并存在,并非罕见,需要在临床工作中仔细甄别,防止漏诊和误诊。
跨理论模型为常用的行为改变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有效干预模式受到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在慢性病患者的行为改变领域中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有研究者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冠心病患者饮食、运动、吸烟和遵医用药等健康行为改变中,本文就跨理论模型的理论框架及国内外应用该理论在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改变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ORM-2)对心肺复苏(CPR)大鼠复苏后心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共55只,其中复苏失败10只,血流动力学监测过程中死亡5只),体重320~370 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CPR组、DMSO组、灭活型CORM-2组(iCORM-2组)和CORM-2组,每组8只。采用冰氯化钾停跳联合窒息4 min,然后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3 m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PIMSR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心接受PIMSRA治疗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9例(室间隔厚度≥15 mm且≤25 mm),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后即刻、1、3和6个月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流出道内径和峰值压力阶差等
目的探讨左主干病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8年5月在阜外医院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罪犯血管为左主干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2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诊断休克后28 d是否死亡,将入选患者分为存活组(11例)和死亡组(13例)。根据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将入选患者分为TIMI
目的探讨过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入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后,对海马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从胎鼠脑中分离海马神经干细胞并进行培养。选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慢病毒、GFP-BDNF-慢病毒感染神经干细胞。将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R组)、照射后GFP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R+NSCs组)、照射后GFP-B
目的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建立加速器快速晨检工具,并进行评估。方法用Synergy加速器EPID测得10 cm×10 cm开野及楔形野图像,由Matlab提取并分析图像参数,实现快速晨检。对EPID剂量-机械重复性、灰度值与MU值线性、输出量及射野大小测量准确性测试,用电离室、EPID分别测量Synergy输出量随MU变化情况,用DailyQA3及研究中所开发的工具对Synergy进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