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数民族人民的汉语学习,主要在学校完成,而小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时期。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汉语教学要符合语言自然习得规律;针对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找到解决方案;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36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有五十三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但随着社会经济和计算机科技以及通讯、媒体等的迅速发展,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出现被弱化的趋向。这样的社会现状,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有了更高的要求。少数民族只有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的汉语,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建设中来。
双语教学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洋务运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采用双语教学的军事学校。民—汉双语作为双語教育下的一个分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却不够成熟。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把汉语作为一个工具运用于获得学科知识,指在少数民族学校里有计划地开设汉语文课程,以达到少数民族学生自由运用汉语进行口语和书面交际的程度。本文以民族地区小学生学习汉语为例,探讨目前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从2013年开始,四川就对省属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计划进行调整,增加了为藏区、彝区培养双语教师计划,甘孜州民自治区人民政府便提出了“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目标,即在民族地区族学生中大力推进“双语”教学,要求学生高中毕业达到“民汉兼通”。“民汉兼通”也就是少数民族学生除了学习使用本民族母语还要学习和掌握好汉语,并且达到能够随意使用任何一种语言,在生产、生活中自由沟通。政府还将汉语确定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这些积极的政策都表明甘孜州民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对推进汉语教学的积极态度和决心。从目前甘孜州的实际情况来看,所有的少数民族学校都在使用民、汉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最少的每周也要开几节汉语课。虽然政府有决心,但由于历史及文化等原因,汉语教学的问题仍然存在。
首先,从年龄上看,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汉语教学要符合语言自然习得规律。在语言学习领域,学习者的年龄是个关键的因素。12岁之前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儿童的语言习得能力是成人无法企及的,而小学生正是处于这个年龄阶段。所以,小学的汉语教学显得格外重要。语言的学习可以分为习得和学习:儿童自然获得的第一语言的方法是习得,它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学龄前儿童不用刻意去教就能学会自己的母语。而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意识的学习语言。
儿童的大脑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塑性,他们有很强的模仿力,在学习中的焦虑少,敢于开口说,所以更容易在自然交际环境下习得语言。但作为学校教学,汉语教学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汉语课堂中有意识地教授的,这就要求教学要按照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的规律进行。儿童的语言学习规律告诉我们,儿童习得是首要的,学习是辅助性的,要重视儿童在自然模仿与听说中习得语言的能力。学校应该在第二语言课堂,通过汉语教师的正确引导,儿童根据主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学生的汉语基本听说能力就会在语言的自然模仿、听说与交流中得到逐步提高。儿童的优势在于模仿、敢说,一定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通过自然接触学习语言。
其次,针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找到解决方案。民族地区小学生在课堂学习汉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听说障碍,即对教师汉语授课部分能听懂,自己说话时表现出语序混乱、吞吞吐吐;写字困难,对大纲要求的汉字不能正确输出;课文朗读困难,即课文朗读不连贯,不懂之处就用母语代替;写句子、看图作文和日记等方面存在成分缺损等障碍。针对这几个问题,有如下建议:编排优质乡土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各民族教师对汉语教学的经验交流;创造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运用汉语的生活交流环境,等等。
最后,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虽然说儿童的语言学习主要靠习得,但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汉语毕竟是学习第二种语言,必定是外在条件不足以提供能自己习得的环境下。所以,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汉语的语言基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外,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语言学习兴趣的提高,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另外,教师要有一定的双语教育理论知识,正确对待学习者母语对第二语言语习得的正负迁移,充分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扬长避短。发挥学生母语的积极促进作用,分析习得偏误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养成使用汉语进行思维的习惯。
总之,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汉语比成人有优越性,儿童正处于汉语学习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有针对的开展汉语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明确小学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教学的特点,并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教学的途径与管理模式,为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为学校对汉语教学的组织管理提供依据推动民族地区汉语教学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36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有五十三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但随着社会经济和计算机科技以及通讯、媒体等的迅速发展,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出现被弱化的趋向。这样的社会现状,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有了更高的要求。少数民族只有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的汉语,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建设中来。
双语教学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洋务运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采用双语教学的军事学校。民—汉双语作为双語教育下的一个分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却不够成熟。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把汉语作为一个工具运用于获得学科知识,指在少数民族学校里有计划地开设汉语文课程,以达到少数民族学生自由运用汉语进行口语和书面交际的程度。本文以民族地区小学生学习汉语为例,探讨目前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从2013年开始,四川就对省属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计划进行调整,增加了为藏区、彝区培养双语教师计划,甘孜州民自治区人民政府便提出了“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目标,即在民族地区族学生中大力推进“双语”教学,要求学生高中毕业达到“民汉兼通”。“民汉兼通”也就是少数民族学生除了学习使用本民族母语还要学习和掌握好汉语,并且达到能够随意使用任何一种语言,在生产、生活中自由沟通。政府还将汉语确定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这些积极的政策都表明甘孜州民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对推进汉语教学的积极态度和决心。从目前甘孜州的实际情况来看,所有的少数民族学校都在使用民、汉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最少的每周也要开几节汉语课。虽然政府有决心,但由于历史及文化等原因,汉语教学的问题仍然存在。
首先,从年龄上看,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汉语教学要符合语言自然习得规律。在语言学习领域,学习者的年龄是个关键的因素。12岁之前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儿童的语言习得能力是成人无法企及的,而小学生正是处于这个年龄阶段。所以,小学的汉语教学显得格外重要。语言的学习可以分为习得和学习:儿童自然获得的第一语言的方法是习得,它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学龄前儿童不用刻意去教就能学会自己的母语。而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意识的学习语言。
儿童的大脑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塑性,他们有很强的模仿力,在学习中的焦虑少,敢于开口说,所以更容易在自然交际环境下习得语言。但作为学校教学,汉语教学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汉语课堂中有意识地教授的,这就要求教学要按照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的规律进行。儿童的语言学习规律告诉我们,儿童习得是首要的,学习是辅助性的,要重视儿童在自然模仿与听说中习得语言的能力。学校应该在第二语言课堂,通过汉语教师的正确引导,儿童根据主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学生的汉语基本听说能力就会在语言的自然模仿、听说与交流中得到逐步提高。儿童的优势在于模仿、敢说,一定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通过自然接触学习语言。
其次,针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找到解决方案。民族地区小学生在课堂学习汉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听说障碍,即对教师汉语授课部分能听懂,自己说话时表现出语序混乱、吞吞吐吐;写字困难,对大纲要求的汉字不能正确输出;课文朗读困难,即课文朗读不连贯,不懂之处就用母语代替;写句子、看图作文和日记等方面存在成分缺损等障碍。针对这几个问题,有如下建议:编排优质乡土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各民族教师对汉语教学的经验交流;创造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运用汉语的生活交流环境,等等。
最后,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虽然说儿童的语言学习主要靠习得,但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汉语毕竟是学习第二种语言,必定是外在条件不足以提供能自己习得的环境下。所以,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汉语的语言基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外,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语言学习兴趣的提高,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另外,教师要有一定的双语教育理论知识,正确对待学习者母语对第二语言语习得的正负迁移,充分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扬长避短。发挥学生母语的积极促进作用,分析习得偏误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养成使用汉语进行思维的习惯。
总之,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汉语比成人有优越性,儿童正处于汉语学习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有针对的开展汉语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明确小学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教学的特点,并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教学的途径与管理模式,为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为学校对汉语教学的组织管理提供依据推动民族地区汉语教学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