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le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质疑在人的思维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个问题,让学生按照他的“指引”步步紧跟,学生显得“无疑无难”殊不知,这种教学,学生受益终身的“问题意识”得不到培养,学生只能成为一群“跟随”族,得到的只是不经“咀嚼”的“食物“。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让学生求得真正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新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就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建立和谐课堂师生关系
  小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出适合学生质疑的轻松和谐的环境,激发质疑兴趣,让学生敢思、敢问、乐探究。建立和谐课堂师生关系是学生摒弃疑虑,积极参与学生活动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的信心。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大胆地质疑
  二、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学生要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①创设情境,唤起质疑欲望。如教学十一册《向命运挑战》时,教师谈话、激趣导入:大家都知道张海迪,从小学起患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但她以顽强地毅力战胜了疾病和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掌握了好几个国家的语言,翻译、创作了不少作品,成为一代楷模。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位像张海迪这样向命运挑战的英雄人物,(出示课题)他们的事迹更让人惊叹甚至使人不敢相信,世上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读题目后,自然很想知道文章写谁?挑战什么?怎样挑战的?
  ②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读到小女孩美丽的外貌:“那金黄色的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有学生问:“文章中的小女孩那样可怜,这儿为什么还要写她那么美丽呢?”学习《小抄写员》一课时,生读到,叙利奥第一次挨父亲骂后的内心:“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学生问:“叙利奥为什么受了责备而‘心里却很能够欢喜’?”
  三、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的好奇心是很强烈的。他们的头脑里,经常装着“为什么”。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哪怕是轻轻的摇头,微微的皱眉,都说明学生在思索,有疑问,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关键,启发学生。比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时,我叫大家预习课文,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其余学生都踊跃地说出来。唯独刘维,坐在座位上一声不吭,只是专心地听别人说,忽然翻到课文的最后,眼睛漠然地向前看。我趁机说:“同学们,你们想听听刘维的问题吗?”他才站起来说:“我不知道‘鱼钩生了锈’为什么还说它‘闪着光芒’?”
  四、指导学生善于质疑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成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从小学课文来看,一般质疑写什么、怎样写?什么这样写等,同时,更要指导学生把握时机,积极质疑探究。
  1、在预习中质疑
  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自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让学生将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在课题上质疑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的窗口,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可想知道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出示课题后,学生问:“‘天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出示《一定要争气》课题时,学生一定会生疑:谁要争气?为什么要争气?怎样争气?
  3、在阅读理解中质疑
  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课文的好机会,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质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读书必疑,从而培养了他们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启迪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如学习《林海》一课,“亲切与舒服”在文章中一共出现 了三次,学生问:为什么这儿要写三次?它们有什么不同?《凡卡》一课,学生读了凡卡写的信封“乡下爷爷收”、“康司坦丁·玛卡里奇”问:信封这样写,爷爷能收到信吗?……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产生的疑问,对理解文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提出后,探究的兴趣高涨,积极思考讨论,很快就能更深入理解这些内容。
  4、在教学后质疑
  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整合全篇课文内容,再联系实际,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学生此时质疑,是对课文内容的反思、深化。应鼓励学生学完课文后积极质疑。如学《凡卡》一课后,学生会问:凡卡后来会怎么样呢?大家就会发挥丰富的想象,认识不同社会制度下人的同不同的生活;学了《一夜的工作》有生问:周总理身为一国总理,工作是那么劳累、简朴,要是现在还在世那该多好啊!现在有些大小官员,为什么还贪污受贿呢?今后的路,我们该怎么走呢?学生提问符合实际,又加深了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拓展了思维。
  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激起学生更强的求知欲望,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其他文献
人类进入了21世纪,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课题。环境恶化问题这个现代化进程中的幽灵,已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负面影响引起了气候变化。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好的课堂教学能够让小学生产生探究的问题和动机,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能力。因此,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励和关爱学生,要善于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灵活变通的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不但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亲历发现知识的过
期刊
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我的语文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不知不觉一个学期的时间就要过去了,回想自己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有汗水,充满苦涩;更有甜蜜,充满快乐。现总结如下:  一、归纳总结对初中语文知识点进行梳理。  学生到了初三年级,相应的知识点也到了一个可以归纳总结的时候,很多的阅读文题目
期刊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让学生写文质兼美具有个性、富有创新的文章,是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作文教学应注重的问题。  一、新课程背景下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其阶段性目标也对作文教学做了明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可以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一、在语文教学中品味生活。  教材中的课文都取材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
期刊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也就是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
期刊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迅速的改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精神失衡,生命意义缺失又使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精神迷茫和信念危机之中。尤其是在物欲横流不断冲击的影响下,青少年常处在虚拟的状态中,对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人际关系及生死问题都无法真正了解,对生命不尊重,不珍惜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和严重。因此,如何更好地在初中思想课中实施生命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师面
期刊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传统式实验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而无暇顾及“创造思维。探究式实验教学却能给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快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
期刊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使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并具有克服学习活动中各种困难的毅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下面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谈本人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