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洛灵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EY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古至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世间不乏有许多描绘美人仙女的作品,而《洛神赋》和《洛神赋图》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历史的篇章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筆。
  关键词:洛神赋;顾恺之;艺术魅力
  泱泱华夏五千年,无论是诗书还是画作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这历史长河之中,有这样一位画家,他被奉为中国书画家四祖之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写入史书作传记的画家——顾恺之。
  顾恺之的造诣不仅仅是作画,诗词歌赋他都精通,被称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他十分博学,尤其擅长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题材。约364年顾恺之在南京为瓦棺寺画维摩诘像,引起轰动。366年他当上大司马参军,392年为殷仲堪参军,405年升为散骑常侍。他的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所画人物清瘦俊秀,所谓“秀骨清像”,线条流畅,谓之“春蚕吐丝”。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作有《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斫琴图》《女史箴图》《司马宣王像》《谢安像》《刘牢之像》等,并著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三本绘画理论书籍,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古至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世间不乏有许多描绘美人仙女的作品,而《洛神赋》和《洛神赋图》则是从中慢慢展现出自己的魅力,在历史的篇章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洛神赋》是三国曹魏大诗人曹植所作。曹植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二子,十岁能文章,援笔立成,每进见其父,有所问难,总是对答如流。史传曹植与上蔡县令甄逸的女儿相生爱慕之情,后甄氏女嫁曹丕为后生魏明帝,甄后却因后宫之怨而遭谗致死。曹植获赠甄后遗枕,在归途中适过洛水,感而生梦,遂作《感甄赋》以致,借以抒写他心中的哀感幻艳、辗转思慕的情绪。后魏明帝见此赋改称《洛神赋》。《洛神赋》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它的思想及成就被赋予了极高的赞颂,在历史上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洛神赋》常被与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相提并论,这些都是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洛神赋》既有《九歌》浓厚的抒情意味,又有《神女》对女子美丽姿态、造型的精妙刻画。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即是根据曹植这一充满浪漫情调的辞藻而画成的,从《洛神赋》到《洛神赋图》更是男女情爱到精神之爱的升华。由于顾恺之卓越的艺术构思和形象的塑造能力,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他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采用连环图式的长卷形式予以表达,具有完整的情节,将曹植彼时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其多变的手法和隽永的形式是之前的作品所达不到的。因而《洛神赋图》也和《洛神赋》诗篇一样,被千百年后的人们所赞颂,也表现了中国民族艺术遗产的优越及丰富。
  《洛神赋》的题材是以恋爱不能实现的问题为核心,主人公是曹植和失落恋情的甄后——宓妃。文字的作者为了表示对她所谓“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的爱慕和愿望不能实现,因而把她神话,创造成一个美丽得像天仙一般、忽隐忽现的洛神这一形象。以“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形容自己的多情与怀着极度失望的悲哀,来烘托这一个女子的妩媚和可爱。顾恺之抓住了作者恋爱不能实现这一矛盾的线索,巧妙地处理了这一错综复杂的题材,典型地、真实地、生动地把它在画卷上展现了出来。
  《洛神赋图》整个画卷可分为三个部分七个情境。第一个部分描述了曹植从京城跋山涉水返回封地途中,人疲马乏,正小憩于洛水河畔,忽见双鸟惊飞,一女子立于山崖边上,一旁侍从们的木讷表情与曹植的惊喜交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女子默然,眼神若即若离,由此烘托出两人初见时矛盾的心情和氛围。第二部分画面中远水泛流,曹植坐于榻上,与女子两人遥遥相望,虽然两情相悦、“冯夷鸣鼓,女娲清唱”,可是仍然抵不过“恨人神之道殊兮”的悲哀,曹植和女子游乐的情景更加将其满怀愁绪的心理状态反衬得十分到位。第三部分重点述说离别,女子翩然而去,顾盼回首间传达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曹植望着心上人远去的背影,黯然神伤,清醒过来的他乘舟直追,浓云疾驰,人马奔腾。这样的情景给画面增添了强烈的动感,将情节推向了高潮。可惜伊人已去,曹植只能万般无奈地任由轻舟随波自流,不愿离去,夜不能寐,盼望女子归来。
  如此这般富有文学性的画作在古代绘画发展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洛神赋图》的叙事性非常巧妙,每个情节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统一性。作为场景之间的连接,山水树木的表现也起到了分割画面的作用,同时又一步步推进画面,使得故事走向高潮。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也相当传神,每一个人物不同的情绪都一一由其表情、动作铺垫开去,将文字中的复杂心境表达得惟妙惟肖、细致入微,可见画家深厚的刻画功底。其中眼神的表现是顾恺之最重要的绘画主张,在《洛神赋图》中更是把“悟对神通”这样的艺术主张贯彻到底。不同情节中,主人公眼神的描绘各有差别,直接反映出当时人物内心的情感,侧面丰富了人物的性格,所描绘的对象仿佛走到观者面前,他们的爱恨情愁都通过眼神向你娓娓道来。并且眼神也起到了空间上的转换作用。在主题的表达上,画家刻意突出主体人物,无论是形态还是具体描绘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与那些平铺直叙的画面相比,这样的手法夸张、直接,富有浪漫主义的情怀。其考究的线条赋予了整个画面极强的韵律,顾恺之在创作时,没有刻意变化线条,而是利用缠绵悱恻的翻转,使得线条流动、飞扬起来,更加显得神女的缥缈美丽,飘逸灵动的表达方式给予画面不同的生命力,让观者意犹未尽。
  顾恺之的艺术历代评论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唐张怀瓘在《画断》中说:“像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亡方,以顾为最。”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中说:“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乎,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这些说明顾恺之的艺术是无比高妙的。
  总的来说,顾恺之的绘画思想简略地归纳如下:
  ①画家必须有高明的学识以及通达人情世故等的做人常识,才能结合艺术的原理、原则以及时代的实际情况。
  ②画家必须多方体验对象外形与内在的一切,才能得到对象的形神性格情致等的统一结合。
  ③画家必须掌握熟练的技术,才能得心应手地创作出适合于欣赏的作品。
  ④画家在作画之前必须精密构思,才可以下笔。
  ⑤作画应极重画面上的布置。
  ⑥作画及鉴赏应重骨法、气势、神情、韵味,尤以神情为主。
  顾恺之的成就源于他的绘画上的造诣,也是由于他学问的渊博、文艺的深至相互辅助而达到的。顾恺之是我国的古代绘画大宗师,他的绘画作品和理论著作都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古代艺术的珍贵材料。
  参考文献
  [1]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陈绶祥.中国百位巨匠——顾恺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3]温肇桐.顾恺之新论[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5.
  [4]潘天寿.中国画家丛书:顾恺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其他文献
摘 要:赵孟頫作为宋皇室后裔出仕元朝,因才华出众受到元代皇帝的宠爱。他的一生可谓“荣际五朝,名满天下”。其晚年“官居一品”,书画艺术堪称一代典范。本文将从书艺概况、书法风格、书学渊源及后世影响四个方面对其书法艺术进行解读,探讨赵孟頫书法艺术背后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尚古;中庸;诸体兼擅  赵孟頫是元代书法第一人,不仅受元代统治阶级的喜爱,在文人墨客之间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楷书后世入选“四大家”之
期刊
摘 要:济南市博物馆收藏有一幅高凤翰左手行草书法轴,是高凤翰为族姐祝寿而作。由于书法轴残损严重,必须要进行修复才能够保存下来。在修复时,既要尽可能恢复字画的原貌,也要保持字画本身的完整性,应做到修旧如旧、保持完整。  关键词:高风翰;左手行草;残损;修复  高凤翰(1683—1748),清代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字西园,号南村,晚年号南阜等。山东胶州人,曾为安徽歙县县丞。扬州八怪之一,是扬州画派中
期刊
摘 要:弥勒信仰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佛教发展过程中衍生了多种式样。本文以甘肃北石窟寺第165、222窟的弥勒造像为例,探讨北魏至唐时期北石窟寺的弥勒净土信仰,以及弥勒造像从上生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形象演变成为下生阎浮地的弥勒佛的造像式样。这样的演变形式不仅是弥勒信仰变化的产物,也是时代背景下的工艺美术表现方式。  关键词:北石窟;弥勒信仰;弥勒造像  弥勒信仰是佛教体系内的以弥勒为崇拜对象的佛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馆址——甘熙宅第为例,对其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状况进行介绍和分析,有助于业界同仁更好地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新时期南京地区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甘熙宅第;文化遗产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如何进行更好地保护与有效地利用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社会各界诸多的有识之士,通过报刊、网络或著书立说或学术讲堂,百家争鸣地表述观点。本人
期刊
摘 要: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现已成为众多晋商大院中的领头羊,借助独特的文物资源优势,以弘扬晋商文化为目标,以打造文化品牌为动力,率先推动了文化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开创了乔家大院文化旅游的繁荣景象。  关键词:历史文化优势;建筑艺术;文物藏品;晋商文化;品牌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建馆于1986年,是利用清朝著名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故居——乔家大院开办的。继乔家大院成功建馆后,周边市、县的晋商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构建集体记忆的处所,博物馆藏品是历史记忆的载体。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主要从三个层面唤起构建集体记忆与认同:劳务工博物馆自身的“过程”呈现集体记忆与社会认同;集体记忆在劳务工文物、陈展设计、解说词等元素构成的叙事系统中生成并凝塑集体记忆与认同;劳务工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进一步强化了集体记忆与认同。  关键词:博物馆;集体记忆;认同  1 集体记忆的内涵  集体记忆又称群体记忆
期刊
摘 要:压胜钱最初是用来“压邪攘灾”和“喜庆祈福”的,因寄寓了人们趋吉避邪之愿望,种类繁多。文中对盐业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不同造型、纹饰、文字、用途的压胜钱做了详细介绍。压胜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其独特造型、纹饰故事和钱文寓意,令人喜爱。挖掘压胜钱的内涵、价值及用途,可开发成压用钱系列文创产品,供人们收藏、佩戴、装饰、赠送。  关键词:压胜钱;文创产品;盐业历史博物馆  压胜钱也叫押胜钱、厌胜钱,因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青铜镜考古中应用到的新思路、新宗旨、新思维、新表达方式,强调考古要为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历史底蕴、文化养分的宗旨。  关键词:新思路;新宗旨;新思维;新方式;伟大复兴  一个学科理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它的用途和前景。下文对青铜镜进化论用到的新思路、新宗旨、新思维、新方式进行解释,进一步明晰进化论在框架结构、顶层特点、方向上的一些内容。  1 新思路的概述  新思路这里指青铜镜考古里新
期刊
摘 要:《安徽考古60年》开篇写道:“安徽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工作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李三孤堆被盗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在寿县的调查。”可见寿县文物考古和普查工作在安徽省起了先锋带头的作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寿县文物局对淮河、瓦埠湖流域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获得了较为详实的资料。现笔者结合寿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对淮河、瓦埠湖流域的重点古遗址进行简报分析。  关键词:寿县;淮河;瓦埠湖;流域;古遗址  
期刊
摘 要:2016年8月,经过一年的精心策划和筹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古籍修复展示馆在“第七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期间正式挂牌对公众开放。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营和提升,展示馆已经成为保护文化遗产、丰富社教内容、推介人文草堂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场馆,初步探索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保护;传承  1 背景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是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