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音乐教学欣赏课的三步曲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k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的教育培养新时代的人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已经显得尤为重要。感知、想象、参与也逐渐成为音乐欣赏课的三步曲,在感知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中来,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人,尽情地畅游在音乐的海洋中。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欣赏课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学校教育理应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教育观念的变化迫使高中音乐学科的教学模式也必须得到进一步改进。因此,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发展性教学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核心,它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它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来促进主体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那么,在高中音乐教学欣赏课中怎样走好“三步曲”?
  一、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前提和基础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音乐欣赏的感知活动中,音响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音乐欣赏中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欣赏是经听觉而实现的审美活动。当我们聆听一首乐曲的时候,必定会受作品中各个音乐要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不同情绪的反应,我们对音乐作品的这种情绪的反应,是感性的,它并不需要经过理性的过程。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乐声中感受不同乐器的色彩,从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艺术美的存在。如在教授《感受进行曲》一课时,在学生不知道乐曲名称的情况下,让他们仔细聆听乐曲本身,感受乐曲中的速度、力度的变化和节拍的特点,当他们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时》,自然会被激昂向上、威武雄壮的气势所打动,而当听到《婚礼进行曲》时,又会产生神圣辉煌、温和愉悦的情绪反应。
  因此,在欣赏课中,一定要让学生主动去听,主动去感受,而不是教师在一味地传输,把音乐交给学生自己,才能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与欣赏范围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感知能力也一定会不断提高和趋于完善的。
  二、想象是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音乐基础知识,这个年龄段是他们理性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但是课业的繁忙、单调的学习生活极易导致他们思维的局限及想象力的贫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限的音乐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尤为重要的。
  列宁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给刚刚在他手里形成的作品勾画出完美的图景——那我就真不能设想有什么刺激力量会驱使人们在艺术、科学和实际方面,从事广泛和艰苦的工作,并把它坚持到底。”可见,一个人的想象力是多么重要。而音乐艺术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叙述法或讨论法来表达自己所想象到的音乐情境,也可适当地选择一些不同的图画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及意境。
  例如:我在上《音乐怎样描写早晨》这一课时,选用了《日出印象》、《江山如此多娇》等名画来帮助学生理解早晨的音乐形象。通过归纳出鸟鸣、雄鸡报晓、钟声、乡村牧笛等几种早晨常听到的声音来帮助学生产生早晨的视觉形象。如赵松庭的笛子独奏曲《早晨》,利用悠扬、舒展的牧笛音调,描写了东北山区早晨“茫茫林海沐浴着金色的朝晖,清凉的晨风播散着野花的香味”的景象。学生听后,基本能说出乐曲所表达的意境。并能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该曲更深层次的含义,即,象征新中国犹如旭日东升,欣欣向荣。
  三、参与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笔者认为,只有学生对音乐本身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学习音乐的兴趣,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中,有了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才会激发并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不同的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参与进来。如让学生自己演唱欣赏过的曲目,或让学生根据欣赏所学知识,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一个爱好音乐的人,若能长期得到音乐环境的熏陶,并积极参与关于音乐的各种活动,则必定会推动他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黄河大合唱》的教学中,我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查询《黄河大合唱》和词曲作者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并在课堂上用演讲、讨论、表演的形式来让大家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学生们个个积极主动,在课前就掀起了一股“黄河热”,等到欣赏这部作品时,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把对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崇敬和对日本侵略者憎恨,以及报效祖国的决心都融入了心中,这一课让学生回味无穷。
  新时代的教育培养新时代的人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主線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已经显得尤为重要。感知、想象、参与也逐渐成为音乐欣赏课的三步曲,在感知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中来,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人,尽情地畅游在音乐的海洋中。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发散性思维练习,更要注重集中性思维训练。集中性思维也叫求同思维,而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两者都是创造思维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集中性思维;训练;方法  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极其重要,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集中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目前许多教师注重培养儿童的发散性思维,但容易轻视集中性思维的培养。而事实是,儿童的集中性思维的发展对其
期刊
摘 要: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教学的三个教学目标。如何让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目标上得到均衡发展?本文从物理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性、和谐性、重要性;初中物理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和实效性;要让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整体发展,均衡发展三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考前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查漏补缺,迅速提升专业层次和临场发挥的能力。并有效刺激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对考试内容、要求的强化认识,使学生能更好的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为色彩专业考试的顺利过关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强化训练;基础画理;色调;形体结构;色彩写生  所谓考前强化集训是指在艺术院校专业考试前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强化训练,通过半年到一年的短时间强化,进行
期刊
摘 要: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地方性资源,以生为本,构建活力美术课堂,对提高艺术水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小学美术;艺术;绘石;草编;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艺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美术教育事业在教改潮流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全国统编教材的内容,
期刊
摘 要: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体育;多媒体;体育教学  多年来,我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实践。  一、多媒体用于中学体育教学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教师愁作文,学生怕作文。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写作兴趣低,写作基础差,这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作文教学的普遍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及本人教学实际,对作文单元指导与评价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民族地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方法策略  作文,在现行各种升学考试中均占相当大的比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
期刊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语文科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激发作者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
期刊
摘 要: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正确与否,思想境界的高低是评价文章好坏的根本依据,学生的精神思想就是作文的灵魂精髓所在。针对目前七年级学生的思想境界出现偏差、狭隘、迟缓等情况,本文试用创意法理论从广泛阅读中“激活”学生作文的思想内涵、从中国传统古典文学中“激活”学生作文的思想精华、从自身生活经历中“激活”学生作文的思想情操三个方面激活学生作文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创意法;激活;思想境界  在七年级语
期刊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终级目标。实现课程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的品质。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应该提升那些品质呢?  一、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  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出品行兼优的学生,教师首先应具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觉悟。这就要求教师:有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