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985工程”、全国重点大学,始建于1987年,是东北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自成立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按照“提高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适度扩大规模求效益、深化内部管理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厚基础、强专业、宽口径、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通过不断探索适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素质教育保障体系
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振兴教育事业的时代需要,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主导思想,高校作为培养现代人才基础素质、健康素质的基地,如何在教学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就成为我们当前高校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为此,分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改革课程结构、设置综合课程 课程设置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分校按照课程设置计划性、系统性、逻辑性的特点,运用运筹学原理科学处理和安排教学程序,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为中心,遵循大学生的基本发展情况,利用系统整体中各学科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所提供的信息,构建合理的教学课程结构,发挥和提升基本教学课程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课程的设置,教学时间可长可短,依内容而定,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以实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与综合、常规与隐性课程的结合。
分校的体育教学开设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二十几项课程,在体育教学部网站上还开设有网络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拓展了体育课程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针对传统的竞技体育观念已不再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要求的情况,新课程的开设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结合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大学体育生活化,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形成大学生身体发展和人格形成的教育观,重视体育的需求、娱乐,形成社会关系和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在教学和活动中都要表现出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展现自己的意志与体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各种能力得以发挥的条件之一,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不能在学习上和工作中取得应有的成绩。通过文化课的学习,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特长,素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正视基础知识的传授,才能使学生的基本素质迅速提高,基本能力得到正常发挥。
全面了解,区别对待,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各方面情况,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均等的教育,根据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等进行隐性适度的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不但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个学生负责。
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素质教育的高效运行 对素质教育进行质量检测、考核、评估、评价的标准可规范学校管理行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起到导向保障和激励运行作用,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它既是目标也是结果,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方法。
坚持以实现素质教育为最终目的 如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加强体育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终身受益,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确立终身体育观,使体育教学及各项体育活动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注重传授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重视引导学生主动的体育实践;注重体育骨干与积极分子的培养;增加对体育典型的大力宣传。
发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注重强调学生自身主体作用。学生是自己的知识的建构者,这正是其主体性的内在根据。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也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教学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生的主体性不是我们赋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本身所具有的。学习又是一个社会性的建构过程,当我们在思考如何建构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教学环境时,应当更为关注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能动作用。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万变的要求。而交际是人的社会需求和社会行为,大学生要具备交际能力,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培养诚实谦虚的作风,掌握巧妙的交际方法,保持自己的仪表端庄,表情自然,举止大方、洒脱。
各专业积极调整教学模式。分校从建构主义教育观出发,分析学校教学过程的模式及其特点,根据当前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总目标的学校改革的要求,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模式。以体育教育教学为例,“三段型”体育教学模式是目前全国普通高校體育教学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模式,但相对来说还属于比较传统的一种教学模式;“俱乐部型”“分层次型”体育教学模式是当前诸多体育教学模式中较优越的两种模式,但是这两种模式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在各个高校寻找适合自己的改革出路的同时,分校体育部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目前比较好的新型教学模式如动态弹性“班内层次调整”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分层次型”体育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出的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方法。
实践表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尽管在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教学新模式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是一定会把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当成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探索适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模式的实施。只有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探索教学新模式,才能建立以此为方向的教学与素质养成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模式。当前,学校正是以此为目标,为社会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素质教育保障体系
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振兴教育事业的时代需要,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主导思想,高校作为培养现代人才基础素质、健康素质的基地,如何在教学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就成为我们当前高校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为此,分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改革课程结构、设置综合课程 课程设置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分校按照课程设置计划性、系统性、逻辑性的特点,运用运筹学原理科学处理和安排教学程序,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为中心,遵循大学生的基本发展情况,利用系统整体中各学科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所提供的信息,构建合理的教学课程结构,发挥和提升基本教学课程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课程的设置,教学时间可长可短,依内容而定,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以实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与综合、常规与隐性课程的结合。
分校的体育教学开设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二十几项课程,在体育教学部网站上还开设有网络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拓展了体育课程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针对传统的竞技体育观念已不再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要求的情况,新课程的开设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结合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大学体育生活化,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形成大学生身体发展和人格形成的教育观,重视体育的需求、娱乐,形成社会关系和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在教学和活动中都要表现出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展现自己的意志与体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各种能力得以发挥的条件之一,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不能在学习上和工作中取得应有的成绩。通过文化课的学习,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特长,素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正视基础知识的传授,才能使学生的基本素质迅速提高,基本能力得到正常发挥。
全面了解,区别对待,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各方面情况,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均等的教育,根据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等进行隐性适度的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不但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个学生负责。
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素质教育的高效运行 对素质教育进行质量检测、考核、评估、评价的标准可规范学校管理行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起到导向保障和激励运行作用,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它既是目标也是结果,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方法。
坚持以实现素质教育为最终目的 如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加强体育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终身受益,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确立终身体育观,使体育教学及各项体育活动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注重传授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重视引导学生主动的体育实践;注重体育骨干与积极分子的培养;增加对体育典型的大力宣传。
发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注重强调学生自身主体作用。学生是自己的知识的建构者,这正是其主体性的内在根据。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也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教学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生的主体性不是我们赋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本身所具有的。学习又是一个社会性的建构过程,当我们在思考如何建构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教学环境时,应当更为关注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能动作用。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万变的要求。而交际是人的社会需求和社会行为,大学生要具备交际能力,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培养诚实谦虚的作风,掌握巧妙的交际方法,保持自己的仪表端庄,表情自然,举止大方、洒脱。
各专业积极调整教学模式。分校从建构主义教育观出发,分析学校教学过程的模式及其特点,根据当前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总目标的学校改革的要求,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模式。以体育教育教学为例,“三段型”体育教学模式是目前全国普通高校體育教学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模式,但相对来说还属于比较传统的一种教学模式;“俱乐部型”“分层次型”体育教学模式是当前诸多体育教学模式中较优越的两种模式,但是这两种模式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在各个高校寻找适合自己的改革出路的同时,分校体育部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目前比较好的新型教学模式如动态弹性“班内层次调整”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分层次型”体育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出的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方法。
实践表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尽管在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教学新模式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是一定会把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当成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探索适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模式的实施。只有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探索教学新模式,才能建立以此为方向的教学与素质养成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模式。当前,学校正是以此为目标,为社会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