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课堂有效起来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06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独立阅读文本,正确把握文本内容和作者的基本观点,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这是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学生提出的在阅读现代文时的基本要求,而如何带领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更加有效,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若是仅仅告诉学生的答案而忽视了方法和技巧,那么就是无效的课。那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在45分钟的有限课堂内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呢?
  有一年,我教八年级的语文。上《春酒》这篇阅读课时,我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现与同仁探讨。
  课前我精心备课,先确定有效地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春酒》一课中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作出确切的规定。
  而后精心预设有效的问题。如:①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课文中有没有这样的句子、关键词?②作者借春酒表达怎样的感情?从哪一段文字直接看出来?③作者于思乡之情中流露出怎样的情绪?作者从春酒中品味到怎样的“道地家乡味”?等等。
  琦君的《春酒》一文,文字浅显,但情蕴丰厚,似一杯淡淡的清茶,又似一坛浓浓的美酒,细细品味方知其味之醇厚悠长。上课时,我先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涵咏文字,沉醉其间。学生读毕,再提问题。
  课中进行有效地教学方法:
  1.适时的点拨和诠释。如当有的学生回答“作者有哪些回忆?从春酒中品味到怎样的‘道地家乡味’ ?”时这样说:从文章第9段来看,作者在美国过新年,身居异国,特别容易想起家乡过新年的风俗:迎神拜佛,祭祀祖先,祈求吉利。有的学生说作者也回想起过新年时大人忙碌,小孩快乐的热闹气氛,沉醉其中,暖意传遍全身。我就这时做个小结说这两位同学说的是作者品味到家乡的民俗之美。有的学生又说作者忆起了儿时故乡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的事,品味到乡亲礼尚往来、重人情的家乡味。有的还说作者忆起了儿时自己家的一项特别节目──喝会酒:乡亲之间需钱急用就互相“起会”,会首置办“会酒”以表酬谢。从喝会酒中,作者品味到乡亲的淳朴友善,带给作者暖暖的情意。我这时又小结一下:这几位同学感悟到作者品味到家乡的人情美,令作者久久不能释怀的乃酒中蕴情啊!
  2.精读细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文本从作品的内涵、思想情感、情境形象和语言等各方面进行妙点追踪,美点揣摩,对文本进行“精耕细做、细嚼慢咽”,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丰厚文学、文化底蕴。如:①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得到表扬后的得意、兴奋、自豪)。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就很开心、荣幸和满足了,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②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母亲的品质犹如春酒那样芳醇)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给个小酒杯、倒上一点点。确实“太补了”的缘故,母亲不敢让我多喝),我端着、(小酒杯,一点点,“拿”着就行了呗!用得着“端”吗?如获至宝,郑重其事,生怕它不小心溢出来。)闻着,走来走去(格外珍惜,舍不得喝的样子。真可谓神来之笔,功力十足,反映出小“酒仙”对母亲赐酒的珍爱),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却伞洒在衣襟上了(由双手郑重的“端”突变为单手轻轻地“捏”这时为什么?是下意识的护酒的动作,人摔坏了,且不管他,酒倒掉了,岂不可惜?于是乎,人往外扑,手往里缩努力保全小酒杯的平衡,可惜酒还是全洒在衣襟上了直美了我的小花猫。动词用的好吧?)。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酒香啊!猫哪能挡得住诱惑!憨态可掬,煞是可爱。),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小花猫的满足和陶醉令我不禁心生羡慕。其实小猫也是不胜酒力,浑然入睡了。小花猫验证了八宝酒力道非同一般)。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什么叫“酒仙”?以酒为乐呀。猫与我尝酒的动作一摸一样,好似“舔”酒为乐!见猫舔酒,浮想联翩,其实是以猫写己,人与猫一样馋得要命,童趣无限!)
  当前的许多阅读课堂教学,教学环节面面俱到,提问多而杂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显得肤浅、流俗,属于假象理解。我在《春酒》的教学中,力求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对文本的细节有美美的体会,对作者的情思有深切的感悟,创造出美好的教学情境。
  3.体悟迁移。朗读、品味是基础,体悟、思考是升华。“悟”既是情感的体验,更是理性的思考。“迁移”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不仅是学法的举一反三,发挥文本的例子的作用,更是思想情感价值观的深化拓展。
  在将要结束本课教学的时候,我说:同学们,春酒中寄托着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的感情;民俗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都是从“道地家乡味”中咂摸出来的。作者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是啊!“乡情乡愁”是一首永远荡漾在游子心头的恋歌。你们能想起古今哪些思乡之诗词呢?同学们略加思索的回答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下课铃声响,学生还沉醉在诵读思乡的诗词之中。或许此时,学生的心灵被乡愁深深地打动,进入了“物我同一”的审美状态,浓浓的乡愁撩惹起学生或感伤或甜美的心绪,氤氲迷蒙,弥漫着学生的心灵,缠缠绵绵,挥之不去。
  总之,阅读课堂教学是一个诸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养,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摸索,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更加精彩。
其他文献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效果和教学效果的延续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有片断式的特点,为了创造优良的教学情境,我们必须把握好一堂新课的引入。成功的新课引入,可以起到很多方面的良好作用: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在知识层面上还可以达到前后衔接的作用。因此,对新课引入内容及方案的的设计,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在设计引入内容时
期刊
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极具可塑性,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认为:在语文教学上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看来,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会使人终生受益。  一、写字习惯的培养  写字的良好习惯,需从小抓起。它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执笔姿势、书写姿势正确。(二)书写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而学生是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活动的主体,这已不容质疑。建构主义认为: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知识不
期刊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要在充分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遵循学生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阅读和科学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自觉地把客观真理转化为坚实的基础知识,并同时发展智力、能力和受到教育,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造精神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些不同形式启发式教学法?我认为做好课堂设疑是这种教学法成败
期刊
我们学校在实行口琴进课堂以来,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出课堂口琴教学在情感体验、过程方法和知识技能方面渗透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性,确立了新的知识观,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能力。  一、以培养全体学生为目标  《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首先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要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口琴教学,往往
期刊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
期刊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命令、操作还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我觉得是后者,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所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1.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尽管教材是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支持和引导学生发展阅读能力的物质和人文环境。简而言之,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应该摆在首位。  一、构建和谐课堂,体现人文精神  新的课堂理念认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教学中,构建“我——你”
期刊
作文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体现,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能力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综合训练。作文教学是一种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叙事、抒情、议论、说明的能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记叙描写能力。如果能够把作文教学方法应用于古诗教学中,或者说以作文教学为载体来学习古诗,这不是达到学习运用语言的目的了吗?本文力图寻找出这样一条途径为小学高年级的语言教学提供若干思考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新教材的使用,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这是每一位英语老师渴求解决的一个难题,包天仁教授在其《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方法的理论架构》一文中把人文主义因素、情感、态度、自信心、意识作为“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学习策略的一部分。成功的英语教学是多方面的,其中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和情感是最佳的切入点。这就需要在英语课堂教学工作中引进能面向学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情感和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