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培养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此课程定位不仅明确了历史教学的目标,而且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标准尽管设计得较为科学、全面和完善,但其实施最终要体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怎样达到历史教学的知情和谐统一呢?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名言阐明了乐学情感对学生学习具有促进作用。本人拟从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出发,略谈自己对以情优教的几点想法。
一、赋予教学语言情感色彩,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达到以情激趣的目的。
历史学科自身就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它既不能自然地重演,也不可能借助实验手段使它再现,更不可以去进行直接的观察,因此教师的语言成为沟通历史与学生的重要载体。要用学生能理解、体会的富有情感性的语言为媒介,催化出他们跨越历史时空的情感体验,达到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目的。
而历史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进行情感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为文明史展现给我们的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过程中充满智慧与创造性的活动与成果,是生动而鲜活的。例如在讲解《种族》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现实社会中一幅新闻图片——2005年4月10日在德国纪念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中,总理施罗德为遇难者献花并和纳粹集中营图片形成鲜明对比,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使学生的心灵产生了震动。同时我运用生动、充满感情的语言讲述:“这幅图片打开了人类历史封存60多年的记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这美丽的鲜花而是血腥和杀戮,这堆积如山的尸骨仿佛在控诉战争的罪恶。”进而设问:“这场人间惨剧的制造者是谁?他的目的何在?”学生通过直观图片提供的信息自然得出:“希特勒为称霸世界对犹太人实施了种族灭绝政策。”在此教师进一步提问:“种族和民族是同一概念吗?”学生尽管无法准确比较二者的区别,但都基本了解它们是有区别的。教师明确概念的区别进而语言渲染:“希特勒打着种族灭绝的旗号,有组织和预谋地杀害了600万犹太人。这不仅体现了他的残暴,也暴露了他的无知,因为种族是根据人的体质特征外在的差异进行的生物学的划分,而民族是文化上的划分。因此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论被评为20世纪最大的笑话,而这个笑话却制造了20世纪最大的惨案。那么种族之间是否存在优劣的差异?种族是怎样形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课文中寻求答案。通过生动的语言、富有情感的语调,不仅使学生融入了历史的情境中,也在环环相扣的设问中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方法上应用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以情促思的目的。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不愿意学历史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大量单调枯燥的时间、事件等难于记忆,更有学生认为学好历史是需要具有良好的记忆力。这些错误的认识也导致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因此历史教学方式由传统的记忆式和知识灌输式教学转为思维式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只有思维的生动和师生关系的平等民主才能真正吸引学生,使学生获得种种历史学习的愉悦体验,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历史。
为此在课堂实践中我运用发现之旅的模式,把教师和学生一起摆在探索者的平等位置,把课程定位为引导学生思维的发现。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环扣一环的提问,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求索,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有了“乐而好学,学而有获”的体会,也使学生逐渐掌握了历史的学习方法——史由证来。
三、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火花,以教师自身的热情影响学生,达到以情明理的目的。
中学历史教学在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同时,能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教材情感的火花和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而触动学生的心灵实现历史教学中的升华。
在《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中,为引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我没有进行直接的空洞教育,而是通过焦点话题“对中国人过西方节日的思考”,使学生明白西方节日对青少年的影响,它会使我们逐渐淡化民族传统的节日,进而淡化民族意识。在学生认识提升的基础上教师点明主题:中国传统节日背后体现着历史的文化底蕴,需要我们代代沿袭相传并不断推陈出新。诸如此类的事例,把历史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尽管历史讲的是过去,但这个过去却是现今的根源,是今天与过去的对话。
尽管教无定法,但我认为适合学生学习需要、被学生接受与认可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中浩瀚广博的人类文明史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生动而具体的素材,也给我们提出了太多有现实价值的思考问题。在新课程下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课堂这个桥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正彰显历史学科人文价值和底蕴,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与探究质疑精神。我想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课堂教学中用历史丰富的知识和内在的人文价值去触动学生的心灵,用情感策略来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健全人格,最终达到以情优教的目的。
一、赋予教学语言情感色彩,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达到以情激趣的目的。
历史学科自身就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它既不能自然地重演,也不可能借助实验手段使它再现,更不可以去进行直接的观察,因此教师的语言成为沟通历史与学生的重要载体。要用学生能理解、体会的富有情感性的语言为媒介,催化出他们跨越历史时空的情感体验,达到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目的。
而历史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进行情感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为文明史展现给我们的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过程中充满智慧与创造性的活动与成果,是生动而鲜活的。例如在讲解《种族》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现实社会中一幅新闻图片——2005年4月10日在德国纪念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中,总理施罗德为遇难者献花并和纳粹集中营图片形成鲜明对比,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使学生的心灵产生了震动。同时我运用生动、充满感情的语言讲述:“这幅图片打开了人类历史封存60多年的记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这美丽的鲜花而是血腥和杀戮,这堆积如山的尸骨仿佛在控诉战争的罪恶。”进而设问:“这场人间惨剧的制造者是谁?他的目的何在?”学生通过直观图片提供的信息自然得出:“希特勒为称霸世界对犹太人实施了种族灭绝政策。”在此教师进一步提问:“种族和民族是同一概念吗?”学生尽管无法准确比较二者的区别,但都基本了解它们是有区别的。教师明确概念的区别进而语言渲染:“希特勒打着种族灭绝的旗号,有组织和预谋地杀害了600万犹太人。这不仅体现了他的残暴,也暴露了他的无知,因为种族是根据人的体质特征外在的差异进行的生物学的划分,而民族是文化上的划分。因此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论被评为20世纪最大的笑话,而这个笑话却制造了20世纪最大的惨案。那么种族之间是否存在优劣的差异?种族是怎样形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课文中寻求答案。通过生动的语言、富有情感的语调,不仅使学生融入了历史的情境中,也在环环相扣的设问中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方法上应用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以情促思的目的。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不愿意学历史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大量单调枯燥的时间、事件等难于记忆,更有学生认为学好历史是需要具有良好的记忆力。这些错误的认识也导致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因此历史教学方式由传统的记忆式和知识灌输式教学转为思维式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只有思维的生动和师生关系的平等民主才能真正吸引学生,使学生获得种种历史学习的愉悦体验,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历史。
为此在课堂实践中我运用发现之旅的模式,把教师和学生一起摆在探索者的平等位置,把课程定位为引导学生思维的发现。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环扣一环的提问,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求索,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有了“乐而好学,学而有获”的体会,也使学生逐渐掌握了历史的学习方法——史由证来。
三、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火花,以教师自身的热情影响学生,达到以情明理的目的。
中学历史教学在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同时,能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教材情感的火花和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而触动学生的心灵实现历史教学中的升华。
在《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中,为引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我没有进行直接的空洞教育,而是通过焦点话题“对中国人过西方节日的思考”,使学生明白西方节日对青少年的影响,它会使我们逐渐淡化民族传统的节日,进而淡化民族意识。在学生认识提升的基础上教师点明主题:中国传统节日背后体现着历史的文化底蕴,需要我们代代沿袭相传并不断推陈出新。诸如此类的事例,把历史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尽管历史讲的是过去,但这个过去却是现今的根源,是今天与过去的对话。
尽管教无定法,但我认为适合学生学习需要、被学生接受与认可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中浩瀚广博的人类文明史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生动而具体的素材,也给我们提出了太多有现实价值的思考问题。在新课程下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课堂这个桥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正彰显历史学科人文价值和底蕴,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与探究质疑精神。我想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课堂教学中用历史丰富的知识和内在的人文价值去触动学生的心灵,用情感策略来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健全人格,最终达到以情优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