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文学“不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要极清浅而极深刻,是要在深和浅的两个方向同时掘进,是真正掘进了而又仍是一个审美整体,是‘不以浅害意’。它同时又是你的真正真诚的身心投入,那里要有你的真生命”
刘绪源戴金属框眼鏡,笑起来很斯文。作家黑鹤记得多年前第一次见刘绪源的情景:刘走过来,仔细询问小说《驯鹿牛仔裤》中的细节,轻声细语,十分诚恳。黑鹤开始还不知那人是谁,对他的印象是“高大、清瘦,温和、平静,身上有一种大型食草动物般顺应天性的悲悯与温良”。
熟悉后,也许你会发现他是天真童稚之人。作家毛芦芦回忆,2016年,刘绪源和家人到浙江参加一场新书发布会,休憩时随着她到万田看桃花。桃花山下,他们遇到大群白鹭,刘绪源激动得差点跳出车去:“哇,这么大的鸟儿呢!大鸟!大鸟!”
在做学问上,刘绪源则像老式文人。
刘绪源激赏那些“洒脱地游走在各种学问之间的、素养深厚而心态自由的文化人”,自己亦治学广博,古今中外凡感兴趣的,皆肆意汲取和书写。在作家赵丽宏眼里,刘绪源是一个“真正的书生”,对作品赞叹批评的背后都是深刻品读。作家赵霞系统评论过刘绪源的学术研究。她认为,刘绪源的治学个性也有着灵性的文人气度,在崇尚分工的当今尤为珍贵,“那不是把文学或文化用模子切碎了,分其一角而治之,却是勉力‘以完整的个人,对应较为完整的文化’。”
其实他只完整读过小学,上了两年初中,“文革”就开始了;然后做电焊工,此后转行、著书全靠自学。
他对文学的热乎劲倒来得挺早。2001年,为倪墨炎的《鲁迅与许广平》一书做序时,刘绪源写发生在1960年代末某一天的故事:“那时我已能读懂《彷徨》并能成段地背诵《祝福》和《伤逝》了,但周围实在没有能交流此方面心得者,忽然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有人手持一本旧杂志,上面有论子君和涓生的文章,在一刹那,我直觉得热血往脑门上涌,真想动用一切手段把它弄到手。”当然,后来什么也没发生,那位潜在的知音很快下车,消失在上海嘈杂的人群中,只是刘绪源记下了这强烈的空落和眼馋。
1970年代中期,刘绪源去复旦大学读过一年哲学。他大量阅读,每天要在复旦的文科阅览室坐五六个小时。
2010、2011年,刘绪源与李泽厚做过两次对谈(对谈内容后来收录于《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国哲学如何登场?》两本书中),内容涉及哲学和美学。一次谈话间隙,李泽厚问起刘的读书路径,他有意答:“对哲学,我其实是受过一点专门训练的。‘文革’时,我在复旦读过一年哲学……”李泽厚边笑边摇头,“你肯定不是靠这个。你想想,那么多正规哲学系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有几个真正读进去的?”
后来,刘绪源没有随大流读夜校,而是持续自主学习。“我舍不得时间,我坚信我的自学已经超越了那些课程所涵盖的阶段,宁可没有以后的晋升和更高的职称,也要按自己的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人生。”他说。
他涉猎广泛,在一篇篇文字里,形成了颇具深度和系统的研究。1994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学术专著《解读周作人》,在丰富的文献细读基础上,对照周氏兄弟的作品、散文观、性格,阐释周作人其文其思,在学界有了影响。
从前周作人做《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系列讲演,不谈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钱锺书撰文提及此事,周的回答是,他谈的散文要“能当饭吃”,而非“瓜子”之流的漂亮小品。刘绪源也不喜八股式的书话体——风雅漂亮,不费心思,好看而令人无所获;如周的《知堂书话》,方为“真正有话要说才精练写出的篇什”。故此,刘绪源的行文中有周的“简单味”,有“趣味的展现与个性的自由发挥”,但无摆架子的学究气。
多年来,刘绪源产出颇丰,对作品要求严格。三年前《我之所思》出版时,他写道:“我知道这几年也曾写过几篇较为圆熟的小品,但到了编集子时,因篇幅有限,还是将它们刊落了。因为我更想让读者看到那些浸透思想的文字。”
同年,刘绪源的另一部作品《前辈们的秘密》出版。他选取了周作人、俞平伯、张中行、施蛰存、李泽厚、王元化、钱锺书、张爱玲、黎澍、辛丰年、黄裳等不同流派、政见的文人,记叙、回忆、思考,认定这些“专家之上的文人”是贯通、激活中国漫长文化积淀之辈。从上述研究对象,也可窥得他心仪的为文面貌和学术心性。
童话作家新美南吉有篇名作,叫《去年的树》,讲的是一只小鸟和大树成了好朋友,冬天时相约第二年再见。到了春天,树被砍了,小鸟追到山谷,又发现树被切了细条,做成火柴;它飞到农村,最后一根火柴已经被划掉,点了煤油灯。故事最后,小鸟对着灯,唱起去年约定的歌。
这篇短小的童话没有任何道德规训,讲的只是永不可逆的离去,是人生无可回避的处境和情感。刘绪源很多次提起这篇小说,认为它代表儿童文学该有的深度:“不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要极清浅而极深刻,是要在深和浅的两个方向同时掘进,是真正掘进了而又仍是一个审美整体,是‘不以浅害意’。它同时又是你的真正真诚的身心投入,那里要有你的真生命。”
刘绪源从小爱读儿童文学,1980年代初,他在新创的《儿童文学选刊》上读到理论家周晓的评论,大受启发,很是钦佩;又见周晓关于《弓》与《祭蛇》的评论受到批评,“不由有一点不平之气”,写了篇短文《从别林斯基的话说开去》,文章很快在《儿童文学选刊》上发表,引起了些轰动。很多年后,周晓告诉刘绪源,这篇稿子让他颇有种“似从天外飞来”的感觉。
从此,几家儿童文学刊物频频向刘绪源约稿,除了成熟作家,他还评论了陈丹燕、秦文君、班马、周锐等当时的年轻写作者,在儿童文学中“越陷越深”。
1988年,他在《儿童文学研究》上发表了《对一种传统的儿童文学观的批评》,对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的“教育儿童的文学”观提出商榷,并首次明确提出“儿童文学的价值首先是审美”。此后多年,他持续论证和阐述这一观点。
书生文人
刘绪源戴金属框眼鏡,笑起来很斯文。作家黑鹤记得多年前第一次见刘绪源的情景:刘走过来,仔细询问小说《驯鹿牛仔裤》中的细节,轻声细语,十分诚恳。黑鹤开始还不知那人是谁,对他的印象是“高大、清瘦,温和、平静,身上有一种大型食草动物般顺应天性的悲悯与温良”。
熟悉后,也许你会发现他是天真童稚之人。作家毛芦芦回忆,2016年,刘绪源和家人到浙江参加一场新书发布会,休憩时随着她到万田看桃花。桃花山下,他们遇到大群白鹭,刘绪源激动得差点跳出车去:“哇,这么大的鸟儿呢!大鸟!大鸟!”
在做学问上,刘绪源则像老式文人。
刘绪源激赏那些“洒脱地游走在各种学问之间的、素养深厚而心态自由的文化人”,自己亦治学广博,古今中外凡感兴趣的,皆肆意汲取和书写。在作家赵丽宏眼里,刘绪源是一个“真正的书生”,对作品赞叹批评的背后都是深刻品读。作家赵霞系统评论过刘绪源的学术研究。她认为,刘绪源的治学个性也有着灵性的文人气度,在崇尚分工的当今尤为珍贵,“那不是把文学或文化用模子切碎了,分其一角而治之,却是勉力‘以完整的个人,对应较为完整的文化’。”
其实他只完整读过小学,上了两年初中,“文革”就开始了;然后做电焊工,此后转行、著书全靠自学。
他对文学的热乎劲倒来得挺早。2001年,为倪墨炎的《鲁迅与许广平》一书做序时,刘绪源写发生在1960年代末某一天的故事:“那时我已能读懂《彷徨》并能成段地背诵《祝福》和《伤逝》了,但周围实在没有能交流此方面心得者,忽然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有人手持一本旧杂志,上面有论子君和涓生的文章,在一刹那,我直觉得热血往脑门上涌,真想动用一切手段把它弄到手。”当然,后来什么也没发生,那位潜在的知音很快下车,消失在上海嘈杂的人群中,只是刘绪源记下了这强烈的空落和眼馋。
1970年代中期,刘绪源去复旦大学读过一年哲学。他大量阅读,每天要在复旦的文科阅览室坐五六个小时。
2010、2011年,刘绪源与李泽厚做过两次对谈(对谈内容后来收录于《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国哲学如何登场?》两本书中),内容涉及哲学和美学。一次谈话间隙,李泽厚问起刘的读书路径,他有意答:“对哲学,我其实是受过一点专门训练的。‘文革’时,我在复旦读过一年哲学……”李泽厚边笑边摇头,“你肯定不是靠这个。你想想,那么多正规哲学系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有几个真正读进去的?”
后来,刘绪源没有随大流读夜校,而是持续自主学习。“我舍不得时间,我坚信我的自学已经超越了那些课程所涵盖的阶段,宁可没有以后的晋升和更高的职称,也要按自己的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人生。”他说。
他涉猎广泛,在一篇篇文字里,形成了颇具深度和系统的研究。1994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学术专著《解读周作人》,在丰富的文献细读基础上,对照周氏兄弟的作品、散文观、性格,阐释周作人其文其思,在学界有了影响。
从前周作人做《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系列讲演,不谈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钱锺书撰文提及此事,周的回答是,他谈的散文要“能当饭吃”,而非“瓜子”之流的漂亮小品。刘绪源也不喜八股式的书话体——风雅漂亮,不费心思,好看而令人无所获;如周的《知堂书话》,方为“真正有话要说才精练写出的篇什”。故此,刘绪源的行文中有周的“简单味”,有“趣味的展现与个性的自由发挥”,但无摆架子的学究气。
多年来,刘绪源产出颇丰,对作品要求严格。三年前《我之所思》出版时,他写道:“我知道这几年也曾写过几篇较为圆熟的小品,但到了编集子时,因篇幅有限,还是将它们刊落了。因为我更想让读者看到那些浸透思想的文字。”
同年,刘绪源的另一部作品《前辈们的秘密》出版。他选取了周作人、俞平伯、张中行、施蛰存、李泽厚、王元化、钱锺书、张爱玲、黎澍、辛丰年、黄裳等不同流派、政见的文人,记叙、回忆、思考,认定这些“专家之上的文人”是贯通、激活中国漫长文化积淀之辈。从上述研究对象,也可窥得他心仪的为文面貌和学术心性。
不以浅害意
童话作家新美南吉有篇名作,叫《去年的树》,讲的是一只小鸟和大树成了好朋友,冬天时相约第二年再见。到了春天,树被砍了,小鸟追到山谷,又发现树被切了细条,做成火柴;它飞到农村,最后一根火柴已经被划掉,点了煤油灯。故事最后,小鸟对着灯,唱起去年约定的歌。
这篇短小的童话没有任何道德规训,讲的只是永不可逆的离去,是人生无可回避的处境和情感。刘绪源很多次提起这篇小说,认为它代表儿童文学该有的深度:“不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要极清浅而极深刻,是要在深和浅的两个方向同时掘进,是真正掘进了而又仍是一个审美整体,是‘不以浅害意’。它同时又是你的真正真诚的身心投入,那里要有你的真生命。”
刘绪源从小爱读儿童文学,1980年代初,他在新创的《儿童文学选刊》上读到理论家周晓的评论,大受启发,很是钦佩;又见周晓关于《弓》与《祭蛇》的评论受到批评,“不由有一点不平之气”,写了篇短文《从别林斯基的话说开去》,文章很快在《儿童文学选刊》上发表,引起了些轰动。很多年后,周晓告诉刘绪源,这篇稿子让他颇有种“似从天外飞来”的感觉。
从此,几家儿童文学刊物频频向刘绪源约稿,除了成熟作家,他还评论了陈丹燕、秦文君、班马、周锐等当时的年轻写作者,在儿童文学中“越陷越深”。
1988年,他在《儿童文学研究》上发表了《对一种传统的儿童文学观的批评》,对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的“教育儿童的文学”观提出商榷,并首次明确提出“儿童文学的价值首先是审美”。此后多年,他持续论证和阐述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