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un0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馆址——甘熙宅第为例,对其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状况进行介绍和分析,有助于业界同仁更好地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新时期南京地区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甘熙宅第;文化遗产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如何进行更好地保护与有效地利用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社会各界诸多的有识之士,通过报刊、网络或著书立说或学术讲堂,百家争鸣地表述观点。本人近年来较为关注国内外对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地——甘熙宅第蕴藏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对其保护与利用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研究。
  甘熙宅第占地近1万平方米,由南捕厅15、17、19号建筑和大板巷42号、46号建筑组成,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清代中晚期,同时也是南京地区保护、展示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机构、知识殿堂,以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吸引着广大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1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南捕厅15号建筑的东偏院是以“梨园雅韵”为主题的展区,那里有古色古香的戏台,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茶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聘请了江苏省京剧院、南京白局剧团的十多名演员在茶馆定期为参观游客奉献精彩的折子戏和白剧。东偏院设立戏剧舞台有着特殊原因,甘熙宅第当年的主人——南京甘氏家族自清代中期以来一直就是江南地区著名的文化世家,尤以藏书、文学、地学、京昆曲艺享负盛名。为了弘扬与传承中华戏曲艺术瑰宝,同时也为合理利用民俗馆的场馆资源,增添文化氛围,民俗馆还组建了票房,在南捕厅15号的花厅恢复了当年京昆票友们活动的盛况。甘氏家族中研究戏曲的后人受聘为京昆表演艺术顾问,这样既为票房活动提供了专业指导,又提高了知名度。最近几年,不断有白领阶层及高校大学生、研究生前来雅聚唱曲。票房精心组织安排的各项活动,不仅保护与传承了中华民族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也给这深宅古院平添了些许鲜活。
  南捕厅15号集中展现复原后的清末民初都市中产阶级的居住文化。在建筑群的中轴线上由北至南设置了门厅(兼有轿厅的功能)、大厅、后厅、后堂五进。其中二进大厅是甘氏家族接待宾客、举行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的场所。三至五进则集中展示了大家族各个不同功用的堂室。对于其中的展品文物,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仅妥善保护,而且对它们加以充分利用,开创了面向社会承办仿古婚礼、寿礼的产业经营之路。这个举措既考虑到当代人的怀古心理,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婚庆需求。笔者调研得知现今热衷仿古婚礼的新人越来越多,不仅国人如此,外籍友人也深深陶醉于仿古婚礼之中。自2012年以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已为许多中外新人筹办了极富文化内涵和鲜明特色的古典婚礼。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甘熙宅第的17、19号和大板巷42号展厅集中了南京地区大量的国家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项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主要通过多元化的陈列展览、保护非遗传承人、推进非遗成果的市场开发等方式进行保护与利用。
  2.1 多元化的陈列展览方式
  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是宣传,而文博场馆保护与利用非遗,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优秀的陈列展览来实现这个目标。目前南京甘熙宅第相当一部分的建筑已用于集中展现南京地区的各类非遗项目。南捕厅17号展区的主题为“金陵工巧”,通过手工作坊的方式将非遗文化手工技艺项目传承人集中在一起,既能再现非遗创作的动态过程,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的观众朋友们与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与参与互动。南捕厅19号展厅采用多媒体投影仪、触摸屏、液晶电视、录音播放器等电子设备,再现了南京各区县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体育竞技等多个类别的非遗成果。同时将展板、展品等传统展示手段与之紧密结合,取得较好的陈列展示效果。大板巷42号主要展现的是世界级的非遗项目,在每一处非遗展厅都设置了观众体验区,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可进行体验和学习活动……多元化的陈列展示方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基础与前提条件。
  2.2 保护非遗传承人
  目前甘熙宅第有二十多名南京非遗传承人在此工作,现阶段甘熙宅第的工作人员保护非遗传承人主要从“立项申报”“资金扶助”“社会推广”三个方面着手。“立项申报”属于制度化保护非遗的重要举措,甘熙宅第的工作人员积极帮助民间艺人将他们的代表性绝活逐级申报给政府各级文化主管部门,通过审核后备案立项,给予民间艺人“非遗文化代表性传承人”的特殊身份。明确这些传承人在非遗保护、研究、传承、利用等各方面的权利、义务与社会责任。所谓“资金扶助”即非遗成果立项之后,报请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拨付非遗保护传承基金,用于非遗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保障、研习与传承非遗技艺等方面。“社会推广”主要是借助民俗馆、甘熙宅第的社会影响力,帮助非遗传承人联系南京地区的各大高校、中小学、文化产业创意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实现非遗技艺的对外宣传、定期展演。同时,教育机构和文化企业的人才资源优势明显,而以往非遗传承方式较为狭隘,或家族内传承,或小作坊式授徒,如能将非遗传承工作面向社会推广开展,必能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新鲜血液。近年来,甘熙宅第的工作人员积极带领南京非遗传承人赴大中小学、社区、文化企业,陆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我是小小传承人”“非遗进社区”等宣传和传承活动,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2.3 推进非遗成果的市场开发
  非遗能否得到永续保护与传承,取决于它能否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发展背景与环境,能否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及物质层面的需求。非遗总是以多种形式的物质表现出来,最集中的体现就是非遗成果。如对非遗成果进行市场调研,批量生产,创意包装,并积极开拓营销通道,必将有助于实现非遗保护与利用的宏伟目标。甘熙宅第的工作人员近年来持续跨地区考察、宣传、推广非遗项目,汲取先进经验,优质包装与整合本馆的非遗资源,力争打入市场形成品牌,全面推进非遗成果的市场开发。
  自2017年5月南京文博文创大观园正式運营以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与文化创意公司洽谈合作,努力推动非遗文创设计与开发,合作内容涉及剪纸、绒花、布艺等多个门类。文化公司负责专业产品设计、市场开发等,组织传承人提供原真性产品,成功实现非遗项目批量生产,并借助南京市博物总馆文创展示销售的平台向市场广泛推广,这也成为非遗场馆与市场合作的成功范例。
  文博场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领域中极其艰巨、复杂和宏伟的一项工程。笔者作为文博单位的一员,会从本职工作做起,立足调研,勤奋工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贡献一份心力。
其他文献
摘要:大遗址由于占地面积大、历史文化价值高,其管理工作往往难度很大,需要与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合理配置行政资源,将大遗址保护理念贯彻到管理工作当中。文童以锁阳城遗址为例,结合大遗址保护理念进行分析,并围绕着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提出了一些科学、合理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大遗址保护理念;文化遗产事业管理;锁阳城遗址  文化遗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重要资源和财富,它见证了文化
期刊
摘 要:位于湘江之畔的唐代长沙窑,是第一个将书画艺术和制瓷工艺完美结合的瓷窑。长沙窑山水画讲求以形写神,寓诗于画,追求画外之境,创造出一种“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有着超越绘画艺术界限的诗境美,展现了大唐辉煌灿烂的艺术风貌。  关键词:长沙窑山水画;以形写神;画中有诗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兴盛,中外贸易发达,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长沙窑位于湘江之畔,盛
期刊
摘 要: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于2016年成功购藏弘一大师有关抗日誓言之信札。该文物是1937年11月李叔同(弘一大师)写给再传弟子克定法师(俗名刘儒)之子刘光华的一封信札,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价值,更蕴含着李叔同极其宝贵的大爱精神和爱国情怀。  关键词:李叔同;信札;文物;赏析  1 李叔同是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  李叔同(弘一大师)1880年出生于天津,1942年圆寂于福建泉州,是近代天津走出的杰出文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这个展览设计项目,探索大型综合性展览设计中展览风格、空间展线与柜内设计三者之间内在相互的关联,对展览设计中各个相关细节进一步进行梳理,以一个完整的设计实例,论述在具体展览设计中应如何合理统筹安排每个设计环节的工作程序。  关键词:风格;展线;色彩;形式  2017年5月上海博物馆举办了“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
期刊
摘 要:汉代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大繁荣,其墓葬及随葬品丰富多样,品类齐全,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和生活。莒地汉代墓葬分布广泛,本文从出土的汉画像石、玉衣、随葬陶器等方面来探析汉代重孝厚葬、崇玉用玉、事死如生的社会习俗,立体化呈现汉代繁荣的社会景象。  关键词:汉代;莒地;墓葬;习俗  汉文帝二年(前178)置莒地为城阳国,封刘章为城阳王,都城莒。此后至汉末,多为王都,近200年。在日照海曲汉墓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法了解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志在冲天——中国空军的抗战记忆展”观众基本信息和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到访观众对展览的印象、评价、意见等数据,了解公众态度,挖掘观众对陈列展览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以期为我馆进一步完善陈列展览工作提出有效的参考意见,从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争取公众的满意和支持。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观众研究;问卷调查  1总体目标  本次观众调查通过问卷法了解
期刊
摘 要:釉里红是用铜红料在胎体上描绘出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1300℃的高温中一次烧成。釉里红在元代烧制成功,明代釉里红的烧造盛行于洪武朝。其制作工艺与青花几乎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釉里红是用氧化铜作呈色剂,而青花则用氧化钴作呈色剂。  关键词:洪武;釉里红  1 洪武釉里红概述  釉里红是用铜红料在胎体上描绘出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1300℃的高温中一次烧成。其制作工艺与青花几乎完全相同,区别仅在
期刊
摘 要:赵孟頫作为宋皇室后裔出仕元朝,因才华出众受到元代皇帝的宠爱。他的一生可谓“荣际五朝,名满天下”。其晚年“官居一品”,书画艺术堪称一代典范。本文将从书艺概况、书法风格、书学渊源及后世影响四个方面对其书法艺术进行解读,探讨赵孟頫书法艺术背后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尚古;中庸;诸体兼擅  赵孟頫是元代书法第一人,不仅受元代统治阶级的喜爱,在文人墨客之间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楷书后世入选“四大家”之
期刊
摘 要:济南市博物馆收藏有一幅高凤翰左手行草书法轴,是高凤翰为族姐祝寿而作。由于书法轴残损严重,必须要进行修复才能够保存下来。在修复时,既要尽可能恢复字画的原貌,也要保持字画本身的完整性,应做到修旧如旧、保持完整。  关键词:高风翰;左手行草;残损;修复  高凤翰(1683—1748),清代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字西园,号南村,晚年号南阜等。山东胶州人,曾为安徽歙县县丞。扬州八怪之一,是扬州画派中
期刊
摘 要:弥勒信仰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佛教发展过程中衍生了多种式样。本文以甘肃北石窟寺第165、222窟的弥勒造像为例,探讨北魏至唐时期北石窟寺的弥勒净土信仰,以及弥勒造像从上生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形象演变成为下生阎浮地的弥勒佛的造像式样。这样的演变形式不仅是弥勒信仰变化的产物,也是时代背景下的工艺美术表现方式。  关键词:北石窟;弥勒信仰;弥勒造像  弥勒信仰是佛教体系内的以弥勒为崇拜对象的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