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教育具有连贯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学习人员所需要学习的层次的差异,将学习维度划分为四部分,即小学、初中和高中、大学。本文从英语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高中与初中教学间存在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就更好地衔接不同层次的教育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 高中英语 过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1-01
初中与高中的英语教学属于同一个知识范畴。由于教学的方式、目的和学习者在生理、思维等方便的差异,使得衔接教学工作的问题还十分明显。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探寻影响初中、高中英语教学精接以及顺利实现这种衔接的各种要素。
1.高中英语学习与初中英语学习的不同点
1.1学习内容上的差异
初中英语注重的是语法涉及的全面性,所涉及的概念一般都比较浅薄,对语法的考核点也不多。高中英语则注重在初中语法的基础上进行广度与深度的延伸。对英语语法的涵盖点比较多,而且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注重对常用语法的讲解,尤其是句子类与动词类语法的讲解更深刻。对于刚刚经历过中考的初中生而言,突然要面对如此多的语法知识点和语法难点,就有些措手不及了。
1.2在词汇量以及学习词汇的方法方面
在词汇量方面,初中英语相对较少,在复杂性和记忆性方面也没有英语词汇难度大,初中有大约不到两千个词汇,发音方面多是靠对老师的模仿,并且死记硬背多一些。而高中的英语发音多以音标为主,使学生可以脱离老师进行自学,并且对语法的使用、词语的衍生词等都有重点的学习。在解释词语的过程中会举很多句子多例子,对词语的运用需要用心琢磨和学习才能使用,并且能够在适当的环境下使用,初中教学中解释词语的方法多数是通过中文解释,然后加以辨析,例如:高中教师也更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1.3理解能力及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
简单句子的理解和学习是初中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而高中英语则要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对复杂的从句等结构性句子进行理解。所以,对英语句子结构的分析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点。我们以从句为例,有名词和定语从句两种,这两种句子的理解都需要通过分析才能完成。
1.4知识节点脱节
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在语言交际,对语法和语音等学习较少,语法方面,想一些重点的语法,包括定语和宾语从句、不定时、完成时等,这些在考纲中没有明确规定学生掌握的语法,一般只出现在初三的教材中,到那时此时的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高考上,所以对这方面的讲解也不够详细。在语音方面,初中的教材和联系题中都很少涉及语音方面的知识。没有扎实的语音、语法基本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更难以提高。
2.初中英语到高中英语的几种过渡方式
2.1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通过各种措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也是本人在教学中坚持的原则。最好的教师是兴趣。认真备课、组织各种活动,如:同一首英文歌,我会打乱歌词的顺序,让学生在单纯的听过歌曲之后,在将歌词的顺序进行排序,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听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2.2重基础,抓词汇
在高中刚入学时,要从教会基础音标开始.增加词汇量最好的方法是阅读,而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单词就可以自主的会读然后进行识记,这样对于增加词汇量很有帮助。
2.3重视句子结构教学
提高学生对英语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特别是分析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等。分析句子结构是英语学习的重点。有许多学生就是缺乏这种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结果最终在考试时失分。并且加强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还会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以提升。
2.4将关健性基础知识的巩固作为衔接教学的核心内容
中国有句俗语叫“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英语的教学,需要老师对之前学习的还是填补与复习,这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重要作用,同时高一时段的英语学习也是以此为主。
(1)过音标关和拼读规则关。音标对英语学习其辅助性作用,尤其是在记忆单词方面,语音功底好的学生往往记单词更快。所以,音标学习应该是高一英语学习的关键。经过对音标和拼读规则的学习,是学生在读音的帮助下完成单词的拼写,使单词的记忆不再单纯以机械的记忆为主。
(2)补充最基础的语法知识,扫除阅读中的语法障碍。刚刚升进高中的学生,在主语、宾语和谓语的区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对状语、定语之类的概念更是模糊。而这些知识是整个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在从句、倒装句等语法方面的学习上。因此,我们应对学生进行英语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的复习巩固,使学生能够分析一般的简单句,帮助学生形成句子结构的概念,然后循序渐进补充定语、状语、和补足语方面的知识。
3.小结
一个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情况关键在于其高中英语的学习,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设计情况出发,对教学材料做出适当的选择,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学生自学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升。使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顺利的过度,除此之外,要帮助和鼓励学生加强英语的学习,适应高中学习的节奏,并为后期的大学英语学习做良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连桂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新解[J]. 科学中国人. 2014(14) :17-19.
【关键词】初中英语 高中英语 过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1-01
初中与高中的英语教学属于同一个知识范畴。由于教学的方式、目的和学习者在生理、思维等方便的差异,使得衔接教学工作的问题还十分明显。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探寻影响初中、高中英语教学精接以及顺利实现这种衔接的各种要素。
1.高中英语学习与初中英语学习的不同点
1.1学习内容上的差异
初中英语注重的是语法涉及的全面性,所涉及的概念一般都比较浅薄,对语法的考核点也不多。高中英语则注重在初中语法的基础上进行广度与深度的延伸。对英语语法的涵盖点比较多,而且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注重对常用语法的讲解,尤其是句子类与动词类语法的讲解更深刻。对于刚刚经历过中考的初中生而言,突然要面对如此多的语法知识点和语法难点,就有些措手不及了。
1.2在词汇量以及学习词汇的方法方面
在词汇量方面,初中英语相对较少,在复杂性和记忆性方面也没有英语词汇难度大,初中有大约不到两千个词汇,发音方面多是靠对老师的模仿,并且死记硬背多一些。而高中的英语发音多以音标为主,使学生可以脱离老师进行自学,并且对语法的使用、词语的衍生词等都有重点的学习。在解释词语的过程中会举很多句子多例子,对词语的运用需要用心琢磨和学习才能使用,并且能够在适当的环境下使用,初中教学中解释词语的方法多数是通过中文解释,然后加以辨析,例如:高中教师也更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1.3理解能力及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
简单句子的理解和学习是初中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而高中英语则要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对复杂的从句等结构性句子进行理解。所以,对英语句子结构的分析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点。我们以从句为例,有名词和定语从句两种,这两种句子的理解都需要通过分析才能完成。
1.4知识节点脱节
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在语言交际,对语法和语音等学习较少,语法方面,想一些重点的语法,包括定语和宾语从句、不定时、完成时等,这些在考纲中没有明确规定学生掌握的语法,一般只出现在初三的教材中,到那时此时的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高考上,所以对这方面的讲解也不够详细。在语音方面,初中的教材和联系题中都很少涉及语音方面的知识。没有扎实的语音、语法基本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更难以提高。
2.初中英语到高中英语的几种过渡方式
2.1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通过各种措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也是本人在教学中坚持的原则。最好的教师是兴趣。认真备课、组织各种活动,如:同一首英文歌,我会打乱歌词的顺序,让学生在单纯的听过歌曲之后,在将歌词的顺序进行排序,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听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2.2重基础,抓词汇
在高中刚入学时,要从教会基础音标开始.增加词汇量最好的方法是阅读,而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单词就可以自主的会读然后进行识记,这样对于增加词汇量很有帮助。
2.3重视句子结构教学
提高学生对英语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特别是分析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等。分析句子结构是英语学习的重点。有许多学生就是缺乏这种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结果最终在考试时失分。并且加强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还会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以提升。
2.4将关健性基础知识的巩固作为衔接教学的核心内容
中国有句俗语叫“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英语的教学,需要老师对之前学习的还是填补与复习,这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重要作用,同时高一时段的英语学习也是以此为主。
(1)过音标关和拼读规则关。音标对英语学习其辅助性作用,尤其是在记忆单词方面,语音功底好的学生往往记单词更快。所以,音标学习应该是高一英语学习的关键。经过对音标和拼读规则的学习,是学生在读音的帮助下完成单词的拼写,使单词的记忆不再单纯以机械的记忆为主。
(2)补充最基础的语法知识,扫除阅读中的语法障碍。刚刚升进高中的学生,在主语、宾语和谓语的区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对状语、定语之类的概念更是模糊。而这些知识是整个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在从句、倒装句等语法方面的学习上。因此,我们应对学生进行英语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的复习巩固,使学生能够分析一般的简单句,帮助学生形成句子结构的概念,然后循序渐进补充定语、状语、和补足语方面的知识。
3.小结
一个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情况关键在于其高中英语的学习,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设计情况出发,对教学材料做出适当的选择,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学生自学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升。使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顺利的过度,除此之外,要帮助和鼓励学生加强英语的学习,适应高中学习的节奏,并为后期的大学英语学习做良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连桂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新解[J]. 科学中国人. 2014(14)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