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62年直到今天,雷锋这个名字已经在历史的风尘里逐渐风化,成为一个抽象化的象征性精神符号。雷锋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的生命历程成为一个谜团,只在充满怀疑精神的人们的眼中,累积其一串串不解的问号:雷锋真的那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吗?他为什么会那么做?雷锋平时身穿皮夹克、皮鞋的穿着打扮,完全又是个赶时髦的青年形象,与朴素的军人形象反差很大。另外,雷锋到底有没有谈过恋爱?难道他真的没有爱情方面的需求?存留在人们心中的这些疑问,使得还原雷锋本来面目与人生经历的阅读需求日趋强烈。终于,在雷锋去世五十周年的时候,湖南知名作家谭仲池、彭海燕为我们适时地带来了这本长篇传记体小说——《雷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长篇小说《雷锋》由四个篇章组成:黎明前、日出、青春梦、霞满天,这四个章节的命名充满寓意:它通过一日气象之自然变化,既对应着雷锋的成长历程,也对应了雷锋精神的日渐成型和发扬光大。在这部小说中,作家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艺术地还原了雷锋22年短暂平凡、却又充满迷人光彩的生命之旅。
历史与虚构的完美融合是这部小说最为鲜明的特点。作为具传记性质的的长篇小说,其重要原则便是尊重历史事实。雷锋,作为一个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的历史人物,兼具政治性、社会性,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作者对这种真实性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这部长篇小说在对雷锋一生进行叙述的完整、全面、丰富程度方面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在这部长达33万字的小说中,作家真实而完整地展现了雷锋波澜壮阔的一生:小名唤作庚伢子的雷锋7岁便成了世间孤儿,在望城四处流浪,直到新中国建立,他进入学校、迎来了新生活,高小毕业后原本成绩优秀的他甘愿留在了家乡务农并利用业余时间做宣传和扫盲教育工作;后被推荐到县城做书记秘书,当农场的拖拉机手;之后又前往条件艰苦的鞍钢做工人、到抚顺当兵,最后在工作中意外伤亡。
作家对于雷锋一生的叙述,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某个方面,而是从生活、工作、情感、爱好等多个维度来展示这位可敬可爱的人民战士形象:雷锋处处与人为善,尊重爱护自己的朋友、亲人、领导;工作中不断求进取、在各个岗位上发挥“螺丝钉”精神,用自己的一切回报社会和人民;他尊重每一个女性,将养猪专业户洪健大姐时刻视为自己的榜样,关心、帮助与自己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王俐伶以及倾慕自己的唐采薇;他还十分爱好文艺,参加腰鼓队、排演话剧,发表文章,写作诗歌、小说等,在部队的舞厅,他也曾经绽放令人瞩目的舞步。
在作品里,作家运用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还原了一个更加真实丰满的时代青年形象,其中的部分材料甚至是第一次为公众所知。比如,第三章《青春梦》中写到王俐伶读雷锋创作的小说《茵茵》。雷锋以身边优秀女性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漂亮能干、勇敢聪明的女性形象,文笔流畅、优美,我们的小作家雷锋这样写到:茵茵微笑着,牵着两头大黄牛在雨中慢慢地走着。小王在后面赶着那头不肯迈大步的牛。类似这样的材料还有很多,比如王俐伶化名黄丽写给雷锋的临别赠言,以及雷锋在自己日记本上写给小伶的信等等。这些历史资料的运用让那个被抽象化、符号化的雷锋重新血肉丰满起来,成为一个真实可感、可敬可爱的青年。
如果仅仅是片段式、碎片化的历史资料的串联,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一个优秀政治青年的宣传材料。然而,两位作家在充分尊重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同时充分发挥艺术想象,运用这些资料,将历史与虚构结合起来,塑造了一个真正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雷锋从一个孤儿逐渐成长为一个不断进取、坚持奉献的好战士,雷锋精神的成长与发扬是小说的主体部分。在这条主线之外,雷锋与三位女性的感情发展是另一条重要的副线。洪健、王俐伶、易毓秀等女性在历史上都是确有原型的,作家在零碎的历史资料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艺术发挥,展示了雷锋层次分明、丰富动人的感情世界。其中最感人至深的是雷锋与王俐伶的一段单纯美好而又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王俐伶,本名王佩玲,是湖南望城县坪塘区营业员,到团山湖农场劳动时与雷锋相识,两人的感情十分深厚,王佩玲常常找雷锋借书看,雷锋曾送给王一个日记本,并写有赠言:“王佩玲,你是党的忠实女儿,愿你的青春像鲜花一样,在祖国的土地上发散芬芳!伟大的理想产生于伟大的毅力!在平凡的工作上,祝你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小说中,王俐伶则是与雷锋一起长大的小学同学,雷锋初见她,即有一种美好的感觉,两人一起经历了很多,在同学玩笑中也被视为一对。自然,王俐伶对雷锋是有不一样的感情的,她处处追随他,毕业后与他一起留在家乡从事劳动,去县城看望已经成了书记秘书的他,给他织围巾,最后为了他的前途而主动离开他。较为年幼晚熟的雷锋是在后来才慢慢意识到这份感情,他悲伤地与王俐伶分开,在鞍钢工作时,他经常思念她、给她写信,感谢她为他做出的感情牺牲,他立志必须入伍当兵。然而,再回故乡寻找小伶时,她已嫁作了他人妇,他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祝福。
作家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于是有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为小说增添了许多感性的艺术色彩,而这样一个痴情的雷锋形象也更加有血有肉、更加丰满感人,更加贴近读者的实际感受。
作家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相结合,虚实相生,通过细节刻画,编织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生活场景,引导读者走进雷锋的成长世界之中。小说从庚伢子母亲去世的场景写起,雷锋的悲惨身世瞬间触痛每一个读者的心;而小说叙述雷锋与王俐伶的别离,彼此只为成全对方,一别竟成永远,这是多么美好又悲伤的爱情,作品中有这样的细节描写:为了跟上砌墙的速度,在寒冷的冬天,雷锋脱了鞋子光脚跳进泥里,牙在哆嗦脚却不停,尖细的小石子剐着双脚,他却坚持不出去,还唱起《辣椒歌》来缓解痛苦,调动大家的热情,最后双脚被割得血肉模糊。这就是处处发扬“螺丝钉”精神、从不畏惧任何困难的雷锋……这些生动的细节,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如一颗颗夺目的珍珠,串联起雷锋光彩耀人的一生。而真正的雷锋精神就在这些动人的场景里,散发着永恒的光芒,引领读者在这些细节和场景里去体悟。
作家在描写这些生活场景时还采用了蒙太奇的方法,将不同空间发生的事情并置一起。比如,雷锋与同学一起演怒打“日本鬼子”的哑剧,毛主席作出了自主研制原子弹的决定;雷锋终于成功参军当兵,而王俐伶却即将嫁给石柱子。这些不同空间的场景并置,不同的叙事主体交织一起,不但扩大了作品的视野与容量,而且这些场景大小、悲喜之间的对比,也大大地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性。
原汁原味湖南地方色彩的文化习俗、方言俚语是长篇小说《雷锋》的第三个艺术亮点。小说一开始,“庚伢子”、“嗲嗲”等称呼就涌现在读者面前,一下子把人带到了那个生养雷锋的湖南望城,带到了雷锋悲惨的童年;年仅七岁的庚伢子正跪在母亲的葬礼上,乡亲们“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帮忙摆路祭等,孝子听喊礼先生三献爵向前来送葬的邻里磕头致谢,这些当地文化习俗让人感受到这个淳朴乡村里人们的善良;而“搭帮毛主席”、“你个小鬼崽子”、“打好多?”、“何解”等方言土话,以及《辣椒歌》等湖南地方民歌都让读者身临其境于湖南望城这个孕育雷锋的地方。这些原汁原味的语言、文化不但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而且让人深入思考雷锋精神诞生的深层文化背景。雷锋在工作中不断进取、不断学习的韧劲与毛泽东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解放旧中国、建设新社会的豪情壮志,难道不是颇为相似的吗?扩大而言,这难道不是湖湘文化的一种体现吗?因而,雷锋精神的出现既是一种偶然又是一种必然,然而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必定会穿越时空,大放光彩。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欧 娟
长篇小说《雷锋》由四个篇章组成:黎明前、日出、青春梦、霞满天,这四个章节的命名充满寓意:它通过一日气象之自然变化,既对应着雷锋的成长历程,也对应了雷锋精神的日渐成型和发扬光大。在这部小说中,作家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艺术地还原了雷锋22年短暂平凡、却又充满迷人光彩的生命之旅。
历史与虚构的完美融合是这部小说最为鲜明的特点。作为具传记性质的的长篇小说,其重要原则便是尊重历史事实。雷锋,作为一个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的历史人物,兼具政治性、社会性,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作者对这种真实性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这部长篇小说在对雷锋一生进行叙述的完整、全面、丰富程度方面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在这部长达33万字的小说中,作家真实而完整地展现了雷锋波澜壮阔的一生:小名唤作庚伢子的雷锋7岁便成了世间孤儿,在望城四处流浪,直到新中国建立,他进入学校、迎来了新生活,高小毕业后原本成绩优秀的他甘愿留在了家乡务农并利用业余时间做宣传和扫盲教育工作;后被推荐到县城做书记秘书,当农场的拖拉机手;之后又前往条件艰苦的鞍钢做工人、到抚顺当兵,最后在工作中意外伤亡。
作家对于雷锋一生的叙述,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某个方面,而是从生活、工作、情感、爱好等多个维度来展示这位可敬可爱的人民战士形象:雷锋处处与人为善,尊重爱护自己的朋友、亲人、领导;工作中不断求进取、在各个岗位上发挥“螺丝钉”精神,用自己的一切回报社会和人民;他尊重每一个女性,将养猪专业户洪健大姐时刻视为自己的榜样,关心、帮助与自己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王俐伶以及倾慕自己的唐采薇;他还十分爱好文艺,参加腰鼓队、排演话剧,发表文章,写作诗歌、小说等,在部队的舞厅,他也曾经绽放令人瞩目的舞步。
在作品里,作家运用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还原了一个更加真实丰满的时代青年形象,其中的部分材料甚至是第一次为公众所知。比如,第三章《青春梦》中写到王俐伶读雷锋创作的小说《茵茵》。雷锋以身边优秀女性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漂亮能干、勇敢聪明的女性形象,文笔流畅、优美,我们的小作家雷锋这样写到:茵茵微笑着,牵着两头大黄牛在雨中慢慢地走着。小王在后面赶着那头不肯迈大步的牛。类似这样的材料还有很多,比如王俐伶化名黄丽写给雷锋的临别赠言,以及雷锋在自己日记本上写给小伶的信等等。这些历史资料的运用让那个被抽象化、符号化的雷锋重新血肉丰满起来,成为一个真实可感、可敬可爱的青年。
如果仅仅是片段式、碎片化的历史资料的串联,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一个优秀政治青年的宣传材料。然而,两位作家在充分尊重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同时充分发挥艺术想象,运用这些资料,将历史与虚构结合起来,塑造了一个真正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雷锋从一个孤儿逐渐成长为一个不断进取、坚持奉献的好战士,雷锋精神的成长与发扬是小说的主体部分。在这条主线之外,雷锋与三位女性的感情发展是另一条重要的副线。洪健、王俐伶、易毓秀等女性在历史上都是确有原型的,作家在零碎的历史资料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艺术发挥,展示了雷锋层次分明、丰富动人的感情世界。其中最感人至深的是雷锋与王俐伶的一段单纯美好而又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王俐伶,本名王佩玲,是湖南望城县坪塘区营业员,到团山湖农场劳动时与雷锋相识,两人的感情十分深厚,王佩玲常常找雷锋借书看,雷锋曾送给王一个日记本,并写有赠言:“王佩玲,你是党的忠实女儿,愿你的青春像鲜花一样,在祖国的土地上发散芬芳!伟大的理想产生于伟大的毅力!在平凡的工作上,祝你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小说中,王俐伶则是与雷锋一起长大的小学同学,雷锋初见她,即有一种美好的感觉,两人一起经历了很多,在同学玩笑中也被视为一对。自然,王俐伶对雷锋是有不一样的感情的,她处处追随他,毕业后与他一起留在家乡从事劳动,去县城看望已经成了书记秘书的他,给他织围巾,最后为了他的前途而主动离开他。较为年幼晚熟的雷锋是在后来才慢慢意识到这份感情,他悲伤地与王俐伶分开,在鞍钢工作时,他经常思念她、给她写信,感谢她为他做出的感情牺牲,他立志必须入伍当兵。然而,再回故乡寻找小伶时,她已嫁作了他人妇,他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祝福。
作家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于是有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为小说增添了许多感性的艺术色彩,而这样一个痴情的雷锋形象也更加有血有肉、更加丰满感人,更加贴近读者的实际感受。
作家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相结合,虚实相生,通过细节刻画,编织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生活场景,引导读者走进雷锋的成长世界之中。小说从庚伢子母亲去世的场景写起,雷锋的悲惨身世瞬间触痛每一个读者的心;而小说叙述雷锋与王俐伶的别离,彼此只为成全对方,一别竟成永远,这是多么美好又悲伤的爱情,作品中有这样的细节描写:为了跟上砌墙的速度,在寒冷的冬天,雷锋脱了鞋子光脚跳进泥里,牙在哆嗦脚却不停,尖细的小石子剐着双脚,他却坚持不出去,还唱起《辣椒歌》来缓解痛苦,调动大家的热情,最后双脚被割得血肉模糊。这就是处处发扬“螺丝钉”精神、从不畏惧任何困难的雷锋……这些生动的细节,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如一颗颗夺目的珍珠,串联起雷锋光彩耀人的一生。而真正的雷锋精神就在这些动人的场景里,散发着永恒的光芒,引领读者在这些细节和场景里去体悟。
作家在描写这些生活场景时还采用了蒙太奇的方法,将不同空间发生的事情并置一起。比如,雷锋与同学一起演怒打“日本鬼子”的哑剧,毛主席作出了自主研制原子弹的决定;雷锋终于成功参军当兵,而王俐伶却即将嫁给石柱子。这些不同空间的场景并置,不同的叙事主体交织一起,不但扩大了作品的视野与容量,而且这些场景大小、悲喜之间的对比,也大大地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性。
原汁原味湖南地方色彩的文化习俗、方言俚语是长篇小说《雷锋》的第三个艺术亮点。小说一开始,“庚伢子”、“嗲嗲”等称呼就涌现在读者面前,一下子把人带到了那个生养雷锋的湖南望城,带到了雷锋悲惨的童年;年仅七岁的庚伢子正跪在母亲的葬礼上,乡亲们“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帮忙摆路祭等,孝子听喊礼先生三献爵向前来送葬的邻里磕头致谢,这些当地文化习俗让人感受到这个淳朴乡村里人们的善良;而“搭帮毛主席”、“你个小鬼崽子”、“打好多?”、“何解”等方言土话,以及《辣椒歌》等湖南地方民歌都让读者身临其境于湖南望城这个孕育雷锋的地方。这些原汁原味的语言、文化不但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而且让人深入思考雷锋精神诞生的深层文化背景。雷锋在工作中不断进取、不断学习的韧劲与毛泽东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解放旧中国、建设新社会的豪情壮志,难道不是颇为相似的吗?扩大而言,这难道不是湖湘文化的一种体现吗?因而,雷锋精神的出现既是一种偶然又是一种必然,然而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必定会穿越时空,大放光彩。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欧 娟