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让生物课堂充满生机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y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科本就是一门实验性、生活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对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则成了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初中生物《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教学实验案例的描述,探讨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初中生物 实验探究 案例描述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54-01
  《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是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内容。本实验操作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理解实验设计思路,并积极参与探究过程。
  1.【案例描述】
  (1)联系学生生活,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我们食物中的淀粉来自于小麦和水稻,也就是说绿色植物中含有淀粉。因此我们可以提出问题:绿色植物中的淀粉从哪里来的呢?
  2、作出假设。教师:根据生活经验和以前学过的内容,你们能不能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呢?学生:淀粉有可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也有可能是从土壤中吸收的。
  教师:很好,植物中的淀粉是不是从土壤中吸收的呢?我们可不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呢?学生:可以,我们可以在土壤中滴加碘液,如果土壤中有淀粉,滴加碘液后土壤会变蓝;如果土壤中没有淀粉,滴加碘液后土壤不变蓝。教师:好,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做这个实验(教师做实验,学生观察)。滴加碘液后,土壤有没有变蓝,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没有变蓝,说明土壤中没有淀粉,那么绿色植物中的淀粉可能是光合作用合成的。
  教师:假设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淀粉。那我们怎样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呢?
  (2)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过程
  1、制定实验计划。出示小明的设计方案,让学生给小明的设计找漏洞:小明直接从树上摘了一片叶子下来,然后在叶子上滴加碘液,小明似乎看到叶片变蓝。接着小明说:这说明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小明的实验设计方案有什么问题?你能不能把小明的设计方案进一步完善。学生:滴加碘液之后,似乎看到叶片变蓝,说明小明并不确定叶片有没有变蓝。
  教师:为什么不容易确定叶片有没有变蓝呢?学生:因为叶片是绿色的,会遮盖碘液与淀粉的显色反应。
  教师:那应该怎样修改小明的设计方案呢?学生:先把叶片的绿色去掉。
  教师:我们知道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与叶绿素有关,去掉叶绿素就能去掉叶片的绿色。那怎样才能去掉叶绿素呢?由于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教师提供叶绿素的特点:叶绿素不溶于水,在加热的条件下易溶于酒精。学生:可以把叶片放到加热的酒精里,用加热的酒精溶解掉叶片中的叶绿素。教师:很好,这个问题解决了,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叶片变篮就能证明叶片中的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呢?(这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较难,直接让学生回答,学生可能无法作答。)教师进一步引导:叶片中的淀粉一定是光合作用合成的吗?叶片中的淀粉有没有可能通过筛管从其他部位运输而来的呢?
  教师:叶片中的淀粉有可能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也有可能是从其他部位运过来的。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学生:先把叶片中的淀粉去掉,然后再把植物放在光下重新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重新合成淀粉,然后再进行鉴定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师:很好,那怎样才能把叶片中的淀粉去掉呢?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教师提供素材: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消耗淀粉,叶片中的淀粉也有可能运到其他地方。让学生思考:怎样做才能把叶片中的淀粉去掉呢?学生: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段时间,让植物把叶片中原来的淀粉消耗掉或运走。
  教师:我们知道在探究实验中,要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那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什么呢?……
  2、合作探究,讨论实验计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的关键步骤,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3、实验并分析实验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如果整个叶片全部被染成藍色,说明叶片未遮光部分也含有淀粉,原因有可能是暗处理时间过短,没有把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完,也有可能是照光时间太长,未遮光部分产生的淀粉运到了遮光部分;如果整个叶片都未被染成蓝色,说明叶片未遮光部分不含淀粉,原因可能是光照时间太短,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淀粉过少,不足以使碘液变蓝。
  2.【教学反思】
  本实验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一个验证性实验,教材中对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的描述非常清楚,学生按照教材的指导能够较容易地完成实验并取得预期的实验结果,但是若仅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材去做,学生并不能理解本实验的设计思路,也会严重削弱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更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本实验教学设计中,笔者通过一连串问题的创设,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实验设计原理,同时使学生体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尝试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这样就把此验证性实验转变成了探究性实验,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过程,使学生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爱探索是幼儿的天性,伴随着好奇心、好问的天性、面对如此充满变化、奇妙的世界。对幼儿来说是充满疑惑的、惊奇的、以及奇思妙想……所以他们想看、想听、想去动手触摸、操作、寻找弄清楚这些奥秘。因此作为教师,面对这些兴致勃勃的探索着,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护和支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科学活动 科学探索 兴趣爱好 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
期刊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幼儿教育越发重视,良好的幼儿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从幼儿未来发展诉求出发,对教学模式做出调整优化,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活动开展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手段,也是幼儿汲取知识、培养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花费适当的时间和精力探究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为幼儿核心素养的优化提供不竭动力。本文结合幼儿教育现状,探究如何有效开展活动。  幼儿教育 活动设计 开展
期刊
幼儿园的美育对幼儿终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园在开展乡土文化探究性主题活动中也十分重视幼儿美育,引导幼儿感受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乡土文化中蕴含的美,并采用多种形式表现创造美,让孩子发出“儿童自己的声音”。  幼儿 美育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45-01  “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益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
期刊
本文主要以探究幼小衔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及方法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幼小衔接教育现状为主要依据,从增强幼儿园同小学、家长间沟通与协作、加强幼儿升学的前期准备工作、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幼小衔接教育水平。  幼小衔接 教学方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36-02  所谓幼小衔接教育指
期刊
“绘画是儿童心灵的窗口,它反映儿童内心的情感世界”。教师应把幼儿绘画能力的培养,看作是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创造意识的培养、高尚情操的养成一种重要的手段。如何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绘画特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创设游戏化的绘画情境;进行恰到好处的独特指导;正确评价幼儿的创作作品五方面探讨了如何优化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途径。  绘画特点 兴趣和能力 游
期刊
为了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积极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打破农村数学教学落后的局面。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农村数学课堂创新的方法。  农村初中 数学课堂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53-01  农村教育
期刊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明确相应的物理过程,有效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因而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则要求教师能够不断优化实验教学,全面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本文就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优化实验教学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数学生态课堂是师生以实践生命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民主效率为管理前提;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社会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互动;不断地开发潜能,开启智慧,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取得数学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的学习场所。本文从生态课堂的特点谈起,探讨初中数学生态课堂新的评价方式。  初中数学 生态课堂 特点 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
期刊
问出精彩,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师需要发挥关键作用,在问题设计、问题投放、问题调度上展开创意思考,以成功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思维,形成崭新学习主动力。教师利用问题展开教学互动,需要讲究许多技巧和方法,让问题说话、利用问题进行调度和启迪,都可能形成教学契机。  小学数学 提问设计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5
期刊
数学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对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有着正确的小学数学观,并且能用正确的小学数学观来指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小学数学观能够将学科性的知识教学转化为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的学习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能够对数学达成更全面的认知。  数学本质 课堂教学 运用策略 高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