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喻语言是一种非字面的、非逻辑的语言。隐喻性指称的语境化再构建,体现了逻辑分类重组中解构性和建构性的统一,以及语言动态学特征。从此,语言不再固守僵化了的语义场框架,而获得了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动性。
关键词:隐喻指称语境
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A
对隐喻指称意义的研究,虽然实现了由静态语义指称向动态认识论的转变,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阐释必须得到语用语境的关照。从语境的角度来进一步审视隐喻的指称,要追溯到弗雷格的“语境原则”,即语词的意义必须在句子的联系中加以研究,而不能独立研究。
语境实际上就是事件发生的边界条件或背景预设。脱离了语境,语词的意义便会失去得以实现的平台。在这个意义上讲,隐喻指称是可以语境化的,是受到语境规约的。隐喻指称过程凸显了认知主体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在这里,一切都是不能用真或假来判定的命题。其整个的发生、发展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其价值也只有相对于相关的语境才能得以实现。
一语境对指称意义变量的筛选
语境总是在筛选合适意义的变量。词语字面意义的静态表述对语境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独立性,而隐喻语言对语境的依赖性要强得多。听者要通过语境来选择意义,语境意义的选择性决定了隐喻的理解是一种意义建构的再范畴化过程,它突破了传统语义学的禁锢。语义类别的再范畴化使着重静态描述的传统语义理论,无法全面解释和展现隐喻的内在机制。
在隐喻表达中,听者必须通过语词的再概念化建构意义等级,并运用语境特征决定谈论所指的哪些方面或纬度应被考虑为相关的,即语境提示使听者决定隐喻陈述的哪一些意义特征应当接受,哪一些特征应当放弃。比如,“君子之德,风也”,认知主体通过丰富或改变有关“君子”的概念系统,向人们传达了自己对“君子之德”的独特感悟。这样,在语境的选择性和规约性的制约下,产生出只有一种意义理解的话语,从而体现了语义静态和动态的辨证统一。
二语境构建意向关联和指称点的平台
隐喻的指称意义具有内在的意向关联,是认知主体的一种意向构造。这种意向关联和构造是在特定语境中对现实的一种操作。词句的意义既包含词句所承载的观念又包含说话者本人可能有意而发的观念。实际上,隐喻传递某些语义内容的表达式是什么,通常情况下依赖于认知主体所假定的事实。博义德曾指出,事实上理论构成隐喻的效用,似乎主要在它们提供了一种为世界可能存在的特征引入词项的方式,即使许多这样的属性尚未被发现。换个说法,理论构成隐喻代表了使语言适合于世界中尚未发现的因果特征的一种策略。
认知理论认为,范畴的边缘是模糊的。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本身就具有不可穷尽性的特点。因此,隐喻指称的意向关联和构造过程,包涵着隐喻构建者对对象属性的不断认识。这也为隐喻创新和语义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隐喻指称意义的这种基于语境的动态意向关联,体现了特定语境下隐喻指称的二元逻辑特征,而不是一元逻辑特征。
利科指出隐喻将种的名称赋予属,将比例关系的第二项的名称赋予了第四项,或者相反,将比例关系第四项的名称赋予了第二项。这样既承认又违反了语言的逻辑结构(转引自安军,郭贵春,2007)。这种语言表层结构上的逻辑错误,体现了分类逻辑重组中解构性和建构性的统一,体现了语言动态学的特征。正是由于隐喻的存在,语言不再固守僵化了的语义场框架,而是获得了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动性。
另外,语境对隐喻指称和意义等级再构建的规约,还体现在语境为隐喻的构建提供“指称点”。传统的隐喻理论认为,由字面意义表述“S是P”进入到隐喻意义表述“S是R”时,可以通过相似性加以解释,即,“S在R方面像P”,或者按照米勒的观点,隐喻的陈述“S是P”应被分析为,有某种性质F和某种性质G,使得S之为F相似于P之为G。这些解释表明了两个或多个指称的并列,但却没有回答“S是……”以及“P是……”之间的交汇点R是如何根据个人意向重新进行构造的。
我们的任务应该是阐明由“S是P”进入到“S是R”的过程中,将哪些值赋予了R。比如“朱丽叶是太阳”这个隐喻表达式,我们应该探讨在其构建过程中“太阳”被赋予了哪些值。而这个表达式中的目标域(S=朱丽叶)和源域(P=太阳)只提供了一个语义场交汇点。但如果我们将认知意向转移到特定的语境时,就会产生两个甚或多个交汇点,促进意向重新构建的顺利完成。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认知意向从“朱丽叶是一个人”转到“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个人物”的语境中时,我们就会认识到朱丽叶对于罗密欧好像太阳对于生命一样。一个生动、丰富的朱丽叶的特征被显现出来。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语词、句子和语境相关联,在话语者的意向引导下,通过直指使话语指称在语境中产生聚焦,产生语境凝聚点,这样新的语义便在指称点上产生。
三结语
隐喻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意义转换,更是一种通过再范畴化的意义等级再建构。指称、意义与语境综合出的词语隐喻现象,可以归结为语言在语用过程中产生的超指称意义。这种具有超指称意义的意义等级的再建构,只能在特定的语用语境中获得体现。隐喻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个通过再范畴化和指称的并列不断创造新语义的过程。隐喻性指称的语境化再构建,体现了逻辑分类重组中解构性和建构性的统一以及语言动态学特征。从此,语言不再固守僵化了的语义场框架,而获得了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郭贵春、安军:《隐喻的语境分析》,《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
[2] 胡浩:《理论构成隐喻的指称》,《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5期。
作者简介:郑友奇,男,1975—,山东青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认知语言学等,工作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隐喻指称语境
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A
对隐喻指称意义的研究,虽然实现了由静态语义指称向动态认识论的转变,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阐释必须得到语用语境的关照。从语境的角度来进一步审视隐喻的指称,要追溯到弗雷格的“语境原则”,即语词的意义必须在句子的联系中加以研究,而不能独立研究。
语境实际上就是事件发生的边界条件或背景预设。脱离了语境,语词的意义便会失去得以实现的平台。在这个意义上讲,隐喻指称是可以语境化的,是受到语境规约的。隐喻指称过程凸显了认知主体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在这里,一切都是不能用真或假来判定的命题。其整个的发生、发展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其价值也只有相对于相关的语境才能得以实现。
一语境对指称意义变量的筛选
语境总是在筛选合适意义的变量。词语字面意义的静态表述对语境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独立性,而隐喻语言对语境的依赖性要强得多。听者要通过语境来选择意义,语境意义的选择性决定了隐喻的理解是一种意义建构的再范畴化过程,它突破了传统语义学的禁锢。语义类别的再范畴化使着重静态描述的传统语义理论,无法全面解释和展现隐喻的内在机制。
在隐喻表达中,听者必须通过语词的再概念化建构意义等级,并运用语境特征决定谈论所指的哪些方面或纬度应被考虑为相关的,即语境提示使听者决定隐喻陈述的哪一些意义特征应当接受,哪一些特征应当放弃。比如,“君子之德,风也”,认知主体通过丰富或改变有关“君子”的概念系统,向人们传达了自己对“君子之德”的独特感悟。这样,在语境的选择性和规约性的制约下,产生出只有一种意义理解的话语,从而体现了语义静态和动态的辨证统一。
二语境构建意向关联和指称点的平台
隐喻的指称意义具有内在的意向关联,是认知主体的一种意向构造。这种意向关联和构造是在特定语境中对现实的一种操作。词句的意义既包含词句所承载的观念又包含说话者本人可能有意而发的观念。实际上,隐喻传递某些语义内容的表达式是什么,通常情况下依赖于认知主体所假定的事实。博义德曾指出,事实上理论构成隐喻的效用,似乎主要在它们提供了一种为世界可能存在的特征引入词项的方式,即使许多这样的属性尚未被发现。换个说法,理论构成隐喻代表了使语言适合于世界中尚未发现的因果特征的一种策略。
认知理论认为,范畴的边缘是模糊的。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本身就具有不可穷尽性的特点。因此,隐喻指称的意向关联和构造过程,包涵着隐喻构建者对对象属性的不断认识。这也为隐喻创新和语义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隐喻指称意义的这种基于语境的动态意向关联,体现了特定语境下隐喻指称的二元逻辑特征,而不是一元逻辑特征。
利科指出隐喻将种的名称赋予属,将比例关系的第二项的名称赋予了第四项,或者相反,将比例关系第四项的名称赋予了第二项。这样既承认又违反了语言的逻辑结构(转引自安军,郭贵春,2007)。这种语言表层结构上的逻辑错误,体现了分类逻辑重组中解构性和建构性的统一,体现了语言动态学的特征。正是由于隐喻的存在,语言不再固守僵化了的语义场框架,而是获得了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动性。
另外,语境对隐喻指称和意义等级再构建的规约,还体现在语境为隐喻的构建提供“指称点”。传统的隐喻理论认为,由字面意义表述“S是P”进入到隐喻意义表述“S是R”时,可以通过相似性加以解释,即,“S在R方面像P”,或者按照米勒的观点,隐喻的陈述“S是P”应被分析为,有某种性质F和某种性质G,使得S之为F相似于P之为G。这些解释表明了两个或多个指称的并列,但却没有回答“S是……”以及“P是……”之间的交汇点R是如何根据个人意向重新进行构造的。
我们的任务应该是阐明由“S是P”进入到“S是R”的过程中,将哪些值赋予了R。比如“朱丽叶是太阳”这个隐喻表达式,我们应该探讨在其构建过程中“太阳”被赋予了哪些值。而这个表达式中的目标域(S=朱丽叶)和源域(P=太阳)只提供了一个语义场交汇点。但如果我们将认知意向转移到特定的语境时,就会产生两个甚或多个交汇点,促进意向重新构建的顺利完成。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认知意向从“朱丽叶是一个人”转到“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个人物”的语境中时,我们就会认识到朱丽叶对于罗密欧好像太阳对于生命一样。一个生动、丰富的朱丽叶的特征被显现出来。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语词、句子和语境相关联,在话语者的意向引导下,通过直指使话语指称在语境中产生聚焦,产生语境凝聚点,这样新的语义便在指称点上产生。
三结语
隐喻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意义转换,更是一种通过再范畴化的意义等级再建构。指称、意义与语境综合出的词语隐喻现象,可以归结为语言在语用过程中产生的超指称意义。这种具有超指称意义的意义等级的再建构,只能在特定的语用语境中获得体现。隐喻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个通过再范畴化和指称的并列不断创造新语义的过程。隐喻性指称的语境化再构建,体现了逻辑分类重组中解构性和建构性的统一以及语言动态学特征。从此,语言不再固守僵化了的语义场框架,而获得了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郭贵春、安军:《隐喻的语境分析》,《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
[2] 胡浩:《理论构成隐喻的指称》,《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5期。
作者简介:郑友奇,男,1975—,山东青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认知语言学等,工作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