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原则,心理活动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在开发潜能,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同时,在实施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达到了塑造学生心理、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达到了育德之功效。
关键词:小学心理活动课 品德教育 融入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指中小学各学科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科教学是中小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活动是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在各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的必然要求。
心理活动课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系列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课程。它是一门新兴的、开放性的不断发展的门类。
在小学,很多学校已经将心理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纳入课表,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和切实提高。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原则,心理活动课在承担着帮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健康情绪等的同时,也担负着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这种任务是隐性的,润物细无声的。那么如何在有效完成心理活动课任务的同时加强或有效地融入品德教育呢?笔者结合实际谈谈我们的实践与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1.对品德概念的认识
品德是道德品质这一伦理学概念的俗称,也可叫做德性。所谓品德,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人的品德与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品德为基础的,而人们的品德又总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行为积累,就不可能形成品德,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客观内容,品德是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心理活动课因其内容的丰富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为其融入品德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对心理活动课的认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有两个阶段,一是从他律到自律的阶段,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没有是非、羞耻的观念,成年人逐渐告诉他什么是美的、丑的、对的、错的。他在做某事时,做得好就获得鼓励,做得不好就会受批评,这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强化过程。另一种是学习,是从父母、大众传播、同龄伙伴中学习,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当孩子长大,他会把成人灌输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规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再后来他就能用这些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能够自律了。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少年时期通过教育培养的良好心理品质,犹如天生自然一样。这就决定了开展小学生心理活动课的必要性。
小学心理活动课是指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并得到切实提高的课程。 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辅导目标重在发展、预防。
心理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目的专一。心理活动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第二,以学生活动为主。强调的是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体验、感受,以提高心理素质。第三,有一定的系统性。作为一门课程,心理活动课有自身的目标、计划和固定的内容,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三、发挥课堂教学优势,从实施途径上融入品德教育
利用心理活动课学科特有的优势,我们从途径层面上进行了尝试与实践。
(一) 以内容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为全体学生服务,要能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的和谐发展。
小学心理活动课主要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而按照《小学德育纲要》内容,在小学德育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为此,为了有效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同时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共同需要及共性问题,同时要体现出阶段性特点,符合其心理发展规律。如一、二年级活动应突出学校适应和学习兴趣培养;三、四年级则突出学习习惯养成和人际交往;五、六年级突出情绪、品德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内容上,两者本身就有相互交叉的部分,比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和品格等内容就具有一致性。这些内容既是心理活动课应该完成的,同时也是德育目标要求小学阶段应让学生努力做到的。
有效内容的选择与落实,不仅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的培养和塑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 以环节结构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杜威认为,儿童的成长就是个体的经验由变坏变好的过程。学生的自我体验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动体验。这些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为了有效地实现活动目标,我们要求心理教师在每一节课环节结构的设计上通过“活动区、明理区、互动区、实践区”的结构形式,来有效地完成活动目标的。 1.活动区:通过小游戏等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体验到某些情感或理解某些道理;设计或创造出学生生活中某种情景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此情此景中亲身体验、表明态度,从而得到某种认识、启示和教育,改变态度和行为。
2.明理区:通常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加以引导, 让学生充分感悟。体验与感悟是心理课常用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达到育人的作用,学生在明白事理的同时,自我认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如针对有的小学生在公共汽车上大声喧哗,旁若无人;有的小学生在公共绿地摘花摘叶,乱扔垃圾;有的小学生在广场路边胡乱拥挤,不守秩序;有的小学生在排队场合加塞儿,一拥而上等现象,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通过例举大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实例,让学生分辨出什么是真诚?什么是正直?什么是公共道德等,学生在分辨是非的同时,思想品质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
3.互助区: 同学之间结合实际分析自身情况,形成自我认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等。在如在学校生活中,小学生很难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在活动内容安排上老师们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思想倾向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辩论,自己反思,自己感悟,自己反省……
在相互分析、辩论中纠正自己的不良倾向,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4.实践区: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感悟,达到自我提升之目的。
当然,这几个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一定要按此顺序操作,环节可根据具体的内容教师进行调控安排。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学生在其中体验、感悟,促进了自我感悟、自我反思水平的提高,从而也有利于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逐渐内化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 以方式方法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小学心理活动课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就为融入提供了宽阔的空间。
1.情境式。教师创设某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此情况下表明态度、采取行动。如“盲人过街”的活动,通过让学生帮助盲童过街的哑剧表演,强化学生助人为乐的观念,诱导类似的行为和美德。
2.训练式。如为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按某种操作要求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重复训练。如“学会倾听练习”、“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发散思维训练”等活动。
3.游戏式。教师设计精简、短小的游戏进行教学活动,活动内容和目的通过游戏活动来实现,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得到教育和得到心灵上的启示。如“二人三腿比赛”“双人单脚跨绳赛”等就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的优良品质。
4.辨析式。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似是而非或者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辨析。如“谁是谁非”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水平就有促进作用。
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形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除了运用常见的讲授法、自述法、讨论法外,还可以运用训练法、表演法等。
训练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练习、实践、锻炼的方法。如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和行为训练等。
表演法。在活动中让学生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重演部分场景,使学生以角色的身份,充分表露自己或角色的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以达到渲泄情感、消除压力,克服羞怯和自卑心理,提高交往能力的目的。
(四) 以改进人际关系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搞好教育的首要条件。心理教育更是如此。在心理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认识到:自己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也需要被尊重和接纳,只有在尊重、接纳、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学生才能自主地、有安全感地成长。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要寓理以情,以情动人;要借助环境的陶冶,情景的感染,活动的激励,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学习、交往、情绪调适、理想抱负等。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只有经过自我探索,才会获得经验,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良好的师生和生生人际关系,为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打下了基础。新型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到心情的放松,学生在教师鼓励的言语与行为下,促进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良好道德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四种关系并不是独立的,要想达到目的,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预设,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 加以融入。一节活动课中,可能同时可以用上,需要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而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包含品德内容,教师只要在过程教学中就很好体现。而有的心理活动课内容不包含,就需要教师采取人际关系等方面加以研究与提炼。总之,只要有心,教师一定会找到融入的突破点。
四、学生在实践、体验、感悟中促进了健全人格的形式与发展,良好的品德修养逐步养成
1.心理活动课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为目标,以活动为中介,以个体的经验为载体,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认识自己、发展潜能、获得自助能力,真正激发了学生自求发展的积极性,学生在获得自助能力的同时,必然带动良好品德的形成与促进。
2.我们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特别是让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了希望,拾起了前进的勇气。
3.加快了学生道德品质内化的进程。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靠说教而成,学生只有经历了内心的冲突,在自我感悟与体验中才能将品德要素转化成自身行为的一部分。
五、参考文献
【1】吴发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作与管理 【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任俊.积极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3】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
【4】郑雪等译校.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
【5】教育部 文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
关键词:小学心理活动课 品德教育 融入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指中小学各学科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科教学是中小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活动是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在各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的必然要求。
心理活动课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系列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课程。它是一门新兴的、开放性的不断发展的门类。
在小学,很多学校已经将心理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纳入课表,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和切实提高。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原则,心理活动课在承担着帮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健康情绪等的同时,也担负着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这种任务是隐性的,润物细无声的。那么如何在有效完成心理活动课任务的同时加强或有效地融入品德教育呢?笔者结合实际谈谈我们的实践与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1.对品德概念的认识
品德是道德品质这一伦理学概念的俗称,也可叫做德性。所谓品德,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人的品德与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品德为基础的,而人们的品德又总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行为积累,就不可能形成品德,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客观内容,品德是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心理活动课因其内容的丰富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为其融入品德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对心理活动课的认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有两个阶段,一是从他律到自律的阶段,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没有是非、羞耻的观念,成年人逐渐告诉他什么是美的、丑的、对的、错的。他在做某事时,做得好就获得鼓励,做得不好就会受批评,这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强化过程。另一种是学习,是从父母、大众传播、同龄伙伴中学习,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当孩子长大,他会把成人灌输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规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再后来他就能用这些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能够自律了。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少年时期通过教育培养的良好心理品质,犹如天生自然一样。这就决定了开展小学生心理活动课的必要性。
小学心理活动课是指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并得到切实提高的课程。 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辅导目标重在发展、预防。
心理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目的专一。心理活动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第二,以学生活动为主。强调的是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体验、感受,以提高心理素质。第三,有一定的系统性。作为一门课程,心理活动课有自身的目标、计划和固定的内容,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三、发挥课堂教学优势,从实施途径上融入品德教育
利用心理活动课学科特有的优势,我们从途径层面上进行了尝试与实践。
(一) 以内容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为全体学生服务,要能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的和谐发展。
小学心理活动课主要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而按照《小学德育纲要》内容,在小学德育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为此,为了有效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同时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共同需要及共性问题,同时要体现出阶段性特点,符合其心理发展规律。如一、二年级活动应突出学校适应和学习兴趣培养;三、四年级则突出学习习惯养成和人际交往;五、六年级突出情绪、品德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内容上,两者本身就有相互交叉的部分,比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和品格等内容就具有一致性。这些内容既是心理活动课应该完成的,同时也是德育目标要求小学阶段应让学生努力做到的。
有效内容的选择与落实,不仅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的培养和塑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 以环节结构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杜威认为,儿童的成长就是个体的经验由变坏变好的过程。学生的自我体验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动体验。这些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为了有效地实现活动目标,我们要求心理教师在每一节课环节结构的设计上通过“活动区、明理区、互动区、实践区”的结构形式,来有效地完成活动目标的。 1.活动区:通过小游戏等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体验到某些情感或理解某些道理;设计或创造出学生生活中某种情景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此情此景中亲身体验、表明态度,从而得到某种认识、启示和教育,改变态度和行为。
2.明理区:通常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加以引导, 让学生充分感悟。体验与感悟是心理课常用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达到育人的作用,学生在明白事理的同时,自我认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如针对有的小学生在公共汽车上大声喧哗,旁若无人;有的小学生在公共绿地摘花摘叶,乱扔垃圾;有的小学生在广场路边胡乱拥挤,不守秩序;有的小学生在排队场合加塞儿,一拥而上等现象,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通过例举大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实例,让学生分辨出什么是真诚?什么是正直?什么是公共道德等,学生在分辨是非的同时,思想品质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
3.互助区: 同学之间结合实际分析自身情况,形成自我认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等。在如在学校生活中,小学生很难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在活动内容安排上老师们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思想倾向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辩论,自己反思,自己感悟,自己反省……
在相互分析、辩论中纠正自己的不良倾向,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4.实践区: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感悟,达到自我提升之目的。
当然,这几个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一定要按此顺序操作,环节可根据具体的内容教师进行调控安排。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学生在其中体验、感悟,促进了自我感悟、自我反思水平的提高,从而也有利于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逐渐内化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 以方式方法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小学心理活动课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就为融入提供了宽阔的空间。
1.情境式。教师创设某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此情况下表明态度、采取行动。如“盲人过街”的活动,通过让学生帮助盲童过街的哑剧表演,强化学生助人为乐的观念,诱导类似的行为和美德。
2.训练式。如为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按某种操作要求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重复训练。如“学会倾听练习”、“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发散思维训练”等活动。
3.游戏式。教师设计精简、短小的游戏进行教学活动,活动内容和目的通过游戏活动来实现,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得到教育和得到心灵上的启示。如“二人三腿比赛”“双人单脚跨绳赛”等就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的优良品质。
4.辨析式。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似是而非或者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辨析。如“谁是谁非”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水平就有促进作用。
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形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除了运用常见的讲授法、自述法、讨论法外,还可以运用训练法、表演法等。
训练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练习、实践、锻炼的方法。如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和行为训练等。
表演法。在活动中让学生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重演部分场景,使学生以角色的身份,充分表露自己或角色的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以达到渲泄情感、消除压力,克服羞怯和自卑心理,提高交往能力的目的。
(四) 以改进人际关系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搞好教育的首要条件。心理教育更是如此。在心理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认识到:自己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也需要被尊重和接纳,只有在尊重、接纳、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学生才能自主地、有安全感地成长。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要寓理以情,以情动人;要借助环境的陶冶,情景的感染,活动的激励,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学习、交往、情绪调适、理想抱负等。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只有经过自我探索,才会获得经验,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良好的师生和生生人际关系,为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打下了基础。新型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到心情的放松,学生在教师鼓励的言语与行为下,促进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良好道德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四种关系并不是独立的,要想达到目的,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预设,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 加以融入。一节活动课中,可能同时可以用上,需要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而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包含品德内容,教师只要在过程教学中就很好体现。而有的心理活动课内容不包含,就需要教师采取人际关系等方面加以研究与提炼。总之,只要有心,教师一定会找到融入的突破点。
四、学生在实践、体验、感悟中促进了健全人格的形式与发展,良好的品德修养逐步养成
1.心理活动课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为目标,以活动为中介,以个体的经验为载体,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认识自己、发展潜能、获得自助能力,真正激发了学生自求发展的积极性,学生在获得自助能力的同时,必然带动良好品德的形成与促进。
2.我们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特别是让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了希望,拾起了前进的勇气。
3.加快了学生道德品质内化的进程。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靠说教而成,学生只有经历了内心的冲突,在自我感悟与体验中才能将品德要素转化成自身行为的一部分。
五、参考文献
【1】吴发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作与管理 【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任俊.积极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3】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
【4】郑雪等译校.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
【5】教育部 文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