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舞蹈表现力的内涵,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表现力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舞蹈教学;舞蹈表现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426
随着我国舞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舞蹈艺术本质回归的追求,现在的舞蹈教学已经不再只是一味地教导学生掌握舞蹈动作和技术,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舞蹈表现力是舞蹈的灵魂所在,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既要训练学生的舞蹈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一、 舞蹈表现力的内涵
成功的舞蹈表演,除了用规范的动作来展现出舞蹈的律动和风格之外,还需要表演者能够用心来感受舞蹈的情绪,从而在舞蹈表演中传递出情感,让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和满足,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舞蹈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内涵。
(一) 融情于舞,以舞传情
舞蹈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通过优美的律动、有形的人体动作去表现出看不见的情感、思想、精神等内在的东西,也即是舞蹈表演者需要通过动作、节奏、姿态,把舞蹈的内在情感表现出来。所以说,舞蹈不管是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表演,其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舞蹈来表现出生活内容,抒发舞蹈所蕴含的喜怒哀乐之情感,从而打动、感染、陶冶观众的内心。
(二) 技艺结合
舞蹈是通过刺激人的视觉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掌握高超的舞蹈技巧能精确地传达出舞蹈主题、刻画出舞蹈主角的人物形象。通过良好的舞蹈技艺,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舞者的内心世界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产生美的享受。所以,在舞蹈表演中,如果只是单靠舞蹈动作,而没有舞蹈技艺,那么就很难打动观众的内心,达不到赏心悦目、情绪畅快的审美艺术效果。
(三) 动而合度,形变神真
舞蹈表演的“形”,指的是肢体形态和动作以及服装造型之类,这些外在的形,可以烘托出舞蹈表演的神,所谓的形变而神真,指的就是舞蹈者在表演时要神形兼备,让观众在欣赏舞蹈时,不但能够得到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够为之动容。有时候在评论舞蹈表演效果的时候,经常评论到动作表情可以,但就是缺乏味道。这里所说的味道,就是舞蹈表演体现不出灵魂的东西,缺乏神的传递,良好的舞蹈表现力就是要传神,赋予舞蹈形象丰富的生命活力。
(四) 风采独具,富有创造力
作为一个舞蹈表演者,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和表演技巧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创造能力、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就是要在熟练掌握舞蹈技巧的基础上,对舞蹈的编排和内涵进行再创造,从而深刻揭示舞蹈艺术的灵魂,这也是区别舞蹈表演者和舞蹈艺术家的标准尺度。好的舞蹈表演者可以很好地理解舞蹈所要传达的内涵,并通过艺术功力表现出编导的创作意图。
二、 舞蹈教学中培养舞蹈表现力的策略
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不能光靠舞蹈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舞蹈技能的提高,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采用正确的方法策略,让学生由心体验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和表现方法,从而推动舞蹈表现力培养的落实。
(一) 强化学生舞蹈基本功的学习
优秀的舞蹈表演功力的形成不是靠天分或是一朝一夕的训练,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学习才能达到的。舞蹈对表演者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舞蹈教学中,老师一定让学生知道将动作做到位的重要性,以标准化来规范学生动作,也许优秀的舞蹈表现力不一定需要通过高难度的动作来诠释,但是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夯实的表演基础。
(二) 培养学生规范舞蹈动作
舞蹈表现力的增强是需要以规范的动作和技能为基础的。首先,老师需要培养学生有一颗细腻的心来将舞蹈动作细腻、完美的表演出来。其次,身体协调性是舞蹈表演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而身体协调性的训练是需要通过规范动作细节来进行的。最后,对学生动作规范性的要求不能以合格为标准,而是要让学生的动作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舞蹈动作更加规范、完美,让舞蹈表演更具有表现力。比如在傣族舞蹈教学中会有很多关于“孔雀”造型的基本动作,这就需要老师强化对学生手指动作进行细致入微的规范训练,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三) 培养学生增强音乐节奏感
有言道“舞为乐之容”,这话充分体现了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离开了音乐的舞蹈更像是体操表演。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能够为表演者起到导航节奏的作用,帮助表演者在音乐中把握舞蹈的节奏。所以除了要有良好的肢体表达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在舞蹈教学中,老师要通过实际分析让学生明白音乐节奏对舞蹈表演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际训练来掌握良好的节奏掌握能力,只有完美结合音乐节奏,舞蹈动作的流暢性和连贯性才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舞蹈的表现力也会增强。
(四) 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艺术是想象力的一种表达,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同样需要丰富想象力来进行思考。舞蹈表现的是生活中的故事,舞蹈的编排取材源自生活,但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都高于现实生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讲解生活现实中的一些实例来启迪学生思考舞蹈的内涵,来让学生琢磨如何在表演中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塑造出完美的舞蹈形象。比如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让学生去领悟春天的朝气和蓬勃,通过这种将学生置于某个实际环境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舞蹈表现力的源泉。
(五)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舞蹈表演过程中除了要将动作做到位,更需要融入情感,从而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通过融入情感的方式来表现舞蹈的思想内涵,所以说,学一段舞蹈动作之前,更要学习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可以通过情景创建、实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领悟如何培养情感,深刻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 结束语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可以让人获得心灵深处的共鸣,而富有表现力的舞蹈表演更能直达人们心灵深处,从而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以往的舞蹈教学只把重点放在舞蹈动作的教导和规范上,强调的是难度动作的完成。而随着人们对舞蹈本质回归的追求,舞蹈的表演更注重情感的传递和表现力,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理解和把握舞蹈思想内涵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左倩.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4(7):28.
[2]王红梅.体育舞蹈教学中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4(12):35.
关键词:舞蹈教学;舞蹈表现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426
随着我国舞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舞蹈艺术本质回归的追求,现在的舞蹈教学已经不再只是一味地教导学生掌握舞蹈动作和技术,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舞蹈表现力是舞蹈的灵魂所在,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既要训练学生的舞蹈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一、 舞蹈表现力的内涵
成功的舞蹈表演,除了用规范的动作来展现出舞蹈的律动和风格之外,还需要表演者能够用心来感受舞蹈的情绪,从而在舞蹈表演中传递出情感,让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和满足,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舞蹈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内涵。
(一) 融情于舞,以舞传情
舞蹈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通过优美的律动、有形的人体动作去表现出看不见的情感、思想、精神等内在的东西,也即是舞蹈表演者需要通过动作、节奏、姿态,把舞蹈的内在情感表现出来。所以说,舞蹈不管是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表演,其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舞蹈来表现出生活内容,抒发舞蹈所蕴含的喜怒哀乐之情感,从而打动、感染、陶冶观众的内心。
(二) 技艺结合
舞蹈是通过刺激人的视觉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掌握高超的舞蹈技巧能精确地传达出舞蹈主题、刻画出舞蹈主角的人物形象。通过良好的舞蹈技艺,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舞者的内心世界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产生美的享受。所以,在舞蹈表演中,如果只是单靠舞蹈动作,而没有舞蹈技艺,那么就很难打动观众的内心,达不到赏心悦目、情绪畅快的审美艺术效果。
(三) 动而合度,形变神真
舞蹈表演的“形”,指的是肢体形态和动作以及服装造型之类,这些外在的形,可以烘托出舞蹈表演的神,所谓的形变而神真,指的就是舞蹈者在表演时要神形兼备,让观众在欣赏舞蹈时,不但能够得到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够为之动容。有时候在评论舞蹈表演效果的时候,经常评论到动作表情可以,但就是缺乏味道。这里所说的味道,就是舞蹈表演体现不出灵魂的东西,缺乏神的传递,良好的舞蹈表现力就是要传神,赋予舞蹈形象丰富的生命活力。
(四) 风采独具,富有创造力
作为一个舞蹈表演者,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和表演技巧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创造能力、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就是要在熟练掌握舞蹈技巧的基础上,对舞蹈的编排和内涵进行再创造,从而深刻揭示舞蹈艺术的灵魂,这也是区别舞蹈表演者和舞蹈艺术家的标准尺度。好的舞蹈表演者可以很好地理解舞蹈所要传达的内涵,并通过艺术功力表现出编导的创作意图。
二、 舞蹈教学中培养舞蹈表现力的策略
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不能光靠舞蹈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舞蹈技能的提高,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采用正确的方法策略,让学生由心体验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和表现方法,从而推动舞蹈表现力培养的落实。
(一) 强化学生舞蹈基本功的学习
优秀的舞蹈表演功力的形成不是靠天分或是一朝一夕的训练,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学习才能达到的。舞蹈对表演者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舞蹈教学中,老师一定让学生知道将动作做到位的重要性,以标准化来规范学生动作,也许优秀的舞蹈表现力不一定需要通过高难度的动作来诠释,但是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夯实的表演基础。
(二) 培养学生规范舞蹈动作
舞蹈表现力的增强是需要以规范的动作和技能为基础的。首先,老师需要培养学生有一颗细腻的心来将舞蹈动作细腻、完美的表演出来。其次,身体协调性是舞蹈表演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而身体协调性的训练是需要通过规范动作细节来进行的。最后,对学生动作规范性的要求不能以合格为标准,而是要让学生的动作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舞蹈动作更加规范、完美,让舞蹈表演更具有表现力。比如在傣族舞蹈教学中会有很多关于“孔雀”造型的基本动作,这就需要老师强化对学生手指动作进行细致入微的规范训练,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三) 培养学生增强音乐节奏感
有言道“舞为乐之容”,这话充分体现了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离开了音乐的舞蹈更像是体操表演。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能够为表演者起到导航节奏的作用,帮助表演者在音乐中把握舞蹈的节奏。所以除了要有良好的肢体表达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在舞蹈教学中,老师要通过实际分析让学生明白音乐节奏对舞蹈表演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际训练来掌握良好的节奏掌握能力,只有完美结合音乐节奏,舞蹈动作的流暢性和连贯性才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舞蹈的表现力也会增强。
(四) 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艺术是想象力的一种表达,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同样需要丰富想象力来进行思考。舞蹈表现的是生活中的故事,舞蹈的编排取材源自生活,但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都高于现实生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讲解生活现实中的一些实例来启迪学生思考舞蹈的内涵,来让学生琢磨如何在表演中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塑造出完美的舞蹈形象。比如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让学生去领悟春天的朝气和蓬勃,通过这种将学生置于某个实际环境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舞蹈表现力的源泉。
(五)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舞蹈表演过程中除了要将动作做到位,更需要融入情感,从而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通过融入情感的方式来表现舞蹈的思想内涵,所以说,学一段舞蹈动作之前,更要学习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可以通过情景创建、实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领悟如何培养情感,深刻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 结束语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可以让人获得心灵深处的共鸣,而富有表现力的舞蹈表演更能直达人们心灵深处,从而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以往的舞蹈教学只把重点放在舞蹈动作的教导和规范上,强调的是难度动作的完成。而随着人们对舞蹈本质回归的追求,舞蹈的表演更注重情感的传递和表现力,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理解和把握舞蹈思想内涵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左倩.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4(7):28.
[2]王红梅.体育舞蹈教学中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4(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