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基本理念中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被看做是当代最受欢迎的教学理论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胆采用“合作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它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的教学弊端,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如何实施合作学习呢?
1、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与自主探索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小组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地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还应该与其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索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自主探索学习,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给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并说明有怎样的规律。3,5,7……。
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只要学生给出一个答案,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就应该给予肯定。下面是学生可能给出的一些答案:
(1)在横线上依次填入9,11,13,形成奇数列。
(2)在横线上依次填入11,17,27,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减1。
(3)在横线上依次填27,181,4879,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积减8。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数的规律的能力,比单纯地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1、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与自主探索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小组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地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还应该与其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索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自主探索学习,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给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并说明有怎样的规律。3,5,7……。
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只要学生给出一个答案,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就应该给予肯定。下面是学生可能给出的一些答案:
(1)在横线上依次填入9,11,13,形成奇数列。
(2)在横线上依次填入11,17,27,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减1。
(3)在横线上依次填27,181,4879,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积减8。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数的规律的能力,比单纯地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